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氏水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晁氏水浒- 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种师道点头道:“种家在西北为将数十年,对各个部落也都熟悉,做此事正好。不过朝廷可以答应他们什么条件呢?”

晁勇想了想,道:“爵位最多到子,带兵不能超过一千,钱财可以多赏赐一些。”

种师道点头道:“好,不许他们高官厚禄,也让他们知道我大梁随时可以灭杀他们,并不是非要他们归降不可。”

姚古也知道这个差事只有种家能做好,他争来也是吃力不讨好,不过另一个差事却是姚家能做的。

看两人商议妥,便道:“斩杀李乾顺,传首诸边必得用熟悉地形,又武艺精熟之人,免得被西夏人夺回李乾顺首级。末将保举姚平仲做此事。”

晁勇听得姚平仲,不由心中有些疑问。

北宋末的将领,他所知不多,这姚平仲却是其中之一,不是因为他善战,而是因为善逃。金兵入侵时,姚平仲带人突袭金军大营,结果失败,当下便弃了兵马,一口气跑了八百里逃入蜀中隐居了。

失败的将领很多,但是一口气逃八百里的人却是少见,因此晁勇才记得此人。

晁勇知道姚平仲的这事迹,自然有些不放心,闻言笑道:“莫非是姚家将?”

西军将门天下闻名,姚古也不觉得有什么错,点头道:“正是,末将侄儿虽然年方二十四,但是从军已有多年,武艺精熟,在西军年轻一代中也是翘楚之辈。”

晁勇看姚古敢当着种师道的面这样说,也知道姚平仲必定有些过人之处,不过并不是武艺精熟,就能担当重任,笑道:“既然是姚家将,当无差错,只是要传首诸边,恐怕一人有些不稳妥,这样,让韩世忠、刘锜与姚平仲一起办此事。他们二人也是军中宿将,三人齐心协力,走一趟西夏边疆,说不定还能留下一段佳话。”

说着,又对旁边种师道道:“种公可还有人选?”

“韩世忠我不熟悉,姚平仲和刘锜都是将门翘楚,有他们去足矣。”

种师道也知道晁勇是在照顾种家将,但是种家将却是后继无人。种师道有两子,但是都已去世,孙辈种彦嵩早夭,只剩种彦崇一人。种彦崇虽也自小习武,但是武艺却不突出,因此一直留在身边,并没什么名声。

虽然此去很可能名留史册,但是西夏人也必然会围追堵截,武艺寻常的人去了必然是九死一生,他也不想再白发人送黑发人。

种师中有两子,但孙辈也只寻常,种家将却是有些后继无人。姚家虽然也人丁单薄,但却出了一个姚平仲。刘仲武也有刘锜、刘锡两个出众的儿子。

每每想及此,种师道都有些失落。

第三百九十六章 耀武扬威

晁勇看种师道并不想让孙子冒险,也有些知道为何种家将后面便再无记载了,点头让亲兵去传姚平仲、韩世忠、刘锜三人来。

“如今李乾顺、察哥两路大军已灭,不过仁忠所领的二十万兵马也已到了环州,西北还有多处州府在西夏手中,众将有何见解?”

董平道:“西夏兵马也不过尔尔,两万人当足以收复西北失地了,其余七万兵马扫灭仁忠便是。”

许贯忠笑道:“或许我们在这里休整几日,西夏兵马便都退了。”

许贯忠和朱武却是作为军师出席。

种师道点头道:“许将军说的是,西夏两路兵马被灭,大势已去,再以李乾顺首级传示边境诸州。仁忠为了保存兵力,应该会退兵,我们发兵只怕会白走一遭。西北诸州趁机作乱的番人,并无太大实力,听得西夏惨败,必然闻风归降。不过还需派兵驻防各州,以防番人反复。”

晁勇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便在此休整几日吧,大军奔波月余,也该休整休整了。”

然后种师中又说起隔岸观火的秦州和成州来。

晁勇拍案道:“成州也还罢了,秦州却是挨着德顺军,外族入侵,就算他不归顺我大梁,也当知道唇亡齿寒之理,怎能隔岸观火。”

董平却是没有厮杀够,看太子发怒,马上道:“末将愿率部攻打秦州,把那狗官抓来。”

种师道虽也有些恨秦州知州,不过种师中召集的兵马损伤殆尽,秦凤路西军也只剩秦州的五千人。他却是不想再同室操戈,闻言忙道:“太子连败两路西夏大军,秦州想也得了消息。老臣再给秦州知州修书一封,劝他归降,省的同室操戈。”

晁勇皱眉道:“此人风评如何?”

种师道道:“为官也算清正,只是却依附了童贯那阉人。”

晁勇道:“看他为官清正的份上,便饶他一命。三日之内,如果他不把秦州兵符送来,我便发兵攻打秦州,到时少不得以叛国罪处决他全家。此人不识大体,我朝不再任用。”

种师道也只是不想看西军将士伤亡,倒也不会出言为秦州知州求情。

“末将姚平仲求见。”

一个二十多岁,身材雄壮的小将走到大堂外,止步求见。

晁勇笑道:“进来吧。”

姚平仲进的堂中站定,虽然周围全是大将,并无一丝局促,抱拳道:“末将姚平仲,见过太子。”

晁勇点头道:“姚将军保举你带李乾顺首级传示边疆诸州,震慑西夏人。你可敢去?”

