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独裁者报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独裁者报告-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担负着挽救天下的重任。。。。。。

自己出生的时候,颇有一些神秘色彩。

自己曾祖父曾竟希,在自己出生之前曾经做过一个梦,云遮雾罩,阴霾满天,雾气之中,一条巨大的蟒蛇在空中盘旋,呼地一下降至院子上空,盘旋一周,慢慢将巨大的蛇头进入房门。大蟒虫双目闪光,浑身黝黑,嘴里吐出血红的信子,嘶嘶有声。。。。。。

而在自己出生之后,曾祖父欢天喜地地说:

“当年郭子仪出生时,他的爷爷也梦见大蟒临门,郭子仪还不是成了唐朝兵马大元帅,成了大富大贵的名臣名将。今天蟒蛇进入我曾家门,崽伢子正好降生,这不分明是又一个郭子仪降生吗!我们曾家的发达,要应在此子身上了。。。。。。。”

此后,巨蟒降生曾家的传说纷纷扬扬,流传在那古老神秘的高嵋山麓,流传于湘乡、衡阳偏僻的山村中。

到了后来,就连曾国藩也渐渐相信了自己真的是蟒蛇转世,将来不是一代名将,就是朝廷之重臣。

只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让两湖独立的这一天。。。。。。

“大帅,后天就是个好日子,既然咱们主意已定,我看不如趁早。。。。。。”重伤未愈的鲍超,显得热情高涨地说道。

看着部下们眼中的期待,想着未来即将到手的大权,曾国藩长长地吸可口气,然后用力点了点头。。。。。。

。。。。。。

公元一八五七年,满清咸丰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在两湖,一条震动天下的消息再度传来!

随着三省独立之后,两湖独立!

前满清两江总督曾国藩,宣布湖南湖北独立,自任大都督,不再听命于满清朝廷。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天下风云再变!

先是手握重兵的张震宣布三省独立,接着又轮到了同样手握重兵的曾国藩!

军政府、太平天国、两湖大都督府、满清朝廷,四个政权出现在了中华大地之上。

而在这四个政权之中,从目前看起来,还是满清朝廷占地最多实力最强,太平天国虽然正在走下坡路,但依然拥有强大兵力。

军政府火器犀利,又有洋夷支持,同时拥有就中国来说最强大水军,军力壮大,但就地势而言却是最恶劣的一个。

军政府处于满清、太平天国、两湖大都督府三面包围之中,自保尚且可以,但要想击败其它势力却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

而两湖大都督府目前是最弱小的一方,以前在满清朝廷支持之下,是除了百战军之外,中国第二大的朝廷正规军事力量。

但是现在一旦脱离满清,则情况大不一样。

两湖大都督府的独立完全是个突发状况,曾国藩始终是以正统之道学先生出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也得到了地方士绅的拥戴,但现在独立之后,曾国藩在士绅阶层的个人声望,却一下从顶峰跌落到了谷底。

失去了士绅的支持,湘军各个方面都遭遇到了严重困难,尤其是在军饷的供应之上,简直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好在军政府第一批军事援助,在曾国藩在需要的时候到达了,这才解了曾国藩的燃眉之急,而随着援助物资一起到达的还有军政府大元帅张震的一封亲笔信:

“。。。。。。而今非常之秋,唯有辣手以整顿两湖地方,顺大都督者昌,逆大都督者亡,除此之外再无它法。。。。。。”

曾国藩知道张震这封信里的意思,是要让自己“杀”,自己仔细想想,要想让大都督府迅速站稳脚跟除了一个“杀”字之外当真再无良方。

而在张震的信里,除了明确表示军政府全力支持大都督府外,还特别问曾国藩要了一个人,一个曾国藩怎么也想不到会要的人:

左宗棠!满清兵部侍郎左宗棠!

在两湖独立的时候,左宗棠就在湘军之中,原本是想和曾国藩一起商议如何尽快扭转目前被动的局面,可谁想到偏偏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左宗棠当然不会和这些“乱臣贼子”一起反叛朝廷,曾国藩也毫不留情面的把左宗棠扣押当成了人质。

可是,张震为什么会要这个人?

左宗棠是个大人才,但是,这样的人会为张震所用吗?曾国藩觉得不太可能,张震在信里提出了优厚的条件来交换左宗棠,可是张震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一章 满清新军

第二百七十一章 满清新军

如丧考妣,京城悲恸!

坐镇在紫禁城里的咸丰,无论如何也都不会想到,所谓军政府的麻烦还没有解决,现在唯一能够指望的上的湘军,也跟着闹起了独立,这天下还有谁是靠得住的?

宫里的那些人可当真跟着遭了殃,就看到主子爷动不动的就骂人,杀人,有好些个宫女太监就因为那么一点小事掉了脑袋。

这宫女太监心里可是一直在那不断埋怨着曾国藩,你这好端端的跟着张震闹什么独立?

