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想要申请均田的话,需要出示许多证明,均下来的田也全都是荒田,是需要自己去开荒的,所以当时的顾氏选择了自己购买田地落户。
落户了之后,由于顾氏是一个寡居女子,所以户籍上写的是女户,对于女户朝廷是有每年减税两分的优惠政策的。
晚上一番庆祝过后,第二天一大早顾展铭便去找村长要保举文书去了,顾家现在在平阳镇也算是中等户人家了,所以村长自然也不会无故为难。
拿到保举文书后,顾展铭便去了县城衙门盖了章,而后便在家里耐心的等待着州试之期的到来。
汉中府的州试之期是二月初,在府城汉中城举行,需连考五日,直至二月初五方能考完,考完后十日,也就是二月十五便是放榜之期。
二月十五一大早,顾家一家三口吃过了早饭,吩咐下人看好宅院后,便坐着马车前往汉中府城看榜去了。
汉中府城离平阳镇不算远,赶着马车两个多时辰便能赶到。
汉中城。
府衙门前。
“娘,好多人啊。”
放榜的时间都还没有到,府衙门口就已经站满了人群,许多身体不健壮者,连挤都挤不进去,只能焦急的在外围打转。
“大山,你力气大眼神也好,等下放榜时,你挤到前面去寻找展铭的名字。”顾氏向站在顾展铭身后的一个十三岁童子道。
“是,夫人放心,小的等会一准将少爷的名字从榜上找出来。”大山说罢,便要往人群挤去,但却被顾展铭拦了下来:“不用,人再多放榜半个时辰内也会散去,到时我们再看也无妨。”
大山,全名李大山,是顾氏从十几家庄农中,为顾展铭挑的一个头脑灵活的书童。
“是啊,娘,我们不急,哥哥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上面的。”温雅汗颜的看着外围处许多挤进去又被挤出来的人道。
“是啊,夫人你放心吧,展铭少爷既然能够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这州试也一定不在话下的。”顾氏身旁,一位十三四岁,丫鬟打扮的少女道。
“也好!”稍稍一想,顾氏便同意了,他儿子这么优秀,又怎么可能通不过呢。
这位十三四岁的丫鬟,名叫夏荷,是顾氏现在的贴身丫鬟。
夏荷父亲早亡,从小与她娘相依为命,去年,她娘得了病,因为没有钱看病,所以她在镇上想要卖身为奴,为娘亲筹钱看病,刚好顾氏恰巧路过那里,便被她的孝心感动,就给了她十几两银子。
半个月后,夏荷也不知道从那里打听到了顾氏的住处,就找到了顾家来,说是来签卖身契的,顾氏听了当然不肯,她给夏荷银子,那全都是看在她一片孝心的份上,又不是真想让人卖身为奴。
只是后来小姑娘却抱着顾氏的腿不放,说是她娘虽然有了钱看病,但最终还是没有熬过去,临终前还特地交待她前来履行承诺,卖身给顾氏当丫鬟,非要顾氏成全了她不可,最后顾氏看她还小,又无依无靠就同意了,不过也没让她签什么卖身契,每个月还给她半两银子的月钱。
其实夏荷她娘的一片苦心,顾氏又岂能不知道呢,毕竟一旦夏荷她娘死了,夏荷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无依无靠,未必就会比卖身为奴强,而且从夏荷的描述中,夏荷的娘也应该听得出顾氏的品行。
顾家如今在这平阳镇也算是拥有十顷良田的中等人家了,自然也不可能只有那么几个人。
除了夏荷,顾氏还招了两个粗使的农妇,以及几个看家护院的家丁。
“要放榜了!”
温雅她们在等了一炷香后,场面突然一阵嘈杂,府衙的大门吱吱吱的打开了,八名衙役从里面小跑了出来,开始喝令四周民众散开让路,待通道清开,便有一名府衙主簿带着两人,手捧着一托红色卷纸从门内向着被衙役护着的墙走去,恭敬的将卷纸展开,贴在墙上。
除了留下两名衙役看榜,以免被人毁坏外,主簿带着另外几个人又从新回到了衙门口,才高喝了一声:
“探榜!”
话落,原本还摄于官府威严不敢上前的人们,立马一股脑的蜂拥而上,许多人因为挤不到里面去,急得在中间或者外围使劲的跳望,这一幕看得温雅很是大汗。
顾氏表面上看似乎不急,但她却不时的微微踮着脚尖,双目直直的瞅着那张榜,似是隔着老远也能看得清上面的字一般。
探榜这一时刻自古以来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不,那嘈杂的声音中,不时传来了几声尖叫或者哭喊。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的温雅,自然是搞不懂眼前这群学子们的心情,不过,她除了不懂外,心里还忍不住腹诽嘀咕:‘你们至于吗?我就不信,名字要是有在上面的话,难道还能跑了不成!要是没有,急又有什么用呢?’
