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操作实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城管执法操作实务-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的执法者当场就被相对人痛打一顿,然后打人者扬长而去。处罚黑车时,城管执法队员最少要有6~8人,要集中优势执法力量,一次性解决。当城管执法者人数较少时,即使发现大量准黑车“趴活”或黑车不断载客,也不要贸然执法,以免寡不敌众而损害法律的尊严。假若一定要整治,就要集中30。 50人,甚至l00人以上来突击,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战役性执法的胜利。
  第二,城管执法队员不可与黑车相对人离得太近,以站在对方手、脚平伸达不到的地方为宜,防止遭受攻击。随着执法程序的深入、矛盾的升级、情绪的恶化,要密切注视相对人,防止他在无奈的情况下故意袭击执法者,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在这种高度警戒的状态下,可以按照他进我进、他退我退,他不动手我有防、他出手我有备、他抗法我无伤、制止他攻击我的原则来进行执法,这样就可达到既不出事又不怕事的成熟执法阶段。
  第三,城管执法队员整治黑车时要有公安民警一同前往,不可单独执法。实践表明,如果公安民警在场,黑车相对人大多不敢滋事,即使是他们不满、不服、不愿,或者说他们在场的人数明显多于执法者,也不敢有出格的举动。因为他们深知民警一旦在场,这种执法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变为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的、受到国家密切关注的执法行为,此时轻举妄动,就极有可能立刻拘进公安局的看守所(刑事拘留)。所以,与公安联合执法可以增加城管执法者的安全系数。
  本节着重论述了黑车社会现象、黑车的特征与种类、准黑车与黑车的关系、黑车的识别、黑车查处的三难、黑车查处中必须掌握的诀窍、黑车查处的风险与防卫这七个专题,对中国目前黑车市场的现状作了一个基本的描述,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城管执法的难度与原因、关键点与操作点、经验与窍门进行了阐释。它不仅可以作为理性思考的一个起点还能指导一线执法队员进行技能训练。
  第二节 小广告的查处
  当前在各个城市或城镇所出现的各种小广告,是与中国社会转型期中某些不正常的经济竞争手段相联系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损害了一个城市整洁有序的良好形象,形成了城市“牛皮癣”,异化成一道不正常的城市“风景线”。这种现象已严重破坏了城市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对,也是政府下决心根除的对象之一。
  非法小广告的主谋者主要采取单线联系、雇用儿童、管理不见人、遥控发令等极为隐蔽的反执法手段进行非法活动,所以,尽管城管为解决这个“老大难”的执法问题在人、财、物等方面投入很多,但效果仍不理想,至今尚未找到一个可以根治它的有效方法。
  一、小广告的种类
  在全国各个城市中常见的小广告(仅指办证类)主要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人员流动量大的背景下,一些不法之徒借人们对种种证件需求之机而违法制造出各种假证件,并以小广告的形式告知需要办证的人前来办理,借机达到获得非法收入、能在城市生存等特定目的,由此也就产生了书写或粘贴电话号码小广告这一社会现象。当然从广告内容上看,也有提供Et常生活所需信息、旅游信息、用人信息等各类信息的小广告。
  根据各个城市(包括城镇)出现的小广告的散布形式可以将其分成以下三类:
  第一,依靠人工直接手写电话号码。这些不法之徒躲在幕后,指使被雇用的流浪儿童、无业人员、无家可归者、社会闲散人员等,直接把办证的电话号码涂写在城市的最明显处。一些路口、商场、机关、影院的大型广告牌和墙壁成了他们主要的书写对象,一幅十分优美的广告画面或图像瞬间遭到破坏,看到这样的景象,使人有种心灵受到创伤的感觉。
  第二,依靠人力到处粘贴印有电话号码的小广告。这类小广告——事先印上办证电话号码的小纸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被一张张地贴在人行道上、墙上、电线杆上、居民楼道的墙上或扶梯上。早起一看,满眼皆是,可谓铺天盖地。而且这种粘贴剂的附着力极好,粘贴物一旦干透,小广告便严丝合缝地留在那里,很难清洗掉。放眼望去整个城市就是一张大花脸,给人以脏乱差的印象。
  第三,依靠人力散发小纸片广告。有些无家可归的未成年人被违法经济集团所雇用,手持一大把小广告站在交通路口、高速公路的入(出)口处,强行将这些事先印好的小广告塞进每一个过往车辆的车窗里,或者粘贴在车身上。时间一长,车辆驾驶员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出于反感,他们就有意回避或坚决不允许散发者将小广告塞进自己车里,加之这些儿童只顾发放,有时就会发生交通事故,极大地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这三类小广告的长期存在,对健全的城市管理体系造成极大的损害,同时也妨碍了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说到底它是地下黑经济现象的一种反映。因此,小广告这一现象,无论其本质还是表现形式,都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破坏效应。
