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武十一年农历二月初七。中倭双方代表就对剿诛倒幕军的进一步军事计划于马关展开了秘密会晤,此次会议中华朝方面由远征军总帅李耀斗及驻倭大使郑琨出面谈判。幕府方面则由关白酒井宗胜与左大臣鹰司教平主持。虽然倭方代表的级别明显要高于中方代表。但这丝毫影响不到中方代表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在番例行公事般的寒暄之后,左大臣鹰司教平率先颤颤微微地向中上方试探道:“李将军,郑大人,这次上国出兵帮助幕府平定内乱,小国上下感激不尽。然则,九州岛上至今还存有叛贼余孽。若不及时将其斩草除根恐日后会卷土重来危害天下。所以天皇陛下连同德川将军都恳切地期望上国能继续帮助小国消灭叛军余孽。”
“鹰司大人言重了。为藩属国维持和平本就我宗主国的义务。更何况叛军与我天朝还有君夫之仇。”坐在对面的郑琨朝天拱了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就请上国忙出兵九州吧。鄙方已经为上国准备好了粮草补给。只要上国的李将军一声令下。幕府立刻就能配合上国大军作战。”鹰司教平迫不及待地应和道。
可谁知一旁的李耀斗却摆了摆手道:“鹰司大人此言差矣。本将军虽是远征军的指挥官,但何时开始实话第二阶段作战却要由本土的总参府决定。毕竟攻打九州还需要帝国海军进行配合。”
“是,是,是。李将军您说得是,却不知上国总参府对我东瀛的战事有何新的打算?”碰了个软钉子的鹰司教平连忙转口道。
“这可就要问咱们的郑大人了。他刚从中原回来,相关的情况可比我这个在前线带兵打仗的要清楚得多。”李耀斗回头身一旁的郑琨笑了笑道。作为一个军人他没兴趣去管那些政客究竟有什么想法,又打着什么样的算盘。在他看来尊崇命令,完成任务,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才是一个军人该做的事。事实上若非军部方面有明确指示,他甚至都不愿意来参加这次的会议。
“哦?这么说来关大人这次是从上国带来了天朝的指示咯。”一直没有开口的酒井宗胜将目光移到了郑琨的身上问道。
“指示倒算不是,只能说是我中原军部及外务部对幕府的一点小小建议罢了。”郑琨说着便从身后侍从的托盘中取下一份文书转交酒井宗胜道:“请关白大人过目。”
或许是早就料到中华朝方面会有这一举动,酒井宗胜面无表情地接过了文书与一旁的鹰司教平一起翻阅起来。然而出乎两人意料的是,这一次文书上并没有罗列出一长条犒军清单。相反却提到了一些在酒井宗胜看来颇为匪夷所思的条件。而当两人将文书翻到最后一页时。上面所书的内容更是让这两个幕府高官脸色为之一变。
鹰司教平当即便向郑琨惊呼道:“郑大人,请恕老夫愚钝。这‘代管’究竟是什么意思?”
“鹰司大人,‘代管’二字顾名思义就是代替管理。天朝知道秦津民风彪悍,向来就不服幕府管治。既然历经百年幕府都无法降服九州岛,那就交由我天朝来管理吧。相信我堂堂中华礼仪之邦一定能把这小小的‘秦津’治理得服服帖帖。”郑琨故意加重了“秦津”二字。
听出对方威胁口吻的鹰司教平不知如何是好地回头望了望酒井宗胜。却见酒井依旧还是一副处变不惊的模样。似乎他早就知道了中国人的意图。事实上,此刻的酒井宗胜心头也似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如果同意中国人“代管”九州的要求,就意味着将倭国的南疆割让给中华朝。如果不同意,则中华朝方面势必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一想到中华军的战斗力酒井宗胜下意识地就在心头打了寒战。不过他转念又一想,就算此刻自己真的收复了九州消灭了岛津一族。也难保能控制得了九州的局势。正如目前托州藩虽已失去藩主毛利,可民间的抵抗情绪却依旧高涨。可想而知若是换做素以民风彪悍著称的九州那又将是怎样一副场景。哼,中华朝既然想要九州岛那就尽管拿去吧!等你们被九州人闹得焦头烂额之后,老夫再把九州给收回来也好省去不少麻烦。
想到这儿,酒井宗胜当即便以感激的口吻向郑琨感谢道:“天朝先是帮小国平定内乱,后又为小国教化刁民。小国上下真不知该如何感放谢天朝给予的恩惠。老夫相信野蛮无知的九州在天朝的教化下一定能成为知情达理的秦津。”
一听酒井宗胜称九州为秦津,鹰司教平知道九州岛这次是断然保不住的了。虽然心头充满了屈辱,但他在表面上还是随着酒井宗胜一起点头哈腰着附和道:“那秦津就拜托天朝了。”
眼见酒井宗胜如此顺从地答应了中华朝代管九州的要求,郑琨反倒是觉得有些意外。需知他今日提出的这份提案不过是对幕府的一次试探罢了。却不想幕府方面在割地的问题上竟然如此好说话。难道是倭人没意识到这“代管”就是“割让”的意思?想到这儿,郑琨还是决定先别把这事挑明。于是他当即顺着酒井的口吻点头微笑道:“两位大人客气了。希望吾等日后能合作愉快,共同携手把秦津打造成北海上的明珠。”
