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夜明- 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孟康眼光闪烁,步卒重新杀入。
  几个士卒把黄斌卿抬上担架。孟康走近,贴在黄斌卿耳边呼喊:“黄参将,黄参将!”眼睛却在仔细看他的伤势,直到看见他大腿上被鸟铳轰开的一个血洞,眼中光芒才退去。
  白头军的战线从鲫鱼岭拉到甘溪村,正在畅快追击的时候。鲫鱼岭北方,铳声像雷阵雨,响响停停,逢勤指挥兵马不疾不徐,一路进击,沿途所过,奔逃的白头军像被惊吓的山鸡。
  “朱头领,宁绍兵马来援了!”信使飞一般冲上鲫鱼岭北面的山林。
  朱大彪脸色先是变得铁青,随后冷笑道:“来了吗?晚了!”
  “传令诸将,退向括苍山方向。”
  战斗持续了整个夜晚,从天黑到天明,逢勤杀入深山不回头。
  孟康收拾舟山镇残兵,把负伤的黄斌卿抬向义乌县城。
  翟哲率骑兵早在义乌县城下等候。昨夜铳声如雷,火光冲天,陈子龙在义乌城内忧心忡忡。义乌城内守军多是新募的壮丁,不敢出城,只能等到天明才来了解战局。
  黄斌卿被抬到城下时,眼神微闭,征袍上全是血迹,脸如烟熏,漆黑一片。
  翟哲没有看黄斌卿,或许他也在刻意回避什么。乱军中,诸般事情不可能像安排的那般顺利,见到黄斌卿还活着他的心思能稍微轻松些。
  “陈大人,昨夜白头军偷袭,舟山镇守军损失惨重,孟康血战救出黄参将。逢参将追击白头军去了。”
  陈子龙的眉心藏着一股黑气,先把黄斌卿送往县城找郎中医治,看翟哲无颜面对。
  此次官军被偷袭,说起来他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半个多月前,翟哲和黄斌卿多次提过整军休整,待秋高气爽后再战。但他一直以为两人心存养寇自重的念头,催促不止,终于酿成大祸。
  “请逢参将退回来把!莫再折一阵,损了大军的锐气。”陈子龙有些丧气。也许白头军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孱弱,许都一直在示弱,难道就在为这一刻。
  “陈大人放心,我已命台州参将左若从台州向东阳进军,入山追剿反贼。逢参将为人稳重,必然是见有机可乘才追击下去,只需保证粮草不断即可。”翟哲还是那般客气,但话语中已有坚硬之意。
  “好吧,行军打仗非我所长,征剿白头军的事情就交给翟总兵了,我只管保证粮草就是了!”陈子龙颓然。
  若翟哲向浙江巡抚董象桓告发他,他罪责难逃。虽然他不怕丢官,但因罪免职对他的名声可不好,他也咽不下这口气。
  对宁绍军镇来说,围剿白头军的战斗才算开始。翟哲留下从鲫鱼岭逃出来的舟山镇三百残卒,编入逢勤的队伍,在茫茫大山中攻克一座座山寨。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舟山参将黄斌卿留下了一条性命,但右腿骨折的伤势一年之内绝对好不了,很可能留下终生残疾。
  翟哲去黄斌卿的床榻前看望,黄斌卿对他很冷淡,说不了几句话便把脸侧向一边。有些事只要有怀疑就足够了,会在心中埋下一根无法磨灭的刺。
  “我总是要做几件不对良心的事,只是不知开始了还能不能结束。”
  翟哲有些愧疚,有些惘然,也有些兴奋。
  若他注定只能相信自己,那一定会继续自私下去。若他再这样走下去,和他当初鄙视的杨嗣昌有什么区别?
  他相信自己才是那个唯一正确的人,想必杨嗣昌当初也坚信他的“四正六隅”一定能成功。当年袁崇焕联盟察哈尔林丹汗时会不会想到那也会成为他的罪证。
  成王败寇而已。
  “不忘初心,方能始终!”他又想起卢象升初次见面与他说的那句话。
  他腰上配着卢公赠给他的腰刀,但正是卢公对待东口八家的方式教会他如何处理朝政,如死在卢公阎王名下的流民。
  崇祯十五年,夏秋,宁绍军镇围剿白头军,连克六县,收复失地。
  舟山参将黄斌卿因伤告假回家休养,逢勤因功授舟山参将。
  深山中的战斗还在继续,那已成了翟哲磨炼新兵的手段。


第359章 覆灭
  秋天,李自成掘开黄河水淹开封,三围开封终于攻下,先后斩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又败孙传庭于河南。
  中原,流贼不再是流贼,官军不再是官军。
  但对浙东的白头军来说,李自成的胜利没给他们的局势带来一点好转。陈子龙协调各县府关系,调集金华府、绍兴府和衢州府守军分兵守住各处关隘,把白头军锁死在深山中。
  宁绍军镇逢勤部征战已久,回舟山岛休整,返回的时候从俘获的白头军中挑选三千精壮之士。翟哲调李志安步卒替代围剿白头军。
  宁绍往西是浙东的群山,往东是大海,往北的钱塘江和杭州是通往富庶江南陆上通道。拿到舟山岛,阻碍在宁绍军镇东边的盖子被掀开了,浙东沿海岛屿全在翟哲的控制下。
  翟哲留在绍兴府,遥控李志安和左若两路兵马的动向,并不急于进攻。冬天临近,白头军被困死在山中,翟哲命左若和李志安宣告,从山中逃出来投降的普通山民,一律免罪,并让军中浙东子弟四处转告。许都看大势已去,迁密使与陈子龙接洽求降。
  信使飞马,铁蹄踏冰,陈子龙急书召翟哲,相会于杭州府富阳。富阳为杭州往浙东大军输送粮草的集结地,他在这里专设了粮草营。
  翟哲赶到富阳,江南才下了一场小雪,陈子龙穿了一件灰色的狐皮。从商盟在江南铺展开后,皮毛在江南愈发盛行,陈家也算是名门望族,陈子龙不能免俗。
  见翟哲并一干亲兵都不畏惧冬日的寒冷,只穿了件夹袄,陈子龙暗自咂舌。
  翟哲全权掌管此次对白头军的围剿,陈子龙在定策前必须要征求他的意见,虽然他心中早有了主意。
  见面几句简单寒暄后,陈子龙说出召翟哲来此的目的。
  “翟总兵,许都请降,您怎么看?”
