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光启听了,微一摇头,笑道:“这真是君子可欺之以方,恺阳兄,这件事你再仔细想想。”
“这是何意?”
“以兄之大才,一定想得出来,弟还有要紧的事,先告辞了。”
徐光启不肯明说,拱了拱手,先行离去。
他在屯田司做的风生水起,而且又十分年轻,前年取了家人来辽阳,又在辽阳成了亲,已经是扎下根来,官职也是保举的卫所经历七品杂职,不过徐光启很多时候都是穿着平民服饰,秀才的装饰都很少穿着了,甚至有时候穿着的是辽阳的军服,只是不加军衔勋略,显示与真正的军人不同的地方,身为屯田司的主管,他也是民兵组织的一员,穿着军服,倒也是说的过去。
今日徐光启穿着的是一件玉色夹棉长衫,下过雪的初冬天气,穿的利利落落的,人也显的年轻干练,说完了话,拔腿就走,根本不给孙承宗继续问下去的时间。
“这个家伙!”
孙承宗和徐光启搭过伙计,知道这徐老弟有江南人的脾气,聪明是聪明,总还多带着点小精明的气息在身上,说话也不肯直说,不过既然徐光启这么说了,肯定是有他的道理在,这不碍事,自己多想一想总能想出来。
他的办事地方离这大堂附近不过一箭之地,是总兵大堂左侧的一处二十几间高大的厢房,说是厢房,和总兵大堂几乎要持平了,盖的十分有气派,内部的装饰也很好,用的器具,地上铺设的木板,都显的十分干净整洁,而且,十分大气,在孙承宗即将步入自己的公事房的一瞬那,他终于想明白了。
“这个徐子先,狡猾!”
徐光启确实狡猾,他的话里已经有强烈的提醒意味,但不肯明说,叫孙承宗自己想明白了,这样反而更容易想的通透,免得直接开口,孙承宗如果没有想的通透的话,直接拒绝了,反而就不好再劝了。
“来人。”
想明白徐光启的意思后,孙承宗也不会坚持己见。他有这么一条好处,自己的脸面固然重要,但公事更重要。
一个中军部的吏员闻声而至,躬身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将这手扎带到财务司的银库,拿给库大使看。”
“是,属下立刻去办。”
中军部的吏部都是精心挑出来的干练人才,拿了孙承宗匆忙写出来的手扎,牵了匹扣在堂外的杂马,翻身上马,打马而去,不一会功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孙承宗这才松了口气,刚刚的这件事,自己确实是做得太君子了一些,不是徐光启提醒,险些把一件大好事给办砸了。
他平复了一下情绪,这才又坐在自己的桌前,看着眼前如山一般的公文文书,吁了口气,提起笔来,开始一宗一宗的批复起来。
……
……
中军部堂吏赶到的很及时。
银库眼看已经要打开,锦衣卫二百来人,摩拳擦掌,正等着一拥而入。
守库的辽阳兵看着十分精锐,这是正经的中军部直管的部队,专门负责银库安全,眼前的银库,都是盖的极高的全砖石的房子,每幢都有三四丈高,全部不开窗,一水到顶的青砖搭建,看起来就是十分的坚固厚实,非寻常建筑可比。
这地方,原本就是定辽左右卫的库房建筑群所在,中军部拆了原本的破败建筑,不过地方是留了下来,全部改成了辽阳镇的仓库区所在。
各种由将作司等各司交过来的要紧物资,比如粮食,棉花,布匹,药材,还有各种囤积的货物,光是人参,就装满了好几个库房。
皮货,更是有好几十个库房的储藏。
辽阳往南方和日本等国出货,不是一直不停的倾销,市场容纳是有一定的限度,一直不停的倾销只是一时的痛快,会容易把市场弄饱和,降低人的购买欲望,得不偿失。保持一定的货物缺口,同时给别的中小商人一条活路,不把别人挤的倾家荡产,严重损坏辽阳镇的形象……钱重要,形象也要,惟功布置任务的时候,下头财务司和工商司的人可是一片鬼哭狼嚎。
这种由辽阳建立中转仓库,根据市场适当调节出货率的做法,也就是被惟功给逼出来的。原理简单,可是在此之前,谁想过把等值黄金的人参象囤萝卜一样囤起来?除了辽阳镇,怕是全天下也没有人有这样的大手笔了吧?
这个时候,正好也是辽阳的屯货期,到年前有一次大规模的出货,再到春夏时又是屯货期,这是根据大市场的接纳程度来做的决定,在锦衣卫们的面前,打开的一道道库房门里头,全部是堆积的满满当当的货物,说是看银库,但一看到有好几千间大库房在眼前,马维和曹应魁怎么可能放弃不看?这边倒也配合,一道道门打开,呈现在锦衣卫们眼前的,就是如山一般的财富。
“我不是在做梦吧?”曹应魁情不自禁的咬了咬自己的手指头,确实很疼。但眼前这一库房的貂皮最少几万张,而且全部是上等货色,到了京师就是好几两一张皮子,这一库最少三五万张,光是这一库就有小十万两的银子了。
其它的库里,狐狸皮,鹿皮,各种皮子最少都是好几万张一库,不大值钱的杂皮,一库堆的满满当当的,最少十万张起。
眼前打开的几十个库房,全部是皮货库,随意算算,价值就是在二百万两以上。
“大内的皮货库也没有这么多。”
“这一次真是开眼了。”
“什么开眼?是发财了!”
