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倒是让唐离心中大动,教坊司那些乐工是以“采风使”的名义下到地方,她们的职责除了收集地方民间歌舞以外,依传统本就还兼有记录地方民风的职责,让他们关注地方事物并记录上报并不为越规。加之如今分布河东各州的别情楼都是当地最好的酒楼之一,象这等地方本就是天然地信息交换与集散地,虽然未必能收集到机密情报,但基础情报地收集与补充应当是毫无问题。而这个明线上的情报网倒正好与黑天正着手组建地暗线相辅相成。至于赵阳明,唐离相信他应该不会拒绝自己的要求。
站在沙盘旁边凝思了一阵儿后,唐离点头道:“恩,四嫂这是个好主意,教坊司及赵阳明处自然有我,只是少不得她要出人来组织此事了,毕竟象情报的筛选与汇总这些事儿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这下四娘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宝珠的一句话让唐离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四嫂如今最怕的就是唐离向她要那些并不曾训练好的半成品,只是这次既然是由她自己提议,想要拒绝就不是那么好张口了。
正笑着的唐离无意间目光扫过沙盘上的阴山山脉,立时面色一肃道:“郭子仪那边有什么消息了吗?”。
“目前还没有消息传回,看来他还在犹豫”。
“他有什么好犹豫的?我又不是让他去造反,这可是升官儿!合着我一片好心倒被他当做了驴肝肺”,现在只要想到郭子仪,唐离就忍不住光火儿,当日他只向李林甫荐举了三个人,郑、王之外就是郭子仪。
这位名将当日豪情满怀的前往阴山赴任,谁知他地安北都护府直到现在也没建起来。其原因就在于朝廷指定建筑要塞的阴山山脉“木剌山”段,无论是环境与气候都实在是太过于恶劣,不说筑城,在这不可屯田的苦寒之地能让手下那一万二千人顺利活下来都是个极大的挑战。
然则若是不选此地,而是改在别处筑城,却又没有了战略意义,而这个新成立的安北都护府也就没了存在的价值。所以郭子仪如今就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上。进也进不去,退也没法子退。唐离正是知道这一情况后向李林甫荐举此人接任河东都护将军一职。
河东地战略地位太过于重要。而郑子文做文官的观察使处理一道政事还可以,若要让他统军,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将对朝廷忠心耿耿地名将郭子仪调往河东道统军,这是唐离此次荐举中最为得意的安排,有这一文一武在平卢背后坐镇,就算安禄山要反,河东道也不至于如历史上那般不到十日间就已陷落。从而将两京门户洞开于安胡儿的骑兵铁蹄之下。
且不说唐离的打算,单就官职本身来说,河东道都护将军与边镇军副节帅同一职品,都是正四品上阶。跨上了这一步就意味着郭子仪就此正式跨入了大唐高级将领的序列,而在富庶的河东道任职与那阴山的苦寒之地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不料这别人求也求不来地好机会到了郭子仪那儿,居然连个痛快话都换不来。算来从通报消息到如今也有一个月了,可此人居然愣是没吐口儿。如此情势之下,唐离如何不恼?
“如今朝中情势复杂。尤其是近来相爷大规模调整官员,郭将军谨慎从事也是有的。我看他的心思未必就肯如此轻易受了少爷的笼络。毕竟咱们与东宫的关系早已天下皆知,虽然东宫一系早已势微,但只要‘太子’的招牌不倒,任谁也得仔细掂量掂量”,接手情报事物已经月余。这些明面上的事宝珠倒是看得一丝不差。
“我是敬他的将才,何曾想笼络过他?他做河东道都护将军也是为陛下,为朝廷镇守河东,难不成还是为我而做不成?”,此时地唐离被郭子仪气的说话都有些不讲道理了。
见状,正捧着酒瓯的宝珠微微一笑道:“少爷这说的是气话,只要他接受了您的荐举,无论他为不为您做事儿,别人的看法也就定型了。象这种要定‘身份’地时候他能不慎重?这次身份一定,以后的荣辱祸福也就定了七成。再想变可就难了!要不。咱们再催着探问一下?”。
“这才几天,你这妮子倒是知道的多!”。唐离不能不承认宝珠说的实在有道理,沉吟了片刻后,他才摇摇头道:“这事儿还是我亲自修书一封来的妥当,我倒不信拿着猪头还能找不着庙门!”,说到最后,唐离也忍不住露出个苦笑来。
正在唐离寻思给郭子仪的这封书信该怎么措辞时,就见门子处一个小厮急急跑了进来道:“少爷,杨大人来访。”
做为这次政事堂大规模调整人事的受益者之一,杨芋钊火箭般又高升了一品,由原本的六品员外郎升任为五品户部度支司郎中,而那身官服也由原本的青色换为了如今的绯红。
“老杨,这几天皇城可是热闹地紧,你不在那儿盯着,还有心往我这儿跑?”,唐离见了他连手都懒地拱,笑着随意的指了张胡凳说道。
