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投机者- 第9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商铺的伙计热情的招呼他们,卖力的推销店里的商品,不过他们也明白,即便再卖力,几乎所有商品都要票据的时代,他们也不会买更多的东西。

在热闹的街市上,不少穿着军装的军人也穿梭其间,不过却没人再害怕他们,也没人再躲避他们,自从去年整顿部队后,军纪完全改观,再也没有出现扰民事件,老百姓也再不担心这些士兵会强买强卖,吃饭不给钱。

不过其中一群军人依旧旁若无人的在大街上行走,市民们见到他们便自动的让开道路,这些人看上去就不是简单的军人,他们肩上那金黄色的将星,代表着他们与众不同的身份。

“人说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老百姓以种鸦片为生,今日一看,传言缪也。”一位身上挂一颗金星的国字脸军人摇头说道。

“海鸥这话可不假,”另一位挂两颗金星的军人却摇头说:“你要去年来这里,就知道此言不假。”

“石尖,海鸥,文革念叨你们两位的时间可不短了,”老成的曾扩情也乐呵呵的:“现在他可如愿以偿了。”

“第一杜光亭,第二戴海鸥,海鸥,文革对你的期待可不低。”邓文仪现在的心情比较愉快,半个月前到贵阳报道后,曾扩情是个老好人,不但不喜欢抓权,还喜欢放权,邓文仪也有几分本事,很快就在政治部站稳脚跟。

“石尖兄,你吃亏就吃在这张嘴上,总是个闷葫芦似的,当年一师你就是营长,牛行大战后,活下来的连长都是师长了,就你还是副师长,难怪文革要为你叫曲。”陈明仁看着街上的门市,似乎无意的说道。

余程万脸上古井不波,似乎没听见陈明仁的话,两只眼睛没有丝毫色彩,李之龙心里暗笑,这陈明仁恐怕是在为自己抱怨吧,第二次东征时,他率先登上惠州,立下二次东征首功,战后也被提升为营长,整编川军后,升为副团长,北伐时,也已经是团长了,在一期同学中升职也算快的,可到抗战开始后只是三等师的师长,现在也只是个师长。

庄继华调来这么多黄埔同学,让负责练兵的黄伯韬心中忐忑不安,认为庄继华是要毁诺,陈铭枢看出了他的担心,告诉了庄继华,庄继华随后找黄伯韬谈话,告诉他112军的人员配置已满了,余程万和戴安澜不是来112军的,他们的位置另有安排,黄伯韬这才安心。

虽然滇缅公路被关闭影响了工程进度,但一年的强行发展,仍然取得极大进展,扩建工厂有60%完成扩建目标,贵州有十多家新工厂投产,开发出十几个矿山,当然生产规模比较小,只是为将来发展打下基础。

“小妹,你什么时候到贵州的?”李之龙在人群中发现一个熟悉的美丽身影,忍不住叫出声来。

梅悠兰与几个穿着洋气的人走在一起,其中有两个穿西装的外国人,另外还有一个十分漂亮时髦的女人。

“在田,哈,没想到,刚到就遇上你了。”梅悠兰笑面如花的迎上来,到了跟前,打量李之龙左右:“你们这是上那?大哥呢?”

“来,我给你介绍下,”李之龙没接话茬,先把她介绍给身边这群同学:“这是渝洲晚报的梅悠兰小姐,是个神通广大的记者。”然后又对梅悠兰说:“小妹,这些都是我们黄埔军校的同学,余程万余石尖,邓文仪邓雪冰,陈明仁陈子良,戴安澜戴海鸥,扩大哥你是认识的,这里面除了海鸥,其他都是一期同学,石尖和海鸥北伐时就跟随文革打过牛行大战,这次文革特意把他们要来,我们这是去给他们接风。”

“接风?”梅悠兰山下打量李之龙,笑得像个小狐狸:“我说在田,你是不是撇下大哥吃独食呀。”

“怎么可能,文革正在省府与吴主席商议明年秋收购粮的问题,让我们先去,他一会就到。”李之龙连忙解释,随即目光就转向已经过来,站在梅悠兰身后的那几个人:“这几位是?”

“哦,这几位都是我的同行,这位是华盛顿观察家报的韦伯先生,这位是泰晤士报的查尔斯先生,这位是上海字林西报的叶絮菲小姐。”梅悠兰也挨个给他们介绍。

“呵呵,小妹,你这个架势是要给我们好看呀,这么多大记者,文革可要头痛了。”曾扩情打个哈哈。

李之龙和曾扩情的热情让陈明仁余程万和戴安澜有些奇怪,他们不知道这个梅悠兰是什么来头,好像与庄继华很熟的样子,余程万和戴安澜还好说,只是暗暗观察,陈明仁却忍不住拉下脸来,他从来就没喜欢过记者,冷哼一声就要开口。

“梅小姐,早就听文革说起过你,师母也常念叨你,这次来之前有没有见过师母?”邓文仪见陈明仁脸色不佳,抢先一步,热情的问道。

梅悠兰脸色一下就落下来了,似笑非笑的瞪着邓文仪:“怎么,非得有三姑的吩咐我才能来吗?”

