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5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道,留在夔州府城,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这里才是主战场。

洪承畴坚持将斥候营、亲兵营的将士悉数留下来了,这五千人是江宁营最为骁勇的军士。

苏天成和洪承畴等人,已经仔细计算过行军路线了,江宁营一分为三,分别驻扎在夔州府城、成都府的绵竹,保宁府的南江,从夔州府城到保宁府的巴州,路程有一千一百余里,至少需要五天左右,大军才能够抵达,从成都府绵竹到巴州,路程有八百里,需要四天时间,从南江到巴州,有一百五十里第,需要一天的时间。

三路大军同时赶赴巴州,最快也需要五天时间才能够会合。

流寇的绝大部分主力,经过了几个月的整合,都是驻守在巴州一带的,当江宁营将士和白杆兵赶赴巴州的时候,流寇的主力也会从巴州出发,赶赴夔州府城。从李自成的决心来看,流寇抵达夔州府城,最多也就是五天到六天的时间。

其次计算大军赶回夔州府城的时间,最快也要四天左右,这已经是行军的极限了。

苏天成和洪承畴做出来了适当的调整,也就是从夔州府城赶赴巴州的大军。行军的速度适当慢一些,派出斥候通知另外两路大军,加快行军速度,三路大军不在巴州会合,而在夔州府赶往巴州的路上,这样能够节约一天的时间。

前后算起来,三路大军会合之后,赶赴夔州府城,至少需要八天的时间。

这是最为理想的计算办法了。也就是说,流寇进攻夔州府城,有两天的时间。

这是要命的两天时间,驻守夔州府城的一万二千江宁营将士,必须要抵抗两天以上的时间,若是两天以内,被流寇攻破了夔州府城,一切的计划都失败了。

到时候。苏天成和江宁营可能真的要遭遇到灭顶之灾了。

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参加会议的人员之中,朱慈烺、苏天成、秦三德、孙传庭、渠清泽五人留在夔州府城。洪承畴和熊子健岁大军行动。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苏天成本来是决定,秦三德跟随大军行动的,毕竟秦三德是江宁营的监军,随军行动是合适的,但秦三德坚持留在夔州府城。留在太子殿下的身边,说什么都不肯离开夔州府城,这令苏天成想到了王承恩,改变之前的历史进程,王承恩自始至终陪在朱由检的身边。李自成攻陷京城之后,王承恩陪着朱由检一起自杀。

看来太监之中,确实有忠心耿耿,有骨气之人,秦三德这次的表现,给朱慈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后的地位一定不低的。

其实熊子健也坚持要留在夔州府城,但熊子健主要是负责后勤保障的,不能够离开大军,所以还是跟随大军行动,而且熊子健的任务很重,三路大军会合之后的后勤保障,绝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未来十天左右的时间,江宁营将士和白杆兵将士,将要突破体力的极限,进行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一场决定能否稳定大明内部的战斗,这样的时候,后勤保障地位凸显出来了。

朱慈烺、苏天成、秦三德、孙传庭、渠清泽、刘铁汉、狄怀祥等人,送大军出征。

出城之后,洪承畴站在苏天成的身边,看着大军开拔。

“大人一定要多保重啊。”

“洪大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江宁营的将士,责任重大,一切都拜托你了。”

洪承畴有些犹豫,他很清楚,如果一切的计划都预测准确了,留守在夔州府城的苏天成等人,是非常危险的,至于说太子殿下,问题不会很大,跟随太子殿下的五百锦衣卫,全副武装,一旦夔州府城出现了危险,他们将在江宁营斥候营的护卫之下,从水路离开奉节县城,顺流进入到湖广境内,众人护卫太子殿下的安全,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但剩余的人就危险了。

“大人,是不是还留下一些将士,至少夔州府城要有两万将士啊。”

“不行,若是留下的将士太多,引发了流寇的怀疑,我们所有的计划,都要付诸东流了,这次的机会太宝贵了,我们必须要冒险。”

朱慈烺的脸上,带着笑容。

虽然这是一次非常危险的行动,但在他看来,只要跟随在苏天成的身边,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再说了,江宁营的骁勇,谁都是知道的。

十岁的孩子,虽然身份不同了,但对危险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再说了,朱慈烺从来没有经历过危险,一岁的时候,就被立为皇太子了。

洪承畴带着众人,给朱慈烺行礼之后(W//RS/HU),上马跟随大军开拔了。

江宁营三路大军出发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导了李自成那里。

当然,他不可能等候确切的消息,可驻守在南江的江宁营将士出动,他是很清楚的,先期得到的消息,江宁营三路大军是同时行动的,驻守南江江宁营将士出动,表示其他两路军队也行动了。得到了这个准确的消息之后,李自成下达了命令,九万整装待发的军士,立刻出发。

