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8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些地方脱离了大明朝廷的控制,朝廷也没有能力继续控制和照顾这些属国了,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这些属国资源的丧失,被荷兰殖民者和西班牙殖民者掠夺了,就算是郑芝龙曾经占据台湾的时候,也没有注意到对吕宋和南洋的控制,毕竟郑芝龙主要的心思,还是在家族的发财和壮大实力方面。

苏天成是穿越人士,有着不一般的眼光,他下定决心收复台湾,需要达到的目的是绝对不一样的。

两万江宁营将士进入福建的时候,老百姓是不知道的,来到福建的时间有些特殊,正是春节期间,老百姓都在忙于过春节,没有谁到海上去捕鱼,再说冬季基本属于休渔期,就算是出去捕鱼,也不会有多大的收获。来到泉州之后,熊子健早就安排诸多的中型和小型船只,将诸多的将士运送上岸,而且军营和港口的周围,都是严密戒严,将士进驻了军营,之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江宁营的习惯,就是不骚扰周围的百姓,所以说,一个多月的时间,周围的老百姓。几乎不知道这样一支大军的存在。

出发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战船编队靠近了码头,诸多的将士整齐的排队,等候苏天成的检阅。

春节已过,进入了农忙的时节,福建一带的水田不少,老百姓都开始忙碌起来,只不过军营突然出现这么多的将士,令他们有些好奇,特别是常年在海上活动的渔民。对于突然出现的战船编队,非常的吃惊,禁不住好奇的心理,也是想着过来看看的。

初春时节,气候依旧有些寒冷,苏天成穿着整齐,从排列整齐的队列中一一走过。

准备收复台湾的江宁营将士,都是抽调最为精锐的人员了。这些将士,苏天成是熟悉的。驻扎在台湾的将士,必须是素质不一般的,一旦占领了台湾,这些将士的家眷,也将跟随到台湾去,他们将成为建设台湾的主力军。崇祯元年的时候。郑芝龙归附朝廷,曾经有过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福建一带的不少农户,都迁移到台湾去了,可惜这些年。台湾被西班牙殖民者与荷兰殖民者所控制,老百姓的日子太艰苦,不少人想方设法,回到了福建,或者飘到了南洋和吕宋等地,剩下的人不多了,因为与大陆的长期隔离,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台湾的生产力是非常落后的,这是实际情况,不管是郑芝龙,还是西班牙殖民者与荷兰的殖民者,他们占领台湾,不是想着建设台湾,目的在于掠夺,所以说这么多年以来,台湾始终得不到发展,也一直不被朝廷所重视。

码头的四周,远远的站着不少的老百姓,海面上,也有一些小型的渔船,隔着的距离很远,战船编队出发的时候,这些小型渔船是要迅速避让的,免得和战船编队发生了碰撞。

苏天成看着周围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什么感觉,大明的老百姓,还是非常淳朴的,和几百年之后是不能够比较的,老百姓基本都是文盲,大字不识,能够读书的人太少了,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义务制教育,想要读书识字,那是需要拿出来银子的,读书人的目的,几乎都是参加科举考试,能够跃龙门,彻底改变身份的,不要说考中了举人和进士,就算是童生和秀才,在社会上也是有着一些地位的。

苏天成隐隐记得,穿越之前,他看过了不少网络小说,讲到了很多穿越的故事,不乏彻底改变社会状况的,或许人家有那样的本事,可惜他做不到,譬如说改变教育的形式,创办学校,让绝大部分的人都能够读书上学,能够接受教育,做这些事情,需要银子的支撑,老百姓的认识没有提高的时候,你要求他家里的小孩子读书,人家需要问为什么,是不是能够改变身份,是不是能够当官,一旦读书不是这样的目的,别人说不定不会让孩子读书的,还不如在家里做农活,能够养家糊口,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要改变这样的认识,想着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

登上战船的时候,苏天成神色平静。

跟随苏天成登上指挥舰的,有渠清泽、刘铁汉、王大治和宋思军等人,孙传庭则是登上了另外的一艘指挥舰,海上作战,主要还是孙传庭负责指挥,苏天成不是很熟悉海上作战的诸多要求,郑鸿逵和郑成功,也是跟随孙传庭登上了另外的一艘指挥舰。

虽说苏天成乘坐的战船,是一号战船,但更多的任务,是发布作战的命令,至于说该如何的攻打台湾,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那是孙传庭等人考虑的事情。

为了能够顺利的收复台湾,苏天成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孙传庭从登州出发的时候,携带了大量的炮弹,每一个参与到收复台湾战斗的江宁营将士,都配备了燧发枪和足够的子弹,荷兰殖民者主要依靠的,也就是火器,这一次收复台湾,最重要的,还是火器的对决。

这一次火器的对决,和几百年之后是大不一样的,江宁营拥有的火器,可谓是全世界最为先进的火器了,这么多年来,为了能够在火器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苏天成投入了大量的银子,用以研制和改进火炮和燧发枪。从武器的先进性方面来比较,大明王朝是远远的走在世界前列的。

