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徐将军进来吧!”随着史太夫人的声音,徐温上得内堂来,先对在矮榻上得杨隆演敛衽下拜,接着是对史太夫人行礼,然后才小心地坐在一旁的矮榻上,开始汇报今日的要事,史太夫人也如同往日一般一一点头,杨隆演坐在矮榻上,听着每日的例行公事,不由得偷偷的打了个哈欠。
徐温说的很快,毕竟他的精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在下意识里,他加快了说话的速度。待到说完了最后一桩事情,他深吸了口气,等待着史太夫人点头赞同的声音,“徐将军,妾身有件事情不明,还望将军开导。”
徐温不由得一愣,在他的记忆里,这还是史太夫人第一次打破了惯例,主动向自己询问的,在这个节骨眼上,这绝对不是一个偶然事情。他强打起精神,躬身沉声道:“太夫人请,末将但有所知,自当尽言!”
史太夫人点了点头:“本来我一个妇道人家,兵革之事应该交给你们男人去管的,只是隆演这孩子还小,我不得不替他看着点!”说到这里她伸手抚摸了一下杨隆演的头顶,杨隆演有点莫名其妙地看了看母亲。
“太夫人过谦了,您见识深远,世上男儿也多有不及。”徐温躬身道,额头上已经渗出薄薄一层汗珠,他可不敢小视眼前这个妇人,当时张灏杀杨渥之后,气焰何等嚣张,可却被这妇人挫败了夺位的企图,最后身死人首,悬首东门,为天下笑,谁知道自己的下场会是怎么样呢?他竭力调匀自己的呼吸,小心答道:“末将这条性命,淮南如今的局面,都是离不开太夫人的,你若这般说,可是愧煞某家了!”
“既然如此,妾身就逾越了!”史太夫人点了点头,道:“我就一个问题,如今江东的战局到底是如何了?朱相公、李简、李遇他们到底怎么了?”
听到史太夫人的问题,徐温还是觉得一阵呼吸急促,虽然他事先也有心理准备,可问题到了眼前,也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徐温深吸了一口气,最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禀告太夫人,武进一战我方不胜,如今朱瑾已经归降吕方,李简、李遇二人退守京口。”
徐温话音刚落,堂上气氛顿时冷了下来,上首的杨隆演虽然年幼,还不完全懂得母亲和徐温话语中的真实意思,但还是感觉得到气愤的,于是也不再向刚才那样扭动身体,做些解闷的鬼脸,而是蜷缩起身体,向史太夫人那边挪去。
过了半晌功夫,史太夫人终于开口道:“徐都指挥使,兵家之事,胜负难料,打败仗也是有的,只是淮南这番局面你总得维持住吧?”
听到史太夫人的问话,徐温心头先是一宽,接着一紧,对方的话语中先是原谅了自己战败之罪,可后面的话却是意味深长,她对自己表示支持的态度有一个交换条件,那就是保持一个稳定的局面,确保她和杨氏亲族的人身安全,换句话说,如果自己无法做到这点,那这种态度也就会发生改变。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回头路走了,只有硬着头皮撑过这一段再说了。徐温站起身来,沉声道:“太夫人请放心,末将已经请周本将军带江西之军回师,多则一个月,少则十五天,广陵的局面就能稳定下来!”
史太夫人看着徐温,眼神变幻,良久之后才叹了口气,道:“那就好,时候也不早了,徐将军你辛苦一天了,还是早点回去歇息吧!”
“多谢太夫人。”徐温又敛衽拜了拜,方才倒退到堂前,转身离去,堂上史太夫人轻轻的抚摸着杨隆演的头顶,轻声叹道:“孩子,你生在帝王之家真是上辈子造了孽呀,下辈子你还是生在个普通人家吧!”声音回荡在堂上,鬼气森森。
徐温躺在乘舆里,脸色发青,额头却是滚烫,手足颤抖,整个人好似发了一场大病一般,一旁的徐知诰也不知道堂上发生了什么,却又不敢询问,只得催促轿夫走的快些,早点回到徐府歇息。可乘舆上的徐温却是牙关紧咬,双目紧闭,仿佛在忍受什么巨大的痛苦一般。终于到了徐府门口时,徐温突然坐起身来,对靠了过来的徐知诰低声道:“你马上去码头,渡江取京口那边,告诉李简,让他尽量多抽些兵给你,然后尽快回来。”
徐知诰见徐温脸色,也不敢多言,应了一声便急匆匆去了。徐温坐在乘舆上,脸色变幻,最后低声叹道:“事到如今,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第085章 萧墙(二)
徐温处理完诸般事宜后,早已筋疲力尽,回到房中便倒在榻上呼呼大睡起来,他此时心中的事情极多,虽然躺在床上,可还是脑中还是翻来倒去,满是忧心,好不容易才睡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耳边似乎有人在高声喊自己的名字。徐温想要睁开眼睛,可上下眼皮好似被胶水黏住了一般,怎么也睁不开了。正当此时,徐温突然觉得脸上一阵冰冷,不由得抖了一个激灵,猛地睁开双眼坐了起来,只见屋中站满了人,个个脸色慌乱,一副大难临头的模样。
“怎么回事?”徐温在脸上抹了一把,沉声问道。
府中卫队首领急道:“禀告主公,西门那边着火了!”
