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欢 (小李飞刀同人番外怜花 )》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寻欢 (小李飞刀同人番外怜花 )-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他们二人此刻的功力,既然不希望被知晓,也就肯定不会有一个人知道,传说中已经变成神话的小李飞刀,其实就在身边暗暗保护着善良的人们。
  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李寻欢不肯太为自己着想,因为那样太无趣,那就只好身边的人多承受些,让他没机会再寂寞黯然。
  
  …
  
  又是一年中秋夜,澄澈碧霄,月华如练天如水。
  丹桂细细绽放,满院落到处浮动甜中一丝清苦的幽香。
  坐在告别的宴席前,十七岁的叶开想到日后再也不能回这里,情绪非常低落。连贵客王怜花怀里那些奇奇怪怪的神异小玩意儿,都没能让他笑出来。
  明净月光下,李寻欢微笑着,凝视表情各异的阿飞与叶开。
  金无望平时总神态冷漠的长辈模样,看出叶开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眼睛里竟有一丝同情:“怜花你别闹了。”
  王怜花最喜欢出言逗逗孩子,每次叶开都会被逗急,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嚷嚷“从小我就没人管,你们都嫌我麻烦”。
  但今夜,连王怜花都不忍心再开玩笑了,因为李寻欢很多年前就明确说过,他会亲自教叶开念书习武,直到孩子十七岁。
  也就是说,今天是叶开流连在这个院落里的最后一天。
  实在看不过去叶开的可怜样子,金无望突然站起身,说声“赏月去”,掉头便离开。
  看着他轩昂从容的背影,王怜花切齿没多久,便在李寻欢含笑的目光中匆匆起身,掉头追了出去。
  
  端起早已习惯的凉水,仰头一饮而尽,阿飞眼睛却只盯着桌面上一双修长有力的手:这双手,抱叶开的时候格外慈爱,握刀的时候锋锐傲岸,举杯的时候清雅冷寂……它总在不断付出,力量会不会慢慢耗尽?
  心中一凛,阿飞默默向自己第一万遍发誓,要尽余生之力,让这双手,以及这双手的主人多享受些温柔的滋味。被竭力珍惜爱护着,这双手纵然还有剑痕,也一定会渐渐平愈。
  阿飞比任何人都珍惜这双手。
  “过去的,全都已过去……”
  这句话看来仿佛很简单,其实真能忘记前尘的人并不多。
  幸亏李寻欢和阿飞已真正让过去变成了过去。
  
  每年接送小孩子一趟,因为叶开大部分时候在镖局里跟养父母叶平夫妻住。
  只要叶开在这里习文练武,总是不能畅怀亲热——就算觉得叶开在这里,实在太扰二人亲近,但那也是自己的骨血。路途奔波,自是阿飞不容辞的责任。
  中秋之夜,第二天就要短暂离别,阿飞平时会有些不怎么开心——虽有幸终得年年月月厮守,但人生苦短、天命无常。但阿飞不惧天不信命,一心一意恨不得长成李寻欢的影子,寸步不离拥他在怀中,用体温替他取暖。
  阿飞全部的心意都用来关注这双握酒杯的手,已经完全不可能分给任何人。甚至,阿飞都没有注意到叶开眼底孩子气的落寞,和委屈。
  这一点,是家中历久弥新的笑话:阿飞从来不能容忍任何人靠近李寻欢。
  哪怕七八年前,李寻欢抱着还是小孩子的叶开,或者教他点穴之类比较亲昵的功夫,都会令阿飞焦躁不安。
  正因为阿飞这无法克服的偏执,导致亲父子的关系一直颇僵。
  很多年以后,说起阿飞,叶开都还会充满遗憾地说:“他不是我的朋友,他要是能拿我当朋友,让我干什么都行。”
  
  在这么美丽的月色下,想到金无望拂袖而去的潇洒背影,王怜花终于按捺不住追出去的样子,再看看叶开黯然的神情,阿飞抬头看看正起身预备去歇息的李寻欢,找到那抹熟悉的笑影,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不禁也笑了。
  纵然同享床笫欢娱这些年,阿飞还是衷心佩服李寻欢,也很感激。只要有李寻欢在,阿飞总是能舒畅微笑。
  笑声中,就连那凋零的木叶都充满了生机,因为阿飞知道还有新的生命,会有新芽茁长。
  欢乐就是有这么大的力量。
  
  一个人能使自己永保笑音,固然已很不容易;若还能让别人笑,才真正伟大。
  世上太多烦恼,岂非就因为笑得太少?
  
