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唐朝当皇帝- 第3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方儒向宇文过和蒙昭说道。

四人推辞了一番,还是薛崇第一个走进来富贵酒楼。

酒楼宾客尽满,韩方儒和薛崇、宇文过、蒙昭等三人仔细一打量,才发现里面坐的全都是各地来太原的士子们。就见他们三五成团的聚在一起,吃喝玩乐的同时还在爆料着这次三院考试的一些小道消息。

“听说这次汉学院,董老和谢偃先生又请来了不少隐世不出的大儒啊!”

“你怎么知道的?”

“你没看见刚才经过大街的车队吗?最前面的那首坐的人就是董老,他的北王的老师,后面的车里坐的全都是他请来人汉学院任教的先生!”

“看来北王殿下对汉学院很重视啊!”

“那可不,不然怎么会叫皇家汉学院呢?这就是说,汉学院是皇上和北王殿下的!”

韩方儒在听到这些谈论的时候,脸色变了数变,但他身边的薛崇和蒙昭两人则是一脸向往的表情,不知道是向往去汉学院,还是向往陆军学院,只有宇文过脸色有点发白,似乎身体有点不适。

“宇文兄,你没事吧?”

韩方儒恢复了神态,向宇文过问道。

“没事!”

宇文过淡淡的答道。

而这个时候,店小二麻利的跑到了四人面前,作为店里跑堂多年的他一眼就看出了四人之中最有钱的韩方儒,面对韩方瑞,店小二献媚的说道,“客观,小店的大厅已满,二楼还有一间雅间,你请上楼!”

“恩”面对店小二的卑躬屈膝,韩方儒找到了一点存在感,他语气傲慢的答道,又跟店小二问了一些酒楼的特色。等四人来到二楼的雅间,韩方儒则是对店小二道,“将你们酒楼最拿手的菜都上一道!再加一坛最好的酒!”

“客观请稍等!”

店小二应声离开。

“今天,让韩兄破费了!”

薛崇客气的说道。

“薛兄说的那里的话,韩某能够认识你们三位,这是韩某的荣幸,何来破费之言呢?”

韩方儒说的很大气,这是让蒙昭和宇文过两人对他的好感也倍增。

而就在这个时候,四人突然听到对面的雅间传来的说话声,而说话的内容则是关于这次三院的考试,这些话顿时将四人给吸引住了!只是当四人听完对面雅间的谈论之后,他们脸色都变得很难看,四人脸色都显得很苍白。

第四百六十五章 仕隋老臣

北王府,李恪正在书房中看书,就见王中长向李恪汇报,说董伯仁的车架已经进了太原城,正向王府而来。

李恪立即吩咐众人到府门口相迎。

北王府众人立即来到府门口,李恪刚踏出王府门槛的时候,就见黑衣卫骑兵已经到了王府门口,黑衣卫骑兵后面则是董伯仁等的车架。董伯仁的车架一到门口,李恪就主动上前,这使得从车内出来的董伯仁受惊不已,他可不敢承受李恪这样的礼遇。可是李恪没有理会董伯仁的推辞,将他亲自扶下了马车。

董伯仁下了马车,这才跟李恪施礼,而这个时候跟随在董伯仁车架后面是四辆马车也都停了下来,就见从车中走出四个已过不惑之年的文士。

四名文士看到李恪,上前给李恪施礼。

“老朽陈叔达、李百药、杨师道、苏世长见过北王殿下!”

四人相继李恪施礼道。

“四位先生不用多礼!请!”

李恪向四人道。

“殿下请!”

四人对李恪道。

然后,董伯仁和四人一同随李恪来到了北王府的大殿。

等来到大殿,侍女奉上茶水,等主宾落座,董伯仁这才向李恪介绍了四人一番。这不介绍则已,一介绍倒是让李恪吃惊不已。

因为,董伯仁找来的这四人在隋朝的名气不小啊!

此时,李恪才发现为什么董伯仁要亲自去请他们,陈叔达、李百药、杨师道、苏世长,这四人放在隋朝,任何一个人都是当时的大师级人物啊!

通过董伯仁的介绍,李恪算是了解陈叔达、李百药、杨师道、苏世长四人。

李恪同伙董伯仁的介绍,心里对陈叔达、李百药、杨师道、苏世长四人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陈叔达,字子聪,吴兴长城人,他是陈宣帝顼之第十六子,约生于宣帝太建五年,年约五十七岁,太建十四年的时候还被封义阳王,接着任仁武将军,置佐史,祯明元年又被任命为封丹阳尹。三年入关,叔达善容止,颇有才学,年十余岁,尝侍宴,赋诗十韵,援笔便成,仆射徐陵甚奇之。在隋大业中,拜内史舍人,官至绛郡太守。以郡归李渊,授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与温大雅同掌机密。后拜侍中,进封江国公、初唐宰相。尝赐食御前,得葡萄执而不食。高祖问故,以“母患口渴,求之不能致。欲归以遗母”对。高祖喟然流涕,因赐物三百段。后坐阁庭不理,为有司所劾。朝廷不欲彰其罪,听以散秩归第。

尼玛!李恪了解了陈叔达的这些情况之后心里也震惊不已,这绝对是个人才啊!自己这是捡到宝贝了啊!唐初的时候任过宰相,能当宰相是什么样的人才,李恪心里可清楚的很。但是,李恪心里还是疑惑,这样的一个连宰相都不做的人,董伯仁怎么能请得动他呢?

