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穷对话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图穷对话录-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上述的三个“ION”之外,一个人还必须要有魅力,为了便于读者记忆,我故意选择一个和前面压韵的英文单词:你必须有Fashion,在个人表达上必须“时尚”。施雨学的是新闻,这一生本来注定是要和人打交道,让社会听到她,把自己反射在各种媒体上。如果没有个人表达能力,没有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没有征服别人的魅力,这样的人,也许可以成为陈景润、约翰纳什这样的学术大师,但绝对不能从事新闻这样的社会性人际性工作。施雨的问题是,既然进入了这个领域,就必须开发自己的个人魅力,发展自己的人际交流能力People skills。这些所谓的“力”至少应该包括:写作能力、说话能力——让别人愿意对你讲话的能力、让别人愿意听你讲话的能力、让别人觉得你喜欢他们尊重他们的能力、让别人喜欢你并尊重你的能力。无论是男性女性,必须要修理外表。个人魅力,并非成功者才拥有,但拥有它的人才能成为成功者。是个人魅力在前,而事业成功在后。成功者,都是从一个不成功的人开始,凭借以个人魅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获得成功。个人魅力并不是名牌服装或不穿服装,俞敏洪当年开始施展“魅力”创建新东方的时候可能除了蓑衣没有穿过其他什么。个人魅力,也就是本篇所写的所谓Fashion,指的是吸引并激动这个时代的精神状态,心理素质和谈吐风采。就像一个人练习书法不容易一样,个人风采,即个人Fashion,也需要我们给予高度的重视和练习,最终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
  上述四项基本素质,是成功者必须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四项基本原则,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看准自己的事业机会,激情澎湃地奋斗一生。
  四项原则,施雨一项都不具备,她怎么可能不失败!
  施雨选择读研究生,是因为在她万马奔腾的媒体领域里错误地认为没有前途。不幸的是,她读了一个哲学硕士。这个哲学硕士,惟一有水平的问题,是在快要获得硕士学位的前夕,来新东方向我提出一个天问一样艰险的问题:徐老师,我该出国学什么?这个问题,包含了一个失落的人,最最绝望的一切辛酸和苦闷,包含了在二十五的青春岁月,走投无路的迷茫。但是,我依然无法理解的是,既然新闻学士都“找不到工作”,那么哲学硕士难道就好找吗?她在考这个研究生的时候,到底怎么想的!?
  我后悔当时没有追问她这个问题。我苦思至今对此依然无法理解。黑格尔说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施雨的求学存在,惟一的合理解释就是不合理。
  施雨,你能告诉我吗?我想她再也不会来找我了。因此这个问题,也许会成为千古之迷。成为失败者们寻求失败的秘密武器。
  还有没有看不见自己事业前途的人?像施雨这样?
  翠花,上姜汤!
  夏天第一朵玫瑰
  案例提示:
  鲁明明毕业于人民大学新闻系,虽然她小时候不幸有过一次烧伤经历,脸上留下了对女孩子最悲惨的伤疤,但她的人生看起来却很亮丽。现在她供职于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然后她打算去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读MBA,因为这个MBA项目里的Marketing(市场)在美国一直都是排名第一。她从容的气质让徐老师吃惊,更让徐老师欣赏。
  2001年3月的一天,咨询处来了两个女孩子,一个是S省大学的新闻学学士加哲学硕士却失去了人生方向的施雨;另外一个,是坐在施雨身边,自始至终听着施雨和我神聊一言不发的鲁明明。
  鲁明明是和施雨结伴来新东方找我咨询的。但是她走进我的办公室,我记得我当时好像有点躲避她。现在想起来心里依然有点内疚:鲁明明的外表看起来有点怪,脸上的肌肉好像哪里多了一块,哪里又少了一块。后来我才知道,她小时候不幸有过一次烧伤经历,在她脸上留下了对女孩子最悲惨的伤疤。在某种意义上,鲁明明属于不幸的人类。
  但是与她脸上的伤疤形成对比的,是她坐在我面前无声无息,但是却非常强烈地展示出来的一种东西。她虽然一言不发,一动不动,但我却从她身上看到一种罕见的东西:气质。她的气质迅速吸引了我,我渴望和她对话!气质是什么东西我至今不知道。但当时我却明明白白看见了鲁明明身上那种像玫瑰油一样挥发的芬芳气质。
  我转身对着她,亲切地说:“明明你有问题问我吗?我希望你不要像施雨这样找不着自己人生的北。”
  鲁明明眼睛在她烧伤过的脸上放射出光芒。她微笑着说:“其实我一毕业就找到了我的'北'——我在加拿大北方电讯工作。
  “我和施雨一起来找您,是因为我也是学新闻的,人大新闻系毕业,而且毕业后也没有搞新闻。不过呢,我没有读研究生,而直接去了北电工作。
  “我在北电已经两年,当时应聘的就是市场部助理。两年来一直在市场部做秘书和助理。我发现一个企业的市场部其实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好的市场部门,就像人体呼吸不畅一样,企业就会窒息衰亡。我对这个行业非常感兴趣,而且越来越有兴趣。在北电这样的企业,自己的市场工作相当专业,而且对于员工的培训很舍得花钱,鼓励员工在自己的领域里钻研下去。所以两年做下来,我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市场方面的专家了!我对于未来的梦想,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在北电、朗讯、Coco Cola或AT&T这样的企业做一个市场部经理、总经理。做得不好,就做中国地区总经理,做得好,就做大中华地区总经理——包括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市场。要达到这个目标,照目前就这样干下去是不可能的,至少是非常难的,这就需要读一个美国的MBA,而且必须是名校的MBA。所以,我的计划是,继续在北电工作两年,等到第五个工作年头开始的时候,去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读MBA,因为这个MBA项目里的Marketing(市场)在美国一直都是排名第一。
  “我想向您请教的问题是:我的这个目标可行吗?以我这样的背景,有希望进入凯洛格这样好的商学院读书吗?”
