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恩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归恩记- 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乎,在庙门旁的角房里,只见隔着张小桌相对而坐的两名带刀青年人,正睁着精神内敛的双眼盯着桌子中央的一把粗瓷的茶壶,却是一齐在发着呆,半晌无人去动茶杯,只待一壶热茶慢慢冷去。



  两人如这般枯坐了良久,桌左那名相府护院一直落在茶壶嘴上的视线忽然动了动。不知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动机,他看似随意地开口,却总算是打破了这屋内快要凝滞了一样的安静:“听不少人说,这位姓岑的年轻人,是位天生奇才。”



  他说话的口吻有些像是在自言自语,不过现在屋子里只有他和另外一位相府护院,他这话当然是说给与他对坐的那名护院听的。



  坐于桌子右手边的那名相府护院很快回应道:“何止是别人这么说,相爷和公子也都是这么觉得的。不过,也正是因为相爷和公子皆如此褒赞,别人也才会都这么说吧!”



  两人话中所说的人,自然是今天由他们负责护送来的岑迟。只是,他的话语间没有包含多少对岑迟的敬重之意,至少没有像小蔷对岑迟的那种畏敬。



  这两人身怀高强武艺,是直接服务于丞相的相府十家将之二。丞相史信按照这十家将的综合能力给他们排了顺次,现在坐在桌左的是封九,桌右那位则比封九高两个层级,人称田七。



  如他们的称谓所示,十家将在称呼上只保留了本家姓氏,名号直接用能力排序代替了。十家将的出身都不高,原来的名讳也都没什么可取之处,相府的这一安排简单明了,他们也皆无异议。



  然而封九和田七二人虽然都已入了十家将行列,但在十家将的大体排名里,他二人都是排在偏末位次的。可即使是这样,在相府众护院当中,他们也算是拥有不俗的身份。



  十家将成员曾不止一次护送史靖乘坐的马车到达皇宫大门口,封九和田七自然也不例外。见过帝王家那种阵仗排场,除了锻炼出他们良好的纪律性,还隐隐增长了一些他们心底的傲气。对于相府那一众上宾乃至幕僚,他们没有存多少真正的敬意,大多时候所持的只是服从丞相指令,例行公事的一种态度。



  负责相府上宾出行安全的任务,这两人并不是头一次做。不过他们倒是很少接触到岑迟,除了因为岑迟住在相府时很少有外出访友下馆子的事儿,完全没有上楼子流连花丛的事儿,需要人护行的机会极少。



  除此之外,岑迟还经常长时段的离开相府,因此府中十家将里有两个人几乎成了他专属的侍卫。并且因为这种护卫职责所在,这两个护院一旦跟着岑迟出府,就也是一去久不回,使得其他府中十家将成员几乎接触不到这位有些特别的相府上宾。…



  所以自从昨天午后接到今天陪送岑迟访庙的任务后,负责此事的封九和田七都有些觉得好奇。对于岑迟,他们在不自觉间加多了注目。一路行来,在路上对岑迟的所见所感,恰也与他二人平时多见的官场百态、宫闱森严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位受丞相和公子重视尊重的奇才,其实十分接近于一个普通人,并未因为相爷以及公子器重,就冲旁人端什么架子。



  然而之所以说他是接近于一个普通人,是因为从细处着眼观察,他给这两名护院的感觉,与普通人还是有所不同的。



  今天一同出行的,还有史三公子老早就安排给岑迟,服侍于他的丫鬟小蔷。小蔷算是相府比较有资历的仆人了,待在岑迟身边也够久了,然而当她与岑迟同行时,身为旁观者的封、田而人却是深切感觉到她的多余,确切的说,是她与岑迟之间的天差地别。



  也不知道岑迟平时怎么受得了她……



  一路行来,小蔷几乎都在叽喳不停的提问题,而岑迟则一直对她持着很大的耐心。如果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大耐心表现是知无不答,那么岑迟表现出来的耐心会更进一阶,是有问必答。



  他面对的丫鬟小蔷不是书院学子。若是书生,所提的问题大多应是局限于教学书册。可小蔷所有所问的问题都是来自她的好奇心,这种以浅识甚至是无知堆积起来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没有答案的。但就是在这种提问环境里,岑迟依旧能给出满足小蔷好奇心和说服她疑惑的回答。



  例如小蔷问了小庙起源,这个问题要回答起来似乎是一言难尽且渊源复杂的。而岑迟只是简略解释,称小庙原本就存在于此处很久,后来京都扩建,外延后的新围城将小庙所在包围进内城,因此小庙还得到了扩建。小蔷自然不会有兴趣去了解一些与年月、创始人以及制度有关的呆板信息,岑迟正好略过不提。



  ~



  ~



  !
(338)、‘吃’人泥沼被填事件
  》  (338)、‘吃’人泥沼被填事件



  再有如小蔷还问了南城为何空了这么大一处地方不建民房,全植了竹子。这个问题有些荒唐,就好比一个人指着一棵树问,为什么这棵树要长在这里一样。然而岑迟对这个问题不但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无聊的情绪,依旧徐徐做出了解答。



