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小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小民- 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泉瞪着红通通的双眼,愣声问道:“大岛君,你坐下,我很好,喝酒只是想驱走睡意,等待山木传来的最新的消息。”

“山木?”大岛有些不太明白小泉的话,犹豫了一下,说道:“阁下,出了什么事情,是不是隆平阁下进展不顺利,这样的天气,再加上匪寇是惯于逃窜的,不必操之过急。”

“操之过急?”小泉苦笑着摇头,“大岛君,隆平君已经成神了。”

……

第二百一十章 抽调——衰落的开始

隆平大满作为在此片地区老资格的日军主要指挥官,虽然一直没有跻身司令之职,但每个顶头上司对他也相当尊重。

“怎么可能?”大岛吃了一惊,难以置信的望着小泉,“阁下,消息确实吗?”

“电报发过来的消息,应该不会出错。所以,我才会派山木前去掌握指挥权,继续作战。”小泉把情况慢慢讲述了一遍,痛苦的抱着脑袋叹着气。

“真是想不到,隆平阁下身经百战,竟然会死于可耻卑鄙的偷袭。”大岛紧紧皱起了眉头。

“是啊,英雄并不都是死于光荣的战斗,死于宵小之手的事例也是很多很多的。”小泉低沉地说道:“隆平君在此地与敌人战斗经年,经验很丰富,此次进攻也准备得相当充分,不知道因何遭到意外。等山木到达目的地,才能搞清楚具体情况。”

大岛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道:“山木君身为宪兵队队长,调查隆平君遇难的原因,自然是很合适的。不过,若让山本君指挥作战,不知道……”

小泉抬头颇有深意地看了大岛一眼,虽然欲言又止,但其中的意思他岂能不明白。大岛是在争权,争取建功立业的机会。这是他的心腹,即便是拒绝,也要委婉一些,不能伤了大岛进取之心。

“支那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小泉淡淡一笑,说道:“大岛君,你为天皇陛下效忠之心我是明白的,但我觉得你看过山木的调查报告后再去立功,不是更妥当吗?”

大岛愣了一下,随即深深地垂下头表示恭敬和折服,“谢谢阁下的关照。卑职明白您的深意了。”

小泉拿过一个杯子,给大岛倒上了酒,语重心长地说道:“铁壁合围之后。虽然将反抗皇军的正规武装赶出了本地区,另外一些所谓的地方武装也被打得七零八落,但皇军也有了损失。控制的地区大了,也招致了守卫兵力的不足。大岛君。太平洋战场更需要兵员,在华北的皇军将会不断被抽调,这样的状况便要求我们要考虑得更深远一些。”

“现在就要抽调兵员增援太平洋战场吗?”大岛不禁皱了皱眉。担忧地说道:“时间太短了,占领地区需要消化,需要剔抉……”

由于日军惯于掩盖失败,大岛这个级别的军官对太平洋战场形势的急剧变化并不是十分了解。现在,日军已经丧失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动权,场逐渐由攻势转为守势。所以,日军不仅不能从太平洋战场抽调兵力增援侵华日军。反而要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到太平洋战场作战。

“已经抽调关东军赶赴太平洋战场了。”小泉其实也知之不详,但他显然要比大岛知道的多很多,“华北派遣军也有抽调的兵员数量,也就是说,本地区驻守的皇军不仅得不到补充。反而会逐渐减少。”

大岛沉默了,半晌才苦笑一下,说道:“指望皇协军吗?恐怕会令人失望吧?”

小泉垂下眼睑,他不能说泄气的话,虽然大岛说得有道理,“皇协军作为守备力量还是可行的,与皇军混编,也能够在进攻作战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皇协军易于补充,取之不竭。”

大岛心中不以为然,但也不再发牢骚,因为于事无补,且会让小泉产生不好的感觉。

“大岛君,你去做好准备,可能很快便会率军去作战了。”小泉也不想就这个问题继续讨论下去,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大岛可以下去了。

“哈依!”大岛起身立正敬礼,走出了房间。

屋子里安静下来,小泉却全无睡意,他慢慢喝着酒,注视着地图,陷入了长长的思考之中。

……

月色灰蒙,照在雪地上,,一百多人的部队拉成了一条长线,在山林间前行。道路蜿蜒曲折,有时还要走过陡坡峭壁,狭窄的地方只能缓慢小心地通过。但现在已经基本脱离了危险,路难走一些也算不了什么。

天蒙蒙亮的时候,队伍来到了一块小小的谷地,由于隐蔽背风,所以作为一个途中的休息点。人们停下了疲惫的脚步,几个干部指挥着放出了哨兵,点着了篝火,烧着热水取着暖,部队终于得到了短暂的休息时间。

敌人在山里的封锁已经全部解除了?还是只在部分地区放弃了封锁?只经历了入山前的一次小战斗,之后便出乎意料的顺利,这让孟有田犯着嘀咕。不管怎么样,他们这支队伍的行动似乎达到了目的,诱使敌人撤出山去,使得活动空间大为增加。