在温雅低头嘀咕的时候,人群之中突然间的又是一阵骚动,温雅闻声看去,只见有好几个人被从人群之中抬了出来,想来,要么是因为名落孙山受到了打击,要么是因为榜上有名而激动的,但不管怎么样,这探榜是不可能就此终止的。
在场的,除了那些急切的人,也有个别心境平和如温雅他们一般想法的,也在不远处找地方坐下慢慢等待着。
温雅暗自点头,这些心境平和者才应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时间渐过,人群开始慢慢减少散去。
一家人才在顾氏的带领下,往那里走去。
“娘,我看见哥哥的名字了,还是在第一排呢。”温雅一眼就找到了顾展铭的名字。
“呀!夫人,展铭少爷好厉害,是第五名耶!”夏荷也看到了,连忙惊呼了一声,就连一旁的大山也拍起了马屁,不过随后他迎来的却是顾展铭的一敲。
“好儿子!果然娘的好儿子!”确认后,顾氏激动的将顾展铭揽在怀里,眼中弥漫着点点激动的水光。
虽然早就已经预料到顾展铭能上榜,但经过确认后,一家人均都乐呵呵的,就连平时总是面无表情的顾展铭自己也露出了笑容。
“走,我们回家庆贺去!”顾氏声音中还带着点激动道。
******(剧情渐渐展开,请大家耐心等待)*******
第十八章 进京赶考
顾氏带着一家子刚一回到农庄,便有不少好奇的庄农前来打探顾展铭这次州试的成绩,待听闻顾展铭不仅榜上有名,而且还得了第五名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都挂满了羡慕和高兴,并且连声祝贺。
就连隔壁几个其它村子里的村长,和平阳镇的镇长在听闻了这个结果后,也都带上了礼物前来拜访,因为他们都坚信,以顾展铭现在刚满十四岁的年纪便能取得汉中府这种大府的州试第五名的文采,不出几年,顾展铭定然能够踏上仕途,到时只要顾展铭能稍稍照顾他们一下,便能让他们受益连连了。
一番庆祝过后,整个顾庄便开始了为顾展铭即将进京赶考的事情忙碌,虽然一个刚满十四岁的少年就想着能高中‘进士’,这未免有些不自量力,不过,顾氏和温雅都自信,顾展铭这次进京赶考,至少有两层以上的把握能高中进士。
毕竟,在整个大周,汉中府这种大府可没有几个,顾展铭能够在汉中府中考得第五名,其文采不可谓不好啊,虽说因为年龄尚小的原因,阅历可能略显不足,在好几个科目中可能比不过年长的其它各府的学子,但至少有机会,而要是错过了这次‘京试’的机会,可就要在等上三年才有了。
三月初一,顾展铭入京赶考的前一天,顾氏趁温雅出去田园内游玩时,跟顾展铭坐在主屋里交谈。
“展铭,你此次入京,你一定要好好考,争取能早日考取进士功名,当有一天,我儿有出息了,为娘就去找那人,让他看看他当年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愚蠢。”顾氏的话语中透露着浓浓的怨恨。
“娘放心,这次入京,儿子定能成功考中进士,以后若有机会,儿子也绝不会让那人好过。”顾展铭咬牙道。
见到儿子此刻的情绪,顾氏心中一揪,心里的怨恨暂时消失了,她有些担忧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孩子,不管怎么说,他。。始终是你父亲,你不能。。。。。。”
“哼!父亲?他配吗?当年,我被那女人陷害,出现在刘姨娘被害死的地方,他连查也不查,连解释的机会都没给我,就认定我是凶手,差点打死我不说,事后看也不来看一下,连大夫都不去请。娘身为正妻,可却带着身孕在臭那女人门外跪了整整一夜,第二天那人出来,却能当作什么都没有看见,要不是娘抱着儿子外出寻医,儿子早就死了。如此狠心之人,娘你还要为他说好话吗?”
顾展铭的话中透着浓浓的不满和恨意。
“况且,娘抱着儿子外出寻医后,他不是也派了人送来了休书吗?如今他与我们还有什么关系!”
“唉。。。孩子,娘只是希望你的心宽些,有些事,不要去想,也不可去做,听娘的,知道吗?”顾氏很是无奈,虽然那口气她也咽不下,但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被恨意蒙蔽了心。
自己也放弃了吧!就当。。。那只是一场噩梦,现在的日子我很满足了。顾氏心中想到,又看了眼顾展铭。
“孩子,当年的事我们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在去想它了,娘也不想在与那人扯上任何关系了。”
“是,娘,这些儿子都明白,儿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儿子答应娘,只要他不来找我们一家的麻烦,儿子也决不会去跟他扯上任何关系的。”
“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