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儿莫惊,你看到的是我用元神幻化的幻影,如我亲述,不要悲伤,有损心神,你安顿好,便可立刻返回,为师知道你有很多疑问,我自会给你答案”。
“是,弟子得旨”,道武真君的幻影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要说道家仙法也真好使,比起什么千里传音更加形象生动。
不想李易第一次下山便受如此伤痛,怎不伤心,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日后定要查出真凶,血债血偿,眼下,当回武当,再作打算,本想烧了房屋,最终还是下不了手,这便起身赶回武当,不在话下。
残阳西照,将那些缭绕的云映的粉红,一群白鹤穿梭在云间,不时的传来几声清鸣,一柱擎天的山峰如眉黛色。
将近暮色,李易才回到山上,大抵因为心情伤痛罢了,穿过通灵桥,本欲到玉虚大殿上找师父,却见大师兄陆荀迎面赶来,陆荀大概也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再看到李易的神情,不觉对这个平日里一幅乐天派的师弟心生怜惜,上去安慰道,“易玄师弟,你还好吧,节哀”。
“我没事,多谢大师兄关心,师父呢?”。
“噢,师父正和各宫宫主在大殿上商讨事宜,让我转告你,晚上用过斋之后再去找他”。
来的不是时候,李易也只好和大师兄下来,距晚斋还有一段时间,陆荀担心李易一个人又会想起悲伤之事,便和他去找其他师弟,且说李易本就是一个乐观之人,在一帮师兄的开导说笑之下情绪也有所好转,不提。
晚斋过后,咚咚的传来镇灵钟的声音,钟声过后,武当山上的一切生灵便不得再放纵作乱,滋扰四方。
李易按照大师兄的代述,估计时间合适了,才去往师父寝处,房里灯还亮着,看来师父在等自己,李易站在门外迟疑了片刻没有叩门,明明很想知道答案,却又害怕真相所隐藏的一切。
“徒儿即来,为何迟迟不进“,听到师父的声音,李易回了声“是”,这才推门进去,道武真君见他进来也便放下了手中的书卷,招手叫李易坐下,又指了指案上的茶盏,示意他喝茶,看来师父早有准备。
“师。。。。。。”,李易的话刚到嘴边却看到真君的眼神,那是一种不怒而威的眼神,是一种慈祥又不可抗拒的眼神,所以李易只好呷了一口茶,还别说,这一口茶下肚,倒还真有息事宁神之效,至少不感觉那么急躁了。
第三章
“师父”李易见道武真君没有打断他的意思又接着说道,“请您告诉我真相”。“你真的想知道吗?真相对你来说就那么重要吗?你是个修道之人,何为道?”。“我没忘,道可道,非常道。但是我必须知道,不然我一天也不得安宁”。“那你有没有想过,真相会给你带来更大的不安呢?徒儿,莫执念,你现在正处在修道的筑基阶段,受情绪左右很容易走火入魔,你可想仔细了”“我。。。。。。”,片刻的静,屋子里只听得到道武真君喝茶和火苗燃烧的声音,片刻之后,李易终于开口道“师父,请你告诉我真相,我必须知道”。“你知道自己名中易字由何而来么?”道武真君似乎要开始讲述,因为他也看到了李易的眼神,一样的坚定,不可动摇。设问,显然那是个设问,因为下一刻道武真君就开始道出答案,而他首先做的是从一个古朴的盒子里拿出一样东西放在桌子靠李易的那边,玉。对,那是个玉,而且还是半块,看上去像个令牌什么的,上面有个“易”字,李易拿起在手中转来转去看了半天,没有再发问,他知道师父会给他答案。果不其然。“这玉是临终托孤的那人放在襁褓中的,你的父母,不,是养父母。。。。。。”,李易突然打断他,说了个不字,道武真君微微一顿,不觉笑了笑,“嗯,是为师多虑了,你父母便以‘易’字给你作了名”。李易的表情表示这个解释还没有那半块玉带给他的震撼大,明显这不是重点,重点至所以叫重点,是因为它的分量不似千斤万吨之重,却可以导致千斤万吨所达不到的效果,当然,下一刻,重点来了。重点是道武真君想变戏法的一样从异度空间里取出的一包东西,说到异度空间是要达到一定的修为,才有能力开辟的空间,存取自如,但往往都需要法诀。道武真君把这包东西存放在自己的异度空间里,足以说明它的重要,“这就是你要的真相,我还要问一遍你确定要看吗?”李易没有回答,原因有二,其一他怀疑是不是人越老就越啰嗦;第二是他用动作回答了,拿过那包东西,打开来只见一封信,信封上写着“吾儿亲启”,李易迟疑了一会,真的要亲启吗?真相会是怎样?有些时候;有些事是必须要面对的,躲不得,就像面对生老病死,或许结果如同白纸一样惨白,但求问心无愧,无怨无悔也就罢了。所以迟疑归迟疑,李易吹了口气还是把信拆开了,屏住呼吸,仿佛屋子里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时光倒流到二十年前。吾儿若拙,当你看到此信时,想必为父与你已阴阳相隔,只恨没有看着你一天一天的长大,此乃为父痛心之事。为父乃是隋朝将军,在我年轻时,边疆出现动乱,我奉皇命出兵平乱,或许是天意,其间,我有缘得到一本残卷,由于残缺,无法通晓其全意,略览一遍,此篇不上不下,可能还有头尾,大致讲述的是道家学说,但凭为一个习武之人的真觉,我隐约感觉其中含有一些调息之道,而且这残卷的不凡之处是它似乎有一种魔力,很是吸引人,于是一个半月后,我部凯旋而归,无人知道我将残卷带入家中。