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阁老,杨总制久居边关熟悉边关事宜,恰逢此时边关无战事,厚照让杨总制回京为后照讲解一下边关情况。”
“既然殿下对边关之事感兴趣,让便可让杨总制回京。”
“好了,下一个。”
“巡抚保定佥都御史王璟上书请求革除皇庄,……”
原来今年年初的时候少监傅琢请求重新核实静海的亩田,当时孝宗也没多想就应允了,但是圣旨下发下去之后却被有心人利用。隆平诸县田司官太监张峻趁机遣缇骑百余名逮百姓鲁堂等二百余人,又以侵占皇庄的罪名全部下狱,收缴全部农田。一时间整个畿南骚动。巡抚保定佥都御史王璟于二月初五日抗疏切谏请革皇庄。当时孝宗政务繁忙没来得及看,后来更是直接大病近一月,这件事也就被遗忘过去了。保定佥都御史王璟苦等三个月却不见有任何回复,便又重新上书一封。
“这样吧,让户部派遣给事中一名前往隆平一代调查,如果情况有误则如实上报,如果情况属实的话,就退还侵占的所有土地。所有涉案人员全部交由保定府查办。”
“嗯,殿下此法可行。”
从早上一直到中午,一直都在紧张的忙碌之中,一上午的时间终于把昨日和今早送上来的奏折给处理完了。下午就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雪儿,给我倒杯茶。”难得有一点空闲时间,朱厚照悠闲的坐在东宫的花园里喝茶赏花。
“雪儿,你弟弟他们现在怎么样了?”这两年来朱厚照刚不是忙着在大同打仗就是忙着处理乌斯藏和朵甘的事情,后来更是直接跑到乌斯藏在那里呆了大半年。这可冷落了冬雪了,惹得冬雪一阵不快。从乌斯藏也就是西藏回来之后,朱厚照使出浑身解数才得以重新获得冬雪的原谅。为了向冬雪表明自己对她的关心,朱厚照决定从侧面出发,采用迂回战术,先关心她的家人,朱厚照的想法就是我不会平白无故的关心你的家人啊,我关心他们正是我关心你的表现。泡妞的方法千千种,个人有个人的方法见解。
“他们现在很好,我弟弟在外面开了一间酒楼,生意还不错。”
“那咱们去看往一下他们好不好?”朱厚照说道。
冬雪在宫里也不是说出去就能出去的,虽然和弟弟都生活在京城里,但一年到头能见到的面也是不多。朱厚照要去看望她的弟弟和弟妹,正和冬雪之意。朱厚照什么心思,冬雪也猜的出来,当下心里更高兴了。朱厚照此举可是一举两得。
“这京城可使越来越繁华了。”走在大街上,看着比以前更加多的人群,朱厚照感慨道。现在朱厚照可不比以前,想出来一趟还得大费周章。自从几年前朱厚照自请统领神机营以来,出宫的次数越来越多,孝宗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朱厚照限制那么多了,只不过每次朱厚照出来的时候都会有人在暗中保护。后来更是从锦衣卫里抽调了一批人专门负责朱厚照在外的安全。
“公子,公子……”朱厚照的冬雪正走在路上突然听到似乎有人在叫他,起先朱厚照还不确定是在叫他,不过扭头向左看了一下之后,看到一个少年正在向他招手。
“你是在叫我?”指着那个少年,朱厚照问道。
“公子,您不记得我了?”看到朱厚照已经不记得自己了,但是少年没有一丝的不悦,仍然朝朱厚照面带微笑。
“你是?”朱厚照朱厚照问道,看着这个人,朱厚照感到非常陌生,自己好像没有见过他啊。看他的样子好像他以前见过自己。
看着少年走进了朱厚照,一直跟在朱厚照后面的一名负责保护朱厚照的锦衣卫上前两步,站在了朱厚照和那名少年右侧的中间。这样既可以在朱厚照出现危险的时候紧急救援,还可以避免不必要误会。
而少年也没有在意那个人,高兴的向朱厚照介绍着自己。
第六十七章光辉慈悲
“公子,你忘了,你以前还救过我。”那少年伸出手向朱厚照比划着,眼睛里全是兴奋的目光。
这少年叫王军,现在已经二十三岁了,在这条街上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今天王军从店里出来之后自己一个人在大街上闲逛,他本是漫无目的的游玩,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朱厚照。第一眼看到朱厚照,王军便感觉很眼熟,自己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并且应该还和这个人关系不一般。于是王军就开始想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这个人,想了老半天也没有想到正要放弃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发现朱厚照和以前一个救过他的人很想。虽然当时那个小少爷还只是一个小孩子,但是自己还是认出了他。这还要归功于从小王军受到了良好教育。从小王军的父亲便教育他做人一定要知恩图报,自己的恩人一定要一辈子都记住他们。于是虽然当年朱厚照还只是一个小孩子,但是作为王军的救命恩人,还是被王军给记住了,虽然王军没有报答朱厚照,但是王军却记住了朱厚照。
