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坡到江都城的护城河,是一片棚户区,乃是一个城外集市,有着许多客栈,商铺以及住家,在棚户区外,是一大片的水田,而今,水田内的稻子早就被城外的敌军收割干净,那片棚户区也在敌军的第一次攻击中被烧了个精光,只余下了一地残垣断壁。
陈稜,隋庐江襄安(今安徽省巢湖市)人,字长威,庐江大族陈家嫡子,庐江陈家为南陈时期就有不少子弟出仕为官,隋灭南陈之后,陈家由于见机得快,早早就投了大隋,故而得到了保全,杨广继位之后,重视江南士族,陈稜的官运也就一直一帆风顺。
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陈稜任虎贲郎将,610年(大业六年)与张镇周率万余人,由义安(今广东省湖州。大业十三年)任右~死杨广率领禁军北上后后,陈稜占据了江都(今江苏东北)。
陈稜虽然占据了江都,却无法扩张自己的势力,在他周围。尽是强敌。只因相互牵制。只好任其占据江都,却也限制其势力,使其无法向外扩张。
在江都地西面,曾经把陈稜打了落花流水,丢盔卸甲的杜伏威和辅公佑率领江淮军驻守历阳郡,江淮军兵强马壮,骁勇善战。陈稜兵锋不盛,对着杜伏威又有心理阴影,因此根本不敢向西发展。
在江都的东北面,李子通盘踞在海陵,据有东海,钟离等郡,牢牢地卡在了陈稜北进的要道,不要说陈稜本没有北进的雄心。就算他有。也过不了李子通这一关。
李子通这人,在江南的名声虽然没有杜伏威强悍,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
最初。李子通只是一个小人物,在长白山的变民军中混饭吃,因其待人宽厚,仗义疏财,故而得到了部下地认可,没多久就聚集了万人,长白山地变民军被张须陀击溃时,李子通率领残部渡过淮水,来到了南方,投效在杜伏威门下,后阴谋反叛杜伏威,想要火并杜伏威,吞其部属。
李子通地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可惜最后出了点差错,没能杀死杜伏威,只将他重创,后杜伏威在部署的护卫下,逃出了重围,两人因此结下了深仇。
虽然,李子通没有能杀死杜伏威,也没有能完全吞并其部属,然而,他却占据了杜伏威的地盘,东海,钟离等郡皆归旗下,自称楚王,兵锋极盛,号称有十万众。
不能向东,向北和向西,那就向南,可惜盘踞南方的也是一个陈稜惹不起的大人物。
沈法兴,隋湖州武康(今浙江省。人,世为郡豪强,拥有宗族数千家,杨广在位时,任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郡守。618(隋末恭帝杨义宁二年)以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得精兵六万,攻据余杭(今浙江省余杭县,位杭州。、毗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丹阳(今江苏省丹阳县,位镇江市东南
江都虽然繁华,城墙高大,物产丰富,然而,现在却是孤城一座,陈稜驻守江都,就像一个穷汉守着一堆金子一样,终有一天会被别人夺去,于是,为了自保,他先是向东都洛阳称臣,王世充篡位登基之后,他又改换门庭,向关中李唐称臣,可惜,李唐和他的距离实在太远了,并不能对他形成真正的支持。
杜伏威,沈法兴,李子通三人都对江都有野心,然而,先动手地却是沈法兴,为了占据江都,他决定先击败李子通,吞并其地盘和部众。
当时,沈法兴自称梁王,建都毗陵,拥兵十万,占地数郡,自认为长江,淮河以南的地方,他只要用手一挥就能平定,因此,他先挑起了战事,向东海李子通发起了进攻。
然而,由于他重用宗族,性情残忍,对不是沈家的将领刻薄寡恩,动辄杀戮镇压,将士
过失,就立即斩首,因此他的部属对他离心离德,心
这样的军队又怎能打胜仗?
