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娘不过就是个跟人私奔的下贱货色!至于你,指不定是你娘跟谁生的野种,别想栽赃到秀山头上!”
秀山是谁?
十七眨了眨眼,等听到周围女眷的议论纷纷,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敢情那个“秀山”就是她那狼心狗肺、抛妻弃子的亲爹阮庭。哎哟喂,她还没抖落出这丢人的事,郡主大人倒是上赶着自己说出来了。
北疆侯府的女婿,宥嘉郡主的郡马爷,姓阮,名庭,字秀山。年轻小姐们也许不知道,但已经成了亲的各家夫人们大多从自己夫君嘴里听到过这个名字——实在是这对夫妻俩行事高调,才刚回西京不多久,就已经在街上闹出过不少事,最让人咋舌的,应该就是郡主把同僚送给郡马爷的几个通房活生生鞭打死的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八章
十月西京,金桂飘香,秋意浓浓。
十七,见到了左相夫人白氏。
———————————————————————————
和郡主的争执动静并不小,再加上旁人谁也不敢出面劝和,声音自然也就在安静的后院里传得很远。
嚣张跋扈的郡主,和脸色虽然不大好但说话还算保持理智的年轻姑娘,显然是后者更能让人一眼看去觉得疼惜。白氏和其他几位老夫人听到动静从后头赶过来的时候,就看到宥嘉郡主在咄咄逼人,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对这位难得来一次西京的郡主,老夫人们的态度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也不代表可以看着她在这种做寿的大日子里胡闹。当即,白氏拍了拍右相夫人年氏的手背,呵斥道:“你们这是在闹什么?!”
众女眷低头行礼,郡主咬着舌头,眼眶顿时红了,忙委屈地福了福身,想要告状。刚一抬头,却被白氏冷冷看了一眼,心底立时凉了。
新皇年轻,对朝中几位大人又极其看重,白氏和年氏便得其封赏,为一品诰命夫人。郡主再怎么跋扈,面对老侯爷耳提命面过好敬重的几位大人和夫人,还是保持了一份尊敬的意思,想说话,但几次张嘴,只要一看到白氏那冰冷冷的眼神,又只能咽了回去。
朴瑾春微微抬头,瞧见十七仍旧站得笔直,忙偷偷拉了拉她的袖子,见她低头看来,压低了声音说道:“那位穿紫衣的是左相府的老夫人,旁边那位红衣的就是我家老太太。”
她顿了顿,小女孩的正义感突然飙升,抓着十七的手,就认真道:“你别怕,郡主她不敢在老夫人面前拿你怎么样的!”她说着下意识想挺了挺胸膛。
十七很想裂开嘴笑,不过周围的这气氛实在不适宜她笑得痛快,只能抿了抿嘴角,表示自己知道了。而后一抬眼,正对上白氏看过来的探究的目光,十七也不必然,只按着顾绍礼先前教导的那样,微微福身行礼。
白氏颔首:“这姑娘看着面生,说话口音听着也不像是西京人士,你叫什么名字?”
“民女十七,见过老夫人。”
顾绍礼说,在西京,上个街都可能遇到达官贵人,那些人里头有脾气好的,也有脾气不好的。遇到问话,回答便是,万不能正面冲突,要是一不小心惹到事了,反正对方肯定会仗势欺人自己先报家门,仔细记下,回头告诉他名字,他自然会帮忙解决。
打小在山间地头市井人家混迹的十七,最是懂得一句话——“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人在后头撑着,她自然不会太客气。
“十……七?”白氏微微有些吃惊。南国鲜少会有人拿数字起名,至多不过是拿来在家中念叨念叨,以示亲昵,可眼前这个姑娘显然是正正经经叫做“十七”。“你是跟谁来的?父母可是在前头?”
听到十七实诚地提到新上任的右都御史的名字,白氏惊讶地看着她:“你和顾大人是?”
男盗女娼。宥嘉郡主冷笑起来:“亲娘就是跟人私奔的,她一个姑娘家跟着国公府的大公子到处跑,只怕也没好到哪里去!”
人总是会习惯性地捧高自己,因为一句没根据的话就去轻贱别人。旁边站着的几位年轻妇人本来瞧着十七敢和郡主对上很有些能耐,这会儿一听说她娘竟然是跟人私奔的,顿时轻笑起来。
“聘则为妻奔为妾”,“奔着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这些都是家中长辈反反复复会提点闺阁小姐的老话了。那些自恃身份的小姐自然提起帕子掩嘴笑了起来。
“我娘会私奔,也是受人蛊惑。”十七也不客气撇撇嘴,笑道,“二娘,你可得小心些,我爹他能骗人第一次,也能骗第二次。”
没有想过她会直接说这话的宥嘉郡主立时有些惊愕。
十七没受过什么正正经经的闺阁教育,自然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与不说也纯在她自己心里头。郡主上赶着过来招惹她,没道理忍着不反讽回去。
她话音才落,郡主也顾不上旁边还站着几位老夫人,当场就扬起手作势要打十七。
右相府今日本是在为老夫人年氏做寿,前头倒是还没注意到后院里的动静,可眼看着宥嘉郡主已经气急败坏了,年氏心底也变得很不高兴。这一巴掌打下去,真要是在那姑娘脸上留下什么,还不知那位顾大人会做出什么事来。
这般想着,年氏咳嗽一声,身后赶忙上前几个妈妈,嘴里说了声“对不住”就一左一右抓着了郡主的手,然后强拉着把人送了下去。
郡主一走,原本吵闹的后院顿时清静下来。
“你说……你娘是跟人私奔生下的你?”郡主气急败坏地说完话后,白氏的脸色就变得有些奇怪。身后的老妈妈听到主子的问话,也顿时多看了十七几眼。
十七心底觉得有些诧异,微微点了点头。
“你娘……她叫什么?”
