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日春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绚日春秋- 第10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过说:“要这样掳走百姓,全力向勤王军用兵,他们就会出城攻打我们,也成了诱敌野战的好办法。”

狄阿鸟说:“挫败勤王军,我们就让百姓先走,自己断后,且战且撤,且撤且分兵,在回师的路上分兵再赶,到时,他们不是就会追击,而是一定追击,因为我们的掳掠是大面积的掳掠,我们的兵力也分散了,他们怎么可能不追赶?!一定会想将我们围困到河岸边。诸位先拟一个详细的计划,到时各营以鸡毛令箭联络,突然回师,同时发动全面进攻,打一场大仗,打赢了,什么都有了吗?”

他轻声问:“为什么一定要攻城呢?”

王本激动地跳出去,大声说:“大王怎么不早说呢?早说,我们就不要攻城了。”

狄阿鸟笑笑,慢慢抽出一张小纸条,说:“我是在等消息,好消息已经来了,牛六斤和张铁头南北夹击,取得第一场大捷,斩首一千多人,却得俘虏八千以上,敌部主力被围,余部纷纷献关献地,有了这条消息,在我们回师的途中,他们就有足够的兵力接应我们了。”

他又说:“就算真能攻城,我也不会攻城的,湟西大军大多出自高显附近,一旦我们攻城,还会有这么多人愿意做俘虏?”

第三部 第二卷 五十二节

要在掳掠之前打招呼并不容易。

高显也是一个军事化国家,举国青壮都像未上番的军队,唯一不同之处则是不相统属,没有战争不会上番。

数日前,高显往湟西用兵,征调走不少青壮,后来东夏大军推进过来,王室试图将他们组织起来,将先头投入到战场阻击,却被击溃,而后续人马根本没拉调上去,只能改变预案,就地抵抗,一部分用到布防西线,一部分用到布防南线,将他们居住的土图,寨,小城镇当做堡垒。牛六斤从南方迂回,黑虎掏心,投降者众多,被撕开了。尽管如此,民间还是有不少分散的武装力量。

在这种敌我状态,未得到他们认可的政权想在不选择攻破的时候,让他们敞开大门,任己方进去宣传说服,几乎等于白日做梦。

不过,王本是一个当地人。他对周遭太了解了,自然能把大部分家族的渊源和恩怨摸得一清二楚,剩下的一小部分他即使不清楚,也有合适的途径去问清楚,为此,特意制订了一个“蚌壳计划”。

所谓蚌壳计划,两扇蚌壳指东夏和高显,珍珠则是指夹逼在中间的百姓,至于计划,是要按时间按地区划分名单上门,给出有所指必索所果的事实。

作为统帅,狄阿鸟连夜审核了王本的想法,自然知道王本要干什么。王本的第一层用意显而易见,那就是打草惊蛇,将某片区域作为自己纳降的对象,看似让人有了防备,可是头人和首领们越是防备,越是慌张,越会不顾一切向高显要援兵,要是要不来援兵,而又无心投降,就会做出战前准备,而自知抵抗不了的,就会想着赶紧带百姓转移出去,就像中原百姓成群结队避兵灾一样。

这第一层用意的背后,则是第二层用意,分区掳掠,有利于兵力的部署,能使有限的兵力带着强大的震慑力,集中使用。

而第二层用意之后,还有第三层,贵族,头人,头领要进行战前准备,势必通过百姓们,声势被造出来,王本不用进寨门,就已经在作宣传了。

百姓们要是个个知道某天某时,东夏王会到我们这抢人,看着眼前的主人们,头领们热锅蚂蚁一样,会干什么呢?

在哪都一样,百姓们总是不相信大道消息。

这个时候,王本微弱的宣传就像是小道消息,通过民间议论,一层层扩散。东夏王名声在外,再不济也有一小撮百姓和奴隶不甘现状,收拾好家当,趁乱好投降,一部分百姓则无所谓,消极怠慢,他们自然也会收拾好家当,要么跟着避兵,要么随波逐流去投降。如果这一目的实现,形势又足够乱,等于把蚌壳撬开,百姓们被剖出来,成为即不属于高显,又不属于东夏的中间派,各奔东西,各择其主。

在这三层用意之后,就是秘密潜入、渗透和收买。王本能通过种种渠道,分析一些重要乡党投降的可能和条件,利诱不在话下,也能收买更多的奴隶和平民,到局势乱了,水浑鱼蠢动,珍珠脱壳的时候,忽然在背后一推,效果立竿见影。

计划,步骤,每步要实现的目的,己方对形势的控制,这些细细密密的材料哗啦啦地汇聚,随着忙乱而不失条理的参谋们你来我往,装订成一匝之后放到面前,狄阿鸟略微参阅,点一点头,在一条翻转的渔船做的军案上一拍,已基本尘埃落定。

与此同时,为了迷惑高显,为了检阅军队的调配水准,狄阿鸟发自己家的嗒嗒儿虎一囊凉茶,派他坐镇中军玩髀石,而自己亲自攒聚大军,摆出无数锦旗,砍伐树木,就近征调木材石料,抢占一处处要地,修设工事,铺装器械。