“西门?”如果说徐温方才身上还有些残余的睡意,听到这两个字后就完全清醒了,离西门不到两百步就有一座武库,里面存放着足以武装万人的甲胄兵器,弓弩箭矢更是数之不尽。别的地方不着火,偏偏这里着火,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不错,一共有十余处火头,几乎是同时着火,蔓延的极快!”卫队首领的报告证实了徐温不详的猜测,显然这是人为有意纵火,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点纵火,纵火人其目的就不问可知了。
徐温立刻跳下床来,一面取下挂在床头的佩刀,一面命令道:“快将府中卫兵抽出一半来,在府门口集合,随我前往西门。”
“喏!”那首领微微一弓身,便转身向外间跑去,屋外立刻传来急促的号令声和甲胄军器的碰撞声,显然此人已经抢先下了动员的命令。徐温也来不及全身披甲,只是戴了纀头,穿上鞋子,便提刀背弓出得屋来,快步向府门处跑去。
待到他到了门前,三百名士卒早已披甲持兵,排成了三个方阵。徐温正待跳上战马,却听到不远处有人高声喊道:“主公,主公,你这是要去哪里?”
徐温回头一看,喊话的正是严可求,只见对方身上只披了件外袍,腰上都没有用衣带束一下,只是将外袍前襟撩起来,打了个死结,权当腰带了,可见也刚刚从床上惊醒过来。
“西门起火了,我去那边的武库看看,以防有小人乘机作乱。”徐温沉声道,说着便在马肚子上轻踢了一下,准备出发。
严可求却抢上前来一把抓住马缰,厉声道:“武库那边去不得呀!还有更紧要的地方等着主公呢!”
徐温听了严可求的话不由得一愣,他也是个极为机灵的人,稍一提醒便反应过来了,讶然道:“还有更紧要的地方?难道是弘农王和太夫人那边?”
“正是!城内闹得再凶,到天明只要弘农王和太夫人还在我们手中,一纸文书就能拿下,可若是弘农王和太夫人落入人手,只怕我等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呀!”
严可求的话就好像一盆冷水当头浇了下来,徐温立刻清醒了过来,他此时手中的兵力有限,最大的凭持就是杨氏孤儿寡母的大义名分了,若是连这个都落于人手,那可真的就是大势已去,死路一条了。想到这里,他立刻下令那卫队首领带一百人赶往西门,与武库守兵合兵一处,坚守到天明即是大功一件;自己和严可求领剩下两百人赶往王府。这一瞬间徐温已经盘算停当,那武库本有一百守兵,建造之初就为应对围攻精心设计,围墙坚固,高达两丈,四角都有箭楼,方圆百步之内皆无房屋草木,各种器械充足。若有援兵赶到了,合并一处,便是有数千人缓急之下也难以攻下,反正到了天明,将杨家母子挟持了带到高处呼喊一番,自然土崩瓦解,犯不着在夜里去冒险和敌军拼命。
徐温、严可求二人领着部属一路往杨隆演府邸赶来,离目的地还有百步远便听到一阵阵人声传来,好似有人在大声争持一般,徐、严二人对视了一眼,便低声吩咐部属放慢脚步,散开队形,做好应战的准备。不一会儿走的近了,便看到王府门前乱哄哄的满是人马,粗粗看去约有百多人,为首那人正骑在马上高声对府内人喊些什么,听大意好像是要求府内开门。
“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在深夜在王府门前喧哗!”徐温见状高声呵斥道,麾下的军士随之排成了密集的队形,甲叶铿锵,枪矛如林,对面的那些人见如此军威,乱哄哄的向后退去,倒将为首那人给露出来了。
那人见徐温来的如此之快,也不由得吃了一惊,但此时也退缩不得,只得掉过马头来,笑道:“徐都指挥使误会了,某家乃是米志诚,方才家中人报说西门大火。末将害怕有乱党惊扰了大王,便领了家丁前来看护,想不到徐将军来的也如斯之快!”
此时为首那人已经来的近了,借着火光已经依稀可以辨认容貌,果然正是遥领泰宁军节度使的淮南军名将米志诚,先前杨行密在世时,吴军之中,皆推朱瑾擅长槊、米志诚善于弓弩,皆为第一,只有安仁义不服,自称“志诚之弓,十不当瑾槊之一;瑾槊之十,不当仁义弓之一”,其本领可见一斑。此人平日与朱瑾交好,朱瑾渡江之后,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今夜却出现在这里,倒是蹊跷得很。
“果然是米相公!这里有徐某就行了,您只管回府中休息便是了,若是不放心,也可与在下一同进府中参见大王问安。”徐温边说边做了个手势,两名牙兵已经举起两面盾牌护住了自己,将浑身上下遮的密不透风,徐温可是见过此人的本领,与安仁义可谓是伯仲之间,他可不想稀里糊涂的着了对方的道儿,死在这里。
米志诚听到徐温的话,犹豫了片刻,笑道:“既然徐都指挥使到了,某家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也不必进府打搅主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