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谪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谪仙- 第3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思邈长眉一抖,长大嘴巴也难以表达自己地惊异……

这几年的端午节几乎都是静斋最喜欢宣布或发动某件事的日子。大业十六年的端午节却有些特殊。帝踏峰上,山门紧闭,云雾缭绕的寺院中传出阵阵悲悯的诵经之声。山下却有着三千破晓精兵以及一千神火兵,他们全副武装。稳守住了下山的唯一通道。

“妃暄终于体会到祖师地尼所创《慈航剑典》上剑心通明境界所必经地破而后立、颓而后振的真义,可为何永远掌握不了你的破绽、亦理解不了你的心思?”

朱浩脸上温和地笑意从未变过,只将目光投向山顶金碧辉煌的静斋,低声道:“有人会理解。”顿了顿,朱浩补充道:“后人会理解,而不理解的人都是身在局中看不透的人。我自认为已经从局外转了一圈才跳进来,所以不会被一些东西的表象迷惑。”

“锵啷”一声厉响。色空剑爆射出无比激烈的黄芒。比头顶的太阳更加灼目,在浓烈到极点地时候猛然消失。顿时令关注这里地人因为这极强到消失的转变瞬间而觉得眼前一黑。

“咻…………”一声清吟,一道淡淡地光影激射而出。待周围其他人看清的时候,师妃暄已经把剑收回来,静静的立在那里。一双美目一动不动的盯着身前的朱浩。

朱浩依旧是笑意盈盈的样子,一直注视这对方的动作。周围的士兵有些面面相觑,因为师妃暄刚刚收剑,朱浩身旁三丈外一块一人多高的一丈见方的大理石如同一块被切开的巨大豆腐一样,从中间分裂成两半。断口处光滑如玉,就像是一块可以反射阳光的镜子。

师妃暄一手握住剑柄,一手握住剑身,冷冷的看着面前几乎无动于衷的朱浩,连玉手被剑刃割破,鲜血潺潺流出都毫不在意。

色空剑在她手中渐渐弯曲,发出一阵类似悲哀的低鸣。

“铮!”一声尖锐脆响,慈航静斋的镇派之宝在它最得意的弟子师妃暄手中断成两截。

色空剑折,师妃暄仿似一下失去了全身所有的力气,娇躯轻轻一晃,松开手,任由断剑落在地上。倔强的转过身去,用力的深吸两口气。师妃暄尽量平复自己的情绪,淡淡的道:“从此以后,慈航静斋再不沾染半点红尘!”

说罢决然踏上上山地石阶。

一滴晶莹剔透的泪珠顺着她绝美的脸颊滑下,透过阳光的折射,比钻石更加耀眼,师妃暄伸出流血不止的左手将它接住。泪珠融化在血液之中,师妃暄加快脚步,可是虚浮无力的身体令她连掌握自己的平衡都极为费力。脚下绊在石阶上,更是一个踉跄。差点摔倒。血迹顺着阶梯一直到山门。那是她刚刚走过的路。

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的朱浩注视着对方忽然柔弱地背影,不自禁地想起在成都时,她泪流满面的问“你为何总不遂我的心意”时的脆弱。

一个女子柔弱的肩膀是不应该担负如此的重任的。

朱浩轻叹一声,摆手道:“我们走吧!”

全部用大理石铺成地广场上是数百名尼姑,她们全部低垂双目席地而坐,虔诚的念诵着经文。师妃暄踉跄着穿过广场,脸上泪痕犹自未干。她冲进大雄宝殿。见到正不急不缓的敲着木鱼、对着金尊佛像低声念着佛经的梵清惠,立刻扑通一声跪下去,头磕在地上,悲泣道:“师父,请为弟子剃度!”

梵清惠依旧不紧不慢的敲着木鱼,阵阵梵音洗涤着她躁动不安的心灵,使她渐渐恢复平静。

“唉……”梵清惠放下木鱼。同样轻叹了一声,“你起来吧,孩子。”

早在克复长安之时,魔门已经第一个遭受严重打击。近乎被连根拔起。因为魔门的高层几乎在围攻朱浩时死于宝库涌来地洪水之中。而已经掌握了对方踪迹的朱浩当然带领士兵对这些余孽发动了雷霆攻势。直到这个时候,朱浩也才发觉以前小觑了魔门的影响,因为这一动,竟然查出魔门的根底比他想象地要庞大的多。这中间不光涉及许多商人巨贾,还有很多朝廷重臣。

大业十六年秋收的时候,互相对峙了许久的李唐与杨隋之间再度激烈交锋。不甘心看到中原再度强大起来的其他邻国几乎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李唐身上。东西突厥首次联合,共同输送了铁骑二十万进入中原。随时可以加入战场。

因为东西突厥势大。所以草原上其他国家更希望中原不能一统的同时更多一些消耗突厥人地势力,这样他们才有迅速崛起并取而代之地机会。所以胡人骑兵只有东西突厥以及铁勒直接派出兵力。铁勒抛开与突厥之间的仇恨而选择对南边出兵地理由不光是为了防止中原坐大,据说其中还有铁勒宗师飞鹰曲傲与并肩王朱浩之间的私仇有关。

