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立隋-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王,如今只有三千人马!”李仲文显然有些担心,眉头不展,他瞧了一眼李世民,又看了看空空如也的酒樽,为李世民蓄满。

“三千!”李世民沉吟,细长的手指轻轻叩着案几。在他昏迷的时候,早有人烧好热水,将李世民洗了个干干净净,这个时候,他又如往昔的那般潇洒不凡,当然,独眼让他显得有些恐怖了。

“秦王,如今情形,恐怕浩州不可久留啊!”李仲文一咬牙,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所想。

李世民沉思,一万不到的唐军,士气低迷,如果隋军只有秦叔宝的五千士卒,那还可以勉强一战,让秦叔宝知道唐军的厉害。可是他的身后,还有隋军的一万主力,而且,隋帝如今身在何处?恐怕他带着主力殿后吧。

“秦王,浩州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三千唐军尚且困难,不足半月之用,如今……”李仲文虽然没有说下去,可是李世民已经明白了李仲文的意思。孤城,不可守啊。恐怕若是迟疑,就要被隋军包围了。

“秦王!”一个声音响起,是杜如晦。

只见他神色之间,有些忧虑,多日的奔波,让李世民这种上战场的武将都有些吃不消,更何况他一介书生。声音嘶哑,无比的沉重:“秦王,隋军追来,前锋已经逼近城下。”

李仲文倒吸了一口冷气,还真是快啊!

李世民似乎早有准备,毕竟,走出了连绵险峻的绵山,隋军前锋都是行动速度很快的骑兵。一路行来,能够拖延隋军半日,对于步兵来说,已经是非常的了不起了。只不过,秦叔宝赶来了又能怎样?他的是骑兵,如何攻城?只要守好城池,秦叔宝部就算英勇,也是无法攻破浩州的。

所以李世民很是笃定,隋军的主力不可能来的这么快,至少,还有两日的路程,而这就足够了!两日,足够李世民,还有杜如晦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摆摆手,李世民示意将酒食撤下,叫过李仲文,让他召集众将,商议大事。

注一:唐称浩州,为了表述一致,我使用的是隋的称呼,以免造成混乱(因为唐初拆分州县,多有重名,统一天下之后,李唐才合并州县),以后不再做出解释,以免有凑字数之嫌。但是重要地方,我会备注。

辉煌之章 第二十八章 暗涌(二十)

隋军大营,秦叔宝安顿下来,即刻派人通知杨叙,告知前线的情况。

当初,李世民故意不走官道大路,却从山势险要的绵山绕路,当越来越接近隰城的时候,他就感到了不妙。秦叔宝毕竟带兵多年,对阵的经验非常的丰富,李世民耍得花招,秦叔宝自然是清楚地,只不过,他却不能不继续追击。

谁知道,连绵的群山之中,究竟有多少条路呢?如果李世民中途逃脱的话,秦叔宝岂不郁郁。所以,即使明白李世民的阴谋,秦叔宝还得继续追击下去,到达隰城之后,虽然隋军也很辛苦,但在秦叔宝的激励之下,士气还是显得非常的高昂,毕竟,若是这一战能够擒杀秦王李世民,这样的功劳,至少也是千户侯啊。在名利之下,所有的一切困难,都不是困难。

诚如李世民所分析的一样,秦叔宝并没有打算让他的骑兵攻城,毕竟,骑兵作为冷兵器时代一种强力的兵种,最为适合的便是野战。虽然不能攻城,可是秦叔宝也没有闲着,他派出大量的斥候,环绕在隰城四周,防止唐军逃跑。

在秦叔宝做出安排的时候,隰城府衙,唐军将领齐聚一堂。

所有的人都显得疲倦不堪,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人只能打起精神。独眼之中,射出仇恨的光芒,但是转瞬即逝,李世民露出微笑,道:“诸位,如今隋军秦叔宝部紧追不舍,诸位有何见解,不妨直言!”

军心浮动,可是这样的大事,是瞒不了诸将的,所以李世民不如直接挑明。而诸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未露出惊讶的神色,想来是已经知晓了这个消息。

李世民环顾了一眼众人,刘弘基、秦武通等唐将脸上一片死灰之色,坐在左边,而右侧,则是寻相、尉迟敬德两个定杨军的降将以及李仲文等人,相比刘弘基等人,尉迟敬德与寻相的脸上露出的表情,颇为耐人寻味。难道是,后悔投降唐军了吗?毕竟,这两个人是因势投降,而且投降唐军之后不过四五日,唐军就遭到了大败,这种时候,他们能有多少忠心呢?而且,这两个人,原本都是隋朝的大臣,就算后面投效了定杨军,可是他们的宋王宋金刚却已经投效了杨浩,这种情况下,更加深了李世民的疑惑。

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李世民不得不小心谨慎啊,要不然,稍有差错,恐怕就粉身碎骨,不能回转关中了。

|5|虽然对河东之战,李世民非常的不甘心,认为隋军不过是取巧,才击败了自己。如果,隋唐两军堂堂正正的一战,唐军未必会输。不过,李世民不得不承认,恐怕河东的大部分郡县已经落入了隋军的手中。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舍弃了由西河郡南下,经由临汾、绛郡回转关中的想法,转而行走更为艰难的道路。

|1|看着众将各异的表情,李世民轻轻咳嗽一声,道:“如今隋军秦叔宝部轻骑而来,不过五千人,孤王打算将其剿灭,只要稳定阵脚,或可收复河东!”

