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时行-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若是和这么个粗汉较真,那你就输了。军器监是什么?殿前司又是什么?霍坚也弄不太清楚。反正小乙哥既然这么吩咐了,打便是!只要不闹出人命便可以。

“小乙,那我们走吧。”

李逸风急着要带玉尹去见朱绚,所以玉尹这边一吩咐完,他便拉着玉尹要走。

玉尹只好和安道全道了个谦,又叮嘱黄小七看着霍坚,不要把事情闹得太大才好。

一应安排妥当,这才随李逸风离去。

看着玉尹离去的背影,安道全露出欣慰笑容。

“小乙而今,也算是成了气候。”

“老叔,这算什么……你不知道,前些时候官家还让小乙哥去做官,不过被小乙哥拒绝了。”

“让小乙做官?”

安道全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呆在牟驼岗,说实话并不清楚外面的状况。

听黄小七这么一说,安道全倒愣住了。

在大宋朝做官,可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

那要赶考,要有功名才可以……而今已经不是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的时代,在大宋朝想要做官,要有功名门路,更要有资历。安道全倒是没想到,玉尹竟得了敕命。

“做什么官?”

黄小七搔搔头,“好像是什么太乐署的博士。”

安道全脸色一变,大袖一甩,“那算是什么官?小乙幸亏没做,否则真个要被磨死不可。”

不过心里面却感到疑惑:是谁出的主意,让小乙做太乐署博士?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在帮助玉尹,可实际上,却是要坏了玉尹的前程。

嗯,这桩事有蹊跷,看样子以后,还是要小心些为妙。

就在安道全思忖时,王敏求带着五六个屠场的人,来到了观音巷。霍坚把事情说明后,王敏求二话不说,就要行动。安道全却不想再去凑热闹了!他把那地址告诉了黄小七,便回到自己房中。不管怎样,老友的麻烦,似乎可以妥善解决。

※※※

朱绚约请玉尹见面的地方,并非什么酒楼。

而是坐落在舆子行街和浚仪桥街交汇处,都亭驿旁边的一个小茶楼里。茶楼便叫做舆子茶社,从外面看去,没什么出奇之处,甚至有些陈旧和残破,不甚光鲜。

可若是进了茶楼,却别有洞天。

茶楼里面的装饰古香古色,完全是依照着秦汉时的特色进行装修。

用李逸风的话说,这舆子茶楼看上去很陈旧,却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进来吃茶做客。

这里只有一个特点:贵!

能来这里的人,非富则贵,普通人恕不招待。

“大郎也常来此地?”

李逸风苦笑道:“我哪有这资格……便是坐下来,就要三五贯。烹一回茶,普普通通便是十贯二十贯。有这等闲钱,还不如去千金一笑楼吃一回酒更加划算。”

黑,真黑!

若不是李逸风带他来,玉尹听了这价钱,说不得扭头就走。

不是说出不得这钱,问题是值当不值当。反正在他看来,这茶楼就是个黑店,专门宰那些冤大头的地方。

但既然来了,便硬着头皮也要去。

更何况这一回,还关系到这报纸的开办……

在茶楼里,玉尹见到了朱绚。

他正跪坐一张茶案旁,和人低声交谈。

在旁边,还有一个相貌奇美的女性茶博士烹茶,茶香袅袅,令人心神不由得松弛。

“大郎,这位便是小乙吗?”

朱绚站起来,面带笑容。

而他身旁的男子,却正是先前李逸风提到的高尧卿。

玉尹看了一眼李逸风,上前行礼,“小底见过朱公子,衙内别来无恙?”

高尧卿呵呵一笑,“小乙直恁不道地。回来许久,也不来找自家耍,真个让人心寒。”

“衙内说笑,非是不去,实在是登不得门。”

你家门槛太高了,我只是一介平民,便是去找你,也进不去啊。

这话语中,隐隐含着恭维之意,高尧卿听了笑容更甚,拉着玉尹的手臂坐下,“方才见二十六郎在,一问方知是小乙要来,所以便在这边讨杯茶水吃,小乙勿怪。”

见高尧卿和玉尹亲热,朱绚也有些疑惑。

李逸风趁着两人说话的功夫,便在朱绚耳边低声细语几句,解释了高尧卿和玉尹之间的关系。

朱绚这才恍然大悟,倒也不着急,吩咐那女博士道:“果果,今日在座的可都是风雅之士,定要好生烹茶,莫薄了自家的脸面。嗯,便取我前次带来那建溪贡茶来,便看你本事。”

玉尹方与高尧卿说完了话,听得朱绚这般说,便下意识扭头,朝那女博士看去……

第215章 大宋时代周刊(五)

有宋以来,饮茶之风盛行。

宋徽宗赵佶也是个极好茶的人,甚至还做过一部《大观茶论》,并专门评点名茶。

而伴随着饮茶风气的传开,上到士大夫,下至市井小民,便有了斗茶习俗。

所谓斗茶,便是审评茶叶质量,比试点茶技艺的茶事活动。而这种活动,是在唐代‘煎茶‘饮法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极为浓厚的审美趣味,为士大夫最喜爱的一种活动。