  二、治理小广告的局部措施
  小广告组织者知道城管会处罚其违法行为,为逃避追查,他们使用很多“断线式”的反制手法,以阻止城管对他们的地下经济运作进行干扰。
  截至目前,城管治理小广告仅有一些局部的措施,尽管不如其他城管执法方式那样有效与顺利,但毕竟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治理小广告的局部措施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第一,守点。城管执法队员在可能出现小广告的地方蹲守,等待违法者出现。当相对人正伺机干违法之事时,便立即抓住他,并质问他受谁指使?主谋是谁?干这个多久了?共有多少人?然后,没收相对人身上携带的所有物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罚他清洗或撕掉小广告,彻底打扫干净。
  第二,追查背后主谋。经过守点和多次取证,可以找到藏在幕后的主谋,通过与公安机关合作,追究当事人扰乱治安秩序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罚,注意搜查窝点,通过各种手段促使他们认识到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和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三,与电信部门合作。处罚这些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违法行为,必须有电信部门的介入。通过限制、干扰、撤销电话号码,或者用反复拨打这类号码的办法阻止违法行为,以治理与城市环境极不相称的小广告现象。
  总之,小广告现象是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种始料不及的不规范现象、不正常状态,若要根除,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助与配合,联合执法,综合治理。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解决这一实际难题。
  本节仅从小广告的种类、治理小广告的局部措施两个方面概括论述了小广告现象的由来及其产生的危害,指出治理小广告这一看似简单、实质却非常复杂的高难度执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并根据多年来城管执法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某些思路。
  第二节 无照经营的取缔
  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流动人口,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据不完全统计,1980~2005年间,就有近3亿农业人口流向城市或城镇。在这种现代化经济格局的背景下,城市中就出现了规模空前、数量庞大的无照经营群体。当然,这里也有一些是城市的下岗职工、无业人员、老人等弱势群体。这些人在一无职业、二无养老保险、三无医疗保险的严峻形势下生活在城市里。他们没有一技之长,要在城市中生存,便利的途径就是随意地做些小本生意来维持生计。他们在不定的时间地点,以自定的方式,不停地进行着自主性经营。为了降低成本而不愿去有关部门办理合法的经营手续,这就造成了经营者与城管之间的矛盾。
  从目前来看,这一矛盾很突出。一方面,无照经营者为了生存就要长此以往,否则就要回到农村或无法生存;另一方面,城管执法人员肩负着政府赋予的城市管理使命,不能让这样庞大的群体无法无天、不受约束、不守规则地随意经营,破坏城市的环境秩序,因此,必须坚决依法予以取缔。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虽然城管开展执法已经多年,但这一矛盾仍持续存在,没有得到缓解,有时还发生对抗和冲突。其执法难度之大、效率之低、反复性之强已经显露出来,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
  一、无照经营相对人经营的类型
  无照经营是对所有未办理经营许可手续的商贩的统称。这些商贩经营的类型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是居民需要的他们就经营,尤其是日用品等。
  无照商贩经营的类型归纳起来有:
  食品——经营的品种有小吃、早点、水果、蔬菜等。相对人本钱微薄,设备简陋,一般在人行道、过街天桥上堂而皇之地占道经营,不仅影响交通,而且产生各种垃圾脏物(餐巾纸、剩余食物、炭灰、污水油渍、果皮、菜叶、塑料布、一次性餐具等),严重污染路面,损害了所在城市整洁文明有序的形象。
  小商品——经营的小商品有民族性饰品,有生活用的袜子、服装、床单等,有学习用的书籍、纸笔、笔记本等。相对人专门将经营点设在路口、地下通道、人行道、商场门口、小区出入口等交通便利处。由于经营品种多,购买方便,价格便宜,加之可以讨价还价,所以总是吸引了很多人。经营点长时间围满了人,导致交通堵塞,行人流动不畅,有时还引发斗殴、盗窃等治安刑事案件。
  药品——经营的药品有厂家直销药品、自己配制的药物、中草药等。
  这些所谓的药品没有经过检验,服用后容易产生健康安全问题。相对人在人行道上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