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宋- 第4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事情,这件事……保险吗?

时穿刚才只把方案说了一半,众人已经见到里面的利润争抢不停,反而没机会说出下一半话。这个时候闲官小官都去吟诗了,登州最大的官就是知州通判与他本人。时穿接着说:“我准备采取‘搭并伙(宋代对股份制公司的说法)’的方式募集资金,每一伙(每一股)一万贯,最低参与额度就是‘一伙’,上限无限制。

募集的资金我准备先造百十条小船出租,让他们自己去辽东、高丽采购木材,其中的柞木我全额收购,用于建船。因为时间紧迫,我带来的五艘坐舟可以暂时租借给登州水军,造船修路剩下的钱,就用来采购一批货物运去倭国,赚的钱部分用来生息,部分用来采购硫磺。”

听到这里,宇文虚中与刁翚眼睛贼亮。海贸有多高的利润这还用说吗,大宋百姓都知道。虽说那些钱部分用来生息,维持这件事的运转,但只要能留下三分之一,战船码头的日常费用就足够了,而且还能给参与者带来足够的利润。

时穿接着说:“修路方面,我准备修建四横四纵官道网,一条官道要从文登县临海处码头,一直修到齐州黄河边上,道路全要硬化,以便重车与火炮行走,另一条则直通海州——这两条纵路是主干,必须保证质量,其余的纵路,便照顾地方吧。

横路上,自齐州通往兖州、再通往海州的路是主干,其余的路是捎带。登州这里,从蓬莱往文登、往莱州的大路都必须修好。其余的道路我只要求修通就成。

除此之外,枢密院年末会派人在登州设立军器监‘登州房’,会派来一位员外郎驻守码头仓库,所以登州这里还要修建仓库群、码头区,添添减减的,登州方面还需要许多民夫,所以,自明日起我会把厢军全部集结在登州,监管民夫进行大工程,测算下来,我大约需要十万民夫,至少干上一年,花费约在百万贯左右,各位,今年冬天有的忙了。”

如果说通判刁翚原本有所怀疑,但听说枢密院要派人来,他所有怀疑都打消了,现在他只想从这个百万大单中捞点油水:“五十万贯呀,这笔钱怎么花,刚才时大人说了筹划,但牵扯如此多的人,该怎么监管?”

“所以才是‘搭并伙’吗——所有财务由锦绣会馆出人,监管账目支出。这笔钱的运作也将在参股人的监管下——每购买十股,或者合并十股为一个权益单位,准许权益者出一名监督者监管账目,此外官府出一人,军方出一人,加上我共计十三人,组成监管团,所有经营事项按股权投票……”

时穿说了一堆新词,宇文虚中与刁翚努力记忆并理解这些词,弄得头晕脑胀,但宇文虚中这位曾经的金国国师也不是傻子,听完时穿讲话,他隐隐觉得:这下子,整个登州算是绑上了时穿的战船,今后时穿不想挪屁股,恐怕谁也拿他没办法……想到这里,宇文虚中想到了张叔夜的无奈。任地里有这么一位大豪绅,真是头痛呀。

原本以为自家任地里没有时穿这样的人物,宇文虚中曾好生嘲笑过张叔夜,哼哼,还是著名的能臣呢,被一小豪绅逼得是展不开手脚,真是无用。

没想到呀没想到,眨眼间时穿本尊来到了登州……等到这个搭并伙组织建好,登州这片地方,还有知州大人说话的余地吗?啊啊,难怪这厮当初逼得张叔夜回避。

可是,宇文虚中能阻止吗?敢阻止吗?

宇文虚中急喘了口气,回答:“下官……”

宇文虚中是想拍胸脯保证,可他刚吐出两个字,只听时穿喃喃:“十万民夫上工地,可是一个大麻烦,粮食、柴火、布匹……需要的东西都是海量。不成。得赶紧给粮商下订单,手脚慢了,人到了工地上,那就晚了。”

宇文虚中一愣,立刻拱手:“多谢时大人了!”

刁翚听了宇文虚中的话,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时大人是给我们送钱啊。军械运输上各位官员插不上手,但经营粮食布匹……大家都是进士出身,谁家没有点投充田,为此,那个官员不跟粮商挂点勾,没准大多数官员的家眷,本身就是粮商。而数十万民夫开始修造,粮食缺口自然很大。

如今,时大人借助自言自语透露这个消息……在古代社会中,信息传播极其滞后,谁能抢先一步知道一笔大订单需求,那就是钱,何况官员家眷挣这笔钱,合理合法不说,还能帮助佃户卖个好价钱。

刁翚连忙跟着宇文虚中一起拱手:“大人放心,明日我等就召集衙役,布置差役召集民夫,绝不会误了大人的事!”

第431章 懦夫挑起的战争,归蠢货指挥

宣和二年初冬,宋军自汴梁城出发,童贯蔡攸携带西军十五万,汇合河北大军二十万,抵达雄州。是夜,雄州地震,帅府厅内龟蛇横行。胆小如鼠的蔡攸见此景象吓得脸无血色,他问童贯:天意不吉祥啊,这可如何是好?