果然,在和李子通的东海军交锋时,沈家军一败涂地,不但没能攻城略地,反倒将自家的地盘送了不少给李子通,李子通见沈法兴只是纸老虎,于是放下心来,准备攻打江都。
李子通包围江都之后,陈稜见势不妙,分别送人质给沈法兴和杜伏威,请求他们的援助,他之所以同时向两人求援,是因为他有着自己地打算。
他地计谋非常简单,就是想用江都为诱饵,吸引杜伏威,沈法兴,李子通三人在江都城外大战,最好能三败俱伤,这样,他陈稜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最初,他的计划实行得非常顺利,杜伏威和沈法兴都害怕李子通夺下江都之后势力大涨,都派出了大批军队前来援救,其中,江淮军是由杜伏威亲自领兵,沈家军则由沈法兴的长子沈纶率领,兵力足有五万人。
可是,到了江都城之后,两军却没有会合在一起,共同向东海军发起进攻,而是相隔数十里扎下了营寨,互相观望起来。
杜伏威驻军在清流,沈纶驻军在扬子。
杜伏威也好,沈纶也好,都想得到最大地好处,付出最小的代价,为了陈稜去和东海军拼命,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内,何况,两个人对彼此都互有猜疑,都认为自己的盟友靠不住,在战斗时千万不能将后背交给对方。
再加上,两个人都有这样的看法,只要自己驻军在此,威胁着李子通的侧翼,李子通自然不敢放心大胆地强攻江都城,时间一长,粮草接济不上,东海军自然只能选择退兵一途。
的确,杜伏威和沈纶虽然没有向东海军发起进攻,李子通仍然觉得芒刺在背,前有坚城,后有强敌,他一度也有退兵的打算。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首席幕僚毛文深向李子通献计。
首先,李子通率领大队人马向海陵方向撤离,做出退兵的假象,以此来迷惑杜伏威和沈纶,然后,暗地里用招募而来的长江以南的勇士,伪装成沈纶的军队于深夜袭击杜伏威的军营,让杜伏威对沈纶产生误会,认为沈纶在李子通撤军之后想独自吞并江都,故而向他发起攻击。
杜伏威是一个非常勇悍的将领,指挥作战也有一套,但是由于性格的原因,在战术的细节上他不是很在行,以往,有他的好兄弟辅公佑在一旁辅助这个缺点倒还不明显,而现在辅公佑留守历阳,杜伏威身边竟是些勇将,缺少谋臣,因此,极有可能会上当。
待其上当,和沈家军交战之后,我军在突然回师江都,一举攻占江都,那时,江淮军也好,沈家军也好,见大势已去,也只能退兵了事了。
李子通认为毛文深的计策非常不错,于是,依计行事。
杜伏威的营寨受到带有江南口音的军队的袭击后,他大怒,认为是沈纶所为,于是,也率领军队向沈纶发起了攻击,逼迫沈纶将大军后移,远离了江都,双方彼此对峙,注意力不再放在江都。
这时候,李子通突然率领大军西返,回师江都城下,杜伏威和沈纶自顾不暇,不敢轻易转移兵力,害怕被对方突袭,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东海军重新将江都包围。
八月十八这天,就是东海军重新包围江都的日子,这一日,站在城楼上观察东海军阵营的江都守将陈稜明显地感受到了秋天来临的气息。
在西北风的猛烈吹拂下,城头的旌旗向着东南方向飘动,陈稜抬头望着南飞的大雁,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喷嚏,身子打了个冷战。
他叹了一口长气,心灰意冷地下了城楼,很明显,江都即将易主了!
八月十九午时,李子通集结全部精锐向江都发起了猛攻,黄昏时分,东海军进入了江都,陈稜率领数百亲信逃离江都,投奔了杜伏威。
攻占江都之后,李子通向沈纶发起了攻击,将其击败,与此同时,杜伏威率领江淮军撤退,返回了历阳郡。
八月下,李子通在江都登基,国号为吴,年号明政。
丹阳乐伯通率领部众一万余人投降了李子通,李子通任命其为丹阳总管,让其抵御杜伏威,自己则率领大军南下,讨伐沈法兴。
九月,杜伏威遣使向关中李唐投降,李渊任命杜伏威为淮南安抚大使,和州(历阳郡改为和州)总管。李靖军夺取彭城之后,所面临的江南局势就是如此!
第八十一章 刘文静之死
月初三,长安,京兆尹,天牢。
天字第一号牢房位于天牢的最底层,终年不见阳光,从天牢外要进到里面去,需要经历重重关卡,若是身上带的文书稍有不妥,立刻就会被严密的警备力量格杀勿论。
甬道两旁的石壁上挂着松油火把,阴暗的火光下,寂静无声,沿着甬道往里走,途中经过三面由精铁铸成,铁链紧锁的大门,来到甬道的最尽头,就是天下第一号牢房,平时,这间牢房里并没有住客,八月时,却住进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时任唐王朝民部尚书的刘文静,罪名竟然是谋反。
刘文静,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省武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令,与晋阳甚是相得,时常共宿一榻。
有天晚上,两人饮酒之后共宿一处,裴寂望见城上烽火,仰天叹道:“卑贱到了极点,家遭贫穷,又逢战乱,何处是安身之处啊!”
刘文静笑道:“世途如此,时局可知。我二,人彼此投合,何必为卑贱发愁呢
当时,李渊任太原留守,一向和裴寂交好,通过裴寂,刘文静也和李渊成为了好友,刘文静看出李渊胸有大志,便深相交结。
后来,刘文静因为和李密是亲戚,受到了李密的牵连,被杨广下令监禁在晋阳的大牢里,李世民代表自己地父亲李渊前去探视。就在狱中,两人相谈甚欢,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大致一样,两人都认为,大隋大势已去,此时,挺身而出,当有可能夺取天下。
随后。李世民将刘文静暗中放出监牢。与裴寂三人共同劝说李渊起兵反隋。李渊意动,却故作不知,暗中纵容李世民和刘文静,裴寂三人接纳敢死之人,密谋起事。
可以说,李渊在太原顺利起兵,刘文静功不可没。当他起兵建大将军府的时候,就任命刘文静为军司马,刘文静也不负其所望,孤身前往突厥觐见始毕可汗,劝说始毕可汗支持李渊,说是先帝废嫡嗣而传位后主,故而天下大乱。唐国公为国家近戚,担心王室毁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