“那里,那里,你可是记者,见官大半级,见人大半辈。”李之龙一见不好立刻开起玩笑,侧身给曾扩情递眼色。

曾扩情早看明白了,心中一个劲苦笑,子良,你惹这小祖宗作什么?这可是西南开发队的小公主,从严重庄继华到下面的小兵都知道,把她惹翻了,她能把天捅个窟窿。

陈明仁这才知道,梅悠兰不但有庄继华的关系,还有宋美龄的关系,而且与李之龙的关系也非同一般,而且看来邓文仪也知道她的身份和背景。

“几位大记者难得到贵阳来,我是西南行营政治部主任曾扩情,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诸位可以来找我。”曾扩情笑眯眯的冲韦伯等人说道。

“哦,曾主任如此盛情,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到时候一定会来麻烦主任的。”叶絮菲心里非常高兴,这次来贵阳真的很不错,第一天就遇上西南行营的核心人物。

韦伯和查尔斯看上去也很高兴,韦伯乐呵呵的问:“曾主任,我们也是庄将军的老相识,干脆我们一块接风。”

余程万心里一乐,这老外还真不见外,有必要给你接风吗?我们是同学聚会,席间自然要谈些军事上的事情,那些话能让你登出去吗?

李之龙又给梅悠兰一个眼色,梅悠兰知道这次接风不适宜让这些记者参加,便说:“韦伯先生,我们还是先去找个旅馆吧,先住下再说。”

韦伯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是我冒失了,既然如此,我们就不打扰了。”

“那好,我们已经堵塞交通了。”李之龙笑道,众人这才发现,他们这群人太庞大了,这里最低的是上校(邓文仪),每个人都带着至少两个卫士,十几个人聚在路边,一下子就把路给堵死了。

梅悠兰心里很高兴,这一年多,庄继华虽说离开前线,可一直在西南各省奔忙,在重庆的日子少之又少,当省主席的时候,在成都的时候都不多,辞去省主席后,干脆变成长住贵州了,不过刘殷淑却搬回重庆了,没有跟他到贵阳。

不过不管是在重庆还是在成都,梅老爷子都盯着她,不准她再像以前那样与庄继华来往,梅家的女儿不能作妾。

梅悠兰在家虽然得宠,可老爷子板着脸说的话却不敢违扭,只好待在重庆,武汉失守后,韦伯和查尔斯先是到了长沙,然后才到重庆;叶絮菲却是躲在汉口法租界,然后到南昌,南昌沦落后去的长沙,在长沙遇见韦伯,几个人结伴到重庆。

到重庆都是有采访任务的,目标都是西南开发,庄继华掀起的第二期建设,开始还没引起外界注意,随着贵州开发越来越兴盛,终于吸引了外界的注意,外加西南开发的核心人物都在贵阳,于是他们决定到贵阳,行前,叶絮菲又提议叫上梅悠兰,韦伯和查尔斯也有此意,他们都知道梅悠兰与庄继华的关系,透过她可以拿到很多独家新闻。

出乎李之龙他们的意料,庄继华来得很晚,到他来的时候,天已经渐渐黑了,大家伙早就不耐烦了,餐桌上已经杯盘狼藉。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六章 相持 第五节 积聚(二)

“文革什么话都别说,先罚三杯。”李之龙毫不客气的在庄继华面前摆上三杯酒杯,下面众人一通起哄,庄继华也没推迟,宫绣画拿起酒瓶,嘻嘻一笑:“还不错,茅台,好酒呀。”

“到了贵州不喝茅台喝什么?”李之龙一副少见多怪的表情,曾扩情酒气熏天的一边招呼伙计加菜一边拿起给宫绣画倒上酒杯酒:“宫小姐,你是我们黄浦军校的编外人员,你也该罚三杯,我们优待女士,就喝一杯,你们说要不要得!”

宫绣画与这批天子门生早在广州就开很熟悉,彼此之间无所顾忌常开些不伤大雅的玩笑,庄继华看着这些开怀起哄的同学,这些同学现在属于黄埔系的各个派别,这个场面很熟悉也很陌生,长期分歧和权力争夺让黄埔岛上的那股情谊淡泊了。

“文革,你这中央委员当得潇洒,没参加会议就当选了。”邓文仪的语气中没有妒忌只有一丝羡慕。曾扩情闻言不由一顿,他是黄埔同学中第一个当上中央委员的,西安事变后,被贬的同时,这个委员自然也没有了。

“一个空壳委员算什么,我看文革根本没看在眼里,”陈明仁冷哼一声:“还不如在下面干点实际的,这贵州开发要成功了,功在社稷,利在千秋,比十个中央委员都管用。”

“子良这话当浮一大白,”庄继华笑道:“这些年我一直不愿到中央,就是因为中央情况复杂,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结果什么事都做不成,倒不如在下面作点实际工作。”

“你们或许以为文革是在矫情,不过我可以证明他说的是实话,”李之龙叹口气正色道:“校长几次要他进中央,他都拒绝了,就是觉得中央象个染缸,就是想不与人斗都不行。”

“要是党国同仁团结一心,何愁倭寇不灭,共产党不除。”戴安澜叹口气,神情落寂。

五届四中在九月初召开了,会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十天,这次会议完全成为声讨汪精卫的大会,会议宣布开除汪精卫周佛海等人的党籍,号召全国军民将其缉拿归案,同时对人事作出调整,孔祥熙辞去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