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一结束,馨雨便同若清、佳慧一起去了图书馆。到了大厅,大家四下散开。各自看画。
馨雨慢慢地走过一幅又一幅的展品。每幅作品追求的意境不同,有些气势磅礴,有些浑厚自然,有些轻盈飘逸。比起大师们,这些作品当然还显青涩。不过,很多已经展现出良好的绘画功底。
馨雨心里暗暗佩服师兄师姐们,刚上大三就能有如此骄人的成绩,值得自己好好学习。
等站在那幅烟雨江南的写意水墨画前,她便再也移不开眼睛,迈不动腿。
小桥流水人家的画,怎么着也看了上百幅,包括陈逸飞那幅著名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可是,从来没有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如面前这幅这般打动她。
画里远处是苍茫的天,朦胧的山。近处是斑驳的小桥,潺潺的流水,古朴的人家。整个画面笼罩在凄迷的烟雨之中。
馨雨在雨季出生,从小便喜欢听雨看雨,对烟雨江南更是痴迷。她自己也不知道,她的江南情结,是源于白居易的《江南好》绝唱,戴望舒的《雨巷》姑娘,还是沈从文的《边城》水乡?是白蛇许仙的不老传说,还是陆游唐婉的千古惆怅?
每次一听到江南,她的脑海里立刻想起小桥流水,白墙黛瓦,雾霭氤氲,烟雨朦胧。有时她忍不住想,如果人真的有前世,我该是个江南少女,否则为什么会对江南如此痴迷?
而面前的这幅画,分明是她心中的江南,梦里的水乡。馨雨梦一样地迷失在画中。
她觉得自己仿佛置身江南。走过古老的房屋,踏上苔滑的石桥。感受轻柔的清风,沐浴缥缈的细雨。看乌蓬炊烟,听流水喧哗。呼吸湿润的气息,感受水乡的温柔。心间惬意情怀油然而生。
馨雨从小喜欢书画。最爱水墨的直抒胸臆。水墨是心灵的关照,是情感的宣泄,是最好的写意。它自身就具有灵魂。同时,它也是一种很难的画法,必须是悟性很高的人才可为之。
馨雨更加仔细地看那幅画。画面高低远近深浅疏密布局得当,用笔凝炼流畅洒脱,光影处理细腻微妙,颇有卓然大家的气势。整幅画神形兼备,抽象简约,清幽淡泊,意境幽邃。
她的脑海里不禁闪现谢赫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她很难相信一个大三的学生对“六法”的领悟和掌握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且画里天地灵气诗禅境界耐人寻味。她对画者佩服的五体投地。
同时她还发现,画里处处透着构图的单纯,着墨的淡然,用笔的沉稳,和气韵的优雅。画品即人品。人品高,气韵高,画才会境界高,格调高。所谓画如其人。这画者定是空明纯净沉稳优雅之人。他作画时宁静从容的心态从他的画里表露无遗。此刻馨雨不仅钦慕他的绘画功底,更敬仰他的人文修养。
她注意到画的右下角有小字提诗。凑近仔细辨认,原来是“心系烟雨江南,梦绕碧玉水乡”。一气呵成的草书,行云流水,浑然天成,飘逸漂亮。果然书画相得益彰。
很美的诗,很美的画。真正的诗情画意。诗下是龙飞凤舞的签名……何孟飞。画下有名字……《江南》。馨雨心中不禁喝彩:好一个烟雨江南,好一副小桥流水人家,好一个何孟飞!
这幅画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令人沉醉。馨雨只觉自己也受了水墨的渲染,心境恬然。她静心感受那份清新纯净,领会那份温雅悠然。天地静谧,时光凝固。真正感受“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的境界。她惊喜到身子微颤,感动到难以言喻,静静地静静地不想说一句话。
“你怎么一直看这一幅画啊?”若清走过来。
馨雨回过神来,“你快看这幅画,”她兴奋地抓住若清,指给她看面前的画。
“哦,小桥流水人家。还可以。”
“只是还可以?”馨雨睁大眼睛。
“这画太写意,我喜欢工笔画。”若清根本没有细看,更谈不上体会。
馨雨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佳慧正好在看隔壁的画。馨雨一把拉她过来,“你看这幅画。”
“嗯,还不错。”佳慧随意地说。
馨雨十分惊讶。佳慧是江南女孩,她都没有看出画中恬静淡然的意境?她都没有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灵动?馨雨十分纳闷,这些明明都跃然于画面啊。她还以为任何人看到这幅画,都会跟她一样,如沐春风细雨,感受宁静幽雅。
“你觉得很好吗?”佳慧反问。
馨雨呆了一下,点点头。她本想说点什么,却发现找不到词。原来妙不可言说的就是这个。
“我们看完了,你呢?”
