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生意;不贪污、不当官他,们只有饿死的份。当了官又下了不了面子去做小买卖,只好靠着借贷过日子。历代皇帝都知道这一古怪现象;就时不时的给官员加一些无关紧要的职务;变相一人领多份“工资”。最多时一个官员身兼十几个职务和官名;一年也不过千两银子而已。根本应付不了他们的日常开支。怪不得明朝的官员贪污成风。
从京城出来后;我们没有急着回家;一路上游山玩水。每当一个地方就会有官员们主动来和我们联系。我们送上一份礼物后;他们不但给予我们最大的方便;而且还派了士兵一路保护着我们。弄得不知道的人以为我是什么皇亲国戚;什么大官儿女。一些读书读傻的书生们和几个极少数的不开窍官员把我的事上报到京城。礼部;兵部还是其它部门收到后;下批的文件是“多管闲事。”送到东厂和通政司(注写给皇帝看的奏本都要经过通政司这一部门。)的;老魏不但留下了;还要手下把写奏本的人注意起来找个理由把他们给解决了。他可是从内心里喜欢我这个不是干儿子的小子。如果他知道了我的师傅是常四海后;会不会像川剧变脸一样大变脸;把他脸上一斤重的胭脂水粉震下大半斤。再把我送的东西摔个四分五裂;吃下的也吐出来呢?
来的时候走了十七天;回去的时候走了近一个月。当然我送了大批礼物给当地的官员和地方势力时;我也要回了一些好处。一个外人看不见;也根本不知道的地方联盟已在我一个小孩子的串联下建成。一条从边关到京城;有各地方各地区现任官员联名的运输股份公司成立。由我代表吴襄作为边关的供货方;京城这边的好处只好给老魏了。虽然我不喜欢他;但由于他的地位和权力;离了他会要多付出不少的代价。在路上时我就把这建议稿带给了京城的老魏。老魏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有什么好处他都敢要敢拿。知道后就委托我全权代表他订下合同;等签订好后留一份底稿给他。
第四十二回 商业联盟 利益联盟
有了老魏作靠山;各地的官员都马上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联盟中。联盟中的成员有三十七名;唯独没有我的大名;因为我是代表吴襄签名的。按盟书上所说吴襄和老魏为供应和收货方;每人占一成半的利润;其余七成由路上的各地官员按级别高低分配。无论是将来出京城到边关的货;还是边关到京城的货;所有的资金按所占的股份出资;所得利润再按股份分配。而老魏的那份本金可能要我和吴象垫上了;而利润少谁的都不能少他的;一定要先给他送去。估计一年下来少说能赚个上千万两的利润;老魏一子不出能拿一百多万两银子当然高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利润;因为战乱交通不便;一些地方物价飞涨;路上又有难民和强盗;所以两地之间的利润可是不小。而且边关还有奴隶;人口;战马;武器等一些违禁品;运到京城克是数倍数十倍的利润。
联盟不光给官员们带来了财富;更给他们联系起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关系网。如果估计不错的话;所有成员将会在这一路上牢牢站住脚;只会一步一步往上爬;不会有任何风险。抱上京城司礼监魏东厂督公的大脚;他们睡觉时都会笑醒。
手握刚签订好的盟书;做着官员们提供的官轿;带着我带来的人;前后左右还有上千名的士兵护送我。就算是一方将军或者是地方大员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待遇。按我名义上不过从七品的逍遥郎虚职身份;坐这四品官员以上才能做的官轿不但不合适;而且还违法了。如果告到皇帝或者礼部、吏部的话;一般我要永远离开官场;可能还会因此要了小命。可现在的我;一点都不怕。送我官轿的可不是一个人;是一大群人;要不是没有级别更高的官轿;就算有王爷坐的轿子;他们也会送我坐一坐;过过当王爷的瘾。
有人会说一路上这么多的士兵护送;光是管他们的吃喝就要花好多钱。错;这些钱我一分都不用出;当地的官员是按执行公务的方式派遣的。一切费用由地方承担;不得向我收取任何费用。我倒是在到了我的地盘后;送了一千两给他们意思意思。
到了边关附近;我可是不用再怕了。一来孙承宗管理军队很严格;而且他也不敢轻易得罪吴襄和我背后的魏忠贤。二来会有一些墙头草会来拍马屁。三来老魏在这里或多或少总有点势力;他可不想少了我这条线。在我还没有到的时候;先一步已经有老魏的指令到了边关。老魏看到了我托人送去的盟书;笑得都开了花。虽然上百万两银子对他来说不算是什么天大的数字;可这钱来的顺利不花心思;又为他拉拢了这么多位的官员。他就立刻下令;通知边关一定要保证吴襄和我的安全;我们不能有任何问题;要负责到人。
第四十三回 回家