活动空间大了,攻击的范围也就广了,从土门村到良岗庄这一漫长的防线将使敌人费力劳神。当然,这是需要不断的行动,不断的流血,不断的牺牲,才能够达到的效果。

“有田哥。”小全安排好警戒和哨兵,走回到孟有田身旁,坐在火堆旁暖着手脚,“在山里稍事休整之后,我准备率队深入敌占区,嗯,就是以前活动过的地方。”

这是一个好战略,既是恢复开辟,也是牵制骚扰。恢复开辟新的游击区,使敌人的守卫力量难以削弱,同时也就牵制了本区敌人投入的兵力,有利于本区的收复。

这也是危险的,比以前更危险,大扫荡后的形势是严峻的,民心也发生了变化,这一点一定要让小全明白并重视,尽管他的敌后斗争经验很丰富,但现在那里的情况发生了如何的变化,是否还有可靠群众提供住的地方,是否还有群众甘愿为他们保守秘密,注意保护他们的安全,自觉自愿地承担风险和牺牲,这些都是未知数。

“我知道现在情况不同以往,风险会很大。”小全见孟有田皱眉不语,便继续说道:“但若是任由敌人巩固了占领区,他们就能抽调足够的兵力留在这里进攻咱们,并且逐渐坐稳屁股。你说是不是呢?”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无题

篝火在跳动闪烁,映得孟有田的脸忽明忽暗,他的思绪也在延伸,在扩展。小全说得不无道理,但时机或许不对,有些操之过急。

再等一等,时间不用太长,再有几个月,猖狂的敌人便会露出颓势。中国战场上的大批日军将被调到太平洋领教美国人的飞机、军舰、大炮,中国战场,特别是敌后战场将呈现出新的局面。

按照历史上的做法,日军抽调兵力有两种方式:一是成建制的部队被调走;二是原建制未变,但有经验的老兵被抽走,缺额由新兵补充。所谓的新兵将是些原来不符合征兵条件的人,也没有什么战争经验。所以,在中国的日本兵的气势、体格、战斗经验都急剧下滑,比起抗战初、中期,差了一大截。

这还只是外部原因。领教了日军残酷大扫荡的根据地政府,将实施“精兵简政、统一领导”。原先到游击区开展工作,党委派宣传队、行署派工作队、军区派手枪队、区里有游击队,都是各干各的,力量分散。如果统一组成武工队,效率将大为提高;原先和鬼子打游击,民兵听行署的、部队听军区的、情报站听党委的,等到都统一协调起来了,力量则将更加强大。

“以前你们是在游击区活动,现在咱们这里已经成了游击区,我看不必舍近求远,不如先与敌人在这附近周旋,再派人去敌占区侦察情况,然后再决定行动的方式和时机。”孟有田思虑已毕,方才开口说道:“老皇历看不得,以前敌人没有实行‘三光’政策,现在敌人以烧杀手段实行‘民匪分离’,民心将会如何?这是必须要考虑的实际困难。”

小全等人想得很简单,他他认为回到以前战斗的地方。一定会遇到群众百姓热烈的欢迎和支持,根本没想到会碰上冷遇和疏离,甚至连房子也住不上的境遇。没有了老百姓的支持。在敌占区活动就如同在黑暗中乱撞,打吧,不行;不打吧,也不行。

“民心?”小全并不明白孟有田的意思。反倒觉得他有些多虑了,有些低估群众对敌人的仇恨之心,他怎么也不愿相信。群众的心会不向着他们,会不希望把日本鬼子打跑。

“抗战还要打多久?”孟有田突然问起了一个令小全瞠目结舌的问题。

小全眨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咧了咧嘴,说道:“我说不上来,但咱们早晚能打败鬼子,没这个信心也就不扛枪拼命了。”

“连你都不知道要打多久,老百姓们会怎么想?”孟有田苦笑着说道:“如果你认为思想工作会比敌人的残酷烧杀更有效。那你可就太幼稚了。抗战,抗战,抗了五六年,倒把鬼子抗到炕头上来了,群众心里没底。不悲观失望才怪。”

“可,那不打鬼子,鬼子也不能自己走?”小全皱起了眉头,说道:“鬼子杀了那么多人,这口气谁也忍不了。”

“打是肯定的,但你准备怎么打?”孟有田语重心长地说道:“去群众基础不大好的地方打?老百姓会埋怨你们惹麻烦,把鬼子招来就跑。担惊害怕的群众会跑到敌人统治严密的地区去,仗打多了会导致人口大量流失;在群众基础好的地方打,老百姓会支持,可打完以后你们要转移吧,鬼子就会回来残酷地进行报复,烧光杀光抢光,把群众祸害得很惨。”

小全沉默了下去,停顿半晌才沉声说道:“那怎么办?打不行,不打更不行,真是让人头痛。”

“先在这附近与敌人战斗,等青纱帐起来,形势就会有很大的改观。人心呢,会象你说的那样,群众怎么会不希望把鬼子打跑呢?”孟有田不能够把话说得太透,什么太平洋战场,什么斯大林格勒转折点,他说出这些会把别人吓到的,但他希望小全能够听进去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1943年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