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恩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归恩记-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骆青倒是主动开口打起圆场来:“小柳,林大哥这次入京可能有一段时间需要隐匿身份,组里的马的习性着实太容易让有心之人看出端倪了。”



  他说完这话,转眼看向林杉又道:“林大哥,小柳也是出于好意,才忽略了一些东西。不过这两匹马组里一直养不好,估计是犯了衰老症,也算是马之末品了。”



  林杉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抬手接过一名组员递来的缰绳。



  骆青看见林杉要上马的样子,终于还是忍不住又问道:“林大哥,车里的书册,你真的全都不要了么?”



  “马车连带车内的书全部都烧掉,只把马留给马安即可。这是我第二次就这个问题答复你,不用再犹豫。”林杉说完就纵身跃上一匹马的背上,他单手提着缰绳,稍试了一下这陌生坐骑的性子,在原地打了一个转后,又向柳生问道:“那只老鼠已经走到哪一步了?”



  柳生听到这个问题后,面色沉着起来,略一思酌后就认真回答道:“经过我们的一路观察,他虽然行得急,不过似乎没有意识到已被发现。在杨郡和业都入城处,因我们的提前安排,他的行程有所滞留。不过自出了业都后,他便不再走官道,而是露宿野外,日夜兼行,此时估计已经行到我们前面去了。这里就快到京都巍城,路上的守兵渐显密集,我们也不敢再跟得太紧了。”…



  “好。”林杉微微一笑,温言说道:“记住,京都是你们的雷池,但我在那里自有安排。我们就在此分别吧!”



  柳生和骆青没有再说什么,齐齐向林杉拱手拜别。



  林杉则右手单手提缰,左手一伸,又接过了身边一名组员递来的另外一匹马的缰绳,就这么骑着一匹马的同时又牵着一匹马的出了松林,回官道去了。



  林杉回到马车旁边后喊莫叶下车。莫叶掀开马车门帘后没看见马安,心里微觉诧异,但很快她也能大致明白过来。挪身到车门口,她小声问了一句:“马叔叔也走了?”



  林杉点了点头,温言说道:“帮我把车里那个长匣子抱出来。”



  莫叶依言而行,但当她抱起那匣子时才发觉其异常沉重,不过她才刚刚将匣子挪到车门口,林杉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已是从马背上跳了下来,走到车门口。



  他立起那长形匣子,微笑着对莫叶说道:“这匣子里装的东西实在太多,还是我自己来,你先上马去。”



  说着他伸手在匣体上摸索了一下,似乎是在找什么。然而他在找了一会儿后,又是垂下手来犹豫了一下。最后他似乎是放弃了某个想法,接着钻进马车内,解开一捆书取了绳子,将那木匣子系出一个绳款儿,再将其掀起,斜背在了背上。



  当他下了马车,再次跃上马背时,已经骑上马背等候的莫叶看见他这模样,先是觉得新奇,随后又是不解的问道:“师父,我们改骑马了,这马车可怎么办?”



  林杉双手已经揪在缰绳上,侧头对莫叶温言说道:“最后这一段路我们改骑马,马车就放在这里,等会儿会有人来收拾的。”



  马安就那么走了,说来突然,其实已是必然之事,莫叶因此不难想象,刚才的松林之中,一定还有其他的人——类似于带走黎氏的那群林杉的人。所以现在林杉这么说,自然是有他的安排。



  只是看着那一车的书在快到京都的时候放弃,她的心里不免还是会生出一些不舍,所以她见林杉拍马就走,忍不住就喊道:“那么多书,就这么不要了么?我们已经快到了。”



  “这些书其实是我用来压车板的,车板重点坐着舒服,急行的时候也不容易打飘。”林杉看着莫叶微微一笑,看了一眼路的前方,缓缓又道:“我从出发之初就没打算带书入京,又怎么会把重要的书册留在车上呢?走吧!”



  说罢,他已驱马先行,再未看背后那马车一眼。



  莫叶伸手摸了一下怀中那安放的薄册子,抿了一下嘴唇后,亦是一夹马腹,逐林杉之背影,向前方京都之巍城奔赴而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
(151)、京都势压
  从万松岗到京都城门口大约十七里路程,凭快马代步花不了多长时间,但林杉和莫叶还是花了近半个时辰才骑行到那座巍城外围的开阔地,天色也已经近乎全黑了。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座下的马匹着实老了,再加上由林杉的属从将其自县城带到万松岗时,它们一路上已经跑了很久,所以在这到达京都的最后一段路途上,虽是单骑急行,在速度上其实与刚才坐马车时甚至还逊了几分。



  不过林杉最后改换骑行的原因并不是为了速度,而是因为自家那匹老马由血统所表露出的外形实在太招人眼,他忧心于城楼上还留有十几年前的老兵,会看出什么来。换乘只是为了换得初入城那几天的平静罢了,凭此他才有时间做最后一些事情的准备,为此多付出一些时间也是值得的,总之这点时间也不会影响到他今天入城。



