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出自普通评论员的文章,叶枫只是一览而过,他可以肯定,全球任何一个评论员都不会认识到进入今年,这个世界将会有多么超乎想像的变化,大部分经济学家们就算看到了风险,也不可能真正认识到危机会有多么严重。
翻过插页,才是叶枫最感兴趣的,看到连续几页关于相关城市发展的排名及分析资料后,叶枫还拿过了从工业部,民社部,内政部等部门搜集过来的资料,摆在了面前,以便参考。
经过建国后二十六年的发展,到今年1月1日正式停止实施原来的低限制和无限制移民政策为止,阿拉斯加从建国时的不过八十万人口增长到了过亿公民,若加上还有部分处于居留期的移民,总人口达到了一亿两千六百万,若还加个殖民地人口,那么阿拉斯加统治的国土接近三千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一亿六千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400亿阿元,相当于美国的四分之三,可以说从经济角度而言,阿拉斯加即便在叶枫上台以来,经济发展速度趋缓,但因为以前的发展,基数远不是建国时可比,五年的较缓增长也足以将阿拉斯加的总体经济实力上推一大截。
在一亿两千六百万居于本土的国民(含居留期)有七千万左右是居于美洲各省市,而亚洲省市约在五千万左右,太平洋各省市只有约六百万。
其中大部分居留期移民都居于亚洲省市,这也是亚洲省市并入阿拉斯加较晚,这几年经历大开发,大力吸引包括拓荒性移民的原因造成的,所以亚洲省市五千万居民处于居留期的近两千万,占目前全国居留期移民的绝大部分。
而以民族来划分,唐人约占全国居民数量的63%左右,将近七千九百多万,主要是后面两三年大量从中国进行完全无限制移民,使得唐人所占比例略有回升。
第二大民族俄罗斯人约有一千两百万,接近10%,印第安人约一千万左右,8%左右,为第三大民族,而除了这两大民族,由于朝鲜人大量移入本土,一路上升为第四大民族,目前居于本土各行政省市的朝鲜族人约有九百万人,约占7%,反倒是以前的英法德西等西欧移民比例大幅下降,加在一起只占10%左右,约在一千两百多万,另外黑人约占百分之一,只有一百多万,这还是因为后来发展了非洲殖民地才大幅上升的,在此之前,直到一战结束,阿拉斯加的黑人移民也没有超过三十万,且还有不少是位于原加拿大地区的。比较有意思的是,黑人移都相对集中,目前一百二十多万黑人移民绝大部分居住在多伦多,阿留申,哈城,蒙特利尔,密克罗尼西亚,安克雷奇六市,其他城市目前非洲黑人数量很少。
另外其他民族包括南洋土著,东欧人,阿拉伯人,东南亚人等等加起来也只有二百多万人。所以算起来,只有唐人,俄罗斯人(含乌克兰等原由俄国统治的民族),印第安人,西欧人是主要民族,其他民族多属于陪衬了。
阿拉斯加过亿万居民在总体上来说,分布比较散,整体分布可以说是美洲高于亚洲,南部远高于北部。
截止去年底,全国人口最多的省市仍是河南省,有高达700万人口,人口最少的上勒拿省则只有不过二十万人,还比不得一个中型城市的人口多。
六百万以上人口的省市还没有,只有东安大略省人口于去年超过500万,仍为阿拉斯加人口第二多的省份,同时也是目前阿拉斯加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省(密度不可能超过那些大型直辖市)。
人口超过四百万的省市有六个,分别是480万的育空省,450万的下魁北克省,440万的河北省,430万的艾伯塔省,以及刚刚达到400万的南卑诗省和西安大略省。
400万以下,200万以上的是数量较多的,包括北卑诗,萨斯喀彻温,马更些,马尼托巴,下叶尼塞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行政省,以及包括费城,蒙特利尔,安克雷奇这几个主要直辖市的人口都在200至400万之间,算是阿拉斯加的中坚力量。
处于百万人口至两百万人口之间的省市也有不少,包括剩下的大部分直辖市以及多数亚洲区域南部省市,还有美洲剩下的几个行政省大约都在百万人口以上了,而百万以下不算多,但也不算少,大部分们处北部的省市,及一些并入阿拉斯加时间不长或者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直辖市如千岛直辖市的人口都在百万以下。亚洲多数位于偏北地带的行政省市人口甚至都在五十万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阿拉斯加的农业人口比例大幅上升,几乎由原来的10%上下变成了现在的接近25%,在美洲省市上升相对较小,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由原来的10%左右上升到近15%,而亚洲多数省市则激增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像下叶尼塞省甚至上升到了40%,为全国从事农业人口比例最高的行政省。不过下叶尼塞省现在已经成为亚洲人口最多的省市,总人口超过360万,所以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最高,但其工商业实力同样不弱。
