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濯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芙蓉濯濯-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啊,格格的额父当然应该是大英雄。”旁边的小丫头也附和着。
  “回去我就去找太后赐婚,不过,我要使出浑身的法子,求太后给他立个规矩——绝不能纳妾。旗人的英雄,最不成的也是见一个爱一个,出了名的,总要花心……”
  多博听到这里,心如箭刺,转身走了。
  他心心念念的人啊,现在,又在何处呢?
  月亮又圆了,今天是汉人的八月中秋节。几个月前,也是这样的月圆夜啊,那时,他和心爱的人一片银色的月光下海誓山盟,沉浸在柔情蜜意中。这皎洁的月光多像她明亮的双眸,微微地对着他笑。而今,只有这凄风苦雨陪伴在身边,还有这他根本不想要的婚事,“唉。”多博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帐去研究战事。
  刚一转身,只觉眼角的余光似乎触到了一个冷若冰剑的眼神,什么?难道有人?多博转过身子,向那点寒冷的光走去,一阵风吹树草的声音,又都安静了下来,什么都没有了,安宁,寂静,只有风吹树叶的哗啦声……
  “夜间多多注意,小心。”多博吩咐巡夜的卫兵。
  “是,郡王。”
  这个身影的寒气,似曾相识。多博暗自想着,踱进了大帐。
  “下面的战事,敌人虽然不强。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多博指挥着几个主力战将,要攻打忽而哥克部族了。
  “忽而哥克部族不善战,而且没有打造上好兵器的技术,武器不精良,将士又少,只是凭借着地势的天然盾牌。前明打下它的时候,忽而哥克部族损失了不少精壮士兵。而今,它应该会考虑招降一事,我们先发招降书,以礼相待,观望一下他们的态度,再做详细打算。”多博满腹经验,早有定夺。
  “将军,他部族少与世人来往,肯定没有什么作战经验。不如一下将他打下,也省得在这里耗费工夫,咱们大仗小仗什么没有经历过,还怕他不成。”一个将领说道。
  “不,这绝对不行,作战最忌轻敌。我们没有见过他们的攻防之术,对方的虚实也没有探明,绝对不可贸然行事。先按我说的行事,以后再商议。”多博行事向来果敢坚决,却也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郡王说的是。”
  多博派人将已写好的书信送去,待众人退去后,又盯着地图看地势……
  三天期限已到,忽而哥克部族没有反映,那么就是不愿意招降。两军对垒,初战后,多博调兵遗遣将,运筹帷幄,尽管忽而哥克部族凭借着地势,多博却早占尽了上风。
  忽而哥克部族眼看败退,自知兵将皆不如人,于是守了山门,再也不出来。
  两军僵持月余。
  九风山寨为迎接新来的道台大人忙得不亦乐乎。
  六姑娘,这个放在什么地方?
  六姑娘,这个帷幕挂在哪里啊?
  显然,山寨又只剩下了萧芙一个人打理一切。
  此时,几个抱花瓶的、扯着布围子的,围在她跟前问个不停。萧芙不急也不恼,有条不紊地一个一个安置妥当。几个山上住的婆婆、婶婶们一边帮工,一边禁不住又在旁边聊起了萧芙。
  你看六姑娘,几个当家的都出门,这么个大摊子让她打点得有条有理的。
  可不是,就是个好姑娘,模样又端正,又好性子。
  是啊,咱们四爷可是吃了洪福运了,来了这么几年,咱们也没见过他几次面,就活脱脱找了个这么好的媳妇。
  呵呵,呵呵。
  几个婆姨不禁笑了起来,一边聊着一边干活。
  日近晌午,谢士昭带着几个兄弟又从外面回来了。见山寨早巳被萧芙布置妥当,不禁又是连连赞扬: “我看这山寨啊,是缺了我也没什么了,咱们六妹办事越来越得体了啊。”
  “是啊,六妹这个当家的主,可是不用咱个再费心了。”这句话刚刚出口,突然,几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
  “不用操心,不用操心,哼,他娘的,就是你们不让我操心,现在什么都明白了吧,也拿准了吧。大哥,你说吧,咱们把这件事告诉老六,让她看看那个……”
  “二哥。”看着络腮胡子在旁边不满地嘟囔,幕云使了个眼色,说道, “说好大家一起去,你就不要意气用事,怎么还是……”
  “老二,老三说得对,别把什么都摆在脸上。今天,道台要过来,这是眼前的大事。”谢士昭不像平常二弟做错时那样批责几句,他没有埋怨二弟的鲁莽,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完径自上山了。
  两个兄弟也默不作声地跟了上来。
  “今天是什么日子?”谢士昭突然转向旁边笑着问道。
  “大哥,今天初九了,过几天是中秋节了,咱们前几天出去就备下了芋艿过节。”幕云将一切都细心地提前准备好。
  “好,好,准备好了就好。今年的节咱们要好好过过。是不是老六的生辰也是那天啊?记得她是八月节生的,给老六好好过过。”谢士昭笑着提议。
  “对,好好给六妹过过,摆摆宴,她几年忙里忙外的可没少受累。”幕云也忙笑着赞同。
  “是没少受累,到头来怎么样?还不是……”络腮胡乎又玩世不恭地说着,没说完,觉得自己又唐突了,把话咽了下去。
  谢士昭回头看了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 “老三,这话心里知道就行了,放心不下的就是你这急脾气。”
  “都回来了,太好了。大哥,这回你们又是没告诉我去哪就扔了一大摊子给我,没个人照应着。”萧芙看见几个哥哥进来,半埋怨半开玩笑地说,手上还在圈画着要置办的东西。见几个哥哥没有答话,以为自己说话过了,于是放下笔,站起身来。
  “怎么了,事情不顺利吗?”这时,谢夫人从里面走出来。
  “没事,挺好的,就是累了。”谢士昭看了看身边的络腮胡子和幕云,使了个眼色,随口笑着说道。
  “我不累,来,老六,还有什么事儿没干完呢?二哥帮你。谁说你没人照应,我们才不像老四,定了亲就跑,你二哥不是人啊?”络腮胡子粗声粗气地说完,顺手将萧芙脚下的一大包东西扛了起来, “这个,放在哪啊?”