  因为有过和施雨令人沮丧的谈话,鲁明明这时的独白给我一种如沐春风、阳光明媚的感觉。明确的职业方向、正确的价值取向、清晰的发展路向、长远的事业指向,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前途向太阳!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诗:“鲁明明已经到了,凯洛格还会远吗?”
  凯洛格已经拿下了,大中华还不能拥有吗?只是因为走上了正确的轨迹,鲁明明的人生之路,何其辉煌!
  虽然在社会价值深刻转型中,无数人都像施雨这样失落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但毕竟鲁明明这样的青年人已经出现了,而且他们正每天每日在大量而自发地诞生和成长。他们在新的人才市场面前,迅速地看到了人生的机会,调整了自己的方向,轻快地搭上了事业的新干线。鲁明明对于自己人生的设计,预示着一代青年,正在找到自己的定位,正在攀登辉煌的未来。明明像夏天第一朵玫瑰,象征着中国人才市场万紫千红成熟夏天的到来,预告着中国青年在新的中国机会前,全面实现自己价值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我站起来,以虚假的热情和施雨握手告别,让她有空来新东方找我其实永远也找不着。但我情不自禁地拥抱了鲁明明,并特地把她烧伤的脸轻轻贴在我的肩膀上。我拍着她的头,对她说:“祝福你明明!拿到凯洛格录取通知,别忘了让我分享你的喜讯!”明明显然知道我的意思,动情地点点头。幸亏她受过西方公司的培训,我看见她努力不让眼泪掉出来。
  夏天第一朵玫瑰,正在灿烂地开放。我在新东方咨询处遇到的最美丽的女孩是谁?鲁明明显然排名第一。
  三十而立的本质
  案例提示:
  欧阳道力,男,三十岁,原某省组织部副科长,因升迁受挫急欲出国。在徐老师的指导下,他从S省的岗位上辞职来到了北京,学口语找工作,最后以比较流利的口语和他干部管理的工作资历,在一家外企当人力资源部助理。然后一路攀升,目前在一家规模相当大的外企做人事总监,年薪二十八万人民币。
  开着公司配给他的新款帕萨特,幽着从徐老师那儿传染来的默,他回答徐老师何时出国留学的提问:“不是说读哈佛大学的MBA和MPA从二十六岁到六十二岁都是适龄青年吗?着什么急?”
  有一天,一个三十上下小伙子,灰溜溜地溜进了我的办公室。他的脸又长又平,既僵且硬,冰冷得像一块石头,如同一块镌刻着当代青年失败历史的纪念碑。
  “徐老师,我要出国!”欧阳道力沉重地说。我立即听出来,他的声音中包含了人生失败的巨大悲哀和对我的无限期待。我特别感动。
  我说:“当然——你看上去为什么这么悲惨?”“我不能不出去了。我本来是不想出去的,但是环境迫使我不得不走。我是被逼走的。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毕业后从来没有想过出国的事情,一直在机关里工作,兢兢业业的工作。就在我三十岁生日的前几天,单位领导要把我从副科调到正科……”看我不太理解的表情,他抱歉地笑笑,然后解释说:“我在S省组织部工作,职务是专管干部提拔升迁的组织处干部科副科长。就在领导说好要把我从副科调到正科的节骨眼上,没想到我一个最好的朋友看见我的升迁有点嫉妒,就给领导打小报告,说我三年前做过一次色情按摩。”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他完蛋了。领导干部要做好官,就必须管好他的蛋,否则,真的就完了。倾巢之下无完卵啊。
  说到这里他站了起来,痛心疾首地说:“他妈的普天之下谁不按摩!凭什么仅仅就因为那一只纤纤小手,就摸断了我的政治前程!”他痛苦完毕,自己坐了下来,面对我说:“就这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