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耳前朝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充耳前朝事-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为何来此处?”
  关靖身旁的涧谷里,山洪奔腾声震耳欲聋。四处都是毁灭的景象,此般境况,最大意愿莫过于这个人不要出现,这样至少表明他与眼下的危险无关。
  但治焯心中还存有一丝与之相悖的妄想。天地在崩陷,连日以来,所见所闻常令人心酸遗憾。这种时候于他而言,又有什么好事比得上哪怕只看此人一眼呢?
  “我并未违反约定。”
  还是老样子,二人之间,问与答模棱两可,却又存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
  治焯笑了笑。
  “我原本还怕找不到你,谁知沿路到处有人听说过 ‘玄目’,你做了不少好事。”关靖翻身下马,继续调侃道,“也不枉我行走千里,原来你这种人,不但不斩恶人,还会抱幼子啊!”
  “看到时,来不及把序交出……”
  治焯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无关紧要,他摇头道:“你不该来。”
  关靖笑了笑伸手接过依旧沉睡的序:“我来找你。”
  治焯错愕一瞬,点了点头,新一轮笑意在心中化开。
  “听你嗓音,可是不慎染了风寒?”
  “……不打紧。”
  “你又受了伤。”
  “皮肉创,无碍。”
  二人言谈细碎,但这次句句都是关靖在主动关怀他,不再提别人,也不再有过去那种明嘲暗讽掺杂其中。
  关靖环顾四周盯着他们的人:“最近的营地在何处,你知道罢?”
  治焯这才重回现世中,点点头:“随我来。”
  “慢,”关靖从囊中取出一尺白叠,“按紧。”
  治焯笑了笑从命,回头对仍怀抱秦汉子的乐工道:“沿此山顶脉西行四里,有一片营帐,你们若在寻落脚处,不妨同往。”
  乐工一面称唯,一面拂裾跪下。二人本以为他要谢恩,却听他自报出身世。
  “小人名叫‘郭涣’,无字,颍川郡人。精通丝竹管弦,行游四方,以八音之技换取衣食。万望二位能收留小人,以助食前茶后之兴。”
  “这……”关靖看了一眼治焯。
  治焯明白他的顾虑。若是在太平地,才人自荐是平常小事。但他此行是微服密访,先不提会不会因为收留对方而暴露身份,单说水伤灾祸前,食饮居所都是难题,什么人还能有其他兴致?
  但对于这名自请为客的男子,他有一些疑问。
  “郭涣?只是乐工?”
  “唯。”
  治焯若有所思打量着他:“方才也多亏你及时出手。既然如此,我有一些问题要问你,请先去营地再叙。”
  关靖露出不解的神情,看了一眼治焯按在新伤上已全然染红的白叠,默然翻身上马。
  治焯扶郭涣起身:“八音可先不顾,请带众人跟着他。”
  “唯。”
  回视关靖的马已腾跃上土坎,他一手握着缰绳,躯体中的韧劲在一举一动中敛涵崭露。
  治焯目光追随着他,不知为何,突然感到虚无乏力从四面八方汹涌袭来。
  身上旧伤从未痊愈过,领下刘彻之命后,他又连日浸透在暴雨冲刷中,濡湿的衣物和过劳的经历摧残肌体,刚才又新添一创。
  他一向认为,痛不过是种感觉罢了,只要不致死,无需投注任何注意。
  而此刻望着那个不远千里,只为“找他”而来的人,一种莫名的软弱忽然把他从里到外完全占据。
  就像得到一个允许自己放松的赦令,治焯眼前的景物泛白,旋转,模糊,黑暗。
  马背上抱着幼子的关靖回头,正看到治焯无声在人群背后倒下。他左手还捂着关靖让他“按紧”的白叠,身体却毫无知觉倒入一丛衰草。
  那煞白的脸色让他想到一路打马过来的路途中,水面漂过的一具具浮尸。
  ◆◇◆◇◆◇◆◇◆◇◆◇◆◇◆◇◆◇◆◇◆◇◆◇◆◇◆◇◆◇
  浑沦之中,感觉到处都是水。到处都是风。
  地面上铺满厚厚一层竹叶,利器般尖锐的竹枝断口处,无声昭示着此处不久前历经的一场肆虐。风卷起的残叶还在夜空中旋转,衣衫被浸透,湿漉漉的水顺着鬓角,下颔,手中紧握的剑尖滴落。
  胸中堵闷依旧让人发狂,但他已没有力气再挥剑了。
  一个人无助到极点时,总会做出具有破坏力的举动。无顾后果,只为宣泄不甘罢了。鼻腔里涌出热意,抬手按不住滴落的血红。喉咙里充斥着令人作呕的咸、涩、腥、苦的味道。
  他屈膝,跪倒到地上,手揪紧衣襟想要呕吐,最终除了双肩抽搐,喉咙里连一点表示愤恨的声音都发不出来。
  “炳,你来说说,如此乱党,是不是死有余辜?”
  “炳,于这类叛贼,是不是该灭其九族,斩草除根呢?”
  “炳,如若在朝为官的乃残党余孽,朝廷如何是好?”
  “炳……”
  住口!
