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鲜国王其实也没有什么。。。。。。。”
李平大喜过望,原本以为会受到严厉处罚,谁想到不但没有什么处罚,反而在天朝官员的嘴里自己还大有可能成为朝鲜国王,正想谢恩,却听莫黑淡淡说道:
“不过,有些条件若是你能答应了,才可以将你立为朝鲜国王,不然的话陛下必然不肯答应!”
等莫黑慢条斯理的把条件说出来后,李平的汗水再度流了下来,这些条件如果答应了,自己就算登上了国王位置,只怕也会惹得天怒人怨,说不定自己今天当上国王,明天就会落到和李升一样的下场。
莫黑轻轻拍打了一下李平肩膀:“其实这也没有什么,我们会竭力站在你的一边,任何反对你的人和势力,都会在我们的协助下被铲除干净,当然,考虑到你答应这些条件之后会面临到的压力,我们也帮你想了办法,非但你不会成为朝鲜罪人,反而还会成为朝鲜历史上一位英明有为的国王,会让你的名字永载朝鲜史册!”
见天朝官员说的如此斩钉截铁,李平稍稍放下心来,终究还是国王的位置始终在那诱惑着自己,在那迟疑一会,用力点了点头。
莫黑脸上笑意愈发浓厚:“李平,很快你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有一样事情我必须要告诉你,李升想要除掉林氏,其实那是没有错的,在你没有登上国王位置之前,当然需要林氏的帮助,可是等你登上国王宝座之后,林氏只可能对你产生威胁。商人干预到朝政之中,非但相当可怕,而且还会对你的王位造成严重威胁!”
李平在那沉吟着,然后似乎悟出了什么,长长舒出了口气,然后点了点头。。。。。。
。。。。。。
朝鲜国王遇刺案,很快得到了“侦破”。
龙虎营大将李成,这个坚定的站在李罡应一边,竭力赞成李熙成为朝鲜国王,并且对自己并未成为新军大将的朝鲜朝廷重要武将,成为了全部事件的策划者!
被抓捕归案的李成无论如何也都不肯承认这样的罪名,但他的家人亲信李应却出卖了自己的主人。
在李应的供词里,详细说明了李成是如何与李罡应勾结,如何收买杀手,如何安排杀手进入王宫行刺等等。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的确李成具备把杀手安排进王宫的本是,而且和李罡应之间关系,也广为朝鲜王宫上下所知。
李成承不承认已经并不重要了,在中国皇帝的许可之下,李成被五马分尸,并且株连九族,据说在李成受刑之前,悲哀的对身边人说道:
“李应就连字都不认得,又怎么能写出什么供词。。。。。。”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李成有再大的冤屈又有谁会同情?
李成全家上下,就这么莫名其妙的遭到了飞来横祸。
而那位出卖了自己主人的李应,似乎也并没有得到什么好的下场,在朝廷因为自己举报有功,而赏赐给自己的,原先李成居住的府中,某天夜里闯进了一伙强盗,而李成和自己刚刚娶的老婆就这么死在了这伙强盗手下。
做为参与者之一的李罡应,被判死刑,其子李熙及其家人,被判处流放,终生不得再进入汉城半步。
李罡应死也不会知道的,在另一段历史上,自己的儿子李熙会当上朝鲜国王,而自己会赞襄政务,号兴宣大院君,自此开始长达十年的新政改革,并两次打退欧洲入侵。
一切一切的历史,包括朝鲜的,中国的,都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改变了,这个人掌握着一切至高无上的权利,这个人在那默默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着一段接着一段的历史。
现在,一切障碍都已经扫除,李平,这个得到中国人支持的光成君,朝着自己梦寐以求的那一张宝座,终于跨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正文 第四百八十四章 身世
第四百八十四章 身世
“密呈:大皇帝陛下。
。。。。。。。占领全朝鲜当动用兵力。。。。。。耗费资金。。。。。。。胜利可能。。。。。。失败可能。。。。。。”
张震看着报告。然后把这份报告放到了一边。
这是一份详尽而又完美的分析报告,在这上面列出了占领整个朝鲜,需要动用的兵力,需要耗费的资金,可能遭遇到的反抗,可能的死伤人数,成功要付出的代价,以及失败可能付出的代价。
事无巨细,每一项都详尽的列举在了上面,甚至具体到了在推进过程中,朝鲜每一个道、每一个郡拥有的兵力、当地朝鲜人对朝鲜的忠贞度,对中华天朝的畏惧感,以及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付可能来到的占领军。
整整六百多页,而这只是全部“朝鲜分析”的一部分。
“这是帝国总研制部,刚刚送来的报告。”张震手指点了一下这份报告,面色严峻:“总研制部的任务,就是指挥我们行动的大脑。六百多页,这只是全部朝鲜分析的一部分,在这份分析之中我们已经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动用武力占领整个朝鲜,虽然能够办到。但得不偿失,得不偿失那。
当初在成立总研制部的时候,有些人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打仗,出动军队也就是了,要那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人,进行一些分析,除了会动摇军心以来,不会有别的作用。可我要告诉你们,在我们进行上海之战前,如果能有这样谨慎严密的分析,上海之战就会轻松许多,我们的士兵也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帝国现在就是一部巨大的机器,每一个零件的运作都必须谨慎再谨慎,甚至要谨慎到刻板,每前进一步都必须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行进。胳膊指挥不了大脑'。。',只有大脑才能指挥胳膊!”
