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半城-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闻这一句,付云中紧紧盯着礼尊脑后。
  礼尊却第三次“哈、哈、哈”地笑了:“我不会告诉你的。就如我不曾告诉你的父亲。”
  说着,礼尊回过头来。
  满满的笑容。连笑容都老了。
  身形佝偻,白发疏廖。哪怕哈哈大笑出红润脸色,也再舒不开满面丘壑,和其中点点片片的老人斑。
  身上是上了年纪的人特有的老人气味。但同样也是温暖的,鲜活的,流动着的生命。带着凌绝楼顶,晨光万顷。
  活脱脱从中土跋山涉水不远千里而来的弥勒菩萨,累得连肚子都瘦没了。目光却慈祥得如同看着他千里归来的亲孙儿。
  “待你上位,我也自该退下,由新礼尊接替了。”老人毫不介怀地说着,“若你有何事需要我去办,趁着我还没走,没死,耳朵没聋,早些说了吧。”
  看着这般洒脱诚恳,好似全无心机,全无威胁,纯纯粹粹只是一个老人的老人,付云中眸光探究,来来回回,终也笑了:“好。我希望你走。”
  老人全无意外,点头。
  付云中继续道:“进京,面圣。”
  轮到老人一愣。
  “不,不需要你做什么。”付云中道,“你只管去,就好。”
  看着付云中平平静静,也似全无心机,全无威胁,纯纯粹粹只是一个笑容的笑容,老人想了想,又笑得洒脱诚恳了:“好,我去。云墟城里,比如被我们生擒,尚未交予官府的几个吐蕃刺客,你如何打算。”
  付云中越过老人的肩膀,也扶栏,远眺。
  风,忽又大了。
  银发飘扬,晨光笼罩,美得耀眼夺目,跳脱俗尘,却瞧得老人眸中又是一阵不忍般的黯淡。
  付云中似全然不觉,放眼。
  凌绝窗外,红岩对峙,绿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奔腾不息。
  到了夏秋之际,两岸绿树宛如缎带,镶嵌于百里黄沙之中。
  红石峡下,榆林城;红石峡巅,云墟城。
  云墟城。
  人道,净空之下,归云之城。
  却是,葬云之墟,囚云之坟。
  付云中竟笑出了声,又竟道了句:“我要种花。”
  老人不解。
  付云中转头,看向老人。
  一夜春来,满眼江南。
  “我要云墟,遍种海棠。”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十七章

  夕阳西下,正浓烈时。
  冲着郊外空旷处举目眺望,亦是漫天红霞,扑面而来。比不过玄清楼上,也是足以赏心悦目。
  老人一身布衫蓑衣,远行装扮,拄着拐杖,停步欣赏了会儿晚霞,回头。
  榆林城门,已在身后远处了。
  榆林城里,却罕见地并未生起多少炊烟袅袅。
  百姓们自是要吃饭的。他们只是换了个地儿吃饭。
  老人目光抬起。更高更远之处。
  红石峡巅,苍翠环抱,青砖黛瓦,重楼巍峨,虹桥穿梭,赤霞包裹,更为壮阔。
  此次“初兵行”班师回城,已满十三日,云墟城诚邀百姓,大设宴席,庆贺新选弟子正式得入关门。
  是该庆贺。
  此次“初兵行”设题“寻回青尊”,不论过程曲折,他们的确在沙漠腹地寻见了。因此,所有回到云墟的弟子皆算是过了关,有资格正式拜入云墟诸尊门下。接下来的,只看他们愿,还是不愿。
  毕竟,此次深入沙原可算伤亡惨重。内奸设局,异族围攻,连夜奔回沙关,又在关外与两路人马对峙许久,拖延了宝贵救治时间。厚葬了逝去亲友,不少人悲痛难息,即便伤势不重,也决意离开云墟,过回普通人的日子。
  老人轻叹。
  也不算坏事。本来,这也就是云墟设下“初兵行”的最初目的。真正走过,受过,痛过,哭过,无助过,绝望过,才知道自己能不能忍受,能不能站起,能不能面对,能不能继续往前走。也才知道,哪几个人,才真正愿、能、值得与你一道走,或者留。
  而今日之宴,并不仅是为了庆贺弟子入门。
  老人又想起方才,明明是自己抱着长大的孩子,看着受苦的少年,忽已成了成熟俊拔的男子。
  付云中平时总吊儿郎当歪七扭八,好好站直了,原是丝毫不比身边飞声矮小的。刻意隐藏,不事武学,看着精瘦些罢了。
  再精瘦,又谁敢不牢记危急关头,唯一能掌控追云剑的他,敢不敬仰拥有匹敌,甚至超越凌霄的归云剑气的他,敢不仰望多了一头长长铺泄的银发,如月如雪的他。
  年轻,成熟,内敛,张扬,飘渺,合在一起,微妙的风华绝代。
  何况方才一刻,富丽堂皇粉饰一新的天元殿中,包括诸尊在内的数百人层层屏息注视之下,付云中步步迈近,踏上阶梯,对着立于尊座正前,同样锦衣华服的老人深深一拜,再由老人亲手为他戴上与前代青尊一模一样,盘云绣锦的高冠,道一句,你,便是我,第四十代礼尊所认可的下一代青尊。自此,你便入归字姓了,云中。
  付云中再拜,抬头,直身,站定。
  一身尊贵极致的墨袍,一顶盘云绣锦的高冠,一把世代传承的追云,天元殿内分明无风无光,付云中照样好似迎着风与光,随着老人,勾一个眼眸洒淡,神容温柔,嘴角轻扬,蔑视尘寰的微笑。
  清润温暖,安宁美好。
  似自身躯每一处盈盈发出恬淡的光,千载不息,直至终结。
  叫老人不禁刹那红了眼眶。
  如同瞧见前代,乃至整整四十代青尊像极的笑容,与绝望。
  是付云中回来了,还是他们都回来了。
  在这名为“付云中”的壳子里,流放八百四十年,囚禁八百四十年,坚忍八百四十年的枯魂。
  但这些都已不关老人的事了。他已不再是礼尊了。或说,只是个空有礼尊之名,满天下寻找下一代礼尊的老人家了。
  随着由他亲自挑选的第四十一代青尊坐上尊位,底下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云墟人,榆林人,以至纯粹途经此地,有幸受邀的过路大商客,都不知是被神仙似的新青尊打动,还是被旁人感染,各自抬手擦泪。
  武尊反叛,派系倾轧,但无论如何,缺位十二年的青尊尊位,终于坐上了实至名归的人。
  不管他是谁。一头银发,一个笑容,已虏获了所有人的心。
  正想着,前头忽传来一声:“哎让让,老爷子让让,小心嘞!”
