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独裁者报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独裁者报告- 第5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4日,我应约前往第13突击师对全体官兵发表了讲话。

23日凌晨4点,第3突击师抵达前线。第3军快速向前推进。人们意想不到的是,第14突击师与英国第17步兵师之间长时间的战斗,在在第3突击师到达之前,却突然把英军赶跑了。

4月25日这一天很有趣。昨天下午,我们听说有5000名敌军士兵与第26师接触,愿意缴械投降,后经了解才知原来是替英国卖命并与我们作战的澳大利亚人。于是问题产生了,他们是战俘,还是盟友?因为澳大利亚已经投降了。

最后,我们判定他们是战俘。他们过去和现在一直是战俘。

中午,司马长策打来电话,他提议第1集团军各军依次向南扩展,基于北面残敌已被肃清,各军可以依次向南推进。我们对这一提议非常满意,因为,我们沿这条战线有一条漫长而没有掩护的侧翼。

第14突击师抵达了第3军作战区中心附近的作战区域;第3军第86师的先遣团同时抵达了自己应该到的目的地。那里的将军向我保证,天黑前,他一定会枪占敌人阵地,我知道这位将军他是一个热衷于工作的人,也是一个伟大的战士。

第11突击师已经越过阵地并且向前推进了8公里。

前两天,第3集团军的战斗伤亡人数每天不超过100人,非战斗伤亡人数同样很少。人们只要考虑到当时第3集团军共有14个师参战,加上参战的相应其他军和集团军直属部队,那么就不难想到战斗的代价是多么微小了。

26日,我察看了第99师和第14突击师。这两支部队司令部的工作都没有给我留下特殊的印象。第3军第86师已经抵达S6阵地,战斗正在郊区进行。

我回到司令部后得知,第20军第65师和第71师都强行突破了各自目标,一个师在东,另一个师在西。他们遭到一些没有炮火掩护的敌军的微弱抵抗,正按计划迅速前进。

第10军方面,第11突击师已抵达距伦敦2线防御阵地6公里处。第90师的一个营正向敌人逼近,准备占据通向第11突击师后方的要道。因为据传情报说,英军第11步兵师企图从这条线路进攻。

第3军方面,第86师和第99师都已成功地突破敌人阵地,第14突击师正在展开强行攻击。

很显然,第3军和第20军之间正在进行暗中较量,因为两位军长都是智勇双全的指挥官。

第10军无法加入这场较量,因为他们那个战区道路状况极差。他们只能把师排成纵队前进,而且是异常艰难地前进。

第5步兵师又调上来了,几位将军来到我们这里,与我们共进午餐。我们讨论到了关于英国的投降,我们一致认为英国必须无条件投降,否则没有什么可以谈论的。

第3集团军还在进攻,我相信这将是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次行动。

有人和平时期比战争时期困难更多,这一点我很同意。事实上,打仗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冒险。。。。。。

29日,俘虏人数达28000人。

下午1点30分之前,我没能离开司令部,我必须等待司马长策将军的通知,是由司马长策军团继续进攻,还是让第7集团军接管这一任务。1点30分,我重于做出了决定。由第7集团军进攻。

新作战分界线是:按原分界线第3集团军和第3军位于X11防线;随后向东推进。

我给第3军打电话,告诉他们发生的情况,并让他们继续在允许进攻的小块区域前进。

第20军第65突击师和第10军第11突击师连续渡过阻挡他们行进的阵地并迅速向前方挺进。我决定派第4步兵师去执行交通管理的任务;同时,从第120军或第20军抽出一个师纳入第3军,以防可能发生的战斗。

在返回第3集团军司令部途中,我们看到很多被俘虏的英国人,他们看来吃得不错,走起路来兴高采烈。我们只有一名士兵押送这1000多名俘虏。

一辆牛车差点把我们撞死。这辆牛车突然从岔路上窜出来。车辕只差一寸就扫着我们了。在战争中,时间就是生命,牛车常常延误时间,从而增加了人员的伤亡。

如果我还要进行一场战争的活,我就制定一条强硬的规定,马车、牛车或民用机动车辆等一律不准占用行军公路。我将通过射击牲畜、摧毁车辆来强制执行这一规定。

当天下午,我的父亲,也就是帝国皇帝陛下的贺信,送到了我的手中,我的那位伟大的父亲,在贺信中这么写道:

‘。。。。。。我谨向你和英勇的中国军队全体官兵表示祝贺。祝贺你们勇往直前。取得了伟大而辉煌的胜利,并为这光荣日子的到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军队的英雄事迹体现了中国历史上荣传统。你和你的英勇的部队将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

我认为这封信非常恰当地表明战争已经全部结束了。恐怕这是我亲历的最后一场战争了。。。。。。”

11月1日,攻克伦敦外围最后一道防线的“威斯金森防线”之战爆发!

