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人比王扬还乐,笑得更加大声,插着腰哈哈对天,有一种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的即视感。
见他那么开心,王扬顿时不知道该笑还是不该笑了,十分的哭笑不得,怎么说你也得腼腆一下,推辞一下,谦让一下啊。
那大人又问王扬,是不是打算把这些甘蔗砍了?
王扬摇摇头,表示不要,他是打算制糖,可压榨甘蔗汁也不是个省心的事儿,等他想出来压榨甘蔗的工具如何制作再说。
过了几天,王扬正在冥思苦想的思考着动词推广的细节时,几个从麦地回来的大人找到了王扬。
他们先交代了一些琐事,然后说出了这次的重点。
那群“巨人”始终徘徊在河对岸,见部落要吃有吃,要喝有喝,无比繁荣,似乎起了抢劫的打算。
王扬眉头一挑,抢劫?他一拍大腿,让他们来抢!给他十个胆子看他们敢不敢来!
几人立刻表示,暂时还没抢,只是他们时常盯住部落的动态,众人犹豫是主动招揽他们呢,还是赶走他们?
“恩……这是个问题。”王扬支起脑袋,手指轻轻敲着自己的脸颊,不断的思索,遇到这种部落的时候,要怎么应对呢?
赶走?似乎没必要这么激烈。
招揽?谁知道他们什么性格,好不好管理。
说实话,对于外来的人类,王扬表现的态度一直是不置可否,不主动接近,更不可能退避。
一般情况下,部落的繁荣能在三天之内让外来的人类彻底疯狂,犹如爱上了野丫头的小少年,削尖了脑袋往里钻,怎么赶也赶不走。
这时候,外来的人类仿佛陷入了恋爱,无论叫你爬几楼去买瓶水,还是买包纸巾,都会屁颠屁颠的去。
巴不得千般殷勤,万般讨好,只想着能博野丫头一笑。
而加入了部落一段时间以后,就像新婚蜜月,直把部落当自己的家,容不得别人说自己的“新娘”半点不好,稍微刺耳一点,那就是酒瓶子见真章,“咣”的一下,脑袋开花。
就像部落里前不久刚加入的一批人,他们已经吵着闹着要和那群“巨人”PK,看谁厉害。
比部落里的老人情绪还激动,那阵势,啧啧,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才是部落里的原住民呢。
而又过一段时间,这些新加入的人就渐渐的淡了感觉,就像是老夫老妻,爱咋咋地。
只要不出乱子,该干啥就干啥。
这是王扬经过多年观察得出的经验,怎么说呢,部落对他们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在王扬想来,那群“巨人”这几天怎么着也应该沦陷了,可事实让王扬有些惊讶,那些家伙不仅没有沦陷,反而打起了部落的主意。
这不合乎情理啊,以前和乌龙接触的时候,虽然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但是当时的情况和现在大大的不同啊。
先不说那时候部落的人数少,并且仅仅当时的表面现象,绝对看不出繁荣的迹象。
而且那时候是自己的策略失误,过于亲近对方,这才给了乌龙几人一个错觉,以为自己是好欺负的。
现在部落是真的无比的繁荣,大大的房子,洁白的瓷砖和瓷器,烧窑,无数的粮食,还有细白的盐,怎么看,都是天堂级别的存在。
再说现在部落的人数那么多,对方还有抢劫的念头?傻子也能分析出来双方不是同一个级别的战斗力啊。
最重要的是,部落没有人向他们表示出多余的好意,应该说,没有表现出任何好意,对方胆子这么大?
“恩,这群巨人有点怪。”王扬想着这回是不是要过去,想想还是算了。
对几人交代道:“通知所有人,别向那群人表达好意,多加戒备,真想动手,该敲打就敲打,敲打几顿就老实了。”
几人得了消息,立刻就去准备要运送过去的东西,装满一袋又一袋,在第二天一早,就赶回麦地。
摇摇头,王扬喃喃自语:“不想了,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说,我就不信了,那群巨人除了身体大些,还能逆天不成!”
望着绝尘的“草泥马”,王扬回到了粮仓旁,在地上画了两幅图。
一幅,是榨汁机的结构原理。
一幅,是几个简单的动词。
没错,接下来他将要着手的,就是这两件事,相对来说,后面一件事更加重要。
前面的,便是丰富生活的东西了,可有可无。
第326章 无所不能的比喻
几天过去,王扬的思绪没有任何进展,想要发明动词并不难,难就难在怎么让众人理解。
他有过几个尝试,刚画出来他就自己擦掉了,自己都觉得不好理解。
动词,什么是动词,就是代表动作的词语,动作是动态的,可图画是静态的呀,要怎么把一个动作,变成一幅很简单很简单的图画呢?