  礼尊回头,正饱满枝桠连根带叶被牛车拖着自跟前而过,赶紧往边上让了让:“小伙儿对不住,想事情呢。”
  其中一名小伙子笑着赶车继续走:“不打紧,老爷子一个人出门啊?小心啊!”
  老人笑而不答,挥手致意,看着一并六辆的牛车驮着长势良好的海棠树,继续往榆林城里去。
  取道榆林,再上云墟。
  不过十日间,云墟所栽海棠,已快与胡杨并数了。
  方移植,边陲春意又晚,顶多几个花骨朵儿,都尚未开。
  若能待到明年。
  春海棠,秋胡杨。
  此刻的礼尊一身布衫蓑衣,远行装扮,拄着拐杖,不再回望,也不再回想。
  他直视前方。离长安,还有茫茫千里之遥。
  他不觉笑了。
  这一回,他没当成小子们口中的弥勒菩萨,倒是真的要当个不远千里跋涉而去的和尚,去见故人了。
  视线一晃,不知瞧见什么,回过去再看。
  长亭外,执酒壶,笑眯眯的老者,轻松爽朗的精气神,对他招了招手。
  礼尊有些意外,也笑了,略转头,对着分明空无一人的后头道了句:“我知你们在那儿。明恩,带他们一边儿玩去,我要叙个旧。”
  后头沉默了会儿,终于不再掩饰一般,自树丛里传来一声轻笑,便算应了。
  ————
  天元宫中,遍植杨柳,已分不清是哪一代青尊下的令了。
  红石峡本就绿柳成荫,多移植些也不费事。到了现今这个时节,绿意盎然,随风摇曳,赏心悦目。
  只是此刻夜色熹微,瞧不清晰罢了。趁着天元宫广阔前庭云墟弟子们个个醉意正酣,唱着跳着天南海北的家乡歌舞,拍手吆喝,东倒西歪,谁都顾不得谁,丹尊江见清换了便服,硬拖着文尊李长帆扎进人堆,连带着伤的飞宏与飞星都趁着这难得的放松时刻,偷跑出城,谈情说爱去了。旁人醉眼一猫,还真鬼影幢幢。
  如何不呢。云墟盛事,加上武尊罪行众所周知,人已伏诛,武尊一脉剩余人马皆遭清算,关的关,罚的罚,逐得逐,待罪的待罪。江见清彻底还了清白,丹尊一脉诸人也更安了心,留下的全云墟人才开得了心。
  尊座上,付云中斜倚支额,闭了闭眼,不再看了。
  喝得有些多了,他真有些醉了。
  再抬眼。
  天元殿足足十九桌宴席,算不上残羹冷炙,也已吃喝得七七八八。座中只剩些个还在推杯换盏的酒糊涂,和三两一堆,许久不见,天南地北胡侃的老友们。
  谁都忘了这儿是云墟城里天元宫,天元宫里天元殿。
  闹腾里,付云中几乎一眼,便瞧见寂静角落的人影。
  哪怕半侧着身,并未看向这头。
  黛衣,白靴,高冠。
  云纹染底,银线描边,珠玉镶嵌。
  精致而不浮华,清贵而不张扬。
  眉目半垂,嘴角轻勾。
  柔和地看着一步之距,立在身前,正仰着头看他,说着什么的云墟女弟子。
  付云中换了一只手支额,还是没想出来,这个女弟子究竟是谁。忽然想到了,又笑了。
  平日不施粉黛,清纯素面,而多少缺了姿色的飞字辈女弟子。
  付云中笑了,又叹了。
  可不是,一个女孩子若真喜欢上人,穿衣打扮,粉黛修饰不说,单就面上红晕,满眼晶莹,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似的,成了朵娇艳的花。
  为了心中之人,成为更美,更好的人。
  真是件美好的事。
  想着,付云中又看向正被花儿看着,仰慕着的飞声。
  看来看去,啥都没看出来。
  飞声不能算格外漂亮,甚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