归朝后,正奉杨广和太子杨勇争位,两年后,杨广登上王位,也就是隋炀帝,不想他竟是昏君一个,整日沉迷于酒色,荒废朝政,听信奸臣宇文化及等人,几年之内,国库空虚,民怨载道,四方起义之事接二连三,这时一个念头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辞官。因为我觉得皇室气数将尽,不久必将改朝换代,我联名忠臣上谏,杨广听了毫无动容,但主要原因是至从看了那残卷之后,似乎我的心性改变了许多,日趋平淡,功名权利都已释然,不愿在哪乱世中役心劳体,只想保得一家平安。不想我的辞官举动竟引起了宇文化及的注意,宇文化及是个老狐狸,野心极大,当时他已权倾朝野,羽翼早已丰满,极有可能将隋炀帝取而代之,当然他肯定在私下图谋,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他的有力竞争对象就是太原唐公李渊,也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只是他的口碑要比宇文老贼好。宇文老贼至所以注意我的辞官举动,一是因为他怀疑我会投效李渊,为父曾和李渊的次子李世明有过交往,其次,不知他如何得知我有残卷一事,更离谱的是他认为残卷上记载着长生不老之术,自古以来,权倾天下者,哪个不想拥有长生不老之身;老贼也不例外,所以他深信不疑,曾多次前来打听,皆未逐愿。我门先辈开国有功,文帝赐有免死铁卷,所以明里老贼不敢有动作。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切莫招惹小人。暗地里老贼开始了他的手段,老贼为了满足野心,私下里训练了一批死士,巢营不详,据说里面高手如云。不想一部残卷竟招来灭门之祸,雨夜,我府上下百号人惨招毒手,那时你刚出生,我命老仆携带半块玉碧和此信保你出逃。我将残卷交给好友李靖保管,若机缘巧合,我儿可拿出手上的“易”字半玉,他有“木”字半块,凭此为信,便可参看残卷。若拙我儿,为父告诉你这些,并不想让你陷入仇恨之中,为父希望你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生活,有朝一日,我儿成器,光复我杨氏门楣。为父字。
看完,李易早已泪流满面,一日之内双亲惨死,一封遗书,道出身世,得知自己原来姓杨名若拙,生身父母招人毒手,还有什么残卷,一切的一切似乎积蓄了二十年,却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全部爆发出来,加在一个二十岁少年单薄的双肩上,也难怪李易情绪不堪。道武真君叹了口气,抚了抚李易的头,“易玄,人死不能复生,莫过伤心”李易止住了眼泪,“多谢师父关心,易儿没事”,听了李易的话,道武真君摇了摇头,这个徒儿很是要强,其实哭出来反而是一件好事。“徒儿,这半块玉和信也算是你父母的遗物,你就留在身边吧,夜也深了,你且回去静修三日,调节一下情绪,三日之后,为师还有吩咐,日后还是用李易之名为好,以防招来事端”。“是,弟子得旨”李易这才退了出去。这个徒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脾气生性自己最清楚,道武真君看着李易远去的背影,抚着髯须而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一个曾经仗剑天涯,最终走上修道之路的少年,唉!这个徒弟啊,还有很多等着他走。李易驻足于通灵桥上,明月当空,万籁俱静,凉风抚竹,婆娑作响,桥水映月,叮咚长流,良辰美景,奈何心生凄凉。
第四章
“周师兄,救我”,周云听见是易玄师弟的声音,看去时,只见水面上一只小手在招摇着,迅速冲过去,岂料刚到岸边,只觉得屁股就被猛踹了一脚,噗通一声径直倒在河里,毫无戒备的掉入水里不免要喝下几口水,几番挣扎翻过脸来,只见李易一身水站在岸上对他做着鬼脸,这才明白过来,李易的水性极好怎会溺水呢,唉!定是自己又被捉弄了,又笑又恼,也惹得其他师兄弟爆笑起来。
陆荀回忆起来,那时李易才十一岁,整天调皮捣蛋,害的众位师兄同他一起受罚。一副无忧无虑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和其他宫观座下弟子打架,上山打野兽,有一次竟和一头野猪搏斗,是把野猪杀死了,可自己也全身是伤,狼狈不堪,还差点丢了性命,等等没有他不敢干的,最后还要众位师兄兜底,尽管这样,陆荀还是觉得至从有了这个小师弟,生活中便多了一些生气,师兄弟之间充满了快乐情谊,不觉间,陆荀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现如今,几天之内,很少能见到李易的笑,即便笑了也很勉强,陆荀见了便心疼,就尽量抽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