  ………
  
  席中只剩下阿飞和叶开。
  看着垂首闷闷的少年,阿飞淡淡地:“你知道联系我的法子——往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找我就可以。”
  叶开点头。
  停顿了片刻,阿飞有些感慨:“虽然他不肯你行拜师礼,可是你的飞刀一旦出手,谁都认得出你的师承。”
  这话题已经很严肃。
  叶开正色点头:“我会永远记得,不能对不起小李飞刀。”
  看着少年像大人般说话,阿飞不禁微笑:“你知道你自己有多幸运吗?”
  叶开认真回答:“我知道。不管过去多少年,我都会记得自幼受的教诲。”
  视线依然看着李寻欢刚才离去的方向,阿飞微微点头:“十八年前沙漠一战,江湖精英都死得差不多了。你出道之后,就算没碰上真正强的对手,甚至无敌天下,也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就真的很了不起。”
  叶开恭谨回答:“我记住了。日后行走江湖,我会永远记得自己手中不只是一柄飞刀,更握着小李飞刀积累的慈悲和谅解;面对敌手,更要随时记得,对方是一个人。”
  懂得尊重人,便是真正学会了小李飞刀的精髓。
  认真端详一下这幸运的孩子,阿飞眼神逐渐变得温暖。
  
                  代跋:关于“沟通”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魔加留下众多评论的热心:)
没敢奢望真的了解古龙……但还是感谢大家这么认真分析背后的厚爱……尤其是若戾若寂朋友  安迪是一个非常喜欢自找麻烦的人,每次写文,都不会只满足于人物和故事——虽然很清楚,作为小说,一定要先有人物有故事,才有存在的基础价值。
  这次写《寻欢》,真正的主旨,是沟通。
  我们常常以为,误会只是因为有些话没有说出来。
  但安迪却会窃以为,有时候我们尽力在表达,已经说了又说,对方却不一定能够听懂你在说什么——因为性格、教育程度、成长环境、知识背景……种种的差异,造成我们的思考方式截然不同。
  而这些不同,会让我们听不懂彼此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写这篇文的过程中,多多少少趁机展示了一些“沟通”的天堑。
  
  李寻欢是“俗世”能达到的巅峰。
  簪缨世家出身的子弟(李园属于一流名门),又受过最好的儒家教育(凭文章中了个探花),还有驰名遐迩的江湖声望。
  虽然李寻欢的价值观比较独特,愿舍弃已经拥有的一切,但他还是会受传统观点的局限,比如说,他会认为“在男人身下被动拥有高潮,是一种耻辱”。虽然他不怕这种耻辱,而且甘心为了爱主动这么做,并不代表他内心不认为客观意义上这种事不光彩。
  最后他绝迹江湖,就是因为“身为男子而行妇人之事”,从此不愿意再见人,也算说得通。
  
  阿飞则是“自然之子”里的绝品。
  母亲只陪他到懵懂的七、八岁,就已经去世。他在野地里凭本能长大,完全不懂什么规则、道义、伦理、教养。唯一记住的,就是母亲谆谆教诲“不要受人恩惠”。
  这样的阿飞,根本就不知道被一个男人所爱,会遭到什么阻力。他只是依恋那一个人,想离他更近些,阿飞甚至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爱。
  两个人到最后是朋友也好,父子也好,情人也好,其实阿飞都会接受。
  
  实在太不相同的两个人,偏偏要面对这样一段感情。
  查资料感觉,在中国古代,“分桃断袖”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尤其在不影响娶妻传宗接代的前提下,只是男人风流的小插曲——当然,这只是对保持“男性本质”的攻来说的。对于承受的那一方,似乎就不再有资格做男人,甚至变得连女人都不如。
  他们之间的沟通,正是遇到了这块礁石。
  李寻欢当然知道主动和被动的行为都意味着什么,阿飞却懵然不知。
  '题外话:开始王怜花深恨李寻欢“欺负阿飞不懂,引诱孩子学坏”。直到发现李寻欢并不只是简单想勾引阿飞,甚至愿意主动去做承受并遭受羞辱的那一方,才真正换了态度,开始帮助这对情人,在他们之间帮忙“翻译”,呵呵。'
  正因为李寻欢深知“做这种事意味着什么”,他才会逃避。毕竟他不舍得伤害阿飞,怕“带坏了阿飞”。
  一旦发现原来阿飞那么需要李寻欢的陪伴,而且还说出了口,他就决定永远不离开。即使得不到爱情,即使自己煎熬,也没关系。而两人之间开始萌芽爱情之际,他的勇于面对、默默争取,其实比单纯的阿飞更艰难,需要更大的勇气,更深刻的坚持。
  
  李寻欢与阿飞之间的沟通,出发点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想表达的结果也不同。
  最后这段感情居然能够“终成正果”,并不是因为他们修正了“沟通的方法”,而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是真正相爱的。
  这份感情如此深厚真挚,他们都愿意为此付出全部。
  任何阴错阳差,任何表达的错位,都没有动摇他们内心的坚持。
  只有在这种前提下,即使语言的表达实在没法沟通,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故事里面的安排,是身体的交流帮助他们完成了最后的沟通。
  
  唠叨半天,安迪汗如雨下地发现,这是有史以来我写得最不容易看懂的一次后记。
  如果您看得不知所云,那就无视吧。
  
  但还是想总结一下:
  1,人与人之间,我们都不能探测别人的思维电波。所以,沟通不只是简单的“我告诉你”,而是至关重要的。
  2,再怎么说,沟通只是“术”,只有根本想表达的内容正确,结果才会正确。
  想过这些之后,安迪不由望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