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睿道:“说说原因!”
杜学征接着道:“大帅!我大军从长安出发后,虽然行进了千里,但士气依然高涨,要是长时间休整,士气定然下降,那样整支大军的战力必定下降,因此万不能长时间休整,我大唐与大食虽为世仇,然双方民间却未曾停止过交流,安西一带多大食商人,我军大举行进,必然被大食人知晓,一旦我大军在玉门关迁延日久,士气必然下落,而大食人却可以趁着这段时间从容备战,所以我军定不能随大食人的愿,应当速速进发,兵进大食!”
杜睿闻言,也是暗暗点头,自己以前倒是小看了这个儿子。
感觉到杜睿鼓励的目光,杜学征的自信心更足,继续侃侃而谈:“如今大食国君穷兵黩武,多线开战,早已人疲马饥,战力与平时比下降了不少,此正是我大军寻歼大食主力的大好时机。我大军物资供应充分,战马草料充足,全军将士所需的粮食也完全可以得到充足的供应,相比较我大军比大食人更占优势。要是天暖春草萌芽了,我军战马有草料,大食人的战马一样会有草料,他们的牛羊也有了食物,会长膘生仔,那样大食人的物资情况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到时候我军休整好了,大食人同样会休整好,一旦他们收缩兵力,在西亚与我们打一场消耗战的话,我军的先机尽失,会非常的不利!”
杜学征说到这里,再对神情依然没什么变化的杜睿作一礼道:“大帅,此前我大唐与大食连番作战,大食人在我军的手上吃了不少苦头,没占到什么便宜,他们的士气大受打击,对我军也心怀畏惧,此番听闻大帅率军将来,更会心生惧意,综合几方面的因素,大食人现在正是士气最低落,战力最差的时候,而我军士气高涨,末将觉得,我大军应趁此大好时机,从几个方向攻入西亚腹地。”
杜学征说着,再次充满傲气地说道:“大帅,末将愿领一军,为大军前驱,直捣巴格达!”
杜学征说得慷慨激扬,杜睿也是深深赞许,可是对于杜学征的请求,他却不能答应,作为大军的主帅,他当然能满足杜学征的要求,但是同样作为大军,他不能拿将士们的生命开玩笑,来满足自己儿子的英雄情结。
“其志可嘉!然你没有统兵作战的经验,这样吧!本帅将你调入高将军的前部,你若是有大志,也不愁没有施展的地方!”
又商量了一番,最终杜睿还是敲定,大军两日之后进军,兵法葱岭。
第六百四十七章 叶齐德
从杜睿的帅帐出来,杜学征的神色看上去有些气闷,其实倒也难怪,杜家的男儿哪一个不是想着走出杜睿的光环,好好的证明自己。
杜学征原本自信满满的向杜睿请令,却被杜睿拒绝了,他的心里难免会有些想法,觉得杜睿不相信他。
“十八弟!”
杜学征刚一出来,杜学贤兄弟几个便追了上来,杜睿也知道,自己的儿子第一次参加这等重要的军事会议,又是第一次提出意见,却被他驳回了,怕是会灰心丧气,便叮嘱了杜学贤几个,开解一二。
杜学征见来的是自家几个兄长,也不好苦着一张脸,勉强挤出来一丝笑容,道:“兄长!”
不得不说,杜睿的家庭教育是十分成功的,在这个时代,生母的身份在家庭当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妻生子和妾生子的地位明显不同。
当初杜睿就是因为出身的问题,才被杜如晦所轻视,结果杜如晦一死,他们兄妹两个立刻就被逐出了家门。
杜睿自然不愿意旧事重演,所以从一开始,对待子女,他就坚持一视同仁,甚至对待庶子还要更加重视一些,他的嫡子将来可以继承他的爵位,最不济也能萌荫入仕,庶子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了。
因此杜睿一直都教导自家的子女要兄友弟恭,亲人之间要相互有爱,在历史上兄弟相残,姐妹成仇的先例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秦二世胡亥,胡亥为保住自己的皇垃,残酷地杀害了自己众多的兄长姐妹。
秦始皇共有33位子女,除胡亥在赵高、李斯合谋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其余32人皆死于非命。长子扶苏被篡改的遗诏赐死,胡亥称帝后,怕其兄长不满而残酷杀戮他们,史书记载的有,将“六公子戮死于杜”,将十二公子杀戮于咸阳市。公子高准备逃跑,又恐家属被族,只好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准其请求。
将闾等三人也是胡亥的兄弟,最终也被逼自尽。他们三个人比其他兄弟都沉稳,胡亥找不出什么罪名陷害,就关在了宫内。等其他许多的兄弟被杀后,赵高派人逼他们自尽,将闾他们对来人说:“宫廷中的礼节,我们没有任何过错。朝廷规定的礼制,我们也没有违背,听命应对,我们更没有一点过失,为什么说我们不是国家忠臣,却要我们自裁?”来人答道:“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被定罪处死,我只是奉命行事。”将闾三人相对而泣,最后引剑自刎。
胡亥不仅处死了他所有的哥哥,对其姐妹也不放过,史书记载:胡亥将“十公主戮死于杜”。就这样,胡亥为保住自己的皇垃,残酷地杀害了自己众多的兄长姐妹。
杜睿可不愿意自己的儿女在他之后,发生这样的惨剧,杜睿虽非生在皇家,但是如今身份也是尊贵无比,难免之后,兄弟之间因为家产,要发生些龌龊事,杜睿只好未雨绸缪,不过好在杜睿的家庭教育还是十分成功的。
杜学柯见杜学征苦着一张脸,笑道:“怎的?还在为方才的事情,心里埋怨父亲!”
