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道:“这林亘看来不是普通人物,以至你们都这么看好他。难道在这么悬殊的实力差距下,你们依然坚持此人能够战胜李陵?”
吏部尚书思忖片刻,坦承道:“李陵在诸葛志的辅助下,占据尽优势,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将他击败,困难度太高。只是我有一种直觉,林亘是改变这个大局的人。他也是唯一可能战胜李陵的人,所以这场战斗将无比激烈。”
曹参细细琢磨他的说话,捻一会长须,然后道:“但愿如此。”
在他心目里,他所属意的人是太子,如果太子能够战胜李陵,得到磨炼,那个时候或者才能有资格得到他的拥护,有资格成为帝国的君皇。
林亘既然接手主帅工作,只好暂时搬离小院,移居到太子别院。进入这座浩大而金碧辉煌的皇宫,林亘心神微微恍惚,这是整个汉国最高的权力之地,现今自己这个出自穷山沟的小子,竟然有资格进入此地,并且为座上宾?这种落差悬殊的人生际遇,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进入后面的主事地,林亘也就慢慢进入状态。
关于李陵的情况,之前铸阳子所带给的资料他就了解得差不多,来到这里也仅是了解一些最新消息。
“圣上即将要架崩的消息,想来李陵也要收到,狗急跳墙。太子作为正统的继承人,他作为普通王子,或许得到宠爱,但是如没意外,遗诏会是太子的名字。所以,他最节省成本的篡权方法,就是篡改遗诏。遗诏的构立,须要朝廷重臣、皇后、以后皇室长老团三方面人在场。但是这三方只能纵观过程,并且监视遗诏置于金銮殿顶的‘龙犄’内保密的过程,而不能知晓诏书内容。李陵若要删改,虽则不易,但肯定有方法。”
铸阳子道:“龙犄须要有皇家血脉之人,和天玺印鉴两者才能开启,想来李陵就是在此入手。当然,也可能在之前就偷梁换柱。”
“所以我们就要散却风波,说李陵准备偷篡遗诏,删改圣上的意旨,夺取皇权。”
杜如晦皱着眉头,摇头道:“这样不好吧。至少圣上才刚立遗诏,万一我们将风波散却出去,而圣上收到消息,出来辟谣,岂不是人都知晓这是谣诼?”
林亘道:“我们这些说话,主要说给外人听的,至于圣上听到了,那只会更惊醒,提防李陵。我们说得是‘准备偷篡’,又不是说‘已经偷篡’,这是诛心之论,就仿佛把一把黄泥抹在李陵身上,说它是屎,他自己怎么解释是他所要费脑筋的,我们管它是不是屎,又不关我们事。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前把他的主意戳破,让他再用此招时‘做贼心虚’。最重要的是,如果遗诏日后揭晓,名字不是太子,那就好解释,这个理由就很多人相信,顺理成章。我们只要说有人篡改‘遗诏’,立即有拥有正义的大旗,把这张遗诏变成废纸。”
此招最不可复制一点,太子是皇族正统的继承人,如果圣上生前没有废立,那么想当然地遗诏继承者不会是别人,而是太子。林亘正是用太子这个身份的独特性,将“遗诏”不论怎么变化,都将处于对自己一方有利。
李崖等几人也都是颌首认同,心中叹道:这人所布之局胆大妄为,天马行空,果真是非一般人。
尤其是李崖,他虽然是太子身份,但是圣上明明知晓四王子在暗中夺位,却一直视若不见,这让他非常焦急。他一来怕李陵夺位成功,二来则暗中怕圣上真有废弃自己,而立李陵而为太子的意图。林亘这招一出,终是遗诏的名字不是自己,那么自己也有理由不服,是以最安心最支持此策的正是他。
他暗暗庆幸自己的放弃面子,将林亘拉成一体的政策正确。要知道他和李陵对战,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苦苦防守,而林亘一来,立即就是重力出击。别看这小小一个转变,但对他以及其它战友来说,自动出击,是一个充满激奋的号角。
林亘继续道:“其实遗诏是谁的名字,从整个大战来看,意义不大。这只是一个名头,师出有名。真正的较量是实力,李陵之所以野心勃勃,就是他拥有比我们强大的实力。只要他将我们打败,遗诏根本毫无用处。他甚至可以赤裸裸的宣布遗诏作废,或者干脆说他就是谋逆了,又如何!遗诏的约束对于胜者来说,和废纸差不多。”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直接和对方实力对抗。只要在实力上将他打败,那么,即使遗诏本来是李陵的名字,我们也全然不需任何理由就将他作废。”
在场人都是认同,皇权之争,除了正统名份之争,归根结底的核心是实力之争。这也是李崖为什么是太子,但一直被对方压着打的原因。
林亘眸子蓦然闪亮出一股豪迈,缓缓道:“双方决战,务必孤注一掷,不成功便成仁,不论实力如何,在战意上务必要压倒对方。所以此战不能给自己留有任何的后手。只要你们执行我的布局,我可以保证,击杀李陵和诸葛志这两个跳梁小丑,和他们的余孽,信手捻来。”
第202章 形势渐逆转
林亘正式对抗李陵的消息很快传遍汉国各地,影响骤然产生宏大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汉国第一大宗门墨汐禁宗宣布,支持太子李崖;紧接着清玉仙境也是宣布加入支持的行列,汉国第二大宗门藏羽门随即也是高调宣布支持;而惕隐宗以及寿境山脉数十个小宗小门,也是齐齐表达支持。
如同野火燎原,瞬间几乎整个汉国各处都是掺杂入这场本应该非常隐蔽的政治争斗之中。而除了原先的玄天宗,后面所有加入声援的宗门俱是支持太子李崖。
转瞬之间,随着林亘的加入,从气势上,李崖已完成惊天大逆转。
所有人都仿佛产生一种感觉,李陵变成孤家寡人,孤立无援。除了败落的玄天宗,几乎全国各地都成了太子的后援团!