|7|当李世民的话语说了出来,众人均是露出震惊的表情,开什么玩笑,如今唐军不足万人,其他各地虽然也有一部分的唐军,可都是被隋军冲散的小股唐军,能有什么作战能力?隰城缺兵少粮,如何对敌?

|z|是以,李世民的话语说了出来,以刘弘基为主的唐军立刻反对,纷纷力劝秦王不可,如今的形势,已经不是当初与宋金刚在柏壁对峙的时候了,那个时候,定杨军打下河东,四处抢劫,骚扰百姓,他们的所作所为与突厥人无疑,所以百姓并不支持定杨军,而是支持唐军。毕竟大唐在河东已有两年的根基。

|小|可是现在,据说隋帝已经在河东所辖郡县,下令免税一年。所有的将领都知道,这是大隋在收买河东的人心。若论根基,大隋已经立国将近四十年,李唐又能如何相比?当初,隋杨暗弱,所以那些世家、百姓才会转而支持李唐,可是,如今隋杨在河北已经崛起,李世民实在是不能确定那些人有些异心。

|说|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已经有如惊弓之鸟,稍有异动,他就有所怀疑。毕竟,兵败如山的形势下,稍有不慎,就可能沦为隋军的阶下囚。

|网|看着刘弘基的据理力争的摸样,李世民的心中暗暗的叹息,他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试探而已。唐军的将领都已经缺乏了斗志,下属的士卒岂不是更是一盘散沙?又如何与隋军作战?想到此,李世民只能是将不满深深的藏在心中。

李世民将目光从刘弘基的脸上收回,他的心中暗暗的沉思着,准备顺水推舟,继续西归,还转关中。

“秦王,隋军不过五千余人,况且是远道而来,不如设计擒之,以免河北小看我大唐的勇士。”说话的是寻相。刚才他与尉迟敬德对视了一眼之后,都是明白了对方的心中所想,所以寻相这才发言。

“嗯。”李世民点头,想了一想,问道:“可是隋军五千余人,全是骑兵,寻将军如何破敌?”

寻相略一沉吟,他虽然是个猛将,可是跟随宋金刚时间颇久,也懂得不少带兵的法门,听到李世民询问,思考片刻之后,道:“秦王,隰城地势险要,不如假装撤退,暗中藏于伏兵。秦叔宝立功心切,一定会派兵追来,届时我军伏兵杀出,定能一战而擒秦叔宝,以扬我大唐声威!”

李世民沉吟,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妙计,隰城地处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东麓,既然唐军准备向西转移,那么倒也不妨利用吕梁山的地势。想到这里,李世民抬起头,露出笑容道:“寻将军果然妙计,只是不知何人敢断后?”

李世民的声音一落,尉迟敬德站了起来,拱手道:“秦王,末将愿断后。”谁都知道,断后的话,责任重大,尤其是这种诈败,就要表现的恰到好处,既要隋军一路追击,自己损失不多,更要将隋军引诱而来,不然就前功尽弃。

不过,李世民另有打算。

想到此,李世民点头,道:“既然寻将军想出这等妙计,不妨与尉迟将军一同断后。”顿了一顿,李世民将目光转向了刘弘基、秦武通两人,道:“刘、秦两位将领领伏兵埋伏!”说着,李世民示意李仲文拿过隰城地图,然后询问了李仲文一番,这才将一拍案几,指着地图上的某个地方,道:“这里是黄芦岭,左右两边全是高山,这个地方,两位两军就在此埋伏吧!”

黄芦岭,乃是北齐长城的起点,用来抵御北方的蛮夷。此地后来因其险要的地势,唐人建成金锁关,至明末又大规模的修葺,始成一座险要的关口。不过在此时,还尚未形成关隘,但是地势的险要却是无疑的。

有了这个险要的地形,或许可以击败隋军呢?接下来,李世民对诸将做出了安排,时间、地点。

众将告退,房间内,只剩下了李世民和杜如晦两人。短暂的沉默之后,杜如晦终于开口,问道:“秦王,果然要这样做?”说着摇头不止,道:“秦王,如今军中士气低落,恐怕……”

“哈哈!”李世民哈哈一笑。这个临时的计划,的确是让杜如晦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个结果,可是与诸将来临之前商议的结果不同,难怪杜如晦会狐疑。

“克明,依你看,寻相、尉迟敬德两人可是真心?”李世民摸着颚下的短须,这一次,一定能够甩掉隋军的追击,想到这里,他的心情也好了一些。河东虽然大败,可是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已经无法挽回,再想又有什么用?能够成功的逃出河东,回转关中,才是最重要的啊。

杜如晦听了李世民的话,沉吟半响,这才摇摇头,道:“秦王,这两人,请恕小臣看不透。”

“是啊!”李世民站起身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这两人,不过是因势而降大唐。如果大唐能够守住河东,那么他们必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