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
“这些可都是你给缝补的,清儿的手从小就很巧。”沈月看着停下来的沈清说着。
沈清朝沈月笑了笑,没说什么。所以,她也要做个什么都会的人,就算是多苦多累的活儿。
过了好一会儿,她们把衣服都洗好了,晒在门外牵着的一根高高的竹竿上,没有所谓的衣架,直接把衣服往上铺着,没有夹子,也正是风不大的时候。
“今儿把萝卜先收回来,等些日子又得开始种稻子了。”沈月给沈清一把锄头,她自己挑着一担畚箕。沈清在后头跟上,又是那个方向,沈清有些疑问,“姐,我们家就那么一小块田地吗?其它地方就没有了?”沈清本来不想问,怕万一问了,沈月起疑心,又想着沈月应该不会那么无趣,今天早上才从自己口中得到答案,不至于再问自己到底怎么啦。
“是啊,本来不止这些的。”沈月讲到这些很是无奈,“你可能知道的不多,你一直都是呆在家中干事的多,而且你都爱自己躲在房里干些手上活,所以这些事情你都懒得知道,现在你要是想知道了,我边走边跟你说。”沈月貌似是暂时忘记了春笋的事情,跟沈清大谈了起来。
☆、第二十一章 原来(一)
原来,沈三的父亲沈土就三个儿子,沈一、沈二和沈三,沈一是家中老大,早些时候,脾气也是比较厉害的,动不动就骂人,沈二和沈三小的时候被骂的都快得自闭症了。沈一甚至都嫌弃自己的父亲穷,所以总是不拿好脸色给沈土看。所以先前的日子算是过得比较紧张的。
沈一虽然脾气火爆了些,而且那都是平常事儿多,赚钱辛苦劳累惹起的,可以说那只是沈一发泄的方式之一。但是一些道理他还是讲的。凭良心而论,沈家要不是当年沈一拼命赚钱,估计他们三兄弟还连带父亲沈土都得抓着破碗在街上过乞丐日子。
沈土自打沈一懂事后,身体就带了些重病,也就不能帮着干些什么,所以平常没事都只是呆在家中。沈土的老婆罗大妹在生下沈三后不久就因病过世,沈土本想着再娶过一个,但是村里姑娘看到沈土家里的三个孩子,而且家里过得很是凄凉,就算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就都给吓跑了。就这样沈一就又当父亲又当母亲,把这个家给扛了起来,肩上的责任大了,经历的多了,也慢慢的脾性稍稍有好转,待到20岁了就找了当地村里的一个叫罗翠花的姑娘结了婚,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沈乾,小儿子沈坤,两个都是非常乖巧的。
罗翠花人老老实实,什么都听着沈一的,也很愿意帮着家里赚些小钱,虽然辛苦,但是她一点都没嫌弃,对沈一那是死心塌地的。她对沈二和沈三还有沈土也是照顾到位的。
本来在农村,要是有结婚了是可以提出分家的。像沈一,完全可以不管沈二、沈三,甚至是自己的父亲,跟他们隔开,自己过着逍遥的日子。但是沈一没有,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抛开这个家。
不然如果当初沈一放下沈三他们,或许沈一的日子会比现在好过得多。
沈一依然每天辛勤赚钱,当然也多了个好帮手帮忙做些田中事情,倒是给沈一减了不少担子。两个儿子又很乖巧,让沈一感到甚是幸福。
那个时候,沈二和沈三都还在上私塾,父亲沈土甚是喜爱沈三,因为沈三聪明又乖巧,而沈二就不一样了,他就一个内敛子,总是头低低的,什么都不说,问话也不回应,这谁给碰上了都不会喜欢的。
沈一虽然没读过书,但是他很明白只有读书才可以改变这个家庭,他已经没有机会读书了,那他两个弟弟一定要读到一些书来。所以,沈一拼命赚钱,给沈二和沈三交学费。沈三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好,沈一对他也是甚是喜欢的。但沈二就有些差了,本来就不喜欢读书,而且又是被逼着读的,要是能读得进去就怪了,所以,在沈家,沈二都是默默无闻的,也没人会在意他。
直到有一天,沈二在村里的一个河边打水,碰上了当村的梁秀兰,她主动跟沈二说话,沈二就有些不习惯了,沈二一直觉得像他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人喜欢跟他说话的,更没想过会被一个颇有几分姿色的女人主动搭讪。其实梁秀兰当时一个人在河边洗衣服,她是个话唠子,一会没说话嘴巴都嫌不住,碰巧沈二就过来了,就这么说上了话。
从那开始,沈二有些变化了,他会喜欢人了,就跟沈一说他不想读书了,也跟沈土提出要结婚,甚至在梁秀兰的鼓动下提出要分家,这是让沈一措手不及的。
