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锄奸十六
大家都以为太监因为生理原因,所以都是无情的人。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只要是人就是有感情的。太监也是人,只不过是被歧视和作践的人而已。他们不但也自己的感情,更有常人意想不到的悲哀。世上的人只有两种,男人和女人。这是每一个小孩子开始懂事的时候,父母教他们的常识。这个常识和伦理关系一样重要和正常。所以再小的孩子也知道自己是一个男孩子,将来长大了就是一个男人。可是进宫做了小太监后,他们不但要承受肉体上的伤痛,而且还要承受精神上的打击。他们虽然会渐渐适应宫中的生活,但是也会知道自己将一生一世是一个不男不女的阴阳人,从此男人看不起他,女人会笑话他,他们将来不再是一个平常人。
因为愤恨这个社会,因为心灵上的扭曲,所以使大家以为太监都是变态的。其实太监这是在自我保护,给自己加上一层保护色而已。其实他们需要别人的同情和安慰,更需要将心中的苦闷向亲人述说。
我好像有一个外号,叫什么“太监克星”。死在我手里的太监不下数千人,或许更多也说不定。在一些上了年纪,或者有身份地位的太监那里,我的威名其实一点也不亚于崇祯皇帝朱由检。
记得几年前,一个老公公看中了我手下的房子,企图强买强卖。好多人帮着我这个手下说话,这个老公公都不给面子。但是我的手下无意之中说出了我的大名之后,这个老公公不但不要房子了,而且送了一大笔钱给他当“压惊费”。可见我的名字,对于太监们来说,简直可以当符咒用了。
几个小太监一来年纪小,第二定力不够,第三也是我的事情太感人了,使他们感动地一把鼻涕一把泪。他们没想到我这个大英雄心里这么苦,还有这么多的委屈。要是换上了他们的话,他们就算不自杀也会找人拼命去。可是我的仇人是皇帝,一个动不来的人。他们都为我伤心,为我难过,同情我的表情表露无遗。
王承恩也知道我有一肚子的苦,所以耐心地听我述说这些事情。看我的怒火小了一点,他才试探性地说:“三桂。我叫你三桂可以吗?明霞等于我的妹妹,我也就算是你的大舅子了。我劝你一句,不要和爷顶的太硬。这对爷和你都不好。这一次的事情不是你想的,爷也不想这样。一切都是因为福王,是他在暗中动手脚。”
我白了一眼,没有马上说话,但是耐心地听着王承恩的解释。我倒要看看崇祯皇帝朱由检有什么解释,怎么解决这件事情。要是不给我一个满意地答复的话,我就把我的家人全部接出京城,到山海关自立去。永远不再听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调遣。到时候崇祯皇帝朱由检就算不被大家推下台,也绝对不会有好日子过。
第二十四回 锄奸十七
原来这一切还真的和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关系,朱由检这一次被人利用了,差一点当了一个冤大头。要不是王承恩消息灵通,再加上我刚好回京城的话,这一切将不可收拾。
明朝的皇帝虽然生育能力都不太好,当然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外,但是二三百年下来,皇族的人数和规模也不小。明朝对待皇室的制度,沿袭了汉朝的分封制。也就是说将一个个王爷分封到封地,给予他们一块土地。这块土地的税收不用上交中央,用来负担王爷的日常开支。王爷死了之后,由他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和封地。皇帝的儿子们,除了一个大儿子继承皇位之外,其他的儿子也封为王爷,给予他们一人一块封地。这些王爷虽然富贵,但是没有什么自由。
按照规矩王爷和他的后代不能随意离开封地,更不能到京城来。没有皇帝的旨意,这些王爷就连自己的封地也出不去。所以大量的皇室男子都只知道吃喝玩乐,从出生之后,就开始这么等死。可是也有一些有野心的王爷,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命运,觉得他们要是当皇帝的话,绝对做得比当时的皇帝好。所以他们积极的暗中联络,企图谋朝篡位。可是整个明朝历史上,除了当年燕王朱棣造反成功成为了明成祖之外,好像没有一个造反成功的。可是他们有一个明成祖的例子就够了,他们都有一个皇帝梦。
正德皇帝无后的事情,给了这些王爷们一个提醒。除了武力夺取皇位之外,还可以这么做。所以这些王爷们和皇帝玩起了“谍中谍”的游戏,皇帝派人监视王爷,王爷们暗中培养手下去皇宫。企图或者控制皇帝,只要控制了内宫或者某一个得宠的妃子,就能有一个夺位的机会。此后有好几个王爷利用这个方法,差一点夺位成功。这些都是皇室的机密,外人当然不会也没有机会知道了。
福王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近亲,按辈分来说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堂哥。他的父亲是朱常洵,也就是当年差一点做了皇帝的那个老福王。当年万历皇帝对于自己的嫡子朱常洛并不太喜欢,反而对自己的老儿子朱常洵很是疼爱。曾经不止一次的想废除朱常洛的太子名分,扶立朱常洵为新太子。可是皇后和众位大臣拼死保朱常洛,万历皇帝也只好不了了之了。朱常洛虽然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但是从小在皇后身边养大,属于皇后的继子,也算皇后的儿子。为了自己的将来,更为了以后太后的名分,所以这个皇后不再沉默。丈夫可以让给其他女人,权利可以分一点给其他姐妹,但是太后的名分和未来的局势,一定不能再出让了。因为这样,朱常洵没有做成皇帝。