皇上本帅就因为喜好女色,又喜欢吸食大烟,这身子骨本来就弱,眼下这局势一闹可就更加不得了了。

前些个日子还因为这事大病一场,这几日才见着爽快了些。。。。。。

“说吧,今儿个又有什么事了,。是谁又在那里闹腾独立了,还是什么地方又反了!”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肃顺和奕䜣,咸丰有气无力地说道。

肃顺和奕䜣互相看了一眼,这个时。候要去招惹皇上,那可不是什么太妙的事,肃顺硬着头皮说道:

“皇上,大臣们联名上了一道折。子,说应以国家朝廷大义,派出一员干练之才前往两湖,对曾国藩大加训斥,以皇上之赫赫威名必然能够说服曾国藩重新归顺朝廷。。。。。。”

咸丰不怒反笑,让肃顺把折子拿了过来,只草草看。了两眼,指着上面说道:“这,还有这,他们既然说凭借朕的赫赫威名就能说服反贼,那就派他们去吧,告诉他们放心,他们万一被那些反贼杀了,朕,帮着他们养着一家大小!”

“皇上息怒,那些大臣的话最是要不得的。”正在气头。上的时候,懿贵妃兰儿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碗银耳莲心羹,亲手侍候着咸丰吃了一口:

“皇上,您要是让那些大臣去两湖,只怕他们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皇上反而气坏了身子,这又是何苦呢?我看还是另外再想办法吧。。。。。。”

肃顺在下面微。微摇了摇头,这个女人怎么越来越喜欢干涉政务了?可说来也就奇怪了,皇上偏偏还就喜欢听这女人的话。

“懿贵妃,如果人人都和你一样的多好?可惜你只是个女人,可惜。。。。。。”咸丰叹息一声,恢复了一些精神:“你们都说说看,眼下这个局面应当如何处理。。。。。。”

肃顺硬了一下头皮,说道:

“臣和军机处的几个大臣商议过了,其一,祸首皆是因为张震而起,张震家眷已经逃出京城,可张震的老丈人,前兵部尚书周祖培尚在京城,应当立即抓捕周祖培,也好让张震不至于那么肆无忌惮。。。。。。”

“抓捕周祖培,这个恐怕不太好吧?”咸丰显得有些犹豫,皱了一下眉头说道:“张震虽然谋反,可是周祖培还是忠于朝廷的,我听说张震派人来京城接他,周祖培反而把接他的人给送到了衙门里面。。。。。。”

懿贵妃未等肃顺开口,抢先说道:

“皇上,这个时候切切不可再有仁慈之心,周祖培虽然忠于朝廷,可终究张震反了朝廷,按照咱们大清律令,不杀他已经很对得起他了。。。。。。”

咸丰叹息了声:“那就这么办了罢。。。。。。”

“其二,目前我们应当把主要精力从伪军政府放到两湖之上。”肃顺虽然大是不满懿贵妃如此插嘴干扰朝政,可还是强行忍住了厌恶:

“百战军装备精良,身后又有洋夷撑腰,急切间动摇张震不得,而且张震还要和发匪对峙,臣以为就让他们慢慢消耗好了,而曾国藩那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曾国藩所谓伪两湖大都督府,并没有得到当地士绅认可,况且湘军在江西等地连番惨败,实力大受损耗,若能集中起全部力量,趁着湘军在两湖之地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大举进攻,则湘军必然大乱,臣以为,朝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扑灭湘军之乱,而后再行休整,慢慢恢复朝廷之元气,平定张震百战军之乱!”

咸丰听着频频点头,可随即又叹息一声:“话虽然说的有理,可是咱们到哪去调集一批能打仗的人马出来?”

“臣已经想好了,可用僧格林沁平定两湖!”肃顺早有定计,声音稍稍大了一些:“博多勒噶台亲王此前大败发匪北犯之军,骁勇善战,决然可以用来定两湖之乱,除此之外,皇上,臣要报告你一个好消息,恭亲王所练新军已成,只请皇上检阅!”

“什么?”好像受了什么刺激一般咸丰一下站了起来。

奕䜣上前一步,大声说道:“皇上命臣操练新军,历时两年新军已成!”

咸丰大喜过望,上前一把抓住奕䜣的手:“好,好!”

说这兴奋的来回走了两步,眼中神采飞扬,虽然还没有看到什么“新军”,可是这两个字仿佛平息叛乱只在旦夕之间:

“朕这就随你一同前去,检阅新军!”

奕䜣所操练的新军,人数两万余人,大部配制新式火枪,新军人数都在十八到三十五岁之间。

奕䜣为了这支新军,当真下了不少苦功,不仅事事亲为,而且光着采办火枪一事就不知下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少冤枉银子,这才把新军弄的有了几分模样。

咸丰可从来不动这些“新军”,和之前的八旗有什么不同,反正看着面前这些士兵精神抖擞样子,心里就觉得特别高兴。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看到皇上仪仗过来,那些新军一起大声吼道。

“好,好!”咸丰又是一阵欣喜,忍不住大声说道:“看赏,每人赏银十两!”

肃顺在边上听着连连摇头,皇上这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皇上金口一开,二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可又这么流走了。

可眼下皇上正在兴致头上,自己要反对的话岂不是扰了皇上雅兴。。。。。。

“臣新军统带格沈噶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此时一员清军参将上来,抱拳躬甚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