一个人的一生的样貌不管怎么变,总有那么一点东西是不会变化的,王军靠的就是这一点才能够记那么多帮助过他的人的。
“我救过你?我什么时候救过你?你认错人了吧。”朱厚照看着少年迷惑的问道。
“公子,您可能忘了,您想一想十三年前,在一个叫做四海的玉器店门口,当时有一个恶霸拿我们店里的东西不但不给银子还要动手打死我。”
“哦……原来是你啊。”朱厚照恍然大悟道。刚才朱厚照还以为这个人是那种骗钱的呢,在后世朱厚照可是没少见那种陌生人前来搭讪冒充熟人骗钱的。想不到弄了半天是自己弄错了啊,惭愧,惭愧!误会好人了。
站在一旁的那个锦衣卫的护卫听到两人的谈话之后又悄悄的退走了,给人感觉就像是很偶然的在这里站了一会一样。
“对了,你的那个表哥呢?”对于这个少年,朱厚照记忆最深的就是他说的那个表哥。把自己的玉器店丢在那里不管自己一个人反而去闯荡江湖去了,并且还整天向自己的弟弟吹牛皮,这么极品的人,就是后世也不多见朱厚照可是只听了一次就记住他了。
“我表哥,我表哥在家呢,我大娘把他关在家里了,不让他出去。”王军郁闷的说道,要是表哥也出来的话,他也就不会这么无聊的逛大街了。不过一想到要是不出来逛街的话,就不会遇到自己的救命恩人了,王军就郁闷一扫而空。
“为什么?”朱厚照估计他表哥怎么着也快是将近三十岁的人了,这么大的人了竟然还会被关在家里不让他出来,除非是他母亲想让他考取功名,所以就把他关在家里让他背四书五经。
“我表哥都快三十岁了,但却一直没有给我找一个嫂子,所以我大娘就着急啊,请媒婆给他说了好几个女孩,但是我表哥都把她们吓跑了,一气之下我大娘就把我表哥关在家里不让他出来,还说什么时候他找到媳妇了什么时候再让他出来。”王军心性善良,同样也心直口快,才一会的时间就把他表哥的低给全都抖搂了出来。
“这一家子都够极品的啊。”朱厚照心里感慨道。
“悦来酒楼”,便是朱厚照此行要去的地方。冬雪的弟弟木拓和妻子萧月灵来到京城之后便在朱厚照的扶持之下开起来的,木拓志不在做官,所以朱厚照也就打算让他做一个富家翁算了,盘下来这个酒楼送给他,平时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朱厚照也都出面给他们解决了。再加上木拓也的确有几分经商的天分,在朱厚照提供了这么大的帮助之下,木拓把酒楼做的也是越来越好,几年下来银子赚了不少,“悦来酒楼”在京城里也算是比较有名气了。
通过交谈朱厚照也知道了少年名叫王军,他父亲和他表哥王超辉的父亲是亲兄弟。两家关系一直很好,虽然两人的父亲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下一代了,但却一直没有分家,一直共同住在一家大四合院里。
那家四海玉器店是王超辉的父亲开的。王家世代开镖局,家中之人皆精通武艺。王超辉和王军两人从小便被家中长辈严格要求练武,以期将来能够子承父业将镖局发扬光大。本来两位父亲的本意是好的,但兴趣这东西有时候对一个人影响还是很大的。虽然家中长辈希望王超辉能够继承镖局,但王超辉从小受说书先生嘴下的仗剑一柄云游天下、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大侠的影响,总是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向那些大侠一样云游天下,为民除害,受人赞颂。于是学了武之后,王超辉便开始整日的拿着一柄剑私自离家出走闯荡江湖。后来王父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你可以不继承镖局成为一名光荣的保镖人,但你也不能够去做一个闯荡江湖的侠客啊,这多危险啊。整天行镖的王父怎么会不知道江湖的险恶呢,闯荡江湖也就是把自己的脑袋系在了裤腰带上说不定哪天就没命了。危险啊!最后和自己弟弟商量之后,王父便从家里拿了一笔钱在京城开了一家玉器店,王家经常走南闯北,于是玉器店变叫做了四海玉器店。
王父本希望有了玉器店的事业之后,自己的儿子能够放弃闯荡江湖的想法,在家里老老实实的经营自己的玉器店。但是谁知王超辉仿佛入了魔似的,说什么都不在家里看店铺,非要出去闯荡江湖,最后玉器店也就由王家的管家和王军两人代为照看。
不过王超辉整日闯荡江湖,连带着也把自己的终身大事给耽误了,至今未娶亲。王父和王母一看自己儿子还不娶亲便着急了。自己儿子也都二十多岁了,再过两年也就三十岁了。和他一起长大的那些同伴都早已成家十几年了,有的人连儿子都已经开始张罗着亲事了。一看这个情况,王父、王母怎能不急,你自己出去闯荡江湖我们管不住,但你总得给我们找个媳妇,给我们老王家留个后吧。于是趁着王超辉在家的时候,王母便开始找媒婆给王超辉说媒。王家虽然是走镖的,但是家底还算是殷实,因此媒婆找的那些女孩也都不错,只是这些女孩见了王超辉之后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