“你这是什么金窝银窝,藏着什么宝贝见不得人!”,笑着回了一句,坐下身子地杨芋钊变了正色道:“不是我要来,贵妃娘娘的吩咐我不能不来。”
听到这话,唐离原本准备调笑的话语随即收了回去,“噢?”。
“娘娘说:‘唐卿家如今真就忙到连给本宫请个安的时间都没有了?’”,因是传贵妃娘娘的口诏,杨芋钊面上的神情恭谨的很,事后也没敢说什么玩笑话。传完这句,也不等唐离答话,他已是续道:“近来人事变动甚烈,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年纪老大,也有心借此机会回京。他倒也没有想进政事堂的心思,就是想给陛下管管帐,别情,娘娘的意思是想让你给令岳吹吹风,了了他这个心愿。”
刚听杨芋钊说完,唐离沉吟片刻后,就如同害了牙疼病一般倒吸了一口气道:“户部!”。
第一百五十九章 交易
刚听杨芋钊说完,唐离沉吟片刻后,就如同害了牙疼病一般倒吸了一口气道:“他想去户部!”。
自然不是没有来由,皇城六部之中,吏部第一自不待言,但接下来就该数到户部了,因为自十镇节度确立以来,兵部已渐渐丧失了直接掌握兵权的权利,如今的它倒更象是十镇的后勤保障及十镇与朝廷的联系人。在如此形式,掌握着财权的户部就益发的水涨船高,谁做到了户部尚书就等于掌握了朝廷的钱袋子,那可真是只有人求我,没有我求人。这样的官儿谁不想当?所以历来户部尚书一职就被人盯的死紧。
天宝初年,李林甫自兼吏部尚书,而由政事堂另一位相公陈希烈兼了户部尚书,而陈希烈是有名的任事不管的老翁翁,李林甫也就是通过这个方式打掉了众人的觊觎之心,又将户部牢牢的抓在自己手里。
这些个背景不说,现在户部本身的情况也是尴尬,近来,替首辅大人掌管着御史台多年的李系干将王鉷有意进身户部,而李林甫心下也确有此意,所以王鉷人虽然还在御史台,但借着清查杨慎矜一案,其实已将半个脚插进了户部之中。按他如今的想法,户部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在如此情势下,章仇兼琼突然横插一杠子,怎不令人为难?除此之外,让唐离想的更深的章仇兼琼这个要求提出的时机,此人久镇剑南。早不回京,晚不回京,偏偏要在现在这个时候开口,而切张嘴要地就是财权,这其中时机的把握实在是耐人寻味。
揭开了外边的巧合向里看,唐离唯一得出的结论就是老岳父的病情已经再也瞒不住有心人。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权利真空,寂静了许久的外戚一系终于出手。而且一出手要地就是钱袋子。
其实无论心下怎么思量,唐离知道自己都没有的拒绝地余地。且不说他与杨芋钊的交情。单单是贵妃亲自开口本身,就让他不仅不能说出半个“不”字儿,甚至连稍稍拖延的借口都不能找。论说,这种事儿由不得他做主,也不过就是做个传话人的作用。但让唐离感到为难的是,只要这种话一说,就意味着他不可避免的将王鉷给彻底得罪。
这些想法如电闪一般在脑海中划过。唐离看了看身侧坐着的杨芋钊后,轻轻摇头苦笑道:“老杨,你这可真是让我坐蜡呀!”。
“我有几斤几两敢安排一部尚书?这是娘娘地意思,你可不能赖我头上!”,理解唐离的处境,杨芋钊带着笑说完这句后又续道:“这不是你我能做主的事儿,你话传到就是了,结果如何自然由相爷决断。”
杨妃如今虽然受宠。但就其本性而言,倒并不好干预朝政,其他那些个外戚如都阳侯之辈又是专心享乐而不插手朝政的,这次章仇兼琼突然要求回京入主户部,虽然话是自杨妃口中说出,但唐离心下明白。这个主意八成就是出自眼前的杨芋钊。
“老杨你如今已是度支司郎中,章仇大人若真个回京接掌了户部,他是久在外统兵的人,初入京师未必就能理顺户部这本大帐,即便真有这个能力,依章仇大人的年纪只怕也没了这个心思,如此以来,杨兄说不得又要水涨船高了”,两人交情好是一回事儿,但唐离却并不愿让人当了傻子。用玩笑的口吻说完这句后。他才一拍身边案几道:“不说娘娘有吩咐,就为了老杨你地前程。别说坐蜡,就是坐火坑我也咬牙去了。”
被唐离说中了心思,饶是杨芋钊久经历练也忍不住脸上微微一红,低层出身的他虽然名利心极重,但曾经身为地痞的经历却也使他极看重义气二字,唐离身为一榜状元,但自相交以来始终对他的市井出身没有半点歧视,反倒是帮钱帮物倾心相交,杨芋钊又岂能无感。更何况,他心里无比清楚唐离在杨妃心中的份量,甚至二人之间那种朦胧的暧昧也一清二楚,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蹉跎半生地杨芋钊比谁都明白独木不成林的道理,综合种种因素,杨芋钊现在都不愿与唐离之间产生半点芥蒂。
沉吟了片刻后,站起身的杨芋钊一把拉住正欲外行的唐离,正肃着脸色道:“若没有当日别情慷慨相助,老杨焉能有今日?别看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