锦衣卫们都是红了眼,他们平时最喜欢吹嘘的就是见识过大内的库藏的丰富,吹起来天花乱坠胡编乱造的情形多了去了,但饶是再丰富的想象力,也没有想象过眼前的情形。
这些高大的库房有好几千间,其中蕴藏着多少的财富?
皇宫的库藏固然丰富,可比起眼前的情形来,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若是能在这些库房里,好好捞上一笔……
每个锦衣卫的心思,在这一刻,全部都是活泛起来。
就在打开库房的时候,中军部的堂吏赶到,找到负责的库大使,将孙承宗的手扎递了上去。
“哦,请回复请大人,我这里一切照吩咐办就是。”
库大使收了手扎,写了一封回复,两边分别都要归档,手续上是不能有错疏之处的。
待那堂吏离开,库大使便是吩咐道:“来呀,把库房全关上,孙大人吩咐了,叫锦衣卫盘查之前,我们先清一下库,核对数字,免得出错。”
当着马维和曹应魁的面,这个库大使一声令下,藏着无数财富的库房门,又是一扇扇的关闭起来。
随着大门的撞击声,这些锦衣卫感觉自己的心都要碎了。
第700章 祸害
“刚刚你看到没有?”回去的路上,马维对曹应魁道:“一库的白银,我已经看到了,全是五十两一锭的大官锭。”
“这该是户部官锭,藏着那么多,辽阳一年那么多的军饷,看来没动用过啊。”
“我已经扫听过了,辽阳自己也在铸银,他们的炉房铸的是十两一锭,说是用着方便。”
五十两一锭除了利于流通外,平时还真很少用的到,买房,一幢临街一进房也就四十两就典的下来,农村里带院子带门房东西厢正房的院子也就三四十两买的下来,都用不掉一锭官锭。
也就是最有钱的有钱人,十几进带花园的房子能卖个五六百到千把两银,这种大宗的交易,算是用的上这些大官锭了。
“他们用不上,我们能用啊。”曹应魁简直是痛心疾首。
“都要进去了,偏又出妖蛾子,不过,也能看得出来,他们是黔驴技穷,只能这么拖。”
“看他们能拖几天。”
“这一趟辽阳是来对了……过两天入了库,借口有违禁物品,出条子封库,然后还不是随我们搬取。”
想到这美妙情形,两个指挥都是情不自禁的微笑起来。
“这几天闲着也是闲着,”曹应魁又道:“手里带着不少盐引和宝钞,拿出来用吧。”
“对,你不说我都快忘了。”马维惭愧道:“这心里还是搁不住事啊。”
“蚊子肉也是肉,最大头的给我们都督大人,我们也能吃上肉,下头这些人得喝汤不是?宝钞和盐引的好处,就给他们先分了吧。”
马维听着有些肉疼,但想想大宗收入在后头,带着的几万盐引和宝钞就不算什么了。当下也是大度一挥手,笑道:“由他们折腾去吧。”
曹应魁转回身,向着那些雀跃的锦衣卫们道:“听到没有?猴儿崽子们?”
“听到了,谢两位指挥!”
众人都是高兴之至,连田千户这样老成的,也是欢喜不胜。
这盐引和宝钞是锦衣卫和太监们每次出京都要带的,盐引这东西其实在大明中期之前是和茶引一样的硬通货,拿到手等同白银一样,自己就算不凭引取盐,也能把盐引转手倒卖。可惜历朝皇帝频繁拿盐引赏人,反正不是自己的产业,由着太监家奴们去糟蹋,大宗盐引说赏人就赏人,不仅是太监,勋贵,武官,反正皇帝高兴就拿盐引就赏,这么一来,盐引当然就越来越不值钱,渐渐等同废纸。
而且时间久了,盐商们也开始自觉抵制这些拿盐引的外行,没有内行人指点和帮助,外行凭着盐引连一斤盐也取不到,盐引正式和宝钞一样,被大明皇帝自己给玩废了。
“每十家抽一家,放下盐引和宝钞就走,限期给银,不给就拿人。”马维看向众人,阴森森道:“这些不要我教你们吧?”
“请大人放心!”众锦衣卫气势如虎的道:“绝不会给指挥大人丢脸!”
……
……
锦衣卫在辽阳不到三天时间就搞的鸡飞狗走。
孙承宗原本是要把他们困在库房里,由着这些家伙做梦发财,省得地方被扰乱了。被徐光启这么一提醒,才知道自己做的有些左了。
叫这些家伙到市面上搅和一下,只要不出人命,叫辽阳人知道锦衣卫是怎么回事,岂不是好?
而且,就算出几条人命,相比较辽阳和惟功的大业来说,又算得什么?
这一种阴谋算计,真不是孙承宗这样君子可欺之以方的性格脾气能想得出来的,不过既然有人提醒,孙承宗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