在这,英国人集中起了全部能够集结的精锐部队,一旦“威斯金森防线”失守,那么伦敦就再也没有防御下去的可能了。

就在密集的火力准备继续进行的同时,中国军队坦克部队和步兵接到命令开始进攻。数十万中国将士将士在呐喊声中开始冲锋,向威斯金森防线发起冲锋。在后方,做为总预备队的中国军队将士斗志昂扬。

除了零零星星的机枪声外,英军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反击。因此一开始,进攻非常顺利。在首轮炮击结束30分钟后,司马长策用无线电话向张战报告:“第3集团军已经拿下第一个目标!”

站在司马长策的指挥所里,张战元帅完整地观看了的第一阶段攻击行动。对于部属们的初步成功,他给予了热烈的祝贺。

与此同时,英国指挥将领同样非常清楚自己当前的艰难处境。对于中国军队的猛烈炮火准备,尽管早已预见到它的猛烈程度,但当真正的攻击开始后,他还是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引用他英国将领的原话就是“史无前例的可怕”。

当前线的第一份报告到来时,指挥部里的许多人都认为己方前沿阵地已经完全被毁。

凌晨5时,就在张战下达进攻命令一小时后,中国第2军团发起进攻。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后,攻击行动正式发起。

坦克开始配合进攻,发动机的轰鸣声和履带的撞击声惊天动地,整个大地都在颤抖。紧接着另一波坦克又涌了上来。在红色火焰的映衬下,它们的轮廓非常清晰。这时,中国军队步兵从大火中间冲了出来,他们至少有上万人,一边呐喊着一边冲向阵地停了下来。

上午11时,进攻已经开始了7个小时,英国人还在顽强防御着,张战再也无法容忍这种拖延了,决定立即将全部坦克部队和飞艇部队投入战斗。

现在,殿下认为再也不能继续浪费时间了,于是决定动用精锐部队杀开一条通向伦敦的血路。

尽管中国军队的攻击遭遇极大的困难,但坦克部队的到来,为司马长策部队的主攻行动增添了胜利的火力。

最后的进攻开始。预备队投入到了战争之中,摧毁英军的顽强抵抗,次日早晨开始发起另一轮攻击,首先进行30分钟的炮火准备,而后进行地面突击。

经过白天的激烈战斗,中国军队建制有些混乱,他们将在夜间进行重组、再补给和变更部署。同时,为了削弱在第一次大规模火力准备中没有明显被摧毁的英军防御,张战决定从召集全部飞艇,猛烈攻击英军的坚固支撑点!

在9时开始的攻击中,第2军团首先进行了30分钟的地面和飞艇火力准备。紧接着,中国军队步兵一波接一波地冲了上去。

下午18时,英国人的防御终于崩溃了,大批大批的英国士兵投降,“威斯金森防线”落到了中国军队手里。

11月9日日,伦敦外围阵地被全部扫清,26万英国士兵阵亡,55万英国士兵成为俘虏。

伦敦,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

对于伦敦市民来说,准备面对最糟糕局面的时刻已经到来。中国军队已经兵临伦敦城下,无论中国军队采取什么样的报复行为,伦敦都将在劫难逃。伦敦和它的居民现在正盼望着战争早日结束。

11月11日上午11时分,伦敦遭到地面炮火的直接攻击,许多过往行人被炸死。稍后,炮弹一发接一发地砸向英国国会所在地,巨大的炮塔被炸毁,碎片落到大厦前面的街道上;一个檐口被击落;燃起了熊熊大火。

据一名刚好目击了现场情况的记者报道,至少每五秒钟就会有一发炮弹落到威伦敦,到处都是碎石瓦砾、燃烧的车辆、死人和伤员。

中国军队彻底切断了英军企图逃离伦敦的道路。

当天夜间,张战命令第2方面军先头部队进行重组,突破左翼束缚

按照中国指挥部的部署,在北面,突击第3集团军奉命从北部郊区直接进攻,向伦敦市中心突进,减轻其它中国军队向东推进的阻力。突击第3集团军为了适应城市战,重整了3个步兵军,组建突击大队和突击分队,向伦敦北部进发。

一旦进入伦敦,他们不会采取逐间房屋、逐条街道争夺的战斗模式,而是直接摧毁每一个可疑的据点。紧接着,再由坦克前来摧毁所有可以藏匿狙击手的建筑和工事。或许到了那个时候,伦敦城内将是炮火连天,到处都是倒塌的建筑物,场面狼藉不堪。

中国军队步兵将会越过一堆又一堆的废墟,向前稳步推进,用火焰**器、枪和炸药清扫每一个地下掩体。到时,躲在地下室或掩体里面避难的伦敦市民惊慌失措,不知道厄运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一切的准备都已经完成,11日夜,全部残敌肃清,中国军队进入指定作战区域,此时,中国军队几乎完成了对伦敦的包围。

在攻击伦敦前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上,太子殿下张战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