燧发枪为江宁营独有,尽管说草原部落也购置了不少的燧发枪,但弹药被江宁营控制,失去了弹药的来源,燧发枪就没有什么作用了,西班牙殖民者和荷兰殖民者,尽管说在火器的研发方面,曾经一度的领先,大明的不少火器,都是从欧洲引进的,但经过了无数次的研究和改造,江宁营早就走在了前列,根据情报显示,占领台湾的荷兰殖民者,依旧使用的是火绳枪,这种枪支,与燧发枪是无法比较的。

再说火炮,差距就更大了,江宁营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开花弹,杀伤力巨大,绝非实心弹所能够比较的,这些火炮,被配置到了战船和巡逻船上面,而且在登陆之后,可以移动,不管是海上作战,还是陆地上作战,都能够发挥出来巨大的威力。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渠清泽通过了大量的情报,掌握了荷兰人的实力。

荷兰人的战船体型一样是巨大的,也配备了相应的火炮,但战船的数量,与江宁营拥有的不可能比较,火炮的威力更是不值一提,在海上的作战,江宁营有信心全歼荷兰水师,而且自身不会有很大的损失,其次是陆地上的作战,荷兰人与西班牙人,占据台湾以后,按照他们的作战习惯,修筑了不少的城池和堡垒,利用这些城池与堡垒,来控制整个的台湾和预防外来的对手,可惜这些城池和堡垒,在江宁营的火炮面前,不堪一击。

最后说到荷兰人的军力配置,驻守台湾岛的荷兰人,不足三千,这一点的兵力,在苏天成看来,简直是可笑的,经不起大规模的战斗厮杀。

如今可不是几百年之后,几千的欧洲人就能够杀进京城,就可以为所欲为。

江宁营拥有了先进的火器,拥有了巨型的战船编队,加上长期征伐,对战斗情况的熟悉,可以说具有绝对性的优势,收复台湾不过是探囊取物。

掌握了诸多的情况,对于这一次的战斗,苏天成一点都不紧张,他需要考虑的是收复台湾之后,如何的建设台湾的问题。

不仅仅是苏天成,孙传庭、渠清泽、刘铁汉和王大治等人,都有着充足的自信,有关驻守台湾的荷兰人的情况,他们都是清楚的,击败荷兰人,将荷兰人彻底撵出台湾,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只不过他们之中,除开渠清泽和宋思军,其余人不是很明白,既然江宁营有着充足的把握,为什么还要派出两万大军,一百余艘的战船编队,利用了如此巨大的消耗,去收复台湾,这样的举措看起来,是不是有些过于的谨慎了。

海上的航行是枯燥的,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孙传庭、郑鸿逵以及郑成功等人,在航行的途中,也不忘记组织一些训练,让江宁营将士能够更加的熟悉海上作战的规则,保证为即将来到的战斗,做好最为充足的准备。

第九百七十七章 收复台湾(2)

大军乘坐战船,从泉州出发,并非是走直线到达台湾,需要绕道,从福建到台湾的航线,基本固定下来了,有两条线路可供选择,其一是从泉州出发,直接到台湾的基隆,这条线路距离是最短的,但基隆在台湾的最北边,距离荷兰军队主要驻地台湾南部,尚有一定的距离,虽说荷兰殖民者也占据了北边的基隆和淡水两个港口,但在这里的统治基础是比较薄弱的,主要的力量还是分布在南方的澎湖列岛、嘉义、台南和高雄等地,大军直接抵达基隆,不可能一举歼灭荷兰殖民者的主力军队。

其二就是从泉州航行到漳州府所属的厦门岛,从厦门岛出发,攻占金门岛、澎湖列岛,登岸之后,攻打嘉义、台南和高雄,给予荷兰殖民者毁灭性的打击,接着大军兵分两路,一路走海路,到达基隆和淡水,一路走陆路,沿路收复台湾驻地,最终两军在基隆会合,彻底剿灭荷兰殖民者的军队,全面收复台湾。

孙传庭做出来的决定,是走第二条路线。

这也是因为孙传庭和渠清泽等人掌握的情报,逃出福建的一些商贾,盘踞在金门岛,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势力,这里距离泉州还有一定的距离,加之孙传庭带领江宁营水师到达泉州之后,熊子健的一切安排,都是以江宁营为主,暂时没有对盘踞在金门岛的势力进行围剿,一段时间过去,这些势力逐渐开始演变为海盗的性质了。

既然要收复台湾,当然也要全面收复台湾海峡所有的岛屿,不能够留下一丝的隐患。

泉州距离漳州不是很远。

战船编队在大海上航行了三天,抵达了金门岛附近。

尽管说盘踞在金门岛的商贾。包括他们的护卫,隐隐知道了一些消息,但他们认为在大海上,逃生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的船只灵活,看见局面不利。就可以迅速的逃走,等到大军离开之后,他们回到金门岛,继续做海盗的勾当,继续想办法撕开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