沈一觉得沈二就算再读,也读不进什么,而且家中现在也多了两个儿子,压力也挺大的,沈二这样主动提出来倒可以省到一些钱,而且还可以帮忙家里赚点钱,也就同意他不去私塾,但是拒绝了沈二的分家,沈二知道现在这个家是沈一说得算,他也知道自己哥哥的脾气,所以就没再说什么,就只能劝通梁秀兰,说等到沈三结婚了再分家,梁秀兰本来也不打算结婚,倒是都到这个年纪了,如果再等下去,黄花都会歇菜,所以也就算了,便宜沈二了。说来也奇怪,沈二和梁秀兰都结婚好几年了,就没下出一个蛋来,梁秀兰倒觉得这是好事,看着罗翠花天天带着两个小孩,她就觉得烦。
梁秀兰还没嫁过来的时候,那可是对沈家人各种热情,各种有礼貌,还会给沈土他们买吃的,甚至是买穿的,来家里玩的时候,吃了便饭后还会帮忙收拾碗筷。可是嫁过来之后,她就完全变成了超级大奇葩。她不上山,不下地,不干家务,反正就是一个饭桶,一天到晚,坐等吃饭,坐等睡觉,坐等沈二来伺候。沈土看不下去了,小声小气叫她要帮忙家里干些该干的事情,哪怕是帮着大嫂洗洗衣服,一个妇人家,整天无所事事,不好看相。沈土话才刚说完,就被梁秀兰给骂了,“我都叫我们沈二要自己过了,你们家老大又不愿意,那些活都有人干了,一个人是干,两个人是干,那还不如一个人干,省到些力气吃饭、睡觉。你这样叫我去忙,那你呢?你自己还不是一个样?整日整夜窝在家中,看到我都快吃不下饭了。还好意思说我。”沈土是气得直跺脚,那颗脆弱的心跳速猛增。
慢慢地,除了沈二,大家都对梁秀兰有了厌恶感。他们都不敢轻易惹上她,怕是气死了自己。更何况,这是沈二的老婆,他们说多无益。
自从有了她,沈家没有一天是不吵的,罗翠花没按点煮饭或者菜没做合她胃口被指着鼻子骂,沈一没给她钱花,她指着鼻子骂,沈二在沈家没地位,她指着沈二的鼻子骂,沈土对沈三好,没对沈二好,她也指着鼻子骂,沈三被大家关心着,梁秀兰看不下去也指着他的鼻子骂,家里没骂够,她还在外面尽造些难听的话说沈家的不是。让沈土和沈一很恼怒却又不敢多说什么,怕越说梁秀兰,这朵奇葩开得越旺。
☆、第二十二章 原来(二)
沈二天生胆儿就小,老婆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且他觉得在这个世界就梁秀兰对他最好了,也就只有她才不会嫌弃自己。所以他对梁氏就更没有可挑剔的。
反正梁秀兰嫁过来没有让沈二在家里的地位受到什么影响,反而让其他人很是反感。
等到了沈三学业期满,而且当了石头村的一个有名的教书先生。因为在外沈三名声好,而且有学识,所以喜欢他的人还是很多的,说来也奇怪,沈三不喜欢那些有规有矩的女孩,却是跟了当地村出了名的暴脾气王喜庆结了婚。
外面的人都传说如果他们结婚了,他们的生活肯定不会如意的。但是让大家都想不到的结果却是他们过得甚是和谐,而且还生了三个孩子,老大沈月,老二沈清,小儿子沈俊。这倒让梁秀兰不乐意了,让梁秀红觉得自己一定也要生一个才是,不然这样说不过去,一个大家庭,就他们沈二家才两个人吃饭,这样不是很亏?
不知道是老天可怜她还是怎么回事,这儿子说来就来,梁秀兰还真生了个儿子,却叫沈屎蛋,这个名字沈三他们一致认定它不好听,而且太土了,孩子长大懂事了会闹的,但是梁秀兰却跟发了疯似的就跟沈三他们干上了,说这是她生的儿子,她想取什么名字就是什么名字。看到梁秀兰这个样,沈三他们也就作罢了。
三个小孩都有了自己的老婆,而且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沈土想着让他们分开来自己住,不然单单这么个小地方,人口庞大的还真是有些挤,其实主要原因也是他太受不过二儿媳妇了。现在到这份上,沈一他们都没什么意见,本来没觉得什么,一家子住在一起,和乐融融的,孩子也有更多的伴玩,但是他一想到梁氏那好吃懒做的样,他就巴不得早早跟他们分开。梁秀兰打嫁过来就想着要分家,所以就更没有意见之说了。
沈土本来就对沈三比较关照,而且沈家也很穷,除了一套现住的烂房子,没有多余的屋子让他们住,沈土就想着把这个房子留给沈三,然后跟着沈三一块住,剩下两个儿子就到别处去,那么多田地随他们挑,让他们自己建屋。
沈一倒是没意见,反正建屋他很在行,虽然简陋,但是挑个比较好的地皮建屋,盖起来自己一家人住,跟梁秀兰住一块强多了。
倒是梁秀兰不愿意了,凭什么好事都让沈三沾了?沈二就不是他沈土的儿子?梁秀兰为了抢到现有的破房子可谓是说破了嘴皮,哭肿了双眼,她叫来了街坊邻居的叔叔阿姨奶奶爷爷们,在沈家门口要跟沈土讨个说法,让沈土连连改变了主意,让沈一和沈三自己建屋去,沈二住现成的,这样一闹,沈土还是得跟着梁秀兰一起过。
沈三倒是无所谓,他问过王喜庆,王喜庆说这没啥,我们住自己建的屋还更好,而且这些我都可以干。还真的是,沈三现在住的屋子就是王喜庆给建的,虽然都是黄土,但是也花了王氏不少精力。那时候沈三在教学,所以就没能帮上什么忙,王氏也从来不怪他,所以沈三对王氏说得上是很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