万历皇帝当然也不会委屈自己的这个儿子,下旨分封朱常洵为福王,给了自己儿子最好最大的一块封地。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当时的皇后和太子朱常洛没有反对。朱常洵因为当时年纪小,又有生母在世得宠,所以长时间滞留京城,没有去封地。后来万历皇帝死后,差一点闹出夺位的事情。虽然后来被赶出了京城去封地,但是福王依然是朱常洛最大的政治敌人。
福王死得早,但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和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不敢小视这个小福王。因为当年魏忠贤就想拥立小福王的儿子为帝,他在皇室之中的声望可不小。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直很忌讳这个堂哥,要不是这些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做了太多的错事的话,小福王才没有机会出头,当然也不会有这一场飞来横祸了。
第二十五回 锄奸十八
说起这个福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因为他在京城的势力真的不可小看,是任何藩王都不能比拟的。原因就是在他的奶奶和姑姑身上,因为她们的关系,所以是这个藩王成为了一个异类的王爷。小福王的奶奶也就是老福王的亲娘,就是万历皇帝的小老婆,贵妃娘娘。这个贵妃娘娘不但长得美丽,而且很有心计,不然的话也控制不了万历皇帝近二十年。要不是当时的皇后贤德,朝中大臣又反对无故废后的话,她早就成为了新的皇后了。但是她在皇宫的实力和权利都不小,就连真正的皇后也要退避三舍。
要是她当年成功的做了皇后的话,她的亲生儿子朱常洵就是下一任的皇帝,这个小福王就是现在的皇帝了。可惜她的计划没有成功,她只落得一个太妃的名分下场。但是她的寿命真的不短,一直活到了天启皇帝朱由校登基后的第八年才病危离世。她的势力在内宫盘根错节,当初大有扼制魏忠贤的趋势。
小福王的姑姑叫百花公主,是老福王的同父同母的亲妹妹,也就是这个老贵妃的亲生女儿。因为自己母亲的缘故,所以这个小公主在幼年的时候很得万历皇帝,也就是她的父亲的欢心。就连当时的太子,后来的皇帝朱常洛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个小妹妹。百花公主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找了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基本上生活很幸福。小福王之所以算是异类,就是因为小福王是从小在皇宫里长大的一个小王爷。当初还是天启朝的时候,那时候万历皇帝的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太皇太后已经薨了。朱由校的名义上的母亲,原皇后后来的太后也死了。老福王的母亲,就成为了大明当时皇室辈分最高的女人,称为老太妃。
老太妃仗着自己的地位和权势,硬是将自己的亲生儿子老福王一家接到了京城。当时天启皇帝朱由校年纪小不懂事,没有人敢反对老太妃的决定。老福王一家堂而皇之地回到了京城,这么一住就是一年多,根本就不想离开京城。后来魏忠贤想了一个主意,要御史大夫在朝会上上了一个本章,以藩王不能久离藩地为理由,要求天启皇帝朱由校下旨,送老福王一家人回他们自己的属地。这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定的祖制,老太妃也不敢随意改变。但是临走的时候,老太妃却把当时才六岁大的小福王留下了。这么一留就是七八年,知道老福王过世,小福王才按照祖制去藩地就藩。小福王因为在京城住了这么多年,又和内宫关系很深,再加上外面有百花公主夫妻帮着秘密联络外臣,所以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培养了他的自己势力。
其中还有一些客观的原因,首先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无能,还有魏忠贤的霸道,已经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再是老太妃原来的势力依然存在,一些当年的大臣的后代和弟子们渐渐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范围。在重要的事情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无后,给了小福王有当皇帝的机会。所以一些大臣渐渐向小福王靠拢,成为了小福王在京城在地方的一些眼线和走狗。
第二十六回 锄奸十九
小福王和魏忠贤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很微妙,说起来魏忠贤的一生几乎都和小福王的一家人有关联。当初魏忠贤不过是一个市井无赖,为了躲债才进宫当了太监。他也是为数不多的成年人自愿当太监的一个,也是大明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在内书房上过学而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大太监。魏忠贤的一切学问和知识都是在民间学来的,也算是一个另类的大太监出身了。而这个准许魏忠贤进宫,并把魏忠贤留在当时还是二皇子,后来成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