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先生并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沉郁地看着他深深地叹口气。半晌才说:“你看见过那天上飞的蝴蝶没有,他们真是自由自在。任着世界怎么喧嚣,他们都不为所动。你就当自己的心里也飞着蝴蝶。混沌沌天,混沌沌地,混沌沌生,混沌沌死,只有那蝴蝶永远不死,飞在活人心里,飞在死人坟头。你知道那蝴蝶是什么,那是不是精神?庄周何以不老,因为庄周的心里有蝴蝶。——我给你开个方子,你快走吧!我现在是个右派分子了,别连累你。”
李青云听了一愣,但他什么都没有问,起身接过付先生开得方子刚要走又退回脚说:“你一个人过吗?”
付先生说:“我不一个人过又能和谁过呢?”
李青云说:“你儿子不回来看你吗?”
付先生说:“一切皆身外之物,儿子岂能例外,我不指望他们了。——好在乡亲们还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也乐得自在。”
李青云说:“你的心中也有蝴蝶?”
付先生说:“那是。——以后你就别来我这里了,咱各自保重吧!不过有两句话与你说,就是树挪死,人挪活,如果方便就走吧,带着妻儿老小走吧!走得越远越好!”
李青云愕然地看着他问:“去哪里?”
付先生说:“我年轻的时候去过西北,那里地广人稀,你们或许能在那里活下去。如果不走,以后的日子就难说了。”
第一章 离别故乡逃生(36)
李青云带着沉思回到了家里。他脸上的表情更加沉郁。他似乎在想什么,又仿佛没想什么,就这样每天像个游魂在家中的院子里各个房间转来转去。他的沉默与忧郁给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害怕和担心,他们不知道李青云要干什么,更不知道家中要有什么变故。他们陷入一种莫明的恐慌之中,然而,他们又分明地感受到那种即将到来的变故。这种感觉在冥冥之中牵引着他们,使他们往前往前,无论前面是黑暗的深渊还是光明的圣地。过了夏收,李青云对粉莲指着那堆所收不多的麦子说:“给孩子们蒸几锅白馍馍吃吧!我也怪想吃的。”
粉莲说:“这不年不节的,就那点麦子要尽着孩子们的嘴吃,几顿不就没有了。到时候,我上哪里弄去。”李青云说:“你就别想那么多了,剩下的让福慧给姥姥送去,她一个人也怪可怜的。”
粉莲第一次以感激的目光看着李青云,但她的心是不安的。她小声地,有点埋怨地说:“听你这口气,你好像不过了,是吧!”
李青云凄然地一笑说:“我怎么能不过了呢?这一大家人,我不为自己想,还能不为孩子想?你听我的,没错。”
他的脸上又显出那种冷傲与自信,多谋与固执。他让粉莲做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包饺子、烙饼子。有一天,他还自己去买了两斤肉来。粉莲绝望地想:他想干什么,难道他也去上吊跳井吗?孩子们都还小,如果他真想不开,我一个人带着这么多孩子可怎么活呀!粉莲看着李青云的一举一动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李青云把一袋麦子,还有玉米、绿豆、黄豆之类的东西驮在小毛驴上对福慧说:“你把这些粮食和小毛驴一块给姥姥送去。”
福慧问:“毛驴咱也不要了吗?”
李青云说:“不要了,一块给姥姥放下。”
福慧走了,粉莲却如同一头困兽陷入难以解脱的恐惧中。回头看看李青云,他的脸上仍是那冷傲的自信。晚上,粉莲躺在被子里挨着兰儿。她的脸异常地平静,可眼里却有泪流下来。李青云将干瘦的、异常温情的手伸过来,粉莲慢慢地推掉了。等兰儿睡去,粉莲坐起身子。窗外的月光透进来,照在粉莲的前胸上,她白白的*露出来,但她并未系扣子。李青云又将手伸过来,粉莲使劲推掉了。李青云不高兴地说:“你怎么啦?嫌我?”
粉莲伤感地说:“你问我怎么啦?你怎么不说你怎么啦?你打算去死吗?也像你娘和你大老婆那样?”
李青云把头拱进粉莲的怀里,双手搂住粉莲的腰说:“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我呢?我有六个儿女了,我不为自个想,也得为孩子想。粉莲,我不会对不住你的。你和孩子是我活着的本钱。”
粉莲气恼地说:“得了吧!你老用这样的话胡弄人,可俺不能让人胡弄。你老实说,你想干什么?”
李青云松开手也坐起身用郑重的口气说:“粉莲,我想带着你和孩子们离开这里。上西北,那里可以让我们活下去。”
粉莲急切地问:“你为什么要离开这里?”