当我回到吴家的时候;吴襄已经早一步去了锦州。几个月前他到锦州的时候不过是小小的守备;虽然加了游击将军衔,其实也一样。如今他可是皇帝亲自下旨的锦州代总兵官;是锦州城的军事主管。明朝时武将手上的权力并不大;但到了一定地位后也可能有变化。吴襄原来不过是正四品加游击衔的守备;最多可以管理三千到五千士兵。再上去是指挥使;从三品武官;管七千人左右。总兵官是正三品;可以管理上万人以上的军队。总兵官是真正的将军级官员。总兵和总兵官就一字之差;可有很大的距离。明朝时总兵官有好几十个;总兵却永远只有十个;是掌握全国军队的重要人物。锦州是一个军事要地;是边关三大重地之一。吴襄出任总兵官后;只要能坚守锦州;不打败仗的话;又有老魏在京城;升任总兵是指日可待的。一旦成为了总兵的话,吴襄就是一方大员,就连魏忠贤或者当今皇帝也不敢轻易动手脚了。
才离开不过半年;孩子们就一个又一个像变了模样。和我一起去京城的玛花在回来的路上生下了一个儿子。腾格高兴的不得了;像他自己有了孩子一样。玛花给儿子取了一个名字叫虎儿;落日又给孩子加了一个汉族人的名字吴念恩。小念恩不但继承了玛花的美丽;而且还可能遗传了他爹的勇猛。小小年纪哭声大;哭的时间长。其他几个孕妇也都生下了孩子;而且清一色的都是男孩子。哭喊声和哄睡声此起彼伏;可是热闹。
管家没有和吴襄一起走;留下是为了给我带口信。吴襄说我太顽皮了;要我到家后去老屯;好好反省下我的过错。特别点明我带着的亲兵和我的人都一起去。没有他的指令我不能离开老屯。管家还神神密密地跟我说:“老爷的意思是要你先避避风头。等一切都平静了再出来。您也可以利用现在的时间好好整理一下关系;教导好自己的手下。”我想也对;我正好好好和常四海学习学习;我的卫士也需要好好的训练。
把一大堆一大堆的东西都留给了管家;带上需要的东西和人;第二天就离开了吴家。因为吴襄将在锦州长住;所以这吴家的人可能都要一起去锦州。到时候吴家将只会留下极少数看家的人。而我要去的老屯可是我们吴家的发祥地;那里才是吴家的根。屯里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我吴家的家奴或者亲戚的后代;也是亲兵的训练基地。多少吴家的英雄出这里出去;又有多少吴家的烈士的骨灰被带回来埋葬。
落日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清水;腾格也再次清点了马匹。依玛她们也整理好了行李;大家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吴家。和我们一行反方向去锦州的是我的奶奶一群人;留下其他人收拾好其它东西后再会跟上她们的。
在去老屯的路上;根本没有什么强盗。大家只要克服自然环境就没有其它大问题了。孩子们可不会担心这问题;跟着能歌善舞的玛花一起;一边坐着马车;一边唱着玛花教的蒙古儿歌。连依玛和落日他们几个蒙古人也暗暗地跟着她们的节奏一边走一边摇晃着。不会唱的老人和孩子也跟着拍手打着节拍。
第四十四回 建立大本营一
一路上的恶劣自然环境;说明了吴家祖上的生活艰难。这里人烟稀少;连强盗也懒得来。吴家的前辈被派到这里驻守;是他们亲手建立了这沙漠中的岗哨;守卫着不起眼的地方已不知道几代了。老屯的级别是百户长;也就是屯最多一百个军人。我们吴家就是靠这不到百户人口起家的。我刚刚从管家那里知道了吴家的家财有多少;有多少真正的实力和多少势力范围。令我惊讶的是我去京城花了近十万两银子;竟然花去了我家近三分之一的钱。我以前还以为吴家怎么说也应该有百万两银子的家底。除了吴家和老屯外;吴家在外几乎没有什么地产房产。因为几代来没有出现好的领导者;地盘没有扩张;实力没有得到发挥;连生意也没有做多少。
要不是这次吴襄得到了好的升迁;我又暗中联系了一个商业联盟;吴家将辉煌不了几年。捉襟见肘的生活;已让管家开始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怪不得吴襄这么爱钱;这么喜欢刮地皮。原来这一切都有不为人知的幕后原因。管家为了联系第一批京城所要的货;已差不多垫上了所有的钱。还好这生意只赚不赔;而且路上又十分安全。估计几笔生意生来;不但将来生活有了着落;而且可以按计划买地买房;做自己的生意。
我并没有把吴家的适合于对常先生有所隐瞒。常先生对我的信任表示满意;还对问题又对我加已仔细分析。常死海可能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也不是一个好的领导人;但他绝对是一个好的参谋;好的幕僚。他能把应该解决的事一五一十地帮你分析清楚;并给你一些合理的建议。但一切的决定权在我;他不会对这决定权有所贪恋;他知道他的身份和地位是什么;他知道离开了我;他将又是一个什么人。他是一匹千里马;但没有我这个掌控他的伯乐;再好的千里马也是一堆没有用的烂肉。
常先生在路时就为我策划好了将来的路。首先我要把腾格等一些年轻人和妇女们隔离开;由亲兵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让他们尽快适应他们应该生活的环境;明白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孩子们由常先生和几个老人教导;由依玛她们妇女照顾。要他们感觉到温暖的同时;知道这一切是谁给的。他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报答我对他们的恩情。让他们绝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