为了这次的行动,李自成和罗汝才煞费苦心,消息不能够暴露出去,如果说被江宁营侦查到了义军的动向,一切的计划都泡汤了,而且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说,行军的线路,他们经过了严格的规划,九万大军分为了若干个单位,从巴州直插顺庆府的仪陇,之后进入夔州府的梁山,经过万县、云阳,抵达夔州府城奉节。

这条线路的距离稍微远一些,从巴州到仪陇,有二百三十里,从仪陇到夔州府城,大约一千一百里地,也就是说,义军从巴州赶赴夔州府城,距离有一千三百多里地。

义军分为了陆路和水路,水路的速度快很多,到夔州府城是顺流,义军六万人,将从万县乘坐船只,赶赴夔州府城。

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义军攻打夔州府城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出去,江宁营将士必然要回头增援,罗汝才带领的只有三万人,阻挡江宁营将士,能够迟滞的时间不会很长。

计算时间的事情,李自成和罗汝才也经过了长时间的规划,他们的计划,义军从巴州出发,六天之内,必须要赶赴夔州府城,其中走水路的义军,五天之内赶到夔州府城,立即展开进攻,另外的三万人,随后加入到进攻的大军之中。

李自成甚至没有布置防守的军队,也就是说,回来增援的江宁营将士,畅通无阻,这一次李自成是孤注一掷了。

义军出发的时间,是八月初五的晚上。

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战斗和厮杀,也将是朱由检继位以来,规模最大的战斗之一了,其关键性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朱由检继位以来,上一次大规模的战斗,是在崇祯四年,那一次是大凌河之战,明军损失惨重,守卫大凌河城与增援的明军,包括民夫,一共三万人,战死两万人,被后金收编一万余人,大凌河城丢失。

大凌河之战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表明大明朝在辽东彻底失去了优势,进入了全面防御的态势,但大凌河之战,与这一次的战斗比较起来,无论是在动用军队的规模,还是在战斗程度的惨烈方面,都是有差别的。

这一次的战斗,对于大明朝和农民起义军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大明朝获得了胜利,将彻底肃清国内的流寇,内部的局势得到根本性的稳定,农民起义军获得胜利,他们将得到喘息的机会,发展的前景无比广阔,大明朝可能没有哪一支军队,能够想办法剿灭他们了。

双方都是倾尽全力了。

京城,朱由检和孙承宗等人,都密切的关注这场战斗,他们不知道战斗的具体规划,也不可能知道规划,所以说众人都是很乐观的,在他们看来,这场战斗的胜利,是不用质疑的,只不过厮杀的过程可能是很长的,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结束的。

朱由检已经下旨,要求内阁和兵部,每天都要禀报战斗的情况,虽然说这些情况,得到的时间可能要晚一些的,毕竟从夔州府城到京城,长达两千多里地,而且交通很是不方便,就算是最快的速度,夔州府发生的事情,京城也要六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够知道。

第五百九十五章 罗汝才的打算

李自成带着大军开拔之后,罗汝才迅速开始了布置。

在义军中间,罗汝才的影响力是不一般的,崇祯四年,紫金梁召集各路义军,在山西组成三十六营的时候,罗汝才就是主要首领之一,那个时候,李自成还是高迎祥手下的一名裨将,根本没有和罗汝才并驾齐驱的机会。

罗汝才和高迎祥的关系非常好要好,紫金梁被江宁营擒获,命丧京城之后,罗汝才极力支持高迎祥,代替紫金梁,成为各路义军的首领。

从义军发展的情况看,能够担任义军总头目的,都是实力最强的,前面的紫金梁是不用说的,在义军之中,实力占据绝对的优势,在山西主持召开义军所有首领的大会,众人心服口服,之后的高迎祥,实力也不容小觑,加之有罗汝才的鼎力支持,问题也不是很大,虽说这个过程中,实力照样不俗的张献忠不满意,但也不敢明说。

高迎祥领导的后期,义军的实力大为削弱,几乎每一次与江宁营交手,义军都会遭遇到沉重的打击,危及到生死存亡,高迎祥的领导能力,受到了空前的质疑,迫于无奈,在江宁营进驻陕西、苏天成成为陕西巡抚之后,高迎祥孤注一掷,决定偷袭江宁营。

高迎祥失败被擒,给予义军更加沉重的打击。

作为高迎祥的侄子,李自成早就显露出来了锋芒,在义军之中的影响,甚至要超过高迎祥了,但罗汝才对李自成并不感冒。

表面上的合作。不代表内心的臣服。

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性格坚韧,为人狠毒,说得不客气一些,当杀人和杀猪一样。根本就不眨眼,不管对方是自己的敌人,还是自己的手下,只要是阻挡了前进的道路,毫不留情的除掉。

干大事情需要有这样的性格,柔弱是成不了大器的,但想要扬名立万,真正的成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胸怀全局、能够认清楚局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