“能得到天朝的指点是我等小国的荣幸。不过。请恕老夫愚钝。这文书上注明要我国效仿天朝建立议会。老夫不知这建立议会与目前平叛又有何关联?”酒井宗胜指着文书中的一项条款不解地问道。在他看来所谓的议会完全是与衙门作对的一个组织。以目前酒井在幕府支手遮天的地位,他当然不愿意凭空冒出来一个这样的组织与自己的作对或是限制自己的权利。但既然中国人郑重其事地将这一条写了进来,酒井也不敢就此反驳。只得先探了一探中国人的口风。
“酒井大人,您是有所不知。天朝的财政预算都得先由国会通过才能付诸实施的。在倭国平乱的军费也在其中。再说我天朝的百姓向来爱好和平,厌恶杀戮。在他们看来既然已经把叛军赶出了本州岛,战争也该就此结束了。如果这个时候萨摩方面再表示一下投降的诚意,那本官在此敢保证。国会十有八九会要求朝廷从东瀛撤兵。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估计我等也只能奉命行事了。”郑琨摊了摊手道。
“这可万万使不得啊!大人您一定要为小国向你们的国会解释此事啊。”鹰司教平一听中华军要撤兵立即哀求道。
“鹰司大人,请放心。我们都是老朋友了。当然不会就此袖手旁观,正因为如此我等才想出了让贵国设立议会的建议。反正议员的资格最终还是得由诸位大人来决定的。而在中原的百姓看来贵国设立议会乃是诚心向天朝学习的举动。这样一来也能满足一下国会议员们的虚荣心,使他们不至于认为我们现在在东瀛的作战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行正义之举。”郑琨连忙解释道。
听完郑琨的这番话语,酒井宗胜敏感地意识到中华朝此举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说代管九州是对倭国的领土需求的话。那要求幕府设立议会就是赤裸裸地在干涉倭国的内政。酒井宗胜能想象得到一但幕府设立国会,其议会成员势必将由贵族以大地主和大商贾组成。以中会朝在这些人中的影响力,想要左右议会的决策并不是一件难事。中国人甚至还可以借此来要挟幕府。
想到这里。酒井的心不由得就沉了下来。他明显感受到中国人其实对自己并不信任。不过他在表面上还是极为恭顺地向郑琨保证道:“原来如此,请大人放心,老夫回去后一定把建立议会的事奏请天皇陛下,希望能就此学习天朝的良政。”
“难得酒井餍如此申明大义。在下的这趟差事也算是办得顺畅。两位大人放心,只要你们的答复能让中原方面满意,那一切事情都会变得容易起来。”郑琨说着回头向李耀斗笑道:“李将军,接下来可就是您的事了。”
其实李耀斗早已厌烦了郑琨那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的表演。待见他又将话题引到了自己身上,李耀斗只得轻咳一声说道:“本将军只管打仗。别的事一概没兴趣知道。”
“那是当然,将军您只要完成您的天职就已经足够了。”郑琨听罢爽朗地笑道。
第242节 生歧义刺皇案拖延 为案情督察司采证
正如郑琨所言每一个人都有着各自的职责。对于身为检察官的符晓秦来说,他的职责就是代表国家进行公正的公诉。然而自从接手皇室遭刺一案之后,符晓秦却深刻地感觉到要做到这一点是一桩多么艰难而又辛苦的事。需知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杆属于自己的秤,对事物的衡量既取决于客观事实,亦受着个人情绪与道德观的影响。因此当十十个来自不同阶层拥有不同职业的人同时端坐在公堂上对一桩案件朝廷裁决时,其裁判的效率自然也就要比由判官一己的判断来得低得多。而这一点在皇室遭刺一案的审理上则似乎显得尤为明显。
洪武十年农历八月二十五,皇室遭刺一案正式于京师大理寺衙门开庭。期间督察司衙门与董志宁等状师大约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有关五十七名嫌疑人的各项证据一一递呈展示。面对如此详尽而又繁多的证据,原本以为能很快做出判断的陪审团内部立刻产生了异议。而随着控辩双方在法庭上的辨认日渐深入,陪审团的分歧也随之愈演愈烈起来。一场在外界看来毫无争议可以速判速决的案件,竟出乎众人意料地从九月一直审到了腊月。眼见着年关将到,案件的审理又多次陷入僵持状态,大理寺不得已之下只得宣布暂时休庭,直到来年开春再行审理。
面对这场跨所度的审判。符晓秦在无奈之余倒也十分理解陪审团的苦衷,在中华朝刑事案件一般由陪审团进行事实审,法官进行法律审。借以通过双方的相互影响、交流,来保证司法判断的公正性。毕竟要收买影响12个人,比收买影响1个人显然要困难得多。而同样的要让12个人同时作出相同的决断亦非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控辩双方同时都能取出切实充足的证据,又都能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