姚平仲便是好大喜功,听得可以去挑衅西夏兵马,马上喜道:“吾视西夏兵马如猪狗,有何不敢去。”

卢俊义、董平与姚平仲交过手,知道他是少年猛将,只是有些狂傲。

孙立等人却是觉得姚平仲大言不惭,他们虽还不知西夏兵马究竟实力如何。但是西军将门传承也数代了,并没从西夏手中讨得多少便宜。姚平仲也不过西军将门一个后背,怎敢如此说。

便是姚古都觉侄子说的有些过火了,他视西夏并没如猪狗,那岂不是说祖辈无能,连猪狗都解决不了。

晁勇也觉姚平仲有些言过其实,或许这就是他后来领兵偷袭金营,失败后狂奔八百里的原因吧。

“好,有信心便好。”

晁勇也无意打击他,勉励了一句。

不多时,韩世忠和刘锜便也来了。

二人听得此事,也没把其中风险放在眼里,都觉得是一个建功扬名的好机会,大喜着接了令。

晁勇看了看三人,道:“你们去西夏境内耀武扬威,西夏必然会抢夺李乾顺首级。做此事须有勇有谋,不能光凭一腔热血。你们三人韩世忠年长一些,便以韩世忠为主,其余二人为辅做此事。”

姚平仲也听得是韩世忠抓获的方腊,不过他也建功良多,以前在西北却是没听过韩世忠名号,而他则是将门翘楚。原本以为他是三人之首,没想到太子却点了韩世忠为首,脸上不由露出一丝不快来。

“得令。”

韩世忠也知道姚平仲和刘锜都是将门之后,不过他却是不怕二人不服,大不了出去便打一场,让他们知道谁的拳头大。

泼韩五的名号可也不是吹出来的,军中强者为尊,便是将门之后上了战场,也只有一条命,自然是谁的拳头大,听谁的。

晁勇这几日也见识了韩世忠武艺,便是放到梁山老人中,也是前五,因此并不担心韩世忠会无法指挥二人。

姚古看着侄儿脸上的不满,也是暗自摇头。他在军中为将数十年,自然晓得这为将之道,不光是要能打仗,会打仗,还要懂得如何做官,不然官位都坐不稳,谈何领兵打仗。尤其童贯当权时,多少猛将都被逼的离了西军。天下能人异士很多,并不是非谁不可。在太子面前露出不满来,就算太子有容人之量,别的大将未必不会放在心里,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教训你一下。

晁勇让三人下去,然后让李俊去带李乾顺。

不多时,李俊便带着童威童猛押了李乾顺上来。

四十岁上下,一袭黄色袍子,头戴黄金王冠,王冠后面吊着红色的带子。

晁勇打量李乾顺的时候,李乾顺也在打量着一身四爪金龙袍的晁勇。

黑色为主基调的太子服明显比李乾顺的衣服更多了一丝沉稳,沦为阶下囚的李乾顺更是觉得有些肃杀之气。

李俊看李乾顺并不下拜之意,便要踹他膝弯。

晁勇笑道:“不要为难一个将死之人了。”

李乾顺对中原文化向来仰慕,自然能听懂汉话,闻言忙道:“大梁准备和我西夏不死不休的战斗?”

晁勇笑道:“你也是一国之君,两国可有不死不休的战争?”

李乾顺道:“若是其他人或者会妥协,但是我儿李仁爱孝顺至孝,你若杀我,他必倾国而来,为父报仇。”

晁勇看李乾顺一本正经的,笑道:“我听说李仁爱不过十几岁,恐怕掌控全国都难吧,更别提倾国而来了。”

第三百九十七章 百羊宴

晁勇和李乾顺略说了几句,便没了好奇心,或许是放不下国事,或者是放不下荣华富贵,李乾顺却是愿意用重金赎身,甚至拿西夏几处州府换取一个活命的机会。

不过晁勇早已有了安排,又如何会因为李乾顺的垂死挣扎而改变主意,或许还没到了西夏,李仁爱就继位了,到时李乾顺的命令多半无人执行。

晁勇让童威童猛把李乾顺带下去,还特意嘱咐把砍头的事情交给李逵。

李俊看处理了李乾顺,又把手中连鞘的剑捧起来,道:“这是李乾顺的佩剑,末将试过了,削铁如泥。”

堂中众人也都知晓了西夏剑的锋利,闻言不由都双眼炙热的看去。

晁勇却笑道:“击杀察哥后,我已得了一柄西夏剑,这柄剑你留着吧。”

宝刀宝剑历来都是武将最好,李俊试过李乾顺的宝剑后,便有些爱不释手,若是寻常东西,他也可以当做战利品留下来。但是这般宝物他却是不敢私自截留,只能忍痛献出来,怎知太子看都没看就赐给他了。

众人听得太子把这般宝物赐给李俊,也都心思活泛起来,思量着拿什么能和李俊换来。

孙立也起身道:“李乾顺的坐骑却是末将缴获了。”

一同缴获的还有李乾顺的弓箭,但是孙立没说。孙立也擅长弓箭,但是用的也是强弓,而李乾顺的弓却是精美有余,弓力不足。对孙立来说,都是一个摆设,更别提使用神臂弓的太子了。

晁勇自然晓得这些东西对武人的诱惑,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