  翟哲答的很干脆,“好事!兵士征战辛苦,白头军藏在深山中围剿不易,能让浙东少流点血,我当然也愿意。”
  “得翟总兵这番话,我就放心了!”陈子龙喜笑颜开。军镇养寇自重已是常态,翟哲这般好说话,让他有些小小的惊喜。
  “民从贼,多因饥寒!若浙东那些大户能拿两三成的粮食出来,白头军也无法举事。”
  翟哲在重复卢象升当年说过的话,不过不再是鹦鹉学舌,而是他在江南两年的感触。只在蒙古,他不会对大明之苦有切肤之痛。就像许都这样的人举事,绝不可能做到像陕西流贼那样绝。
  只看宁绍之地,七成的田地集中在官绅手中,还有不少百姓自愿把田地挂在官绅名下,以向官绅缴纳地租逃避朝廷的征税。如此官绅勾结,逃避地税,朝廷税金日益枯竭。否则以大明如此大的帝国,怎么连百万兵也养不起?朝廷征兵加饷,都落在那些无权无势的升斗小民身上。横征暴敛,再遇天灾,难怪中原流民日益势大。
  陈子龙默然不语。他何尝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从你那里拿的那两本书,我认真看了。若大明多几个像陈大人这般的官,也许还有些希望。”翟哲两排牙齿露在外面,像在说笑话。他向陈子龙示好。陈子龙现在不会归附他,但世局会变化的,大厦将倾,仅仅靠几个武夫撑不起来。
  陈子龙没有发怒,幽幽的说:“这样的话,翟总兵还是少说为妙。”
  开封被攻破,孙传庭失去河南,大明实在没多少能战的兵马。李自成部如初升的太阳,已然露出了朝气。左良玉躲在楚地,明摆着不奉朝令。现在各部总兵的眼睛都盯在退守潼关的孙传庭身上,若孙传庭能打败李自成,大明还能吊上最后一口气。
  招安之事,属陈子龙和浙江巡按左光斗掌管,没翟哲这样的总兵武将什么事。从富阳县离开,他没着急回绍兴,而是直奔括苍山下李志安的兵营。
  白头军举事不到半年,浙东六县已然恢复了从前的秩序。宁绍镇兵马军纪严明,从不扰民,百姓见到官道上驰骋的骑兵,让在道边但并不慌乱。
  括苍山四周沟壑丛生,道路不熟的走在这里一不小心就绕进了深山绝谷,或者走到悬崖峭壁。李志安的大军驻扎在里括苍山二十几里外的一片山坡上,周边几十里岗哨林立,堵住白头军出山的道路,不让米盐等物资进山。
  翟哲到了兵营,让季弘传信,与许都会面在括苍山口。
  两人是几年的老朋友,许都性格豪爽,留给翟哲的印象很不错。在许都眼里,翟哲也不是坏人,至少当年勇救卢象升不是假的,复任总兵后从不专横欺民,麾下兵马军纪严明。
  到了这个时候,再说那些威胁的话,纯粹是自找没趣。到所有的幻想都破灭的时候,许都找回了些许曾经的豪气与洒脱,脸色萧然。
  翟哲在棉袄里套上了软甲,他不再像在草原那样洒脱。那样年少轻狂,拔刀一怒为美人的年纪已经过去了。
  “你向卧子求降,我没有反对。”
  “我想,我可能是错了!”许都好像有很多想不明白的烦恼。
  “你没错,但我也没错。”翟哲指着不远处一块光溜溜的大石头,示意与许都并肩坐过去。
  “以前我幻想你不来攻打我,想着你我能暗中想通。但你是官兵,我是贼。我手里什么也没有,能拿什么与你交换?”许都苦笑。
  “是我对不住你!”翟哲另有所指。若不是他,许都没这么快举事。
  “你我都没有错,错的是这个世道。”许都长啸一声,从林中惊出几只飞鸟。
  翟哲犹豫了一会,还是决定出言提醒:“你归降,朝廷未必能容你。”
  “卧子既然答应了我,自然会有把握。”
  许都绞的一起的双手暴露了他心中的不安。
  话已经说到,路要自己走。翟哲不会死逼着许都,他想逼也逼不动。这样的官宦出身的子弟,实在是没有陕西绿林流贼那样百折不回的势头,恰如《水浒传》中的宋江,也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