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慌了。
张铁头不怎么样,他也是自己的弟兄呀,虽然他早有一房,可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他接个出入富宅,面首好些个的半老徐娘回京城过日子。两个人说:“这不算,他以为是你呢。”
费青妲说:“我不管,要不,我们打官司。敢悔亲,我们打官司。”狄阿鸟一寻思,吕宫是县官,打官司就打官司。
还没把状纸给整理上来,那边儿费青妲说了:“张总镖头现在是京城人氏,要打官司,自然在男方那儿打,要打是吧,我明天就把状纸交付京兆尹,告诉你们,本姑娘还跟现在的京兆尹在一块吃过饭呢。”
狄阿鸟威胁说:“你不要乱来,得罪了张总镖头,对我们的生意有影响。”费青妲不怕,说:“现在不同过去了,他不接我们的生意,我们可以找别的趟子局,他才不敢得罪我们呢,我跟田小小姐说了,我们正准备吞并他的镖局,他靠什么,他不就靠马多?!马,现在我们多的是,再说了,他用的都是武县的人,你是干什么的,一句话,他的镖局就没人了。”
狄阿鸟想不到她竟然卸磨杀驴,还借的一段时间以前,她还为了不能跟张铁头吃饭,跟自己吵闹呢,这也太鸽子眼了吧?!
旋即,他明白怎么回事儿了,
费青妲不知道这边跟张铁头的关系,当时,事业艰难,她用上了色诱,张铁头这家伙不实在,垂涎人家的美色,也借个姿态,搞一个姿态,我就是为了你才给你们送着送那的,两人一拍即和,但还是费青妲技高一筹,吃饭可以,上床,找别人代替,其结果,现在,事业好转,开始翻脸了。
这怎么办?!
这丫儿也太鬼了。
狄阿鸟头皮一麻,跟赵过说:“让苗王大跟鹿巴退伍,接替张铁头,让张铁头代他们从军,逃婚去。”
自己也不等着喝人喜酒了,跑去和阿狗热乎,热乎,连夜回家,都没脸了,干脆什么事儿也不再问,不再管,此后娇妻,典籍一堆,他几乎把自己的大事给忘了个干净,也不在为朝廷是不是发自己回老家焦急,转眼已是深秋,秋菊伏于路径,蒲公英四处播崽,天地雄浑,秋风瑟瑟。
吃着自己收的秋粮,李芷的肚子竟不知不觉隆了。他一直还不曾知道,都说孕妇呕吐,李芷竟然没有太多的反应,李芷自己也不知道,一家人这会儿才去找郎中诊脉,一诊脉,结果出来了,好几个月了。
狄阿鸟高兴得要死,进了县城,什么都买,人家说孕妇吃梨,孩子聪明,他就买梨,人家说,吃枣好,枣生贵子,他就买枣,一家女人都妒嫉呀,也要这要那,冲到人家布店,卷走了几匹好布,把狄阿鸟一年时间攒下来的家底挥霍了个精光。
又过了一年。
李芷生了个男孩儿,谢小婉肚子又大了,史千亿揉着肚子,嘟着嘴巴叫怪事儿,说:“难道这也轮着来?!明年到我?!”
秋风一丈一丈高,碧空一尺一尺远,鸿雁当头,忽一日,雕阴来了一辆风尘仆仆的马车,到了县北,一条直渠,一座桥,看看渠水甚清,沿着渠水,两路庄稼收割完毕,一堆一堆的秸秆。
从车上走下来一个中年文士,他下了渠边的道路,奔几个乡老去了,还抓了一把秸秆看了一看,跟人说了两句话,上车又走。
到了县城,学堂放学,一街人都手捧匣盒,成群结队往宿舍走,很多的铺子,里头都在丁丁当当响,马车转过路去,直奔学堂,进了学堂,在门口先看到一个小型的印刷场,文士又下车,看了看,里头的工人正在刊印新书《几何》,他问了一问,印局竟要印上千册,要求学堂人手一本。文士问卖不卖,贿赂工人,提了一本出来,跟车夫说:“他哪来那么多钱呢?!”
他带着疑问,往县城北面去,一道护城河,不时能看到一群、一群的游牧人,到处都是围栏,有人拦上来问:“先生,要马么?买只羊回去?!”遍野都是一种一人多高的农作物,刚刚收割完,再看秸秆,车夫一边喂马,一边问:“主人,这是什么植物?!”文士叹了一口气,拍打着两只手说:“这是玉米。”
两人又走了一阵儿,田里一挂、一挂秧子,文士又下车去看,看了之后说:“这是一些山区的山药蛋儿。”
最后又走,见到花生田。
他们看看周围的丘陵,上面一圈,一圈,跟带子一样缠到顶,上头都像是收割过的农田……
车夫和文士都纳闷了,相互看了几眼,说:“怎么可能开了这么多荒?!”他们拦了一个路人,问:“老丈,你们这儿,怎么这么多农田?!”老人说:“牲口多。渠修了,到处都是水车,哪不能种东西,这有些物家,不怕晚时节,大伙就一直开荒,开荒。听说今年在育树种呢,明年栽树,过几年你们再来,肯定到处都是果树,到处都是林子。”
他颤巍巍一指,说:“听说五百年前,那条河,河水是清的,都是人祸害的,浑了,将来还要在河坡了栽草。”
文士笑了笑,问:“老丈,你这是去哪儿?!”
