而同时吏部的另外一项工作也已经开始展开了,那就是这一次大明新增疆域的官府设置,在兵部完成对这些地方的控制之后,吏部就要开始去实地探查然后按照实际情况对各地进行官府归化了,什么地方多大面积成为一个省份,哪里是布政使的所在地,下辖多少州府,配置多少官吏,这些都要去慢慢商定。
预计这项工作前后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大的上面哪里设置省份以及布政使的所在地这些都很好确定,但是那里设置州府以及官员的配置这些都要随着迁徙计划差不多进行了一半之后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
目前初步规划是要确定三个省份。分别按照以往的共识来划分,确定为漠南省,漠北省,以及哈萨克省。
之所以如此简单的规划是因为这些地方现在读书贫瘠并且地广人稀,设立太多省份除了前期白白增加了政*府机*构之外并没有多大用处。而且这些地方也是新增的地方。按照以前的区域分化也有利于统一的管理。
不过这也只是初步的规划。等到未来十年之后朝廷就会对那些地方进行重新的评估,然后重新规划省份。
不过那也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目前的工部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重担,那就是大规模的水利改造计划。这个计划并不是在现在的大明传统疆域境内,而是在那些新增的蒙古、哈萨克的境内。
这个工程是一个浩瀚的工程。目前还正处于计划之中,按照朱厚照的意思是工部要对蒙古以及哈萨克的各条河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争取建立一个尽可能覆盖面积多的水网。
这个其实也可以城之外蒙古和哈萨克的改造计划了,在这个时候河流是决定一个地方生产力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了你要从事农业还是畜牧业。也决定了土地肥沃程度等等。
这个工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当地水网的改造改变当地的生产环境以增强大明对当地的控制力。当地的水网越是发达,他们就越要趋于稳定,大明就越好控制当地。
昔班尼在京城呆了好几个月之后终于离开了大明,虽然心里仍旧充满忧虑,但是心里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了。
因为他完成了一个乌兹别克最为紧急的任务,那就是成为大明的属国。
越是了解大明以及乌兹别克周边的形势,昔班尼就越是紧张大明会对乌兹别克汗国动武,当大明吞并了蒙古以及哈萨克之后,他对于大明的安全感就消失无踪了。
只要乌兹别克一天不成为大明的属国。大明就有无数的理由攻打乌兹别克,虽然属国的身份也不是万分保险,但是最起码也安全了许多。只要以后他们不主动背叛大明,那么大明想要攻打乌兹别克就难的多了。
本来朱厚照是不想答应昔班尼的,但是奈何好像是铁了心一样。昔班尼到了京城之后就不走了,天天求见朱厚照,每一次见到了之后还都是那一个请求。朱厚照当然不可能把昔班尼怎么样,他求见的次数多了。朱厚照也不得不见。所以时间一长,朱厚照自己都烦了。
而且这时候很多大臣也加入到了支持昔班尼的行列了。除了见朱厚照之外,昔班尼也求见了许多的朝中大臣。昔班尼对他们所讲的无非就是两件事,他很直接的告诉那些大臣们他和他的乌兹别克汗国都是忠于大明的,但是不成为大明的属国他们就没有安全感。
这话已经说得很透彻了,昔班尼直接就挑明了我就是怕你们攻打我才要成为你们的属国的,你们要是不答应,那不就是证明你们就是有了吞并我们的打算了吗,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也不回去了,你们直接派大军去接收了我乌兹别克的国土,然后把我杀了吧。
又时候还别说,这个方法还真管用,朝中大部分的大臣都是被昔班尼用这个方法说服的。而朱厚照呢见到替昔班尼求情的人比较多,并且让他一直呆着这里也不是一个办法,最后很是无奈的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今往后,乌兹别克汗国也正式的成为了大明的属国了。
得到肯定答复的昔班尼也不罗嗦,带上自己的人就离开了京城,反正这么长时间在京城也参观的差不多了。
不过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倒是让昔班尼对于大明有了更加清洗的认识了,无疑大明表现出来的强盛对于昔班尼的震撼非常之深,两国的国力相差太大了。这除了让他更加有危机感之外,心里也更加坚定了要跟着大明走的步伐了,既然无法反抗,那就好好的追随吧。
三月初,朱厚照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对方自称是奥斯曼帝国苏丹的使臣。
第五百九十二章:帝国的结盟
自古以来中亚局势就错综复杂,因为那里没有像东亚那样有一个大明不管是在国民数量上还是文化领先程度上都远远压制其他国家的一个大帝国。
萨非王朝和奥斯曼帝国这两个当今中亚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的争斗之中,两个国家不管是在文明上面还是在种族数量上面都大致相当,这除了让两国之中的任意一国不至于突然落败之外,也造成了持续不但的斗争。
奥斯曼帝国,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帝国的创立者是奥斯曼一世。在1299年,成为部落首领的奥斯曼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称号“加齐”,奠定了奥斯曼国家的雏形。一开始奥斯曼帝国位于中亚,后领土扩张至小亚细亚,rì渐兴盛。