“宁佳。”
———————————————————————————
宁在南国是大姓,光是西京一座城,姓宁者就不在少数。然而,叫宁佳的,全西京可能只有那一位。
白氏没了声音,众女眷纷纷回头将视线落在十七脸上。
年氏也有些惊奇,赶忙仔细打量起她来——论容貌长相,仔细看来,倒是真的和白氏有几分相像。
“你说……你再说一遍……你娘叫什么?”
不等年氏说话,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的白氏嘴唇哆嗦着,踉跄了几步,抓过十七的手,紧紧握着:“你再说一遍,你娘……你娘叫什么?”
十七觉得奇怪,但白氏看着面善,加上顾绍礼之前隐约提到过她的身世,心下也生出一些期盼,老老实实地让白氏抓着手,点了点头,重复了一遍:“宁佳。干爹说,我亲娘叫宁佳。”
白氏显然有些心急,又似乎心底藏着什么事,不自然地问起:“佳……你娘她这几年过得还好吗?”
十七弯了弯唇角,笑道:“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问问,我娘她在底下过得还好吗。”
听到底下这两个字,白氏明显有些反应不过来,身旁的老妈妈倒是瞬间回过神来,脸色煞白,眼睛里满是心疼:“小姐她……是什么时候没了的?”
话说到这里,聪明的都知道已经不是自己一个外人能听的事了,朴瑾春瞧见年氏的眼色,忙行礼请她们几位往花厅走。
———————————————————————————
右相府的花厅是专门给女眷们聚会用的地方,白氏和十七一进去,朴瑾春便着人端茶送水,在外头伺候着。老妈妈给她行了个礼,又恭敬地请她帮忙去前头给老爷子传个话。
朴瑾春抬眼看见白氏煞白的脸色,微微叹了口气,颔首应下,一转身便找来婢女往前头传话。
花厅里没第四个人,老妈妈扶着白氏坐下,赶紧给倒了杯茶水递到她手上,安抚着劝道:“老夫人,人活在世上难免没有个意外,小姐……小姐她这些年不容易……”
十七低头摸着手里的茶盏,耳朵里全是白氏和老妈妈说话时苦涩的声音。
“她当年怎么就那么大胆,非要嫁给那个男人……我可怜的佳儿,怎么就没了呢……”
“老夫人,别难受了……”
白氏拍了拍老妈妈的手,摇头叹道:“这些年她要是过得好好的,我也不会难过,可是……”
“那个狼心狗肺的畜生!说什么那些山贼人多势众,他手无缚鸡之力没办法救回佳儿!分明就是借口!不然为什么佳儿的女儿都长得这么大了!”白氏气得直拍桌子,老妈妈在旁边连连叹气。
十七听到这儿,总算是明白了个大概,搁下茶盏认真地看着白氏:“我娘不是被山贼掳走的。”
她说得认真,声音里还透着些微的急躁。白氏愣了愣。
十七一边起身往白氏身前走一边道:“老夫人,您是我姥姥吗?”
刚一听到姥姥这俩字,白氏和老妈妈都有些来不及反应。和那些大户人家喊外祖外祖母不同,民间通常都是喊的姥爷姥姥,十七这一开口,显然是听寨子里的小子们喊多了。
宁佳离家多年,是不是有了这么大的一个女儿,谁也不知道。可看着十七这张和宁佳长得七分相像的脸,白氏心里相信,这个年轻姑娘就是她的外孙女。等回过神来,白氏一时激动的不行,抓着她的手,就啪啪掉眼泪。
“好孩子,好孩子!”白氏哭着把十七搂进怀里,“我是姥姥,我是姥姥!”
“姥姥……”从来没有一个亲人像白氏这样,紧紧地将自己搂在怀里,是跟顾绍礼的怀抱完全不同的感觉,自从百家寨出事后,她也找不到那些本就微末的亲情。十七喃喃地唤了白氏好几声,然后才轻轻笑了笑:“姥姥,咱们都不哭。”
十七说话时,本来是没哭的,可被白氏这么一抱,眼眶已经红了,连声音都忍不住带着颤抖。
“好,咱们都不哭。”
老妈妈抹抹眼泪,笑着看着这对终于见面的祖孙俩。
当年小姐轻信了那个白面书生,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药,疯魔似的谁的话也不听,趁着元宵节赏花灯的功夫和人私奔。却没想到,竟然早早就去了。
“好孩子,十七真的是你的名字?佳儿那孩子也实在是……”
知道这个很得眼缘的年轻姑娘是宁佳的女儿后,白氏就越发觉得这个名字取得太过随意了。
十七却笑着摸了摸后脑勺,咧嘴道:“姥姥,这名字挺好的,是阿爹取的。娘她……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