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之我是韩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昭襄王这才知道上当,那使者便是敌国国君。急起精兵追赶,却哪里来得及。

虞芷雅绘声绘色讲出这段赵武灵王的轶事,言下颇有推崇之意。韩淮楚听了这故事,一方面佩服虞芷雅果然学识广博,一方面也为赵武灵王的胆识所折服。

※※※

正说话间,忽然前方涌出一大群人,拖男携女,急冲冲向这方奔来,如同逃难一般。人数之多,竟有数千之众。

韩淮楚大为奇怪,“那赵王武臣贤达爱民,这一路上百姓安居乐业,怎到了赵国的都城,会有恁多难民?”遂上前询问。

那帮人惊慌失措道:“公子可是要去邯郸,赶快回去!现在城中出了暴乱,大王被叛军杀了。叛军正在城中大肆搜捕,挨家挨户找寻忠于大王的臣子,稍有不服,便被叛军一刀杀了。城中正乱成一团,吾等正避祸而来,你们千万不要去撞这风头。”

“武臣死了!自己要投奔的赵王被叛军杀了!”韩淮楚闻言好生愕然。

对于这段历史,他穿越时空前并未读过,知之不详。他只知武臣被人所害,故在云梦山时对蒯通云武臣命中有场血光之灾,将死于非命。为此蒯通还生了韩淮楚好大一通子气。

虞芷雅满脸吃惊,问道:“那叛军是何人主使?”众人答道:“便是我赵国大将军李良。”

虞芷雅心有大志,对天下英雄颇为留意,那李良之名她早知晓。她知道李良善使一口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远近闻名。原为秦将,被秦廷封为邯郸之守,后来武臣派使者晓以大义,便弃暗投明,献城投了义军,深得武臣器重。

却不知李良为何会弑君作乱。今番请得韩公子来为武臣效力,好去对抗秦敌,而要去投奔的老板却被人杀了,叫她好不失望。

二人乍闻听这个消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

突然迎面飞来一骑,马上之人遥遥高呼高呼道:“韩师弟,你如何来了?”韩淮楚一望,只见那人正是刚刚想到的二师兄蒯通。

韩淮楚喜道:“二师兄,是你么?我正要找你。”

那马一溜烟来到面前,蒯通跳下马来。

“师弟要找我何事?”蒯通看着韩淮楚,很是诧异。

虞芷雅抢着替他回答:“韩公子欲投效赵王,领兵抗秦。”

蒯通闻言顿时发恼,气骂道:“师弟你也真会挑时间!我去鬼谷请你你不来,如今我主公死了,你倒来了!”

韩淮楚知他对上次之事还耿耿于怀,赔笑道:“我也是初来赵地,刚听到赵王的噩耗。”

一提到武臣,蒯通悲从中来,从马上一跃而下,面向邯郸城跪倒,号哭一声:“大王,你死得好惨啊!”顿时痛哭流涕,伏地不起。

“是了。那武臣对二师兄有知遇之恩。二师兄的满腔抱负,尽寄予武臣。今日武臣竟被叛军所害,二师兄心中所受打击,实是巨大。”

韩淮楚叹息一声,走上前,扶起蒯通,说道:“赵王已死,师兄还须节哀顺便才是。”

蒯通颤巍巍站了起来,犹在流涕,神情沮丧如同霜打一般。

虞芷雅走上前,问道:“蒯先生,不知那叛将李良,为何会兴兵弑杀赵王?”

蒯通把头一摇:“我也不解。我王对那李良不薄,何以他会起弑君之念?”

※※※

原来那李良自投诚武臣后,一直为武臣器重。前不久领军攻打常山郡,常山军民素知李良之名,大多都不战而降,未经几日,已把常山郡拿下。武臣接到战报大喜,令李良班师回朝,要好好嘉奖一番。李良领军回到邯郸,守门人以为是来告捷的,便将他一支军马放了进城。殊知李良一进城内,提斧引众直冲王宫,王宫卫士均挡不住。赵王武臣正在花园散心,被李良劈面杀到,二话不说,一斧砍翻在地。

李良杀死了武臣,犹不罢手,派兵满城抓捕赵国臣子,不服皆斩,搅得城中一片腥风血雨。不少大臣,便为他所害。

蒯通在家中接到消息,赶紧逃出邯郸避祸。正不知往哪里去,一头便撞见了他的韩师弟。

※※※

韩淮楚听蒯通讲完李良谋反之事,问道:“二师兄,赵王已死,不知你今欲去何方?”

蒯通恨恨道:“我王虽死,军马仍在。我欲去联络诸将为主公报仇。那李良勇猛过人,部下甚重,恐怕只有韩广一军才能敌得。我欲去韩广军中,劝他兴兵为主公报仇。”

韩淮楚好久未听到韩广的消息,遂问:“韩广将军去了何处?”蒯通道:“韩广经略燕、代之地,现在几已将二地平定。”

那韩广在龙武坡曾跟随韩淮楚大败蒙毅,又在陈城张楚王殿仗义执言,为鬼谷悬策鸣不平,力保韩淮楚。韩淮楚方尔为陈胜所用,被派到了吴广军中。他对韩广一直抱有好感,今听到故人消息,竟建下如此功勋,不由好生欣喜。

三人正在说话,忽然蒯通“咦”了一声,将目光向韩淮楚身后投来。

大道之旁,一人静立树下,手摇羽扇,望着城中涌来的如潮水般的难民,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此人年约四旬,头带角巾,儒雅潇洒,透出一股子名士风流,可不正是那鬼谷悬策第三大弟子,河东名将李左车?