在宋代,饮茶又有‘盛世之清尚’的说法。

宣和年间更因为宋徽宗好斗茶,更被无数人追捧。

史书记载,宋徽宗本人便是点茶高手,在当时少有人能及。

※※※

玉尹突然醒悟,这茶社为何收费如此昂贵。

恐怕便是眼前这位女博士所致。

在这里,不是为了喝茶,而是为了欣赏这位茶博士的才艺,更是品味一种清尚风雅。怪不得敢如此收费,能够在这里饮茶的人,恐怕都不会为那斗升米而折腰。

点茶之初,有‘三嗅’之说。

这也是点茶的第一道程序,所谓三嗅,便是在烹点之前,进行嗅香、尝味和鉴色。

那建溪贡茶,既然能被冠之以‘贡茶’之名,组建品级不俗。

玉尹咽了口唾沫,朝李逸风看去。

却见李逸风恍若未觉,与高尧卿低声细语。

高尧卿先是紧蹙眉头,旋即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他招手,示意不远处一名青衣扈从过来,在那扈从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之后,扈从拿了他一块腰牌,便匆匆离去。想来,是李逸风把凌振的事情告诉了高尧卿……

这厮果然爽快,居然不和自己说一声,便派人出去。

果然,高尧卿那边才坐好,李逸风便朝玉尹点了点头。

玉尹呢,则朝着高尧卿拱了拱手,没有言语。这个时候,正应了一句话:此时无声胜有声。

不过玉尹还是有些奇怪,怎地这朱绚,要请自己吃茶呢?

朱绚不吭声,看上去四平八稳。

玉尹索性也不说话,只静坐养身。

那个叫果果的女博士取来茶叶,用玉盘盛好,递到了朱绚面前。而朱绚却看也不看,朝玉尹一指,而后又做出肃手相请的姿势:这三嗅品茶,还是小乙来发言。

这,是一次考校!

玉尹旋即明白了此次吃茶的意思。

朱绚恐怕不是要聆听他开设报纸的创意,而是想知道,玉尹有没有这个资格来做这件事。

开设报纸,在李逸风等人的心里,应该是一件很风雅又极其严肃的事情。

玉尹虽有才名,但终究是一个屠夫出身。

将来他要面对的,很有可能是大宋的文官士大夫体系,我要知道,你有没有这份能力,与我一同操办此事。想必这才是朱绚的真正意图,却让玉尹感到好生可笑。

大宋开始昌明,更说是平等公正。

可这阶层自古便有之,怎可能真正的平等?

果果笑了笑,把玉盘奉到玉尹面前。

哪知玉尹却摇了摇头,轻声道:“三嗅当在一日之晨,文定公曾言:晨兴已觉三嗅多。呵呵,而今已过了晌午,便是再好的茶在我面前,怕也品不得真滋味了。”

文定公,便是苏澈。

“玉公子倒是好见识。”

果果一开口,带着一种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

虽然她说的是开封话,却还带着些吴越口音,颇为悦耳。

她撤下了玉盘,轻轻击掌,便有人奉来一桶水。

“此水是晨间采来山中初乳,几位可要品鉴?”

斗茶用水,非常讲究。

在后世,虽然也有人喝茶对水有讲究,却大都是一些富贵人家之选。似玉尹这种人,也没有那种能力。所以他虽然好茶,却多是品书,以感受那茶中的真滋味。

真个去吃那种动辄几万十几万的茶叶,玉尹前世也只能是在梦中。

所以,他对水了解不多,便摇头示意无需品鉴。反正果果已经说了,这茶水是山泉初乳,想来不会错。否则的话,这舆子茶社又怎可能收费如此昂贵仍能生存?

一分钱,一分货吧!

看罢了水,按照斗茶的规矩,便要看茶品。

不过朱绚已经说了是建溪贡茶,所以茶品这一道程序就无需再进行。

接下来,是斗盏,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茶具。

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有专门描述茶盏的篇章,所以斗茶时,对茶盏的选择也非常看重。一般来说,往往会摆上几副或者更多的茶具,供斗茶者进行选择。

同样,今日主要是品茶,所以这茶盏早已准备妥当,无需浪费心神。

果果使用的茶盏,是建州窑所出的建盏,也是宋代最好的斗茶用盏,据说价格不菲。

玉尹只看得有些头昏。

心中苦笑:只喝个茶而已,怎地这么麻烦?

这也是他前世心性影响的缘故,若在这个时代,这漫长的过程,也是品鉴一个人修养和心性的过程。后世社会浮夸,除那少数人之外,谁有那时间在这里磨性子。

好在玉尹这性子也是经过磨练的,心里虽说有些烦躁,但脸上依旧平静如常。

完成了这一系列的程序之后,才算是真正开始。

这个时候,便是要考较果果茶艺的时候……宋代茶艺,分为点茶和分茶。而点茶,便是而今最为流行的一种技艺,其中包括了炙茶、碾茶、罗茶、烘盏、侯汤、击拂、烹试等一整套程序。这个过程,甚至比那前戏还要麻烦,更能磨人性子。

便比如炙茶,就是把陈茶放在微火上烘烤,以收取香浓、色鲜、味醇的效果。

果果早已经准备好了工具,把茶叶放在微火上烘烤,神情极为专注。

“小乙……哦,我这样称呼你,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