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汉子满眼怨毒,趴在地上道:“小人是不成了,就看我们主子是怎么说了。”
“随便,我们接着就是了。”
惟功拍拍手起身,行若无事,状极潇洒,在他排众而出的时候,围在四周的人情不自禁的都是让开了道路出来。
众少年心中都是十分兴奋,亦步亦趋的跟着惟功,走出百步开外后,身后的人群还没有散去……在市场痛殴官店的伙计,这种事确实太少见了。
张用诚跟在惟功身边,挠头道:“惟功大哥,适才那几家平时收我们皮货的东主都躲了开去,看来今日出了这件事,皮货难出手了。”
“那先留着吧。”惟功想了想,笑道:“等我们自己开了店,自己出脱就是。”
“大哥真要开皮货店?”
“先挂个皮货店的名义吧,现下我有个赚钱的想法,但具体怎么做还没有想好。”
虽说还没有具体事宜,不过张用诚还是高兴的两眼放光,答说道:“是,那下午我去城隍市去挂市籍,再到牙行领牙帖登记铺子。”
惟功现在的五十五个部下中,张用诚最机灵懂事,这几个月,惟功每天都教他识三五个字,坚持不辍,现在张用诚已经勉强能办理这样的差事了。
按大明的规矩,商人不是人人想当就当的,就像是百姓出门要路引一样,商人做买卖不是租间铺子便可以出货,先得办理市籍,有了市籍,你才有做生意的资格。
取得市籍之后,再到牙行买牙帖,等于是在官府纳了地税,接着便能开张了。
如果要运送货物从甲城到乙城的话,中间会有国家的钞关,比如崇文门税关一直到扬州和镇江,国家共有八大税关,给税关纳税是直入国库,等于是国税。
当然,勋戚权贵之家开的官店,也等于是税课司,征额随心所欲,还有亲藩和拥有武装的总兵一类,在地方上随意开设税卡,征税起行,不给钱就扣押,你还没地方说理去。
在大明,做一个成功的合格的商人,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从万军从中杀出,获得百万身家,也得培养子弟做官,不然很容易成为被宰割的肥羊,从洪武到嘉靖年间,身家数十万到百万的巨富被打草谷宰肥羊的例子,不胜枚举。
行商,在大明真是一件极为险恶的事!
好在惟功身处的时代是隆万大开海时代,商人与士绅渐渐合流勾结,晋商和海商势力渐渐坐大,商业不再是最不智的选择。
王国峰问道:“惟功大哥,城隍庙市卖皮货的不多啊,要是做皮货买卖,要么德胜门附近,要么到戎政府街,那里有宝和店,咱们跟着喝点汤,自己打皮子,再做倒手买卖,一定能赚的盆满钵满,嘿嘿。”
听着他的话,众少年都是眼睛放光,惟功也是笑道:“人小鬼大,国峰你倒是颇有野心。”
王国峰比他还大半岁多,不过惟功说来毫无滞碍,王国峰也受之无疑,只又笑道:“其实我对做生意不如用诚哥那么上心和在行,只想跟着惟功大哥,练武,练箭,遇到不服的就揍他!”
惟功失笑道:“原来是个打手的志向。”
周晋材倒是听的欢喜,摸摸王国峰的头顶,笑道:“以后国峰咱们就是惟功大哥的打手,就跟周奎替朱老大办事一样。”
王国峰吐吐舌头,道:“周奎可是叫惟功大哥打死了……”
“臭小子说什么哪,咱们跟着大哥勤学苦练便是,只有我们杀别人,不能叫人家来杀我们。”
周晋材倒是信心十足的模样,一边说,一边将手指屈的咔哒响。他对习武最狂热,也最有天赋,倒是有这个资格这般说话。
惟功不理他们的说笑,只对张用诚道:“戎政府街那边皇店和官店多,夹缝里头难以存身,再者说皮货生意和各色杂货都很难做大,城隍庙市从西城的都城隍庙到刑部街,三里长大市里没几个象样的皮货店,竟争小就容易成事……上次我交代你的事你办妥了没有?”
“办妥了。”
听到惟功问,张用诚忙从靴页子里掏出一张纸来,笑道:“这是六家皇店一年进货的总单子,各地贡入宫的还不在内,官店也不在内。”
“唔,我看看。”
惟功缓缓而行,展开那张纸,整个大明帝国最大的商业活动记录,尽在眼前。
第043章 铺子
“貂皮一万张,狐皮五万张,杂皮三万张。”
“平机布八十万匹、粗布四十万、夏布二十万,串布十万……”
“油,定油四万五千篓,荆油三万五千篓,草油两千,四直河油五千……”
“棉花六千担……”
“烧酒四万担……”
“芝麻四万石、榆皮三千斤,北丝三万斤,江米三万五千石,瓜子一万石,腌肉二百石,绍兴茶一万箱,松萝茶两千驼,玉石五千斤,宝石、金珠、风磨铜、铅、沙汞、犀牛角、象牙、各色药材都在万斤以上,一年用酒曲八十万块……猪五十万口,羊三十万口……”
看到这些数字,张惟功深为震惊。
深吸口气,感受这数字给自己带来的冲击和震撼,半晌过后,他才向张用诚问道:“这就是六家皇店一年的进货量?”
