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举民皆穷,富者固然享福,但一旦出现鼎革之事,恐怕就惨不堪言。
朱明的勋贵就是显明之例,先前的享福太过,到明亡时,不知道多少勋贵要么被李自成的农民军用夹板夹死,活活虐待死,家产被侵夺干净,要么就是死在清军之后,家产一样保不住。便是亲藩,明末那些亲郡王,能善终的得几人?
一个稳固的社会,绝不能是眼前大明这样。
大道理李达不懂,不过紧跟着总兵官的脚步他倒是懂得的。从辽阳一个穷困军户到官居一品的营官,郭守约等人更是加太子少保,这是评书里大人物才有的官职,自己身边的上司也是有了,如果再努力下去,谁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有份?既然有这份巴结向上的心,一时的享乐先缓一缓又如何?
李家的家人也是穷惯了的,既然一家之主有这样的认识,众人当然乐于跟从,眼前这一副怪异模样,亦就不足为奇了。
“福伯,又劳你大驾。”
“小人当不得这么说……老爷和大少爷他们都在上房,刚吃罢了饭在闲聊。”
敲了一阵门之后,里头的看门老伯过来开了门,艾敏这阵子常来常往,当下笑着打过招呼,便是直接往堂屋上房去。
李家一家子还保持着以前的习惯,不喜欢点灯吃饭,一家子在天黑前就吃罢饭,在上房坐着,借着黄昏的微光说话,连盏油灯也不舍得点。
不过艾敏知道,过一会子李从哲的弟弟妹妹就要看书学习,李达也要看兵书和地图,到那时,各屋灯火通明,这一方面李达还是舍得的。
“见过李大叔,大婶,嗯,弟弟妹妹们也好。”
见艾敏进来,李家一家人也是极为高兴,艾敏和李从哲的亲事已经正式下定了,不过李从哲最近正在医院竟争高等军医职称,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一时半会的还没有办法把成亲的日子定下来。
若是以前,定亲之后两人是不能见面的,更不要说女孩子到男方家里来,若是没定亲倒还好些,定了亲则自有礼法约束。
可现在的辽阳风气早就大变,妇人出来揽工做活的不在少数,到学校学习的更多了,十五岁以下的女孩子入学率已经达到四成,相比较以前一成也没有的数字来说已经是天翻地覆般的转变。
教育司这些年的水磨功夫没有白费,诸如女孩子不能读书之类的事不必提了,裹小脚这种在辽东原本不大流行,只有少数大户人家和妓院才有的事情,在辽阳也是几乎看不到了。风气转换,有时候并不需要强制,只需要巧妙的宣传就可以,在辽阳教育司的话本和绘图画册中,种种陋习的坚持者都是愚蠢和狭隘的代表,种种迂腐的言论被打的不堪一击,在拥有李贽徐渭袁黄等大名士的辽阳,那一点民间言论根本站不住脚,其实在李贽等真儒的眼里,那些陋习原本也代表不了世道人心和质朴风气,只是代表狭隘愚昧罢了。
况且也不仅仅是宣传,惟功自己的长女年纪不大,但惟功已经表示会在府中开蒙,过了七岁之后送到女学校学习,最少要读到中等课程结束,将来再看女儿的心意决定未来。
女孩子也不一定要谨慎小心呆在深闺,出来也不必躲在轿中车里,遮挡面容。
在辽阳这样尚武而且朝气蓬勃的城市之中,人们的心情也变的开放而博大,象艾敏这样到未来婆家走动的事情,倒也真的没有什么可说道之处了。
艾敏对李家的人也是很熟悉了,进屋先问好,然后和拉着自己的未来婆婆笑嘻嘻的说了会话,李达也有一搭没一搭的问了几名艾家的情形……不过也只限于问日常起居,艾家居体的经营等事李达是不会问的。
闲坐着说了一会话,李从哲的两个弟妹起身去边厢屋里学习,他们还在为初等学历努力着,李达也站起身,说道:“艾家姑娘坐着,我要去看看最近的塘报。”
看塘报研究地图这是李达每日的功课,各营营官都是有各自鲜明的特点,要说平时不显山露水,话亦不多,而心胸之中自有一番丘壑,遇事便有主张的,但是很有军人特征的李达了。
辽阳镇能发掘李达这样的将领是一件幸事,但对李达来说,也就是辽阳镇这样的军镇才有他的出头之日和表现的空间,他这样的穷军户在辽镇根本没有出头之日,就算有心去改姓为家丁,骑射和格斗功夫不过关也是不行的。
艾敏颇乖巧地笑道:“李大叔随意,小女坐坐就回。”
“嗯。”李达嗯了一声,突然又道:“从哲你一会是不是要去昌盛纺织厂?”