1453年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即便是对世界来说这一天也是极具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21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不到两年,亲率八万大军进攻君士坦丁堡,钜战53天,终于5月29rì攻克,并迁都于此,东罗马帝国灭亡。
穆罕默德二世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教的城市”。在穆罕穆德二世征服了君士坦丁堡同时亦稳固了奥斯曼帝国作为欧洲东南部及地中海东部地区霸主的地位,接下来帝国进入了漫长的征服扩张期
现在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是巴耶济德二世。这位帝国的统治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巴耶济德二世在位时期被称为“帝国的巩固时期”,其原因在于他作为苏丹后的政治路线与以前有很大不同。
在他之前奥斯曼帝国的数代君主,都把开疆扩土作为第一目标,但巴耶济德却把内部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为此他削弱了权臣德米舍梅的权利,加强zhōngyāng集权,对税收制度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他力图平衡帝国内部各阶级的利益,缓解矛盾,以使帝国能够稳定的发展经济。在1495年,来自杰姆的威胁消除之后。巴耶济德对内部改革的力度更是加大,除了制度上的变革,他更希望建立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所以他经常召集学者讨论关于历史、宗教等话题,又支持伊本?克麦尔撰写《奥斯曼帝国史》。以评述历代苏丹得失。作为借鉴。
可以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早期的文化历史是摆脱游牧民族习xìng的历史,而巴耶济德大规模的文化改革在个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初步形成了奥斯曼帝国独有的文化骨骼。
巴耶济德尽管看起来像一位文治之君,但他在位时期,帝国的战争亦没有停歇。除了早期和因杰姆而来的十字军作战,后来他还利用奥地利贵族对哈布斯堡家族的叛乱,发动了西征,几乎攻占奥地利全境,当然最后在欧洲的强大反攻之下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现在的巴耶济德二世已经处于自己人生的晚年了。但是越是如此他越是忧心忡忡,帝国的扩张已经引起了欧洲敌人的广泛重视,他们开始走向联合抵抗奥斯曼帝国。
而在东方帝国同样处于动荡之中,雄才大略的伊斯迈尔一世从阿萨拜疆开始一路连战连胜,扩张领土的速度比当年的奥斯曼帝国还要迅速。
作为雄霸中亚并且直接相连的两个国家,纷争与战乱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年奥斯曼帝国在强大,巴耶济德二世的一系列内政措施已经开始让奥斯曼帝国越加的稳固。但是同时他的敌人伊斯迈尔一世所创立的萨非王朝强大更快。
特别是在军事才能上面巴耶济德二世远远的不如伊斯迈尔一世,这也让近几年两国之间的争斗之中巴耶济德二世经常处于下风。
巴耶济德二世已经老了,身体也快要坚持不住了。但是对于那个还年纪轻轻的伊斯迈尔,巴耶济德心里紧张万分,他最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死后帝国没有可以和伊斯迈尔相对抗的帝王。
未雨绸缪,他不敢把赌注放在自己的子孙后代里面也出现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因为这个不确定xìng太大了。所以他要在自己临死之前为奥斯曼帝国谋划一番,找到一个坚定的盟友。
以前奥斯曼帝国一直在位盟友而发愁,因为在他们能够触及的世界里,唯一能够触及强大国家就只有萨非王朝以及欧洲的那些帝国了。
但是偏偏这些国家和奥斯曼帝国都是敌对的关系。可以说一直以来奥斯曼帝国都是在独自对抗来自两个方向的敌人。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大明出现了。这个很少出现在奥斯曼帝国记载之中的国家就这么突然出现了?
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亡了哈萨克汗国,收服了乌兹别克汗国,她强势的对中亚的所有国家宣告了自己的到来。
从大明出现在中亚开始,巴耶济德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搜寻一切有关大明的消息,他翻阅史册,他派出大量人马前往东方打探,他有预感,这个大明可以成为他用来对付萨非王朝的盟友。
现在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他打听到了大明的辽阔与强大,也打听到了大明和萨非王朝之间的矛盾。
大明现在和萨非王朝从来没有进行过一次的战争,哪怕是直接的冲突都没有,但是巴耶济德却可以肯定大明早晚要和萨非王朝一战。
因为乌兹别克汗国和萨非王朝是死敌,也因为大明在呼罗珊建立的帖木儿都护府已经在伊斯迈尔的进攻之中灭亡了。
巴耶济德从来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做出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