刹那间,李左车目光与蒯通,韩淮楚接在一起,六目相对。

这是赵国地界,而李左车身为敌国元帅,竟混到了赵国的都城附近。他的出现,实在令人感到意外。

身为敌国元帅,若非居心叵测,李左车怎会到来此间?

而李左车出现的时间,正好是那李良弑杀武臣之时。

蒯通忽然明白了什么,手指李左车,将牙齿一切,厉声道:“是你!原来是你策划的这次叛乱!”

李左车仰头大笑:“不错,是我。二师兄,你做梦都想不到吧?我那义弟,斩杀了那该死的武臣。这便要迎接我家主公,入主赵国为王。”

蒯通哇地大叫一声,目光喷火,合身扑了过去。

第二章 天池惊变

李良与李左车本是同族兄弟。李良幼时丧父,李左车之父怜其孤苦,遂将他接入自己府中,收之为义子,教之以兵法武艺。李左车与他,可说是情同亲兄弟。

后李牧一家被赵王迁听信谗言诛杀,李左车孤身一人来到鬼谷学艺,便与李良断了联系。秦始皇破赵之后,因敬李牧忠义,欲找其后人加封。未找到李牧之后,只找到李良这个义孙。始皇遂封李良为邯郸之守。

李左车跟从了赵公子歇在河东起事。打听到李良竟作了武臣的大将,遂遣书与他,劝他引众背叛武臣,一起辅佐赵歇。李良却大义凛然回书云:吾受武王器重,无以为报,当不做背主叛逆之事。

李左车犹不死心,偷偷混入赵国,亲自来见李良,却正巧撞见一事。

原来李良班师回都,将至邯郸,看见一簇人马,羽扇遮蔽,銮舆华丽,一路吆喝而来,颇有王者气派。李良以为是武臣出城迎接,便跪地接驾,口称:“李良拜见大王!”路人笑道:“此非大王,乃大王之姊也。”闻者无不哂笑。

这本是一场误会,陈清了便罢。殊知那王姊喝醉了酒,竟不识礼节,乃使从者谢李良道:“王姊请跪者起身。”不待李良回话,便引众傲然驰走。

李良只觉奇耻大辱,怒与众将道:“王姊有何尊贵,怎敢如此无礼?”众将亦煽风点火道:“赵王虽尊,尚且敬重将军三分。王姊一介女流之辈,怎敢不为将军下车见礼!”说得李良无明业火直往上窜。

李左车从人群中走出,一摇羽扇,笑道:“将军受赵王器重,便是这副样子么?”李良一见义兄,赶忙将他拉入帐中。

二人相见,畅述别情。李左车连讥讽带利诱,又以兄弟之情感化,终于说动李良。二人一番密议,商量就此拿下邯郸,杀了武臣,再迎立赵歇为王。

李良遂告知部下自己打算。他的手下诸将乃一帮悍将,正为刚才之事愤愤不平,闻说李良欲反,均道:“吾等甘愿生死相从。”李良胆气大壮,领众追上王姊,二话不说把那王姊一斧砍翻。那王姊从者,也被李良手下砍得一个不留。

一不做二不休,李良遂又引军冲进王宫,一斧砍死了武臣——

※※※

李左车正在城外等候消息,只见城中难民如潮水般涌出,料到李良已经得手,正自鸣得意,忽然见到了韩信蒯通两位同门师兄弟。

一见蒯通,李左车便怒火万丈,只想一剑将他斩杀,报主公被刺之仇。

哪知他不去惹蒯通,蒯通反倒要来惹他。当明白是李左车幕后主使,杀了赵王武臣,即须髯戟张状如发狂般向李左车扑去。

李左车暗叫一声自不量力,“噌”的一声,拔剑迎上,一剑直刺蒯通。

那蒯通哪是李左车的对手?韩淮楚见势不妙,急忙将身一跃,抢到蒯通身前,拔出一剑将李左车那剑挡下。

李左车已领教过韩淮楚武功,见这身具师门绝学先天真炁的小师弟又来挡驾,料到今日杀不了蒯通。于是洒然一笑,还剑入鞘。

“今日看在韩师弟面子上,权且留下你项上人头。他日你便没有如此幸运,可要小心了。”李左车对蒯通冷笑道。

蒯通犹在盛怒,指着李左车斥道:“奸贼,你指使李良弑我主公,蒯通但凭有一口气在,定报此仇!”

韩淮楚叹一口气,心想这两位师兄,一个出辣手行刺赵歇,一个施狠招杀死武臣,个中恩怨,谁能说得清楚?道得明白?二人之间的仇怨,看来是不死不休了。

正在此时,空中忽响一声长唳,其声清幽,高入云霄。

韩淮楚仰头一看,只见一只巨大的白鹤,从云中翱翔而过,直向邯郸城翩然飞去。跨鹤而来之人,正是那杀了战友项少龙的魔君姬风!

“算时日,天池真人该当出关了。这姬风竟未与她回天池,仍在此逍遥自在,莫非赤松子已遭姬风毒手?”韩淮楚心中一凛。

这邯郸城正乱得可以,姬风来此所欲何为?他也要来淌这趟浑水吗?

姬风将是在世间掀起浩劫的魔帝,他这现身,韩淮楚隐隐预知这邯郸城将会有大变故。至于是什么,韩淮楚也说不出来。

※※※

巍巍天山,座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