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逐鹿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逐鹿记-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撼鱿衷谡饫锔械讲镆欤詈笈ね吠死罹敢谎郏缓笱雒娉斓乖诘厣稀�

上了战场之后,李靖就没有了其他的想法,现在,不管想什么都是多余的,建功立业,尽忠朝廷,所有的杂念都被他抛在了脑后。

在战场上,只有两条路,一是胜利,胜利就能活下去;另一个就是失败,失败就会死,就是这么简单。

要想活下去,只能尽可能地杀伤敌人!

李靖大吼一声,朝前方的敌军冲了过去,他手下的士卒们跟在他身后,冲进敌军的队列之中,由于李靖武勇过人,所向披靡,他们这个小队的推进非常顺利,很快就将敌阵穿破了一个缺口,于是,更多的士卒冲进了这个缺口之中。

当李靖在左翼拼死厮杀的时候,苏定方率领的右营也和王伏宝军混战在了一起,苏定方的右营负责的是高畅军的右翼,同样是五千人,不过,在这五千人中间,有很大部分是原来窦建德的嫡系部队,和七里井投降的官兵不一样,窦建德的嫡系部队对高畅不是很买账,只是因为高畅有窦建德的遗诏,一些中高级将领也占在了高畅那边,再加上高畅的防护手段及时,这才没有发生哗变。

为了防止这些人临阵倒戈,高畅将两千多原本跟随自己的老兵渗了进去,又让颇得普通士兵尊敬的苏定方调去担任右营的统领,才勉强控制了这支军队,勉强可以拉上战场作战。

鏖战了半个时辰之后,高畅军的左翼稍占上风,右翼则处在了防守的态势,双方的中军也慢慢开始了接触。

一团乌云随风飘了过来,挡住了太阳,天与地之间,顿时,变得阴暗起来。

第八十七章 飞鹰原大战(三)

八日,午时一刻,高畅军和王伏宝部的中军也开始纠,从高空俯览下来,黑压压的人团绵延好几里纠缠着,混合在一起,喊杀声,兵器的格挡声,垂死前的哀嚎声,夹杂在一起,奏鸣出了一曲战场上独有的交响乐。

杠子梁是一道罗锅梁,就像平地突然向中间挤压,硬生生地挤压出了一个小馒头出来一般,高畅的中军大营就建在馒头尖上。

在他身下的平地上,数千人正在舍生忘死地厮杀着,站在杠子梁上向四处张望,可以很清晰地瞧见几里外的地方,在这片空旷的原野上,死神挥舞着勾魂的锁链在上空盘旋,一个个的灵魂化为虚影惨嚎着被它勾到幽冥地狱之中。

战局暂时形成了焦着。

高畅面带微笑,端坐在马扎上,望着山梁下的战场,在他身侧,刘雅,范愿,高雅贤,曹旦同样坐在马扎上观战。

高畅之所以决定和王伏宝会战,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个原因:高畅知道,高雅贤等人之所以表态臣服自己,不过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已!当这几个人脱离自己的掌握,回到自己的大军之后,不要说心怀不轨,就算是立刻率军反叛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要是一直将他们几个软禁起来呢?除了曹旦以外,这些人地军队都是跟随他们的老兄弟。他们在那些士卒们的心中比窦建德更有威信,除了他们,一般人是很难统率他们的部队的。

当然,要想把那些士卒拉拢过来,也不是无法可想,不过,至少在短时期内是做不到的,所以。若想掌握这些士卒,高畅最后难免还是要将这几个人放回去。

长期软禁行不通,下杀手就更不可行了,杀了他们容易,解决他们死后的残局则困难,高畅不会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没有必要地杀戮是完全无意义的。

既然如此,只能希望这几个人能真心臣服自己,真心跟着自己。然而,要想他们臣服自己,最起码的威慑力是必须的,故而,面对王伏宝的大军,高畅并没有采取坚壁清野,严防死守的战略,而是和对方堂堂正正地会战。若是只靠这一万降兵为主,整合没有多久地军队就能击溃王伏宝的三万精兵。那几个人或许会心存忌惮。

第二个原因:用坚壁清野的战略来对付远道而来的王伏宝,其实是最方便。也最好用的办法,毕竟,只要让对付受阻于城下,当信都郡被高畅军攻下的消息传来,敌军极有可能就此崩溃,此乃不战而胜的最高境界。

然而,那样做需要一定的时间,可是。现阶段,时间对高畅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他需要时间来整理内部,然后才向外发展。

敌情司从河东传来的最新战报显示,李唐已经占据了大半个河东郡,现在,正在攻打驻守霍邑地宋老生,击败宋老生,以及孤守河东郡城的屈伏通之后,李唐就可以长驱直入,直取关中;而同时,瓦岗地李密在再次攻陷了兴洛仓,他手里有了粮草,自然不愁没有军队,原来的时空中,他没能攻下洛阳,自己进入这个时空之后,一切都改变了,窦建德并没有死在李家手中,却死在了自己手里,李密又何尝不能攻下洛阳呢?