  因为变天的缘故,白天天空云层阴沉,到了傍晚就显得天黑得更快了。城楼巍峨,楼前一片空旷,莫叶此时虽然已能看见城门就在前方,但这人与城之间其实还有好长一段距离要走,可林杉已经提前跃下了马背,牵马步行。莫叶见状也现学照做,牵着马行走在林杉身侧稍后一步的位置。



  “帝王之都,果然壮阔啊!”莫叶一边走,一边望着前方那锦旗飘扬,已点缀上明亮可照百步远的一排排城灯的壮阔城楼,她先是发出一声透着惊奇意味的感叹声,过了片刻后才又转言问道:“师父,京都的城门入口,又有什么别样的规矩呢?”她说完,目光就落在了前方不远处的三座城门上。



  与业都城门从左至右的大、中、小城门在类型上微有不同,京都城楼所开的城门虽也是三门,但是除了大门外就是两座中门,没有设小门。城门的开与关受固定的时辰控制,此时虽然天色已近全黑,但在时辰上其实还并不算很晚,城门处的守兵依旧在进行着检查工作,三座城门前也分别聚集着一些人流。



  对于莫叶的困惑,林杉温言解释道:“中间的大门与业都一样,是用来通商的,区别只在两座中门上。入城时人走大门旁的中门,马匹或者携带的器械则与人分开,从靠边的中型城门通过。”



  莫叶不禁疑惑道:“这样不是会很麻烦么?”



  “这里是京都,严一些也是正常的。”林杉微微一笑,“先进城。”



  莫叶跟在林杉身侧接近城门口时,就见自己的马被一名守兵牵走了,并于同时,她获得了一枚木牌。因为她有了之前林杉的提示,所以对此倒也不觉得奇怪。只是当她看见林杉背着的那木匣子也被暂时收走后,约摸知道那匣子里装的是什么的她不禁有些担心。



  但林杉适时递过来的一个眼神,让她很快熄了心中的那丝焦虑。



  中型城门后面是一条有些狭长的甬道。因为两旁高立的墙壁,使得甬道里左右虽然点了两排与城楼上一样建制的明亮城灯,人行走在这条道路上时,依旧会感觉到一种有些压抑的逼仄感。耳畔回响着自己的脚步声,几乎还能分辨出重音,并且就连呼吸的气息似乎都能撞到身旁城壁上再反弹回脸上来。



  当莫叶快要走到这条城楼间的甬道的尽头时,大约是头顶上空的位置,传来一阵沉闷的脚步声。这脚步声响起得并不清脆,但发出这脚步声的人似乎每迈下一步,就有一股力量顺着城墙攀爬下来,震慑人心。…



  莫叶忽然想起,这种脚步声跟她的叔叔走路时发出的声音竟有些相像,她忍不住就要抬头去寻那声音的来源,就在这时,她忽然感觉一只手带着温和但又有些沉重的力道,按在她的肩膀上,同时耳畔听到林杉低声说出的一句话:“城楼上不时有巡逻队行过,我们只要走好自己眼前的路就够了。”



  听到林杉的提示,莫叶的脖子一僵,未及多想,人已走到甬道的尽头,顺势迈入了门中。不需她故做掩饰,城楼投下的阴影已将她脸上那轻微的异状掩了过去。



  走出了那段甬道后,莫叶下意识里默然深吸了一口气,林杉拿了她的木牌去守兵那里取回了马匹和匣子,回来的时候看见她这副模样,递来缰绳的同时不禁笑道:“通城而已,何至于紧张成这个样子?”



  莫叶接过缰绳后一边随同林杉行上一条宽阔的街道,一边搓着缰绳喃喃道:“刚才在不知不觉之中,心里竟生出一些害怕的感觉。”



  已经稍微走到前面一些的林杉没有回头的说道:“这是一种军团本该有的气势,军人有此势,才能构成人城,守卫国家。你第一次来京都,才会对他们产生畏惧感,然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听到那种声音,只会在心里体会到一种被保护着的安全感。”



  莫叶从小在邢家村长大,五岁起入礼正书院念书,这才有了比较多的机会接触县城里开阔的街道和各色的店铺,她本来以为县城就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玩的城镇,有了在礼正书院藏书阁阅读的机会后,她也自书册上读到过一些前辈们游历都城间留下的手记,但这毕竟是别人用文字写就的东西,远没有自己亲自看到和经历时来得细致和让人感觉震撼。



  在昨天出了县城后到达了第一座城市杨郡时,莫叶心中的县城立时变小了一圈,然而杨郡之后还有个业都,曾经的京都又压了才在她心里建立了一点薄弱巍峨印象的杨郡一头,现在终于来到当今国家的大脑,正牌的京都湖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