说着收好了那份报告:“说下朝鲜目前状况。”
莫黑身子挪动了下:“陛下,李平已经成为朝鲜国王,只等着陛下正式册封,‘中朝汉城协定’签署完毕,朝鲜开放东北六镇,将其设为中朝自由区,我已经密令国内,动员国内百姓向东北六镇进行大规模迁移,预计在未来三年之内,东北六镇的中国居民能够超过二十万人,未来十年之内东北六镇之内中国军民将占八成以上。
通过这样办法。我们可以鼓动东北六镇要求独立,然后逐一纳入帝国版图,乐观估计十年之内东北六镇即可以通过非武力形式收复。”
“军事方面要确保迁移进东北六镇的中国军民最大安全!”
“是的,陛下。”司马启明接口说道:“超过四千的百战军,一万大帅卫队以及非正规军事力量,将会严密控制东北六镇,我们将会在一年内鼓动一次大规模的骚动,然后接管东北六镇的治安权,确保迁移到东北六镇的中国人,不会有人身伤害危险。”
“陛下,‘中朝汉城协定’,将会在陛下离开朝鲜之后公布,李平很有可能面临朝鲜上下压力,所以为了把矛盾转移,确保李平朝鲜国王位置,我们采取的第一办法,就是宣布朝鲜林氏为叛乱组织,进行武力镇压,林氏拥有私人武装,必然不肯束手就擒,这样朝鲜朝野上下。就会在短时间内将对朝鲜国王的不满转移到国内内乱之中。
其次,我们会鼓动李平对日本福冈等地进行军事威慑,必要的时候,出动军队夺取福冈等地的某些城镇,用战争来转移朝鲜国内矛盾。。。。。。。”
张震满意地笑了:“这些事情你们去处理好了,不必再行上报,有的时候战争未必能够达到你们做出的成绩,我曾经说过,除了在印度之外,中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卷入战争,把大量的精力、物力投入到国家建设之中。美国在打仗、法国在打仗、英国在打仗,很快,以普鲁士为主的德意志也会打仗。
让他们打去,打个天翻地覆去,我们埋头做自己的事,稳定周边国家,稳定国内民生,发展军事力量,把世界局势慢慢纳入到我们想要看到的局势之中。。。。。。”
在中华大皇帝陛下离开朝鲜的前夜,张震和自己的这些部下谈了整整一夜,没有任何的片言只字纪录,除了当事人外没有人知道具体谈到了些什么。。。。。。
一八六二年七月十日,大皇帝陛下结束在朝鲜的视察,在朝鲜新任国王李平及朝鲜文武官员的送别声中,离开朝鲜。
就在大皇帝陛下离开的当天,朝鲜宣布巨商林氏为叛乱组织,协助并且参与了对前国王李升的刺杀行动,围捕行动于同天展开。
林氏武装对抗,此之谓“朝鲜商人之乱”。
就在朝鲜当局对林氏武力绞杀的次日。“中朝汉城协定”公布,在这个时候林氏进行的武装叛乱,已经极大程度吸引住了朝鲜人的注意力,很少有人过多关注这份协定,但谁也无法想到这份协定将会给朝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
海风吹拂过脸庞,张震闭着眼睛,享受着海风的清凉,和跟随着海风一起带来的那一点淡淡的海腥气。
“陛下,前方出现两艘快速舰船。”
张震睁开了眼睛,前来报告的车毅也并没有什么太多慌乱:“已经派人联系过了,是我们的私掠舰队。”
“私掠舰队?有朝廷颁发的许可证没有?”
“有,刚才职下已经在名册上找到了这两艘舰船,从名单上来看他们拥有的是朝廷颁发的二等私掠许可,不过舰长知道这是陛下的舰队,已经派人联络,希望能够觐见陛下。”
“荒唐。”莫黑皱了一下眉头:“只拥有二等私掠许可,怎么有资格觐见陛下?派员去好生抚慰一番,就说陛下今天不想见他们!”
“等等。”车毅正想离开,张震却忽然开口说道:“见,左右在海上无事,见一见也无妨,这些私掠舰队也颇不易。”
车毅领命匆匆离去,莫黑一旁笑着说道:“陛下。你当他们真不容易?我和司马启明聊过,这些私掠舰队的日子过着舒服着呢,除了上缴给朝廷的税收以外,每月获取的利润,只怕比一个商人辛苦一边获得的还要多。”
“你那么羡慕他们,等回去后我也发给私掠许可你。”张震哈哈笑了起来,忽然面色一沉:“莫黑,我知道你和夏侯清之间有些不同寻常的关系,以前问你总不肯说,现在国内太平了,你我心里都知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