杜学征面色一红,忙道:“兄长说笑了,小弟怎敢如此!”
杜学柯笑道:“这有什么,若是父亲当真做的有差,你心里埋怨也是对的,不过十八弟,我却不觉得爹爹做的有错!”
杜学征闻言,急道:“十四哥!你也觉得小弟是自不量力!?”
杜学柯道:“我可没这么说,只不过咱们兄弟几个是第一次随父亲出征,如今营中宿将那么多,如何轮得到我们兄弟出头,爹爹自然知道你方才的提议是对的,只是,却不得不压制一二。”
杜学征有些不明白,道:“这又是为何!?”
他是个纯良的性子,最大的爱好就是修习武艺,钻研兵法,对旁的事,一概不挂心,又哪里猜得透杜睿的心思。
杜学柯解释道:“爹爹若是准了你的请求,其他的将军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爹爹是有意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为我们兄弟谋取战功,是假公济私,你可愿意爹爹被他们当成那样的人!?”
杜学征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道:“小弟自然不愿!”
杜学柯一笑,道:“这就对了!”
接着拍了拍杜学征的肩膀,道:“你我兄弟若是当真有本领,便不愁没有立功的机会,现下还是听爹爹的,等日后自有我们兄弟建功立业的机会!”
杜学征虽然心中的疑虑被解开,却还是有些不甘心,他一生所想便是能像杜睿那样,做一个纵横天下的大将军,这一次被杜睿点名,跟随大军出征,不知道兴奋的几夜没说好,可是到头来却依然只能在杜睿的羽翼保护之下,一身才学武艺得不到施展的空间,他岂能甘心。
“十死哥所说的,弟弟都明白,只是……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弟弟心中所想,便是像先秦之时的蒙氏一族,王氏一族一般,一门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为国效命疆场,开疆拓土,却不知道要等到那一天了!”
将门是要几代人共同努力,才能打造的,杜睿自然无愧于大唐名将之称,现在就要看杜学征他们这一辈的了,能不能继承杜睿的衣钵,成为大唐干城,铸就将门之名,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就像方才杜学征所提到的蒙氏一族般,祖孙三代人,辅佐大秦,横扫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便是在千百年后,依然被人追忆,敬仰。
蒙氏将门的奠基人蒙骜,秦昭王时自齐入秦,开始了蒙氏一族在秦国的辉煌历史,昭王三年,攻赵榆次、新城,狼孟等地,取三十七城,又攻占赵重镇晋阳,合置太原郡。秦王政三年,领兵攻韩,取十三城。后蒙骜率军东向攻魏,屡败魏兵,后被魏公子信陵君率联军击败。五年,秦闻魏公子死,使蒙骜攻魏,取二十城,置东郡,使秦国土与齐相接,对韩、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因屡立战功,官至上卿。
后秦军两路攻赵,一路由蒙骜统帅,北出太行,攻打赵国的龙、孤、庆都等地,试图切断邯郸周围地区与北方代、雁门的联系,防止李牧南下救援邯郸。
另一路则由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成蛟率领,预期从上党的屯留东出太行,直逼赵国都城邯郸。
之所以让成蛟统帅大军攻打邯郸,是因为他曾经在赵国担任人质多年,对于邯郸周围的状况相对熟悉。
不过,秦国似乎错信这位年仅十八岁的王弟,他率领的大军在屯留长期逗留,止步不前。这就造成蒙骜的北路大军变成了孤军深入,赵国可以充分腾出手来歼灭北路的秦军,于是庞暖亲率大军北上打击蒙骜。
蒙骜军队结寨于曲逆西南的都山,庞暖认为,都山之北惟尧山最高,登尧山可望都山,宜往据之。于是使扈辄率兵2万先行,军至尧山,先有秦兵4万在尧山驻扎,被扈辄冲上杀散,赵军确立了尧山的据点。
蒙骜令张唐带兵2万前来争山,庞暖大军亦到,两军在山下屡战。扈辄在山上举红旗为号,张唐往东,红旗东指,张唐往西,红旗西指,赵军潮水般向红旗指处围裹。
庞暖激励将士:有擒得张唐者,封以百里之地。
赵军个个奋勇争先,张唐奋力冲杀,却不能透出重围。这样的险境还是张唐第一次遇到,此后对他造成了长期的心理障碍,他对于赵国的畏惧一直到甘罗劝说后才有所削弱。
危急之时蒙骜领军杀到,救出张唐,同回都山大营。这时成蛟一路仍然没有动静,蒙骜见形势不利,只得撤退。庞暖派兵埋伏于太行山密林深处,乱箭射杀蒙骜,一代名将,殒命沙场。
蒙骜虽然战死,然蒙氏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