这一次会战比其他任何一次都更加危险,几乎决定了中原以后百年以上的命运。如果杨隋失败,那么极有可能守不住江北,只能通过黄河、秦岭、襄阳、长江一线稳守南中国。那么以后,天下将长期面临南北分裂的状态,以后塞外胡人的野心膨胀,中原必将重复另一个五胡乱华的悲剧。到时候却不一定有另一个冉闵来拯救汉人的命运,或者说拯救华夏的命运。

这一战,有宋缺统领的十万岭南俚寮战士,有张须陀带领的七万虎牢精兵,有徐世绩指挥的五万长信兵,有李靖指挥的两万黎明精锐,有寇仲手下的两万破晓精兵,有徐子陵带领的八千神火兵。还有牧场提供的所有可供骑乘的战马十七万匹以及最精锐的牧场骑兵五万人。另外还有七万骁果,其他隋室府兵不计其数。这一战杨隋正式投入的兵力足有精兵五十多万,可谓是盛况空前。

为筹备着一场大战,李阀同样投入了无数兵力。在突厥的授意与强迫下,短短一年时间,燕王高占道、定扬可汗刘武周、宋王宋金刚、幽州罗艺等原本由突厥扶植或受到他们威胁的势力纷纷降唐。北方仅有的两个反抗势力分别就是隋室老将薛世雄以及河北夏王窦建德。而薛世雄被高丽与周围其他势力牵绊,无法策应隋军的行动。窦建德则尽起兵力,与已接受李唐官爵赐封的宋金刚大战于河北,一时也脱不开身来。

“这是关系华夏民族危亡的一战,更是决定中原两千三百五十万百姓生命的一战!”

朱浩在江都军营中说出的这句话被广为传诵,一时间大隋各地报名参军者多不胜数。大部分青壮都放下锄头踊跃参军。

官府后来下了公文,在全国各地扩大府兵招募,适龄男子农闲之时都需要参与训练,战时则可以作为预备役拉上战场。

朱浩看到文件上说想要参军之人足有六百多万时,将信件传递给在座的诸位将领,待他们一一看完并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之时,朱浩起身,铿锵有力的道:“这就是民心的力量,也是我们华夏的希望所在!我们有打不垮的斗志,纵使突厥兵再多十倍也只能滚回老家!”

他的这句话再次被传遍全国,平时只求保暖的百姓们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热血。

九月初九,隋室誓师北伐。

“不破胡虏,誓不后退!”

“不破胡虏,誓不后退!”

“不破胡虏,誓不后退!”

广场上黑压压的士兵们群情激奋,高举着兵器声嘶力竭的怒吼着这个口号。声音直冲云霄,整个江都城、甚至周围百里都能听到这个声音的激荡。

杨广将手搭在朱浩的肩膀上,低声道:“朕在皇宫摆下酒宴,静待王弟凯旋!”

朱浩沉默的点头,道:“我会完成自己最后的心愿,皇上放

朱浩没有再开自己的车子,而是选择跨上乌云。每当看到它,便会想起牧场还有一个正在牵挂他的人。

朱浩抚了抚乌云长而整洁的鬃毛,忽然高声唱道:“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这一天,浩浩荡荡的隋军行军途中不断齐唱这首热血的歌曲。

卷八 北上传旨-卷十 西征北伐

第三百九十二章 … 问道七诀

“在做什么?”宋缺踏着月色踱步过来随口问了一句靠在庭院一株大槐树旁的朱浩。他依旧是那副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样子。洛阳之战已经将近三个月,又要过年了。现在两方的攻势都渐渐缓了下来。

越是大规模的战役,在双方统帅都不犯什么大错的情况下,计策和奇招所起的作用就越小。这种消耗战考验的是兵员素质、后勤补给与士气。在野战上,几乎倾国而来的突厥狼骑的确是个巨大的威胁,突厥兵的素质与数量令李唐在野外战场近乎无敌。若不是猎鹰战术被破,又反被自己的猎鹰侦查,隋军很难弥补这一方面的差距。隋军的骑兵数量并不必对方少了多少,但是这些自小在马背上长大的民族,箭术和骑术练了一生,的确不是靠隋军的几年训练就能达到的。

朱浩听到他的声音,转身道:“宋大哥的军务处理完毕了?”

“我可未学你忙里偷闲,刚好而已。”

“那你看看这个吧!”朱浩将手里的一张烫金的帖子交给宋缺。宋缺扫了一眼,惊异道:“战书?”

朱浩苦笑着点了点头。

翻开一看内容,宋缺眉头大皱,摇头道:“不能去!”

上面是“武尊”毕玄与“弈剑”大师公邀朱浩前往论武的帖子。写的很文雅很客气,但意思却不大客气。表明了又是一个针对朱浩的全套。

“对方肯定不止这两个人对吗?”朱浩淡淡的一笑,看了宋缺一眼。

“看来你已经有决定了。”宋缺将请帖交给他,沉声道:“宋某刚好亦很久没有动过筋骨了,那我们一起去吧!”

“宋大哥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这里还需要你。尤其是我走了的这一段时间。”朱浩轻笑一声,认真的道:“放心,我相信他们已经留不住我了。”

语气很淡,但里面不容置疑的自信却表露无疑。

宋缺点了点头,转过身去。轻声道:“小心一些!”

“我知道。”

“不要全部解决了,不然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