如此看来,就算自己继承了窦建德地基业,也远远地落在了他们的后面,所以,对高畅来说,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待李唐攻下长安,李密攻下洛阳,他若是仍未统一河北,基本上就没有胜算了。因此,高畅明明知晓避敌锋芒是上上之策,出于总体战略的考虑,也不能这样做。

第三个原因:军队是需要训练的,然而,一支训练得再好的军队若是没有经过实战,那它就永远成为不了一支精兵,高畅手底下的这些人虽然都是战场上的老兵,但是,按照高畅军地作战条例作战却还从来没有,自然需要通过实战锻炼,王伏宝的军队也就成了高畅最好地试金石。王伏宝的军力也就三万来人,精锐的战兵只是刚刚过万而已,本方有两万战兵,完全可以一战,只要一战击溃王伏宝,将其斩首,像高雅贤之类的人唯有投靠自己,毕竟,到时候自己坐拥三郡之地,河间郡也指日可下,那些人为了生存,只能紧紧地依附自己。

在观战的诸人中,高雅贤,范愿,刘雅神色不变,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这些几万人的厮杀场面并不是没有见识过,相比之下,曹旦就显得软蛋了许多,他面色苍白,额头上沁出了汗珠。

高畅将自己的营地驻扎得非常接近前线,在罗锅梁下,只有区区两道防线,若是敌军通过这两道防线,就能很容易地冲上来,这怎能不让曹旦惊惧。

“大人,你位高权重,没有必要身临险地啊!你看,我们是不是把指挥部朝后面稍微移一下?”

曹旦并不关心高畅的生死,他关心的是自己的老命,为了免受池鱼之灾,他鼓起勇气出声向高畅进言。

高畅将视线从战场上移开,回头瞄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在高畅目光的逼视下,曹旦知道自己或许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他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嘿嘿笑了笑,神情激昂地说道。

“大人既然如此神勇,卑职也不能胆小,弱了大人的威风,王伏宝这个逆贼竟敢冒犯大人,起兵作乱,正是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卑职手下有三百儿郎,愿为大人效力!”

曹旦之所以这样好心,将自己的亲兵也用上,完全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老命,他先前一直在观察战场,本方的左右两翼渐渐取得了上风,然而,由于中路的兵力不多,敌军中路的战斗力又出奇地强悍,本方的阵线正一步步地退后,一旦溃散,乱军之中自己的老命也不见得能保住啊!所以,他和高畅是一条绳子上拴着的蚂蚱,一个完蛋,另一个也跑不脱,自然需要同舟共济。

不仅曹旦,高雅贤等人前来乐寿都

兵,虽然没有阮君明那样变态,带上了一千人,四五有的,这些亲兵都是军中的精锐,五个人的亲兵加起来也有一千多人,战斗力也不容小觑。高雅贤他们表态臣服高畅之后,那些亲兵也就重新获得了自由,武器什么的也还给了他们,只是,高雅贤他们一直被高畅带在身边,那些亲兵没能和他们一起。这次和王伏宝会战,高畅并没有动用这些亲兵的打算,只是将他们集合在抗子梁后方,自成一营,那些人的主将在高畅手里,高畅也不担心那些人会起来作乱。

不过,既然曹旦自己提出来让亲兵加入战场,高畅自然也不会反对,他的目光移到了其他人身上。

那几个人在心中不约而同地大骂曹旦,将他的祖宗八代都骂得狗血淋头,你他妈要献媚,也不用这样做啊!这些亲兵都是他们作为倚重的人,一般说来,他们军中的那些将领们,一开始都是他们身边的亲兵,只有这样做,他们才能保证自己的军队是完全忠于自己的。然而,现在因为曹旦的一句话,他们就要把自己的亲兵派上战场,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的利益,这如何不让他们火冒三丈。

不过,高雅贤等人脸上的神色一点也看不出他们的不情愿来,人人脸上笑得像开了花一样,个个点头称是,恳请高畅大人让自己等人地亲兵上阵。为大人略尽绵力。

如此,高畅自然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几个跟在那几个将领身边的贴身亲卫立刻接过令箭,飞马朝后方奔去,调动那些人的亲兵队上阵作战。

那些将领的亲兵队加入到中军的战场之后,中军的阵线稳了下来,此时,在高畅中军作战的人数是五千来人,其中有一千多人是各位将领的亲兵卫队。有四千人乃是在七里井投降地官兵,高畅军的主力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高畅军的左右两翼在苏定方和顾子文的率领下虽然占据了一定的上风,然而,推进的速度并不快,毕竟敌军地人数比他们多,虽然大部分是辅兵。却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那些辅兵在督战队的监督下,还是能奋勇作战的,要想活下去,这是必要的,放弃抵抗,转身逃跑,只能死得更快。

辅兵和正规军相比,在战斗中的相持能力不足,热血上涌之下。打起仗来也能悍不畏死,但是。一旦热血下降,士气低落。就非常容易崩盘,特别是在战局进行到僵持阶段,他们觉得胜利无望的情况下,不过,战事才刚刚进行一个多时辰,这些辅兵还不至于士气低落得溃散,毕竟,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