老汉举举手里的一捆子东西,说:“冬天来了,去买了点皮子。”
文士邀请他们上车,过了楼关,到了河边,老汉主动介绍说:“那上游有职工局,也不知道咋想的,拿水织布,路过就能听到木机‘哗啦啦’响,出来的布都是几丈宽,我们这不让染布,狄小相公说了,染料有毒,不给染,大家穿什么不是穿,要颜色也是那,不要也是那,总比两年前没衣裳穿,光屁股好。”
折几折,问几问,老汉下车,正要高驰,哪里“噼啪噼啪”震天响,好像水流给什么冲断了,不时传出马鸣,两位旅人不免色变,老汉往下游一指,大声说:“放马了,放马了,牧场又放马了。”
文士告别老汉,让车夫驱车又走,只见西方夕阳倒挂,东方千马踏奔,沿着河水,腾起无数的水花,骑手骑在马上手持长竿,或者站在岸上,或者站在水里,引导这些马匹蹬岸,里头有的毛色浑似滚雪,有的一身青毡,棕色的,黄色的,个个长腿修脖,两耳尖尖,马鬃飞舞。
夕阳,秋风,马匹,楼关外延兵营的旗帜。
文士忍不住捻着胡须,轻声给身边的人说:“马鸣风萧萧,落日照大旗,此关中之北,塞下也。”
第二卷 大漠孤烟 二十九节
就在当日,从高奴方向也来了一辆马车。马车周围环着数十骑兵,马车紧驰慢驰,上头的风月思绪纷飞,两年来,高奴有着中原的物资,雕阴城外东西南北都是兵工作坊,出产的盔甲铮亮,从走私的渠道,得来丝毫不费工夫,狄阿孝足足养了四万兵马,远远超出原先设想,危急时,足能征召到七至八万,大小二十余仗,将拓跋氏打的怕怕的,拓跋氏现今都称狄阿孝为“鬼方小大王”。
这起势力竟在夹缝中略有扩张,南抵达楼关,北尽占鬼方,逼近了上郡,若不是害怕与拓跋氏两败俱伤,就会出鬼方,往北扩略了。
现在只能往东进,与朝廷上郡互为犄角,朝廷上郡只有半个郡了,往东北,拓跋氏压以重兵,打不得,往东,又是朝廷方面的重兵,依托着登州,打不得,何况高奴和朝廷还有一成互利的关系,现在真应了狄阿鸟的话,到达了顶峰,再无以扩展,不过银川那儿不断有旧民投奔,若是拓跋氏跟朝廷大战一场,高奴就可以趁势侵占上郡城池,遥望银川,那里是几万薛延陀白氏部落,与夏侯氏有莫大的渊源,如果吃掉它,得到近一步扩张,实力立刻翻倍。
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即便占据上郡一些城池,也在拓跋氏和朝廷方面的夹缝中,不足以作依托,进军银川。
高奴,现在处于一个停滞期,恐怕要发展,只能等到拓跋氏衰落。
问题是拓跋巍巍还没有老,陈州兵战斗力逐渐增强,有人说他拥有了西梁,趁势西进,西庆国抵挡不住,使臣冲破阻挠来到长月,要皇帝与他们联手,甚至弃皇帝号,割西梁等地,恢复旧时凉州。如果这是真的,那他们就太危急了,拓跋巍巍吞并西庆,就是时间问题,一旦他吞下西庆,就又一次拥兵数十万,即便西庆国他控制不住,也不一样了,他有一部分嫡系,仍然在拓跋山旧地屯兵,防守大漠中的金留真部,他若灭掉,或着侵吞大量的西庆疆土,就可以放弃旧地腾出大量兵力,再加上他一直在吸纳各族,弥补拓跋氏本身,到时,光嫡系就可达到十余万众,只怕,只怕可以撕破协定,进军中原了。等他一回过头,高奴或许不再拥有美好的时光,这段时间必须尽一切可能发展,筑墙,积粟。
就现在而言,高奴发展的势头迅猛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一些商品进来,辐射去陈州,带来大量的金钱,加上自己冶铁,开矿,鼓励手工业,农业,畜牧业,成绩辉煌。
因为粮食充足,当地的游牧人不用宰杀牲畜过冬,马匹和绵羊急剧增加,因为没有足够的草场,他们就面临了一个问题,畜牧业怎么办?!游牧人依然是高奴的主要兵源,如果解决不了畜牧业,游牧人就会破产,他们破产,开荒耕作,放弃肉食,放弃游牧人以战马弓矢耕作的习性,看似也没有什么,而实际上,会导致高奴的军队产生剧变,战斗力迅速下降。
这时,风月发觉自己真的老了,老到发现自己眼拙,几年前他去怪狄阿鸟瞎胡闹,花费那么大的血本,建立一个古往今来,从没有过的牧场,可是今天遇到了一个畜牧业上的难题,而疆域又无法外扩,找不到草场轮换,找不到新的水草地,这时眼前又忽然一亮,不得不想起饲料饲养。
在这方面,狄阿鸟就是先河。
何止是先河?!
饲养当中,马匹最难,牛可以耕田,家家可以找些秸秆饲养,绵羊可以减少饲养,山羊破坏草场,可以不养,惟有马,不得忽视,而要养,就要解决它到处奔跑,而奔跑,又能刨毁草场。
马匹的优良程度直接影响军队的战斗力,高奴要解决马匹的饲养,避免马匹在草原上奔逐,只怕也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