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萧太后听闻常胜军降宋。非常惧怕。派萧容、韩到宋营中奉表称臣。甚至非常屈辱地将兄弟之国降为伯侄之国。并且再次声明了唇亡齿寒地道理。童贯只想着自己凭军功封王。将其叱骂出营。韩在中庭怒吼道:“辽、宋结好百年。誓书具在。汝能欺国。独能欺天邪!”
但韩老先生的怒吼已经没用了,宋廷提前设立幽州燕山府,以尚书左丞王安中为燕山府路宣抚使兼知燕山府,并催促刘延庆赶紧进军。刘延庆虽不强烈反战,但也并不支持灭辽,其麾下更是各怀其谋,一路议论纷纷,军纪极差。遇到萧干军前来抵抗时,诸军皆不配合,进讨不利,刘延庆也懒得想办法,就闭垒不出,与萧干对峙。
这时郭药师提出建议,趁萧干主力在前线对峙,他率常胜军突击燕京,他们对燕京地情况很熟悉,可以趁虚攻克。刘延庆采纳了他的意见,给他六千骑兵偷袭,并遣儿子刘光世率部作为后援。郭药师地计策果然收到奇效,轻松攻克幽州,萧太后请降。
严格地说,这是自石敬~出卖幽云十六州后,175年来第一支进驻幽州的“王师”,如果不是后来地事情,郭药师堪称民族英雄。但此时郭药师及其常胜军却暴露出素质低下的一面,他先是宣称要把城内地契丹人和奚人(萧姓)杀光,然后又放纵士卒劫掠,自己日夜宴饮,一副土匪进村的流氓姿态,百姓无不痛恨。
萧太后密报了萧干,萧干率精兵三千赶回燕京,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辽军此时杀红了眼,个个死斗,凶猛异常。而刘光世这公子哥儿率领的接应军队,可能在卢沟桥附近欣赏‘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未能如期接应郭药师。城内的宋军抵挡不住,纷纷溃散逃跑,郭药师从城墙上用绳子坠下拼死突围才逃回宋军大本营。
萧干在将郭药师杀败以后,即将城内士兵调到城外,沿永定河北岸设防,与刘延庆的宋军隔河对峙。萧干自知守城辽兵数量不及宋兵,处于劣势状态,便采用了一个计策,将被俘的两个宋兵蒙上眼睛关进军帐之中,然后在夜半时分伪装议论军事说,宋兵来了十万同我们打仗,却不知道我们的兵力比宋军多三倍以上,只要我们兵分左右翼包围,以精兵冲进其中军大帐,以举火为号,保证能把宋军消灭。第二天将一名宋兵放回去,这名宋兵不知是萧干设计,他把夜间所听到的如实向刘延庆作了报告,使刘延庆大惊不已,他没有想到辽军比宋军还多,在内心深处便有了几分胆怯。没过多天,刘延庆连连接到报告,一是说郭药师偷袭燕京失利,大部分将士战死在燕京城中;二是说护送粮草的王渊在琉璃河遭到了辽军的袭击,粮草全部被辽军劫走。听到这些不利的消息,刘延庆觉得燕京不可取,他秘密地告诉部下将领说:我们的粮草被敌人劫去,这里远离后方,应当赶快撤退,以免发生不利。
萧兵少,于是采取了心理战。
除上述一事以外,又采取了一些办法。他渡河来到永定河南岸,向刘延庆出示了被俘虏的宋将赵端甫,他是郭药师手下主管文字的官员;又出示了郭药师和杨可世败逃之际,为了轻装所脱下来的全副铠甲。刘延庆看了这些,更加重了他退兵的思想。三月二十九日夜晚,在永定河北岸荒野中出现了连绵不断的火光,刘延庆认为是辽军前来烧营所致,他惊慌失措,出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错觉,赶紧带领他的儿子刘光国、刘光世乘黑夜狼狈逃跑。主帅逃跑,其部下将领也纷纷撤退。在黑夜之中,逃跑的士兵在慌乱之中自相践踏,死伤很多,还有的士兵慌不择路,误坠山崖河涧者,不知其数。宋军第二天凌晨逃到白沟河时,又遇到了辽军的尾追堵截,死伤很多。
刘延庆自州出兵至良乡,每日只行三十里,每驻一地即令士兵修筑军寨,堆土为寨墙,四周挖壕堑,寨内设军营,每一军营都存有银绢一二十万,作为赏赐之资。在撤退的时候,由于刘延庆不是有组织地撤退,而是慌乱成一团,又是在夜间黑暗中逃跑,这些军寨中保存的大量银绢都没有来得及搬运,全部落入辽朝之手。
自宋神宗熙宁、元丰以来,为了恢复燕京所积攒的钱粮军械,经刘延庆这次败退,几乎全部丧失殆尽,国库为之空虚,其损失十分惨重。
第四十四章 辽国内乱
延庆号称陕西名将,曾长期与西夏作战,屡立战功,贯所忌恨,故任命刘延庆为招抚都统制,在前线作战,为他卖命送死。
刘延庆深知童贯的用意,不肯为他所用。故而尚未与辽军正式交锋,便下令退兵。从中不难看出赵宋朝廷内部的矛盾和**。事后,童贯弹劾刘延庆不战自溃,宋徽宗最初下令将刘延庆投入狱中,秋后问斩。其后由于无实据可证,只好将刘延庆释放,被贬到筠州安置。后来,又重新被起用,官镇海军节度使。在“靖康之变”时,刘延庆曾作为守开封城的将领之一,却未能尽责尽力地守城,城陷之际他率先逃跑出城,在龟儿寺为金兵所杀。
宋军两次伐辽,均以惨败告终。按说北宋调集的伐辽军队,是在西北战场打过硬仗的陕西军,不是一般的“豆腐军”。这支军队同西夏、吐蕃作战十余年,刚刚平定了方腊、王庆、田虎的起义,称得上是宋军中的劲旅。童贯虽为宦官,除了房事不行,军事上也非无能之辈,种师道、刘延庆也算宋军名将,刘光世在镇压方腊起义中也是表现优异,是将领中的后起之秀,怎么同辽军一接手就被打得现了软柿子的原形,出去丢人现眼了呢?