李青云说:“不为什么,只是我想活得舒坦一点,这里的人不会让我舒坦地活着。”
粉莲说:“咱去西北就活得舒坦吗?说不定日子更苦。”
李青云说:“这我明白。可是去了那里,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眼睛整天地盯着咱们了。”
粉莲无语了。她知道自己说什么也无用了,李青云定下的事谁都改变不了。此时,她的心里很难过,她竟然想起了庄大柱。
就要走了,粉莲要去看看娘,李青云说:“看什么,让别人知道了就走不成了。”
粉莲十分无奈,冥冥之中的手拉着他们,只能如此。李青云让她收拾好东西,特别是那条破旧的大棉裤。看见这条大棉裤,粉莲就想起那三条金灿灿的金条。她害怕极了。看着她青白的脸色李青云安慰说:“别害怕,离开这里就会有好日子过了。”
粉莲听了脸上仍是疑惑的不安。
临走的前一天,李福对李青云说:“爹,我去看一看我娘和月妮的坟。”
因为月妮是未出嫁的闺女,也像杏红和大太太一样被埋在乱石岗子中。李福在娘坟上叩了头又跪在月妮坟上磕了头。他说:“月妮,俺走了,可能再也不回来了。俺不想走,可这里没俺呆的地方,你别怪俺。俺知道你心里有俺才走得这一步,可俺不能娶你,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呵!”
李福又叩了个头走了。忽啦啦一阵秋风刮起来,齐腰深的野草顺着李福弯下腰,低下头。一只乌鸦飞过,叫声分外凄厉,李福的心怆然想哭。
他陪李青云来到村里,告诉了合作社主任兼村支书家自己的打算。并请 村长开一份证明、介绍信之类。
这位村支书迟疑了一下说:“那个地方很苦呵!你们还是考虑一下吧!”
李青云赔着笑脸说:“支援祖国建设我们人人有份,特别是我们这种出身不好的人更应该到艰苦的地方锻炼锻炼,还有我的孩子更应该锻炼。你说不是吗?!”
村支书连连点头并给他们开了证明、介绍信之类。
晚上,他们一家在故乡吃最后一顿饭,不知为什么李青云却没有吃。他在一张发黄的纸上写道:“李青云一家八口人于1957年9月27日离开这里。”写完,他把纸卷成一个卷儿塞进大房梁上一个不易让人看见的缝隙里。然后才坐在桌边拿起一个玉米面饼慢慢品着味儿。
晨雾朦朦,粉莲抱着兰儿走在全家人的后面,最后一个迈出门坎。走出好远,他们都不由地回头望去,原来,他们的家竟然这么破旧。
粉莲想: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来。
而李青云却想:将来,我一定要回来。
李福和弟妹们的心里却是一种憧憬美好未来的激情,他们因激情而忘却了迷茫。粉莲忽然想起缸边的那簇野花。那花开了败,败了开,年年如此。粉莲常给那花浇点水。现在自己走了,谁来给它浇水呢?不浇也罢,反正是一簇野花,春天来了,它自然就会开放,风吹雨淋,都挡不住它抽枝发芽。也许,这就是生命本来的故事,本来的哲学。
天渐渐地晴起来,李青云一家八口人的身影消逝在村外的小路上。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哥哥的巴掌(1)
第二章
1
粉莲和月儿苹儿坐在一排座位上。也许由于她们的相貌过于光彩照人,路过这节车厢的人们都回头望着,特别是男人们,他们的目光在吃惊的感叹中搜遍粉莲母女三人的全身。也许他们在心里说:天呵!世间怎么有这么美丽的女人。
李福站起身挡住了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箭一般的目光。他的心里升起了莫明奇妙的男人的妒嫉,从他嘴里出来的说话声显得是那么的不耐烦和怒火冲天。然而,他身后的苹儿似乎太不明白他的心思了。她故意的嗲声嗲气地冲李福说:“大哥,你挡住我干啥?”
月儿抬头看了一眼苹儿神情显然不满意。她希望通过自己不满的目光使苹儿有所收敛,但苹儿却装做没有看见又冲李福喊了一句:“大哥,你别挡住我,快坐一边去。”
李福什么都没有说,回身便在苹儿的脸上扇了一巴掌。瞬间,五个血红的指印印在苹儿娇嫩的、青春的、红艳的脸上。这声音太响,使粉莲、李青云、月儿、福慧、竹儿都回过头来,许多路过的人也回过头来,但李福宽厚的身子挡着里面的一切,因而谁也不清楚这里发生了什么。苹儿含泪看着李青云,但李青云的眼睛直直地瞪着她,她只好垂下了头,不敢闹了,再闹没好处。
火车开动了。李青云把目光移向了窗外。粉莲用手摸摸苹儿已肿起来的脸小声责备李福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你不知道你是当哥的。”
李福气哼哼地也小声说:“就因为我是当哥的,不然,我管她干什么。——她给我老实点,不然,我还揍她。”
苹儿推开粉莲的手狠狠地瞪着李福。李福看来往的人不多了就挨着李青云坐下。这时,兰儿哭起来,粉莲侧身掏出自己肉鼓鼓的*放进兰儿的嘴里,李福把头扭向了窗外。兰儿不哭了,她的小嘴很动人地吮吸着,一种难言的诱惑和下意识使李福回了一下头。他的心脏亦激动地跳起来,那种多少年来想哭的感觉又一次袭击着李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