“是的,还有一些官店抽税过后的记录,有些杂乱重叠,大体上是没错的。”
“皇家贡物,还不在内吧?”
张用诚沉吟片刻,很多统计工作都要耗费银钱和人力,他也不能尽数了然,只能含糊答道:“皇家用度暂且实在打探不出,只知道一年贡炭就得五百万斤,每年购买金珠使费在数十万之间,绫罗纱布等皆由苏州织造贡入,具体也不知道。还有生铁熟铁,有遵化铁厂贡入,再有黄金,由云南一年共入两千两。”
张惟功展颜一笑,拍了拍张用诚的肩膀,笑道:“做的很棒,已经很难为你了!”
张用诚腼腆一笑,脸上也显露出一点儿得意的神情,和所有人一样,他也感觉能得到张惟功的夸赞,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行走在热闹的京城街头,感受着春夏时风吹过来的满脸的尘土,惟功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北京现在的人口,按当时学者的说法是:京兆之民,十得一二,营卫之兵,十得四五,四方之民,十得六七。
按北京营制帐面上有三十万人,实际上还有十五万左右,连同家属才十得四五,这座城市,人口肯定是在百万以上,在一百五十万之间了。
所谓四方之民,就是商人,举人,游客,百姓等等。
为了供应这一百五十万人的生活,当然也衍生了数以万计的商家。宛平,大兴两个京县的商铺共用三万九千八百余户之多,一共有一百三十二个行业,服务的对象便是以四方之民和营卫之兵及家属为主,当然还有十之一二的僧道。
在京城,道路两边已经被窝棚和普通的民居挤满了,每隔十余家便有寺庙道观,香火之盛,也远非别的城市可比。
供给这一百五十万人和近四万家商家的各色物资,就是由六家皇家总体控制!皇店好比是总批发商,进来的物资由皇店统一再进行调整分配。
九成的物资,便是在张惟功手中的这张清单上了。
光是猪便有五十万口,羊三十万口,这两样看起来骇人,但一想皇城和宫城有超过十万人,这些人就消耗了大量的肉食,再有内外两城过百万的百姓,一年这八十万口猪羊的数字也就没有那么吓人了。
就像是宫中用的薪炭,一听说是五百万斤,一定是有不可思议之感。但明廷用太监和宫人极多,现下最少有两三万人,冬季取暖唯有指望炭火,还有京营将士,也是由皇家赐给炭火取暖,每人平摊不过数十斤,一个冬天最少冷百日,所赐炭火,其实是不够取暖用的,非得自己再设法购买不可。
看到这些数字,张惟功的感觉便是唯有振奋。
他心中自有打算计较,北京城的商业越兴盛,他的主意便越是容易施行。
“惟功大哥,咱们打听皇店和官店进货做什么?”张用诚却有点儿理解不了,问道:“上好货物,他们都先尽着宫中,再就是勋戚朝官,然后是各大商行,咱们开设的小店,只怕人家理也不理的。”
皇店不仅是有总批发进货商的资格,同时也是负责京城大部份物资的调运和分配……当然,不是国家层面的,最要紧的物资还是漕运过来的江南粮食,通州储存的粮食永远不能低于百万石的储备,朝廷专门有仓储侍郎,从户部派出,专门负责储备粮的管理和调配。
就算如此,皇店的职能也是非常厉害了,当然,从大明的种种规定和现状来看,对工商业的钳制打压也是十分明显,一般的商人对皇店官店是避之不及,张惟功却对皇店多加了几分关注,这便是张用诚不解的地方。
“这个你先不必管了,先将市籍等事做好办妥。”
“是。”
“六十两银子,顶三开间的铺面下来。”
“是,六十两,差不离就是前三间后五间带院子偏厢了。”
“这个你放手去办便是。”
“都城隍庙大市里头也有几家卖皮货的,咱们要不要和他们稍近一些?”
“这个不必。”
“那我明白了,请惟功大哥放心。”
和聪明人说话是无须多说的,张惟功点了点头,知道眼前这白净面皮眼神机灵的小子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妥当,不需要自己多操一点心。
过不多时,回到城西冷铺,在家看家的十个小子都是奔行出来,一起高呼着向张惟功行礼问安。
惟功对众人笑道:“以后就叫少东主吧,你们一群比我大的叫大哥,叫人听着十分不象话呢。”
“但我等确实对大哥你十分敬服。”
惟功笑道:“敬服不在嘴上,在心里。”
张用诚第一个答应下来,微一躬身,笑着道:“是,少东主。”
众人先是愣了一下,接着也都是笑道:“见过少东主。”
“嗯。”惟功很满意地点点头,笑道:“咱们一切照旧,但顶下铺子,慢慢把生意做起来。用诚,晋材,希忠,还有王勇,思进,我不在的时候就靠你们,练武,读书,打猎,做事,样样都不能耽搁,晓得么?”
“是,请少东主放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