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没有客气,相反,她感觉到了,苏天成性格直爽,没有那么多的礼节,这样的性格,指挥大军作战,是很有利的,相反,前任总督鹿善继就多了不少的规矩。
秦良玉开始介绍夔州府、保宁府、龙安府、潼川州和重庆府的基本地形,这个过程中,刘铁汉开始依照秦良玉诉说的情况,画图描绘,标注出来关键地方的地名,当然,这些地方,斥候还要去侦查,最终画出准确的地图,制作出来沙盘。
秦良玉足足说了一个时辰。
苏天成的神情越来越严肃,就是朱慈烺,也是一言不发,听秦良玉介绍情况。
四川地形的复杂,超乎了苏天成的预料,可以说,这是江宁营遇见的最为棘手的地形地貌了,这里不仅仅是山大人稀,而且道路崎岖,有些地方,仅仅依靠栈道通过,流寇只要派人守住栈道口,任你多少大军,都难以通过的。
而且四川河流众多,树木覆盖率很高,很多的地方,基本属于原始森林,没有熟悉地形的向导,大军根本无法通过。
在这样的地方作战,主要依靠将士的勇猛了,很多的战术,在这样的地形之中,难以发挥巨大作用。
“秦将军,吾听到介绍,四川地形真的有这么复杂吗。”
“太子殿下,末将说的是实际情况,不过,大军交战,是不可能在这些地方展开的,只是这样的地形,便于流寇逃窜,而且追击的难度大很多的。”
朱慈烺看着表情严肃的苏天成,不说话了。
“秦将军,可否介绍一下,白杆军和流寇交锋的情况。”
秦良玉的脸上,出现了痛苦的神情。
“白杆军和流寇交手三次,其中大规模的厮杀两次,一共折损了八千多人。”
苏天成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想不到,白杆军损失如此的惨重,难道说流寇的战斗力,有那么疯狂了吗,白杆军擅山地作战,应该说,在四川境内,想要打败白杆军,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秦将军,白杆军损失怎么会如此惨重啊,能否说说详情。”
“太子殿下,大人,白杆军不是败给流寇的,是败给了流寇的计谋,流寇进入四川之后,末将就想着,能够尽快剿灭,就是不能够剿灭他们,也不能够让他们在四川长时间逗留,第一次的交手,末将稍微占据上风,斩杀以前多流寇,这之后,流寇龟缩在夔州府一带,凭借着地形,不愿意与末将交手了,也是末将一时疏忽,没有穷追猛打。”
“两个月之后,第二次的交锋,情况就不同了,流寇似乎知晓了末将的所有部署,有针对性的打击末将的粮食运输路线,致使末将粮草不济,不得不撤下来,这一次损失了众多的粮草,所幸军士伤亡不大。”
“去年八月,末将准备妥当,对流寇发动第三次进攻了,这一次,参与进攻的不仅仅是白杆兵,还有夔州卫和保宁卫的军士,也就是这一次的进攻,末将遭遇了惨败,中了流寇的埋伏,白杆兵损失三千余人,末将都差点折损进去了。”
“流寇战斗力如此之强,末将不敢相信,难道他们有着什么特别之道,回来之后,末将开始盘查,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此时末将才知道,夔州卫和保宁卫的一些军士哗变了,他们讲大军的作战部署透露出去,末将不知情,按照原来的计划行动,几乎是处处挨打啊。”
“经过这一次的战斗,流寇的势力范围开始固定下来了,之后鹿大人率军进攻,也没有能够取得胜利。”
“夔州府和保宁府境内,除开一些城池还在官府手里,其余地方,几乎都是流寇的势力范围了,末将也打听过,流寇纪律严明,不损害百姓,得到了百姓的拥护,甚至是末将驻扎地方的一些百姓,因为遭遇灾荒,都去投奔流寇了。”
……
所有人的神情都发生了变化,从秦良玉的讲述过程中,大家清楚了三个事实。
第一是流寇的基础很雄厚,得到了部分老百姓的支持,这与在陕西的时候,情况差不多,也就是他们有了群众基础,第二是流寇开始着重用计谋作战了,不是一味的进攻,看来他们和江宁营交手几次,遭遇惨败之后,空前的重视情报工作了,第三是四川卫所军队,存在很大问题,如今的情况下,卫所军队哗变的事情,非常罕见了,毕竟不是前些年的情况了,卫所军队为什么会哗变,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是地方官府,还是卫所军官的问题。
这样的情况下,想着短时间剿灭流寇,可能性显然是不大的。
“秦将军,流寇的转变还算是正常,若是不能够出现变化,他们就无法立足了,本官有一个问题,希望秦将军如实回答,不要有什么顾忌,四川卫所军队,为什么会出现哗变的情况。”
“末将是四川总兵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请太子殿下和大人责罚。”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本官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
秦良玉脸慢慢红了,眼圈也有些红了。