  他想到了田猎时被众人驱入陷阱中的猎物。
  自他幼时起,一切看似平常的问话原来都别有深意,连同自己敬重、珍惜、信任的人,从一开始就冷眼旁观一头不自知已在圈套中的兽,如何陷入更深的困境如何作茧自缚如何在外界渐渐收紧的牵制中挣扎。
  “谬论!”
  全都是铺排好的。
  愤怒的吼声还在脑中回响,可什么也无法改变。困兽的嘶吼只能说明败局已定,挣扎徒劳。他也一样。
  刘戊,那是一个自己省世以来就知道的,被万人耻笑斥责唾骂的罪人,以卑鄙下作的手段侮辱残害过数难以计的忠良,还施辱过父亲申培公……
  “炳,他才是你的生父。”
  胡言乱语!
  “楚国第三代藩王戊,乃楚藩王室不肖之徒,为人轻慢暴虐,从不尊儒重士……”
  谎言……
  “景帝三年,刘戊与吴王濞相勾结,公然起兵叛乱朝廷,成为 ‘七国之乱’的叛贼主谋。然戊勇盛而谋不济,兵败将军周亚夫,自尽,坐其宗室……”
  “炳儿,你是戊之嫡长子,本不该存活在这个世上。”
  全是谎言……
  本以为父亲会让自己身世得以澄明,而那穆然一怔的沧桑面孔上,翕合的双唇间竟吐出这种话。
  景帝后三年,圣驾陵崩,未央宫先哭大行,后迎新帝面南称尊。一片既悲亦喜的过渡时日里,那件先帝曾挥挥手说不必再提的往事,轻易便从深流底浪下被翻了起来。
  “父亲,此皆戏言,是么?”
  “不要再叫我父亲,如今你已得知你的身世,除非你想再让元王小宗,整脉楚藩王族陷入灭门之灾,否则赶紧回人主身边去罢!”大袖一挥,抛下这句话,所有人敬为“公”的申培便背过身去,不再看炳一眼。
  难以言喻那一刻。
  他拔出峭霜,冲入溪流以剑断水,再冲入竹林,剑光乱舞,使翠绿的竹叶无声在视界中破碎盘旋。
  失神中,峭霜挨近脖颈,却被一鞭抽开。
  “你妄想自尽一了百了?”刘登手持长鞭,朝他挥下,“啪!”,“八年前你就已是质臣,你可知何为质臣?!”
  “叔父……”
  “住口!”硬鞭再次挥下,身上溅出的血滴点点染红深衣肩臂,刘登眼中是痛心,“所谓质臣,人主让你死,你才能死;人主不令你死,你自尽便是忤逆!你死不要紧,难道你要让别人也连坐、因你而死不成?!”
  是了,申公已命人将此处点火焚尽,今后远离汉中和朝堂。申公得意门生王臧、赵绾已被赐死,此刻若再为公惹嫌,当年救下他的人一定会被牵连。
  必须即刻启程奔赴那人身边……
  苇席上的人全身烫得令人吃惊,关靖伸手撬开治焯握紧的拳头,对方一碰到他的手,便像抓住救命草般,拽得他一个趔趄倒在席边。
  既便如此,治焯虚弱的程度仍超出关靖意料。他指节乌青,掌心湿冷,低低的声音断断续续传入他的耳朵。
  “什么?”关靖靠近他,希望能得知他的准确意图,“何处不适?”
  “……”治焯失血的双唇微微翕张,干哑的喉咙挤出的话含糊不清,关靖费了半晌周折才听清楚。
  “……为何……”反反复复一句话,“为何……父亲……关将军……”
  听懂的断句顿时让他愣住。                    
作者有话要说:  备注:
  元王:此为楚元王,楚藩国的首任藩王刘交。
  小宗:与大宗相对。宗法制度规定,嫡长子一系为大宗,其余子孙为小宗。

  ☆、卷二十八    深流

  关靖未想过治焯在无意识中会说出这样两个人。
  一个人拥有双亲宗族很正常,意外的是,他从未如此想过治焯。
  他当然知道对方有一个背景,并不止一次猜过它的复杂性,只不过更多时刻,他都自顾自地把对方单独剥离了出来。因此在听到他说“父亲”二字时,自己已在讶异,如果那个“关将军”是指……
  关靖定定神。
  绝无可能!……就算是,他也想不出他们上一辈间会有何瓜葛。
  他想要问个究竟,但接下去的时日,却找不到说起此事的机会。
  整日都围着救助事宜打转,他自觉充当起治焯的耳目手足,难得停歇;治焯虽应他要求不在外奔走,但不知为何,很快竟常有东郡门下游缴、门下议曹以及一些有识之士进出营帐,商讨的事物由治水展开,涉及当下民生扼要,无分巨细。如此一来,听治焯之前说想要问郭涣的问题都无法过问,他的疑问也只在心里保留了下来。
  六月中下,因为人、财短缺,濮阳治水不力,天气热度渐渐回升,无家可归的难民没有任何家园重建的消息,妻离子散的人们有的找回了亲人,有的则日日引领盼望都毫无音讯。
  不仅如此,因为灾情迟迟没有好转,赈灾的粮草物资很难准时运到,百姓们吃饭穿衣、治病用药都成了迫在眉睫的难题。在这种时刻,治焯却向关靖托付了一件事。
  “我们去投奔东郡太守,如何?”
  毡帐之内,从通风处射入的阳光炙烤着地面,蒸腾的潮湿地气烘濡着人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