如果有了动词,那造起句子就好办多了。
举个例子,我吃西红柿。
我是名词,吃是动词,西红柿还是名词。
这是一句很简短的话,单纯的名词和动词组成,至于什么该死的语法就不用管它了。
而形容词和名词也可以组成一句简短的句子,西红柿很漂亮。
西红柿是名词,很漂亮是形容词。
那动词和形容词能不能组成一个简短的句子?也能!
这一拳很帅。
这一拳是动词,有挥拳的动作,很帅是形容词。
现在部落只有名词和形容词,一般的东西可以形容,但是可以表达出的信息很少很少。
但是一旦多了一个动词,就可以构成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多个句式。
可以表达出的东西就会无比丰富,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
我吃了很漂亮的西红柿。
你看,多好。
大部分的交流,基本上就是用到这三个词组,可以看出,如果能创造出动词,那么造句子,写文章,就指日可待。
之后象形文字代替绘画,自然只是时间的问题。
正因为动词的出现将是部落的重要转变,所以他根本就马虎不得,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他非常怀疑贸然推出动词,会出现上一次的交流断层。
并且更加的严重,因为绘画中的元素,也是这些东西,动词再一加入,绘画的信息量被三种词组掩盖,能读出的东西肯定不多。
他得想想怎么过渡,如果能找到好办法,自然是事半功倍,加快众人接受的能力。
除非他能让众人一学会动词,就神奇般的直接造句。
另一件事,榨汁的事情也挺无言的,王扬发现,现在最适合部落情况的大规模榨汁办法,就是石碾。
石碾是个好东西啊,磨豆浆什么的都靠它,不需要什么劳动力,只要拉一头牛来拉石碾,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
他们有牛,有很多牛,不怕没动物来拉,可问题是,在没有金属道具的帮助下,想制作一个石碾,难比登天。
可是如果有金属了,为什么还要用石碾?
他发现自己的思绪有些乱,时不时转过头看看稀树草原那边,会不会扬起一地尘嚣。
他觉得自己很滑稽,为啥老是看那边?恩,看来是了,自己果然还是放不下那群该死的“巨人”啊。
那群“巨人”给他的感觉很怪异,总感觉有些熟悉,但一时就是想不起来,好不容易张大嘴巴,脑子闪过一道电弧,结果又给忘了。
这种感觉很不爽,怎么看怎么像老年痴呆症的提前降临。
过了一会儿,那边终于是起了一地尘烟,几个大人骑着神兽匆匆赶来。
王扬赶紧下了屋顶,来到外边儿,帮几人装卸货物,好一会儿忙完了,赶紧询问麦地那边的情况有什么进展吗?
几人表示,已经将他的通知递过去了,众人一直在执行,没有理会那群人。
不过那群人依然没有亲近的意思,不停的在河对岸游荡,被众人发现了,并不会急急逃走,而是如同面对野兽般,俯低身子慢慢后退。
“他们经常来到河边看吗?”
几人点头,表示是的,有时候一两天都没来,估计去找食物了,有时候一天过来看个四五次,甚至大半夜的还靠近河边观看。
王扬得出了一个小小的结论,对方在观察部落里的众人,可是观察了这么久,为什么还在观察?到底观察什么东西?
这怎么也得观察了超过半个月了吧?不说别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应该应该看明白了,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王扬很头痛,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其实不管是不是女人,谁的心思不是百般变化。
如果自己是那群人,自己会怎么想?
王扬很自然的带入了那群人的思维,他开始假设,自己是“巨人”,基本的情况是,自己的身高不错,但武器落后,装备也落后。
对方很强大,有各种没见过的武器,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还有无数的粮食,多出自己至少十倍的人口。
这种情况下,自己会干什么呢?他想来想去,觉得不加入对方,肯定是脑子被驴给踢了,对方那么强,不加入太傻了。
换种思路,自己盯上了对方的食物,打算抢一点过来,可是对方很警惕,人数又多,不会落单,也不会只有几个人,至少都是十几人进出。
没有把握必胜,那么就不会出手,王扬相信,连野兽都能领悟出的简单道理,对方身为人种,肯定也能领悟出。
他这时问了那几人一句,那些“巨人”不是有抢劫的意图吗?这些天有没有抢劫?
几人摇头,表示大家都很警惕,出入的人很多。
好,没机会抢食物,打不过对方,又不加入对方,还不肯离去,这是脑子被门板夹了?还是被门板夹了?还是被门板夹了?
没错,就是被门板夹了,王扬抓耳挠腮的思索着,那群人到底在干啥啊,根本就没有目的性嘛。
“咦?不对啊,不可能没目的啊。”
身为一个长期与野兽打交道的大好青年,王扬深刻明白,能在这片弱肉强食的世界中活下来,一切与寻找食物来源无关的行为,都是找死的现象。
对方既然能生存下来,并且拥有二十多个人的规模,想必还没有学会作死技能。
那么就是说,对方肯定有什么目的,那么到底是什么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