不过,既然已经来到了太原,还答应在汉学院任职,李恪就暂时不在去想这个问题。

他又想思绪放在了第二个人身上,他就是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李恪依稀的记得他好像是一个史学家。而李百药的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李百药还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据父旧稿,兼采他书,经十年,成五十卷,后宋朝人为区别萧子显的《南齐书》改为《北齐书》能够编史书的人?肯定有大才,再者李百药还在隋炀帝时期任过司马,李恪对这个人不由的增添了好感。

第三个人便是,杨师道,字景猷,隋文帝族侄观王杨雄之子。

当李恪除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心里隐隐觉得这个人跟自己有关系。果然,原来是隋文帝的族侄观王杨雄之子。李恪依照辈分一算,杨师道还是比自己要大一辈。李恪惊讶于董伯仁的能力,连杨师道这样的人都能请到汉学院任职,现在他不得不佩服董伯仁给自己当老师,他这个老师当的还真称职。

至于,苏世长,他的父亲是苏振,北周封为建威县侯。11岁时,上书北周武帝,武帝惊异,特召见他,世袭父爵。入隋,为长安令,大业未年为都水少监。唐开国,历任陕州长史,天策府军谘祭洒。苏世长机辩博学,敢于直言,多次劝说太祖李渊,以隋为鉴,惩其奢淫,不忘俭约,拜谏议大夫。

当李恪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他心里在震惊之余也对汉学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稍微缓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李恪这才对四人说道,“能请到四位先生,这是本王之福啊!还请四位先生受本王一稽!”

说话之际,李恪躬身拱手道。

“殿下,老朽等不敢当啊!”

说话的是杨师道,他现在已经语气哽咽,而四人之中除了苏世长之外,其余两人李百药和陈叔达也是语气哽咽,连连向李恪表示自己不敢当。

李恪看到三人的举动,心里吃惊不已,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三人见到自己之后会露出这等悲伤之态。随即,他将目光移向了董伯仁,见董伯仁则是微微点头,李恪便明白了董伯仁的意思。

随即,李恪跟四人介绍了一些关于汉学院的想法和宗旨,得到了四人的肯定。而李恪见四人都已经上了年纪,就让四人到厢房休息。

等到四人离开,李恪和董伯仁来到书房,李恪这才向董伯仁问道,“老师,刚才在大殿上,陈叔达三人?”

“殿下,陈叔达、杨师道和李百药可都是隋朝老臣啊!而今天看到殿下,他们心里岂有不激动之理呢?”

董伯仁语重心长的说道。

经过董伯仁这么一说,李恪这才明确其中的关窍,而这句话也解释了为什么苏世长的举止没有其他三人那个激动,原因的苏世长没有入隋为官。

“他们有的人好像在大唐担任过要职,但为何致使?老师又是用了什么办法才请他们出山的?”

李恪开始询问董伯仁自己心里的疑惑之处。

“殿下,陈叔达虽然在大唐任职宰相,可时间不长就被人弹劾,原因就是他是陈宣帝顼之第十六子,又在前朝当过内侍舍人。所以,他才致仕回家归隐,这才老夫能请他出山,还是因为殿下你啊!”

“我?”

李恪惊讶道。

“是啊!殿下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吗?”

董伯仁淡淡的说道。

“那其他人也是为了这个原因吗?”

李恪继续问道。

“恩!陈叔达和李百药、杨师道都是这个心思,苏世长心里怎么想,老臣也不是很清楚!”

董伯仁认真说道。

“老师你这几天长途跋涉,老累了很多,你还是先去休息吧!晚上本王在宴请大家!”

李恪见董伯仁脸色露出了疲惫之态便向他建议道。

“老臣告辞!”

董伯仁告辞了李恪。

等董伯仁离开,李恪开始思量这次招揽人才之举是否会受到李世民的猜忌呢?

毕竟,陈叔达和李百药还有杨师道和苏世长四人之中有三人在前朝任过职务,而他们能够出山的原因又是因为自己的隋炀帝外孙。

不过当李恪想到李世民能够容得下李建成的余党,像王珪和杜淹等人,他就觉得李世民也不会在意已经到了五六十的这三人了吧!想到这里的时候,李恪的心里轻松了不少。

而就在这个时候,王中长又跟李恪汇报说,谢偃的车架进了长安城,正在向北王府而来,李恪一听就知道谢偃招揽人才回来了!

等到谢偃和三个人走进大殿跟李恪施礼,李恪又通过谢偃的介绍了解了这三个人的能力之后,他的心里总算踏实了不少。

因为,有了这七个人,汉学院的整体水平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第四百六十六章 叔舅的秘密

晚上,李恪专门设宴宴请董伯仁请来是陈叔达和杨师道、李百药还有苏世长等四人以及谢偃请来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