阿拉斯加农业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自然是因为这几年借助中国内战大量从中国无限制移民,这么多非就业性移民一下子涌入过来,就不可能马上以工商业就业机会解决这些移民的生计问题,最终只能以众多未开垦土地通过优惠或免费提供使用权等方式提供给这些移民耕种以维持生计。特别是工商业发展还远不如美洲,无法消化太多工商业移民就业的亚洲省市,这种情况更是普遍。
不过虽然亚洲省市农业人口比例远高于美洲省市,但产量却没有超过美洲省市,机械化生产程度更是远不如美洲省市,不过对于大部分在中国只能享有少量土地甚至只能作长工或佃户的农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收益了,毕竟在阿拉斯加,一个农民动不动就是上十亩以上的农田,一个家庭可能就是数十亩。起码生活用度完全不用愁,还能有余留。
当然因为阿拉斯加的土地制度,这些农业人口其实有一部分只能说是农场工人,他们的实际身份更像是工人而不是农民,有些农民甚至也只能说是农场主,就像是工矿业的老板,只是行业不同罢了。
在省市人口规模排行榜的旁边,有一个子榜,是关于全国城市规模排行榜,又分经济和人口等分类。
比如按人口排行,位列前十的分别是蒙特利尔、费城,安克雷奇、温哥华、温尼伯,朱诺,多伦多,道森,埃德蒙顿,华侨城。其中蒙特利尔、费城、安克雷奇人口都超过了三百万,三市人口差距很小,都在十万左右,人口最少的华侨城去年底降至了一百六十万,而从第四的温哥华起,人口都只在两百三十万到一百八十万之间,与前三的蒙特利尔等市差距很大。但比起排在第十一位的约有一百四十万人口的阿留申相比又多了不少,所以基本上人口前十的排名数年内都会比较稳定。
但按总体经济实力排行,名次却大有变化,变成了安克雷奇、费城、蒙特利尔、温尼伯、温哥华、道森、华侨城、埃德蒙顿、朱诺、多伦多。这个排名与人口排名相比,位次都在人口前十的城市内变化,排名第十一位的哈城,十二位的阿留申等市距前十有一段距离,所以这个排名同样比较稳定。
也正因为这两个排名比较稳定,不管或上或下,变动的基本上都是这十个城市之内,所以这十大城市从欧战结束时起,就有了阿拉斯加十大都市之称。
不过如果按纯工业实力排名,则好几个直辖市都被挤出前十,排名前十的变成了费城、安克雷奇,道森,斯卡圭,诺姆堡,华侨城,蒙特利尔,埃德蒙顿,瓦尔迪兹,哈城。其中斯卡圭,诺姆堡,瓦尔迪兹三个省管市还超过了一些人口多达两百万的大直辖市。而且斯卡圭和诺姆堡以不过五六十万人口的城市规模排名却高居前五之内,可见其工业实力之雄厚,当然也可以对比出这两地除工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实力却相对很弱,否则其总体经济实力至少也有能力挤入前十。
叶枫看到这个排名,特别是看到斯卡圭和诺姆堡两座城市时,却是叹了一口气,在这两个城市的名字上划了一个红圈,未来危机发生,这两个城市也许会是受创最为严重的。弄不好全城半数人口失业都有可能。未来要解决危机的影响,这两个城市怕是难度最大的。
不过这两座城市为阿拉斯加的工业发展,甚至于为整个阿拉斯加的经济腾飞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有着极为特殊的重要地位,未来就算危机发生,叶枫也不会容许这两座城市就这样衰落下去,况且,不管是斯卡圭还是诺姆堡,其根基都可以说是直接在叶枫手上得以奠定的,说叶枫是这两座城市的缔造者一点都不为过。叶枫怎么忍心看到两城因为危机而就此沉沦。
前几版另外一些排行榜叶枫看了一下,什么五大港口,十大商业最发达城市,五大最具科研实力城市,小城市发展潜力指数排名,分门别类,倒也让后世喜欢看一些排行榜的叶枫大有兴趣。
不过看来看去,这些所谓的几大,基本上都是几个主要大城市,像五大港口,按吞吐量排名,分别是安克雷奇,哈城,温哥华,蒙特利尔,海参崴,除了因亚洲省市大开发而得益的海参崴。其他四城全属十大都市之列。
再比如十大商业最发达城市,基本上就是城市人口规模排行的翻版,只有华侨城被阿留申挤掉了。
倒是最具科研实力城市排行和小城市发展潜力排行有些新意,五大最具科研实力城市中,除了费城和温尼伯,蒙特利尔、安克雷奇、温哥华、朱诺这些所谓的十大都市全都榜上无名,反倒是乌兰乌德,萨斯卡通,斯卡圭榜上有名。
排名第一的费城自不用说,可谓综合实力强劲,不管是高等院校,还是科研机构,科研资金投入,工业研发实力都遥遥领先。
温尼伯也可算是以综合实力取胜,各项数据都领先其他城市。而后面的三个省管市能够得以挤掉大部分经济实力雄厚的大都市,主要就是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