这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变化,让整个汉国目瞪口呆。太突然了,就好像前一息间,依然大大领先的四王子李陵,瞬间被太子爆发,不仅逆转,而且远远抛于身后。
而且汉国从没有过如此的民心凝聚,如此高昂的呼声,支援这么一个后备君主。
这让李崖兴奋得不知手脚放在哪里,只有不断地来回踱步,时而挥臂叫喊。之前,他一直以为和李陵之争,仅是两者的肉搏,但是此刻,感受到整个帝国不断地从各个地方发来的支持声明,感受到百姓那种鼓励,他霍然间才明白。民心,民心才是一个君皇真正的最大力量。当然他明白,这些百姓和宗门的支援,全然是因为林亘的影响。
自己借助了林亘的势,才达到这个效果。
但是不论如何,有了这种人心鼎沸的支持,李陵要篡位,那么这就等于赤裸裸的对皇族与汉国的背叛。朝廷的大臣要支持他,即将不得不考虑重大的因素。如果李陵没有压倒性的实力,那么他即举步难艰,想撼动李崖的地位变得无比缈望。
关于这个变化,林亘也是出乎意料。
墨汐禁宗、清玉仙境、惕隐宗这些是他的队友,宣布支持他,是情有可原。那么第二大宗门藏羽门也表达支持他,这就多少有些意外,毕竟他和藏羽门交集稀少。不论如何,有了如此强力的支持,相比于对方的玄天宗形单只影,林亘已然胜券在握。
退一万步说,即使李陵登上皇位,他也能以窃位篡国的罪名,公开召集力量进行讨伐。
按理说,这些大宗门,尤其是墨汐禁宗、清玉仙境这种上古宗门,和皇族都有着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则不论如何都不会介入皇族的权力争斗。然李陵招揽玄天宗,这已是打破规则。
如今他们站在林亘一边,倒也是相应的回应。
当然,这些也仅是口头的声明,表达宗门自己意见,并不会有实际的行动。即使是玄天宗,虽说表态支持李陵,然也不敢用武力协助。要知道宗门直接插手皇族血统的内部事务,绝对是一件性质非常严重的事。
“太可恶!没想到这些见风使舵的混蛋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拖我后腿!”李陵拍着桌子,失去昔日翩翩风度,暴跳如雷。这也难怪他,原本有玄天宗的带动,他在这方面一直占有强大优势。岂知林亘一加入,这些人尽俱跳出来支持林亘,自己陡然变得势单力薄,就仿佛自己站在整个汉国百姓的对面。
诸葛志也叹息道:“我也低估了林亘的影响力,没想到他振臂一呼,竟然获得如此多人的支持。连墨汐禁宗、藏羽门这些大宗门俱跳出来表态。虽然他们不会实质插手,但是对我们影响还是巨大。”
其实他还有一个隐忧没有说出来,林亘和太子联盟的时间很短,但是瞬间就仿佛翻盘在即,这让他很担心自己团队的战意。就拿朝廷那些支持已方的大臣来说,肯定心有动摇。如果给林亘的时间愈长,让他理解透彻整个大势和格局,那对已方愈来愈不利。
林亘所营造而出的声势已是难以力抗,如果他再不断地出招,军心将难稳。
而关注此战的人之中,丞相曹参也是愕然,林亘所带来的反应如引迅速,如此强烈,甚感意外。
就仿佛瞬间变天,将李陵逆转,并死死压制住。不过,林亘声势虽遥遥领先,然不代表能将声势转化为实力。要知道李陵所掌握的实际力量,远比林亘所要强大。就拿朝廷中的力量来说,只要曹参沉默,那么李陵要通过某个政令,则易如反掌。而太子李崖则相反,一旦李陵刁难,则不可能通过。
林亘第一战打得很漂亮,但是能不能延续?
很快,林亘所布置的谣言迅速出现坊间,在百姓讨论的发酵下,渐渐形成声势。
李陵和太子李崖对决,这是人尽俱知的秘密。是以要瞒天过海,暗中篡改“遗诏”动机非常之大。这种小道谣言一出,几乎没有人怀疑。
强者为尊,虽然是这个世界的法则,然百姓基本的价值观还是有的。谋朝篡位,这种大逆不道之事一向被人唾骂。茶楼食肆中,人人开始将李陵当成奸角,茶博士、说书人甚至开始以此为蓝图,编造起故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