童贯安慰道:别担心,我命在我不在天,你就等着亲热陛下那两个爱姬吧。

冬十一月,天降大雪,数十日不止。童贯、蔡攸在风雪中召开军事会议,召集种师道、杨可世、折可存等大将商议进兵。当他说到打算进攻辽国时,众将大哗。种师道老将军诧异的说:“种某奉皇上诏旨,只说是巡边保民,未听说有进攻辽国之令。”

童贯不耐烦的说:“本相奉陛下密旨,以眺望边境之名,行联金灭辽之实。政事堂政令已发,大军如今已集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尔?”

种师道回身看着杨可世、折可存姚兴仲、刘光世等人,问:“尔等出京之前,可曾知道是要攻辽?”

众将躬身回答:“不知!”

种师道紧问一句:“那么,尔等可准备了攻辽军械?”

众将对种师道如此恭敬,让童贯大怒,这群人一点没有组织观念,忘了在场的谁是老大。童贯愤愤然插话:“我南征北战,所到之处无不披靡,却不知道攻辽需要什么特殊的军械?”

种师道张了半天嘴,吃惊的说:“辽人难道不是住在城池里?既要攻辽,全军怎会轻装……老夫未曾见到随军携带的攻城器械。”

童贯冷笑的回答:“北地之民渴望王师久矣,大军一到必望风景从……再说,金人也将从背面进攻,如今辽国已经空虚,我等要什么攻城器械——我们还需要攻城吗?”

种师道也怒了,大声回答:“现在的情形就像是强盗进入邻居家中,我们不去相救,反而与强盗合伙分抢邻居财物,居然还指望别人热烈欢迎你来打劫,人世间可曾有这样的傻子?”

种师道百战余生,他一发威,童贯立刻觉得一股寒流从尾椎骨生上头的,他觉得自己再要犟几句嘴,没准这武夫一怒,要吐他一口吐沫,童贯一晃神,想起了自己的法宝,连忙回身取圣旨,但因为动作过于慌乱,竟将圣旨碰倒在地面上,卷轴骨碌碌滚倒种师道脚下,种师道站立原地,轻蔑地看着童贯。

去种师道脚下拣圣旨有点掉价,童贯犹豫着,这时候蔡攸大气也不敢出,心说:妈妈呀,这武夫真粗鲁。

杨可世打圆场,赶紧去种师道脚下捡起圣旨,恭敬地递给童贯,童贯接到自家法宝,顿时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腰不酸了背不痛了,吃嘛嘛香。他立起身来,神情严肃地展开圣旨,宣读皇上御制诏书,曰:“王师北上,旨为吊民伐罪,恢复汉唐故土。燕地故民必将浆壶以迎,宜开谕圣德,不许妄杀—人一骑!”

说罢,童贯手持圣旨,俯身对种师道言:“明日校阅,还请老将军骑驌驦马在阵地前巡阅,以鼓励三军士气!”

种师道沉默片刻,问:“将军们皆不知此战攻辽,士卒可曾知道此行不是巡边,是开启攻辽大战?”

童贯噎了一下,马上说:“种老将军骑马在军前走一趟,士卒们就都知道了?”

种师道翘起胡子,决然回答:“老夫老了,不忍见青壮子弟无知送死。”

童贯只觉得火上脑门……但他一见种师道怒发冲冠,马上又把这口气悄悄咽回去。而一旁的副帅蔡攸,见到童贯憋着气坐回座位,精神一缓,忽觉脚下一片湿润,悄悄一模,发觉自己刚才一放松,竟然尿裤子了。

蔡攸正想掩饰,只听上头童贯憋着气发令了:兵法云:“上兵伐谋!”这场战争必须打成战争史上的经典。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至高境界——遣使劝降辽国新皇帝耶律淳,告诉他别做皇帝了,来我们这疙瘩享受“被代表”吧。

童贯这一命令发布,种师道像看白痴一样看着童贯……接下来,轮到耶律淳想看白痴一样看童贯使者了,耶律淳觉得很郁闷,俺虽然打不过金国,可你大宋也不能派这样一个脑残过来跟我斗心眼吧,赵佶,你太欺负人了!

老耶连交谈都失去兴趣,直接将使者推出去斩首,随即下令在燕京城集结……民夫!

这时候,辽国的情况确实不好,燕京城几乎成了空城。辽将耶律大石募集了一万难民——多数是汉民——凑合成一支乌合之众,交给奚干指挥,前去迎战宋军。

这样的民间自卫队,乌合之众,集结起来颇费工夫,在此期间,童贯获知了自家使者被老耶斩首,犹不甘心——既然上层路线走不通,咱走中下层总可以了吧?总会有人觉得“被代表”是一种幸福吧……于是,童贯顿兵边境,四处派人游说辽国豪绅。

他首先找到的是易州豪强史成,让人传话给史成,令其立刻想办法劫持当地知县,献城投降。城破之日,不仅史家财产可以得到保障,朝廷还另有官职赏赐……其实史成也觉得童贯很白痴,同样没兴趣跟使者交谈,他也照旧“喀嚓”,斩下了使者的脑袋。

边境边的童贯想破脑门也搞不明白,这些契丹人是不是脑残了?辽国都到这地步了,怎么还不让我们进去“代表”他们的利益?要知道一旦你“被代表”,立马比美国“好五倍”

……你说这些人怎就不愿“被幸福”呢?

童贯彻夜难眠地想了一个月,四十万大军陪他坐在边境上一起思考。一个月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