仔细分析北宋的失败,就会发现宋军所筹划的这两次北伐,虽然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都是仓促兴师,鼠目寸光,都是为了占一些小便宜,脑子一热就出兵了,在前期的战争筹备与军事谋划上准备不足。
前线指挥的统帅也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到底是配合金进攻,还是意在收回失地,或者是保民安边,童贯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打仗就是打到哪里算哪里。
赵宋朝廷筹划的两次伐辽都惨败而归,相比之下,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却蒸蒸日上。
宋宣和三年,阿骨打同时和辽国、宋国两位邻居签订了两份内容截然不同地协议书,与辽国签订的是停战协议,条件是辽国承认阿骨打金国皇帝身份,并向金国进贡;而与宋国签订的却是联合灭辽的军事协议书,条件是与宋国瓜分辽国,并得到一部分宋国地绢银。
得到了金国的支持后,宋国的赵心情非常高兴,但更高兴的应该是赵良嗣同学,从他十年前冒险夜见童贯开始,他便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了以赵为代表的宋国最高统治集团身上。赵派赵良嗣出使金国,商谈两国结盟的最终事宜,完成两国之间最后的签约仪式。
而耶律延禧(天祚帝)这边,由于被迫和阿骨打签订了不平等的停战协议,耶律延禧地心情非常郁闷,自己是割地赔款又被迫称臣,这种条约搁在谁身上日子都不好受。但好歹阿骨打暂时停战了,耶律延禧获得了难得的空闲,于是这位仁兄又开始了他的打猎、旅游活动。
但在外地游玩的同时,他又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先帝如好像有一位的帝号也叫“大圣皇帝”,而自己册封阿骨打地封号也是大圣皇帝,这下可不行,不是对祖先的大不敬吗?于是,耶律延禧又开始后悔了,连忙派自己的亲信习烈泥再次出使金国,目的是要求取消册封过阿骨打的大圣皇帝称号。
因此同一时刻。宋、辽两国地使者同时到达了金国。
对于赵良嗣地到来。阿骨打是非常地欢迎。两国之间地结盟协议也就顺利地签订了;但对于习烈泥地到来。阿骨打是非常地恼怒。因为耶律延禧想单方面破坏他们之间地约定。
所以阿骨打非常生气。于是阿骨打提前发出了对辽国发动最后总攻地命令。其实这只不过是阿骨打重新开战地一个借口罢了。即使耶律延禧不做这件愚蠢地事。阿骨打迟早也会攻打辽国。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宣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阿骨打正式发动了对辽国上京临潢府地总攻击。同时为了炫耀金国强大地军事实力。他还同时邀请两位使者习烈泥和赵良嗣一同前往观战。
从早晨到中午。金国将士们在阿骨打亲自督战下。向上京城发动一轮又一轮地攻击波。阿骨打地弟弟完颜母在作战过程中显得非常勇猛。率先登上了城墙。辽国留守萧不也简单不敢相信自己地眼睛。一座二百多年地古城。半天时间就被金国士兵攻克了。
上京战役仅仅进行了不到一天便宣告结束。在旁边观战地两位使者地心情迥然不同。
习烈泥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如此的掺败,心中悲痛欲绝。
而作为昔日的辽国人赵良嗣心中却无半点悲伤,但他心中却被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深深的震撼了。因为他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金国的实力,比他想像中的还要强大,此时的金国正处于国家发展的最高峰,就算是辽国和宋国联手,也打不过目前的金国。
想到宋国以赵为代表的一帮整天在汴京城内歌舞升平,游山玩水,赵良嗣内心不禁打了个冷战,一旦金国灭了辽国后,如果将予头转向宋国,就凭宋国目前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进行抵抗。赵良嗣不想去想这个后果,也不敢去想,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宋金两国都能遵守双方的约定,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在上京城外打猎的耶律延禧当然也得知了上京城被攻破的消息,不过这位仁兄好象已经习惯于被阿骨打痛打了,既然上京城不能去了,那我还可以去其它地方,反正辽国地方大的是。于是这位仁兄头也不回,直接去了西京府(山西大同)。
攻克了上京城的阿骨打意犹未尽,准备乘胜追击,攻打辽国的中京,这时,他的长子完颜宗干及时出面制止了父亲的冒险计划。原因是阿骨打的这支军队已经深入辽国近千里,粮草补给都没有跟上,如果再孤军深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