“我也差不多了,给我几分钟,我们一起走。”馨雨完全不知道自己在那幅画前站了多久。
展览作品后的桌子上有留言簿。馨雨想也没想,在本子上写下“意写心梦”四个字。感谢未曾谋面的师兄用写意的水墨描绘出她心中的梦。
然后她走马观花看了剩下的展品。其实,什么也没看进去,心里一直想着《江南》,那幅充满灵魂的水墨画。
后面好多天,馨雨一直在想:这个叫何孟飞的师兄,才华横溢,如若天人。年纪轻轻,就能把烟雨江南画得如此出神入化,动人心弦。不知他长的什么样子?他一定不知道,他的一幅画,能在一个师妹心中产生完美的共鸣。
正文 竞赛
90年代中期,学校里社团不多。主要还是各院各系举办一些活动。
H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因为历史原因,一直偏重理工。理科、工科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建筑学介于工科和人文之间,既强调技术进步和技术发明,又要求广博的知识和学术积淀。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明确指出:“建筑师必须擅长文笔,熟悉绘图,精通几何学,深悉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对于医学亦非无知,通晓法律学家的论述,具有天文学的知识。”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的热情,建筑工程学院每年10月举办新生百科知识竞赛。
比赛采取淘汰制。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土木工程1班和建筑学2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决赛定于10月10日晚7点在西五楼201举行。201是西五最大的阶梯教室,可以容纳500人。
除了几个学生会的干部,没人知道,这两年的竞赛题是何孟飞出的。他一直深得钟院长的欣赏与喜爱。去年钟院长亲自请他出题。他答应下来。
只是,他很少参加什么活动。去年的比赛,一场没看。今年的初赛复赛,都没去。那天的决赛,也不打算去。
尚东说:“去看看吧。决赛呢。”
“算了吧。”
“你出的题,难道一点都不好奇?不想看看这届新生的水平?”
“你看一样的。我就不去了。”
“我说的那个女生,今晚肯定会去。你帮我看看。”
“你什么时候追女生还需要别人参谋?”孟飞有些惊奇。
“这个不一样。你看看就知道了。”
孟飞还在犹豫。尚东开始说好话:“帮兄弟一把吧。”
尚东是他最好的朋友。很少开口求他。他都这么说了,去就去吧。孟飞点头答应。
建筑学系的男生住在西四舍。韩尚东、何孟飞、董哲平和顾文杰住205。这都第三年了。西四只有四层。他们一直没有换过寝室。
四人的关系特别好,几乎无话不说。迎新那晚的卧谈会上,尚东便告诉室友们,他今天认识了一个师妹,对她感觉特别。只是没想到,她拒绝他帮忙送行李,弄得他有些郁闷……
随后的一个月,孟飞、哲平和文杰不时听他提起那个女生。不外是:“我在操场上看到她军训了。”“我在食堂看到她打饭了。”“我在开水房看到她打水了。”“原来她在专教8。”“今天她也去看比赛了。”……
哲平和文杰都见过。只有孟飞还不知她长什么样子。尚东一向女生缘甚好。孟飞从未见他如此,仿佛真的动心。心里不禁有些好奇。
尚东在学生会工作。因为要帮忙准备赛场,吃完晚饭,早早地去了西五楼。
孟飞、哲平和文杰三人到时,阶梯教室已经大半满了。他们在后排找座位坐下,给尚东留了一个位置。
尚东此时正站在前面讲台上,和两个新生说话。大家脸上都是一片焦急之色。然后其中一个男生走下讲台,连续找了几个人,急切地说着什么。跟他说话的人大多摇头摆手。那个男生一脸的失望。
比赛时间就要到了,门口不停地有人进来。703的四位女生便是这时到的。只是,一进门,就被班长拦住。
“莫宗明突然病了,上不了。”
“真的吗?”佳慧不敢相信。
“天哪。”若清几乎是同时。
“那怎么办?”馨雨也很焦急。
“你们有谁能上吗?”班长一脸的期待。
若清、秋红和佳慧都没有作声。
只有馨雨问:“没有别的人可以上吗?”
“我刚刚问了,都不肯上。”班长说。刚才他问班上男生。结果张三推李四,李四推王五,就是没人答应。其实,男生要是扭捏起来,绝对比女生还要命。
“找不到人会怎么样?”
“那只有我们系两个对他们系三个了。”班长就是那两人之一。
“要不,我上吧。”馨雨看班长脸都急白了,自告奋勇。再说,他们系两个人像什么样子?
“太好了。谢谢你。”班长舒了口气。不管任馨雨能答几题,有人坐在那里就好。
教室最前方一左一右放着两张课桌,遥遥相对。每张桌子后三把椅子,为三位选手准备。
比赛时间已到。馨雨便随班长直接在右边的课桌后坐下。若清、秋红和佳慧往教室里面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