李从哲答道:“是,医院在那里有一个免费治疗点,那里的工人总抱怨工作时间久了之后就咳的厉害,我们医院有个课题组去研究,想找出是什么原因来。”
“老是叫人加班,工人已经闹了几回事了,镇里都有不少人知道原因。一天最少做五个时辰,人还有不累,不病的?艾敏回去同你父亲说,发财得要紧的,名声更要紧。”
“是,小女知道。”艾敏毕恭毕敬的起身答应着,其实她父亲自上回的事之后,确实对发财看的不紧要,每日都在商会里忙着商会中事,商会负责帮助弱小,还有不少公益事业,和唐志大和唐氏家族谋求的用捐输获得政治利益不同,正常的商会公益是一直在搞,而且是与辽阳各部门配合着搞的,扭转商人形象,提供公益服务,艾可中最近忙的都是这些事情,纺织厂的事,倒是真问的少了。
第801章 工厂
再者说,艾家的生意也不止是这一个工厂,艾家的大头还是皮货生意,海事司的商船也有不少股份,千头万绪,连艾敏也不知道这纺织厂出了什么事,叫李达这么好一通埋怨。
看到艾敏懵懵懂懂的样子,李达难得一笑,挥手道:“这等事你小女孩子也不懂,回去和你父亲说一声,老艾还是不错的。”
商人有公益心并且多半精力用在公益之事上的还真不多,艾可中就是一个,另外的各个社会阶层都有在公益之事上用心的,这也是辽阳镇多年提倡的结果,但商会毕竟是财大气粗,加上艾可中用心,这阵子商会形象着实还算不错,李达若不是因此,也不会同意与艾家结亲。
李达挥手过后就离了这屋,李从哲站起身来,对艾敏笑道:“我也要去纺织厂了,你怎么样?”
“我家的厂子有这般不妥,我也去看看怎么样?”艾敏伸了伸小舌头,笑道:“要不然下次李大叔说我家,我可还是一句话说不出来,可真老大的不好意思。”
李从哲一笑,知道艾敏是想和自己一起,去年他救了这姑娘之后倒没想太多,但艾家上下都十分感激,再加上艾敏本人相中了他,两家的家世也很相当,李从哲对娇俏可人的艾敏也没有恶感,两家试探几回之后,艾可中面子大,托了任磊和孙可大当大媒,说定了这一桩亲事。定亲之后,两个青年人往来时先别扭了一阵子,到底还是都青春少艾,见面时彼此间渐渐情愫滋生,现在已经颇有默契,在一起时,也是真舍不得分开。
“那好,随我一同去吧。”
李从哲脱下家常衣服,换上军衣服饰,拎着出诊用的皮包,出门就打算牵马。城中顺字行的马车站很多,几乎出门没几步就有,但到底还不及自己有马来的方便,不过看到自己家院中侍立的那些艾府仆役,还有大门外停着的马车,李从哲叹一声气,说道:“看来我又要沾你的光了。”
艾敏捂嘴笑道:“从哲哥说的什么话……我的不就是……”
她想说“我的不就是你的”,不过到底女孩子家脸皮薄,话到嘴边又停住了,而且霞飞双颊,老大的不好意思。
这般动人的小女儿情态,李从哲也看呆了,半晌过后,才又摇头道:“将来得和老泰山说说,陪嫁务请丰厚,不然凭本军医的俸禄,光是养这么多人也够呛啊。”
军医也是有等级的,李从哲现在的等级是主治医师,比起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高两等,等到了副主任和主任医师还有不少的路要走,不过辽阳医生的俸禄确实十分优厚,在社会阶层里属于上等,不在军人之下,毕竟军医来说不仅要上战场冒险,还得掌握十分高精的专业技巧才能救人,论起来一个军医成长比一个炮长还要困难的多,所以每上一级俸禄都是连跳几级,李从哲现在年俸已经好几百两,在辽阳除了营官和大商人之外已经没有什么阶层比他拿的更多了。
当然高收入也代表高奉献,一天工作五六个时辰是很正常的事,那些住院医师一天最少要在医院呆七个时辰甚至更多,个人时间除了睡觉就是在医院,比较而言,李从哲这样已经算是很轻松了。
所谓养不起艾敏当然是笑话,只是缓解一下刚刚两人的尴尬局面而已。
这么起个话头,女孩子话很多,李从哲有一搭没一搭的答着话,两人在马车上也是不停的闲聊着天,昌盛纺织厂还在北门外,是建在往牛庄驿中间路段的大道边上,以前这里没有什么屯堡,从牛庄过来一路荒凉,很容易给人不好的感觉,这几年中军部考虑到这一点,将不少工厂都建在这里,而且从牛庄驿过来有好几条河流,纺织厂的水力梭机,将造司的水力击锤和很多水力器械可以方便引水转动,众多的工厂在沿着官道两边一字排开,不少工厂都有烟囱,日夜冒着黑烟,吞吐火光,这般的奇景叫很多初至辽阳地域的人一下子就为之折服,感觉到达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对惟功来说,倒是明显辽阳附近污染变严重了,尽管尽可能的兼顾发展和环境,也开始宣传这方面的理念,但毕竟还是发展在先,现在想照顾环境,委实是太早了一些。
象是内地的一些地方山头都是秃的,后人总想象古人的环境好,山清水透,天晴气爽,可能大气环境确实要好,水也好,但山清这一块不少地方做不到的,内地州府人烟稠密的地方山头只有小树和灌木,根本没有大树,福建等地造船的大木头都砍光了,象河南等地百姓取暖多用木炭,不停的砍伐下去又不知道保护,可想而知山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