  跟随他的介绍性解释,两名一直缀在身后同时安静旁听的封、田二人也才知道,南城所有青竹之下,填压物竟全是旧城新建后留下的建筑废料。在这样的土质里,只有竹子这种根茎强韧的植物才能良好存活地存活生长下去。



  当年旧城被推后,断砖碎石一应废料直堆出了两座小山。而那时工部城建队之所以要花大力气把这庞大的建筑全拉到城南填充,是因为在这片安静的竹林下面,曾是一片烂泥滩。



  这片烂泥滩一直是朝廷的一块心病,大周统治三百多年,直到后来帝都都迁到了这里,这一问题仍没能得到解决。事情会拖延至此,关键点在于工部测不出这烂泥滩的底到底有多深,所以没法计算和制定清淤计划,纵容这‘吃’人无声的深渊一般的泥潭为祸数百年。



  后来王炽入京,异帜新国,头一个考虑的问题就是把帝都身边的问题摘拣干净。



  昭皇想到的法子与周帝相同,也是塞填法。只是两朝治世措施微有不同,昭国新立,生机勃发,社稷策划里有什么,很快就会付诸于行动。同时也多亏朝中有位这方面的大才,不但敢想,还使皇帝与其达成共识……旧城墙拆解后,将所有的废料都填到这里,才将这片烂泥滩填成平地。其工程之庞大可见一斑,亦是体现出这种地理存在的可怕。



  数百年来,这处烂泥滩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昭国立后,朝廷花了大手笔将此地填了,在扩大京都内城面积的同时,还就近解决了废料疏散问题,永远解除了城南这处死地对京都居民造成的安全威胁,也是人力对抗自然威胁的一次成功。



  不过泥沼虽平,泥沼旁的未名湖却留了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泥沼吞噬了太多人的生命,枉死怨灵不散,还是它本身存在土质上的恶劣问题,与泥沼相邻的未名湖湖水常年呈现一种幽绿颜色。



  工部受命帝王,现在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净化这湖水的怪异颜色,而不是像之前填平泥潭那样,简单直接、但耗资沉重地填湖。



  人离不开水,而挖过渠造过池的人大多都了解,不是任何地方挖个坑便能留住水的。湖乃大地灵眼,任何地面自然形成的有贮水能力的湖泊,都是天赐资源。未明湖旁的泥沼丝毫没有用处,但这片面积庞大的湖泊,若治理出成果,却是为昭国谋了一项重大财富。



  岑迟解释这个问题到后头,行走在竹林间的小蔷想到脚底下的土地曾经吞噬过许多人的生命,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还好她没走在那幽绿水色的未名湖畔,不然她恐怕要浑身发抖不止了。



  然而同行的封、田二人却是因为岑迟的解答话语,想到了当年工部拆旧城建新城,兼顾填充这片杀人泥沼时的宏大场景,心情不禁有些昂扬。由这一大片静谧竹林回想到曾经这一大片地段全是吃人的泥沼,这俩名相府护院不禁也心生撼动。



  其实岑迟解答的这个问题,距离今时并不遥远,大约是七年前发生的事。然而因为朝廷对于此事主动的存有保密态度,外加此地最终也没有建设成为商业繁华区,人流量不大,所以时隔几年之后,便少有人聊及此事,也少有人对此事感兴趣。这些过往就如砌在墙里的石头,安静冰冷的压在了地底下,被一片翠竹紧密交织的根茎掩盖。明明只是几年前发生的事,乍一被人全盘提起,竟像是尘封了很久似的。…



  或许只有等到哪一天,未名湖的湖水不再幽绿,不再对人的视觉和身体造成影响,这一片地方自然会成为热闹商区,才会有人在此对于此地当年的创举热烈讨论吧!



  不过这不代表现在就不可以有人知道和提起此事,不过是提的人非常少罢了。而当岑迟甫一提起此事,两名考虑事情的态度完全不似女子那般狭隘的相府护院顿时感觉震撼不已。



  然而一路上令这二人感觉震撼的事,好像也就是这一件而已。



  这主要还是因为岑迟的回答,都是面对小蔷而言。封、田两名护院虽然一路同行,但一句话也没有插嘴。而小蔷,只是相府一个侍女,能问出什么大问题?多的不过是女子心怀的那种琐碎的问题。



  待到一行四人到达小庙,就连这种琐碎无聊的问题也没有了。



  到达庙门后不久,岑迟和小蔷都没身于小庙紧凑层叠的建筑之后。刀不离身的两名相府护院无法入内舍,呆在素静室内的俩人终于感受到了真正的无聊与枯燥。这一路行来,心里刚刚对岑迟燃起的一丝敬意也被这种无聊与枯燥冲淡了,更关键的一点,是他们忽然对岑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