“四川卫所军队的军士,待遇太差了,不能够养活家人,加上粮食歉收,几乎要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末将曾经想方设法救济,无奈杯水车薪,根本就不能够解决问题,要说这天灾人祸,军士尚可以忍受,但歧视四川卫所军士,就不能够容忍了。”
“秦将军为什么说出来这样的话语,谁歧视四川卫所军士了。”
“太子殿下,大人,不仅仅是四川卫所军士,就是白杆军,也受到歧视了,不错,四川乃是异族居住地,少数民族是很多的,末将虽然是总兵官,可也是土司出身的,白杆军本来就是土司军队,这不能够和朝廷的大军比较,每次剿灭流寇,四川卫所军队,包括白杆军,总是冲在最前面,若是作战不利,不管有多大的损失,都是要遭受训斥的,甚至军官要被行军法,末将曾经亲眼看见一位卫指挥同知,因为没有能够堵截流寇撤退,被斩首了,这个指挥同知,手里只有一千五百人,却要堵截一万多流寇,末将据理力争,也没有作用,此等的行为,对末将的打击是很大的,对卫所军官的打击更大。”
第五百七十章 初步谋划(2)
秦良玉诉说的过程中,苏天成的脑海里面,冒出来了监军的影子,各地监军,巨大部分都是太监,这些太监,占着皇上的信任,往往掌控了军队的权力,秦良玉的丈夫就是死于太监之手的,除开监军,有些将领,恐怕也是瞧不起土司军队和少数民族军队的,这种意识是普遍存在的,不得不承认。
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内讧,至于说四川的卫所军士,为什么不能够拿到军饷,为什么不能够养活家人,一切答案都明白了。
这是典型的亲者痛仇者快。
苏天成有些无语,出现这样的问题,他也愤怒,但暂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明朝军士哗变的事情,曾经很多,此起彼伏,根子还是在上面,军士要活命,拿不到军饷,无法养活家人,在军队里面,还要遭受到军官的盘剥,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所以才哗变的,从兵部的材料看,全国有两百万左右的卫所军士,这真的是天大的讽刺。
曾几何时,朝廷连几个官员都养不活了,还想着维持这么庞大的军队,岂不是天方夜谭,所以各地军士哗变,朝廷也是心知肚明,只能够是睁一眼闭一眼,不去深究,但这种情况的存在,极大的损害了军队的荣誉,就好比是多米诺骨牌,一个倒下了,其余的都跟着倒下了。
卫所军队的战斗力,基本上没有什么指望了,他们为了能够活命,什么事情都做,哪怕是讲钢刀伸向老百姓,也不在乎,这样的军队。改造都没有多大意义了,再说了,朝廷不可能维持两百万军队,没有那么多的财力物力支撑,军屯的政策,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根本就无法维持了,最好的办法,是彻底改变军队的组成,废除军户制度,全面实行招募制度。
“秦将军,这些事情,本官都知道了,抗击流寇的过程中,秦将军吃了很多苦。太子殿下是清楚的,皇上更是清楚的,事到如今,这些怨气暂时放下来,还是集中精力,考虑如何对付流寇吧,这是夔州府、保宁府、龙安府和潼川州、重庆府的地图,秦将军帮忙指出来一下。流寇具体在哪几个地方活动,兵力分配情况如何。”
地图铺开了。秦良玉走到了地图前面,开始详细指出来地方,苏天成用毛笔在每个地方做记号。
秦良玉掌握的情况,算是很详细的,比较暗线提供的情报,更加直观一些。说出来了流寇的战斗力情况,还有流寇详细分布的地方,当然,流寇在每个地方有多少的军士,这方面。秦良玉也不是很清楚。
看着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标点,苏天成的脸色愈发的不好看了。
如果流寇采取了分散作战的方式,甚至是融入到老百姓之中去,那就真的不好办了,剿灭流寇的过程中,可能要伤害到百姓,而且大军出击,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战果,万一是这样的情况,那就需要采取斩首行动,也就是直捣流寇的老巢,抓获或者是杀掉流寇的主要头目,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剿灭流寇的。
情况不是很清楚的时候,苏天成是不会随便表态的。
秦良玉介绍完所有情况之后,看着朱慈烺和苏天成,她内心里面,当然希望大军能够行动,江宁营如此骁勇善战,只要是出动了,流寇肯定是闻风丧胆的。
“秦将军,谢谢您介绍了这么多的情况,大致的情况,本官都知道了,具体怎么办,本官还需要认真思考,秦将军远道而来,暂且歇息一下吧。”
秦良玉忽地站起来了。
“太子殿下,大人,末将不累,江宁营来到四川剿灭流寇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也盼着江宁营能够早日展开行动,末将今日专门来拜访,也是想着恳请太子殿下和大人能够发兵的,江宁营来到了四川,流寇一定是人心惶惶,趁此机会,一鼓作气,定能够彻底打垮流寇的。”
苏天成微微摇头。
朱慈烺开口了。
“吾以为秦将军说的很有道理,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