  “这是剩下不用的,要放回后山的……”不待萧芙说完,他扛着东西就奔后山去了。
  谢士昭看了看他的背影,心想,老二啊,咱们都知道你心里赌气啊,可是,千万不能说啊。
  “李大人到。”
  随着一声长报,九风山寨总总分分大小百余当家主事的率众都下了山在山门迎接。
  谢士昭和其他几位主事的,向新任的道台李大人寒喧客套了一阵,就将道台请上了山上的正厅。
  过山道,李大人看着山岭俊秀,不禁向谢士昭道: “兄台好福气啊,在这么个福地洞天真是优哉游哉。”
  “哪里,哪里,也就是靠着山混碗饭吃,不至于饿死罢了,哪有心情享受这山幽水雅啊。”
  “哈哈。”两人一起笑了起来。
  “李大人此次屈驾光临,不知有何事?”谢士昭明知故问。
  “哦,是,一会细谈,细谈。”道台转身看了看身边跟着的山寨的几路弟兄,突然,眼中忽地飘过一抹熟悉的身影。
  “李大人,请啊。”谢士昭见道台愣了神,于是提醒着。
  “哦,好,好。”李大人笑着嘴上应着,心想,莫非是……回头又望了一眼,都是些弟兄,于是上了山。
  落座后,李大人说起了此行的正事。
  “……如今朝廷新政已有,是安抚民心之时,得知弟兄们在这里深得百姓拥戴,又根基稳,只是,这占山为王的名堂说起来,总是……”李大人止住了话语。
  “刚才大人的一番话,我等也都已经想过。咱们都是良民,违天昧良心的事是断然不会干的。大人放心,我等皆不会与朝廷为敌。既然大清已立,咱们老百姓盼望的无非就是个安稳日子。至于国家法令,这些咱们都懂,国要统一,自然要山河收归。这山林既然要隶属国家经营,咱们就另谋出路。”谢士昭喝了一口茶,爽快答应。
  此时,下面各个当家的已经开始私下议论纷纷,还有几个站出来,怒气冲冲地道: “我们每个山头几百口子人吃什么、喝什么?靠什么活?”
  “大家先听大人说完,各家的事跟我说。”谢士昭拍了拍桌子说着,几个起哄的人顿时不再言语了。
  “好,谢寨主果然豪杰胸襟!既然如此,我也就不费口舌在此叨扰了,还有许多公干要处理,就此告辞了。”李大人见状,觉得此时不宜久留,起身要走。
  李大人站起来,又坐下问了一句: “不知道山寨可有女眷入住?”
  “山寨大小兄弟的家眷皆在山上安住。”一位别寨当家的回答。
  “哦,哦,原来如此,好,那就先行告辞了。”李大人起身走了,环顾了四周,正厅内并没有女眷在内,于是,径直下了山。
  众人送走他后,坐下来又一起商议,杂七杂八地说个不停。
  咱们就是吃的山上的这碗饭,没了山,咱们怎么混啊?
  就是,这不是逼人下山要饭吗?
  大哥,咱们是敬重你,刚才才没有插什么话,可是咱们兄弟可都要活……
  谢士昭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牢骚没完,还有几个心里怒火冲天想造反的,又拍着桌子叫嚷着。他沉思了一会儿, “大家先回去,此事还没有定,等日后再商议一下,先回吧。”
  众人见他发了话,散去了。谢士昭叫了络腮胡子和幕云到山后的别院商量去了。
  时近中秋,萧芙凭栏望着月色,月光清明皓洁。山上的清风徐徐吹过,将这撩人的月夜点缀地更是宜人。
  萧芙望着望着就出了神。
  “哎哟,这是想谁哪?”一声爽朗的笑声传来, “明天就是中秋了。”幕云走过来又开萧芙的玩笑,身边跟着梦儿。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你们两个,还没有成亲就这么卿卿我我啊。”萧芙看着他们两个,眼见梦儿紧紧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