到了夜晚,城外声势不歇,城内军民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王宫大殿灯火辉煌,各级将领各配刀剑在外殿穿梭,淑女夫人们莺燕相投。相反,这些淑女夫人们并没有活跃气氛,反而衬得骑士们身姿挺拔,英武高大,冷酷严厉。大殿自基向上,除了一只下山的白额猛虎作浮雕,再没什么铺衬,但是铜灯折台阶,劲挺的武士走在下面毫不起眼,狼狈的桌子铺开,上头都是一盆一盆焖烂的白斑肉,除了几分朴素的雄伟,更多几分壮观。他们走在下面,相聚为好几群,话并不多,时而扫向内殿,等候内殿的安排,时而与自己某位好久未见的亲友相互拥抱。

相比他们,龙沙獾则蜷缩在食物案子一旁,享受地啃厚肉,不时抬头翻翻略带灰白,杀机重重的眼睛。

他的妻子李毛毛也来了,身材娇纤而饱满,扎着蓝色的头帕,就坐在一旁,老是用充满不忍的眼睛看着他,终于,她是忍不住了,撞撞龙沙獾的胳膊,狠狠地瞪了一眼,好像在说:“你看你的吃相。”不过,她却没说,只是慢慢伸出手,把龙沙獾手中的肉垫取下来放下,叹了一口气,给了一个手帕。

龙沙獾看了她半天,才接在手里,在手帕上揩些肉渣,面带讽刺地说:“怎么?嫌丢人?”

围绕着他们周围的是一些自命不凡的年轻人。

忽然有人抬起脚,斜斜蹬上桌棱,跨步卖臀。

龙沙獾嫌恶地扭过头看看,扭回来说:“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肯好好吃一顿饭么?”

李毛毛摇了摇头。

龙沙獾附耳过去,轻声说:“嫌食物不入口。”他看着李毛毛疑惑的眼神,忽然笑了,割了一块,送到妻子嘴边。

李毛毛忍不住说:“好好的肉……”

她咬了下去,这才知道这是白水煮出来的猪肉,低声说:“怪不得没人吃,原来是白水煮大肉呀。”

龙沙獾冷笑说:“好像你不是当地人一样,才知道呀?”

他淡淡地说:“战前祭祀宗庙的祚肉,贵戚分食,在以前,那是一种权力,可现在,人都吃不下,还打个求的仗。”说完重重一摔,又厉狠狠地喝了一声:“猪爪子都上桌了。”李毛毛连忙推他,要求说:“少说两句,你管人家呢?”龙沙獾没有吭声,朝对面看去。桌子对面正好有个彪壮的男子弯着腰抓了块肉,啃了一嘴就吐了出来,说:“这啥肉,油瀌瀌的,恶心死了。”

龙沙獾眉心一皱。

李毛毛连忙在底下拉他。这时,一旁的人代为解释说:“猪肉,祭祀撤下来的,你不吃就别吃,别乱说话。”

那人愕然:“长生天呀。”他大声说:“没听说过用猪肉祭祀祖先的,我的阿爷爷,他也肯定觉得难吃。”

李毛毛担心地望了龙沙獾一眼。龙沙獾没生气,带着莫名其妙的怪笑,抓了自己面前的肉又吃。

对面那人干脆当怪物般指着他大叫:“你吃,好吃?”

龙沙獾静静地看着他,沉沉地说:“这是我们的风俗。”

那人毛躁着说:“我们的风俗?我们没有这风俗。”

龙沙獾冷冷地说:“我说的我们,什么时候包括你在内了?”

一大群人“呼啦啦”把两边围了个水泄不通,一个叔辈说:“沙獾,这是我们北边的宗亲,你不知道?”

龙沙獾没吭声。

李毛毛连忙道歉说:“他确实不知道,看着一桌祚肉无人动,怕仗没法打,心里气。”

周围的人一半一半,看怪物一样看着她。忽然,有人一指,说:“这是个雍人婆娘。”又有人证明说:“雍人才吃猪肉,拿猪肉祭祀,我们咋也吃呢,是该恢复习俗了,就是我们都吃了猪肉,狄阿鸟那个兔崽子才能哄骗住底下的人。”

李毛毛有点怕。

龙沙獾圈住她,冷冷扫视一遭,说:“刚才是谁说的,我会找人看着你,看你们一家以后吃不吃猪肉。”

他攘了李毛毛的肩膀站起来,趟出人群,说:“你还爱凑热闹呀?!我送你回家。”

他们绕过一个圆柱,走到外面。李毛毛站住了,问:“你们雪山族以前不吃猪肉?”龙沙獾摇了摇头,说:“别听他们瞎说,我们一直都吃。”李毛毛说:“那刚刚他们怎么说……”龙沙獾打断说:“谁知道我们是不是一族人?谁知道当初是不是为了拉拢他们,两厢情愿地认祖归宗?你回去问问我阿爸,他会告诉你,我们雪山族人就是用猪肉祭祀祖先的。这只能说明,我们根本不是一族人。”

李毛毛连忙说:“我们也是。”龙沙獾不怀好意地笑笑,扶着她的肩膀走着说着:“所以我才把你娶进门呀,你阿爸请我喝酒,讲我们两个的事儿,我看他吃猪肉吃得高兴,回家照实给我阿爸一说,我阿爸就一口答应下来,回头,你得感谢感谢家里那几口猪,给它们披上红花怎么样?”

李毛毛气恼地还了一句:“要披红,你给它们披。”她看到自己家的马车就在眼跟前,请求说:“你不要送我了,你回去吧,免得给人家借口。”

龙沙獾点点头,说:“他们有什么借口?只有我一个人吃猪肉?”他仰天就笑,说:“阿鸟家牧场大,牛羊多,反倒吃猪肉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