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久,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很明显一门心思想别的去了。”
“可是……可是,这也太突然了……”穆晨纠结地挠着脑袋。还是无法接受冰山小师弟突然有了心上人这件事。
第四百八十九章
查是玲珑师妹知道了,岂不是会很伤心?穆晨又开始各种放心不下了。
凌靖涵看了他一眼,不冷不热地说:“别说我没提醒你啊?白茯苓这个人,性格恶劣,脾气又倔,谁也不知道她心里藏了什么小九九,你师弟喜欢上她,最好做好心理准备。”
“啊?”穆晨完全没听明白她在说什么。
凌靖涵哼了一声:“要是被骗了,被利用了,也只能怪你师弟自己活该倒霉。”想了想,她又看着穆晨说:“而且,你师弟还有心疾,我看呐……”
“这可怎么是好?”
凌靖涵话还没说完,穆晨又开始担心了。凌靖涵这么一提醒,他倒是想起了云栖师弟还有心疾。这样的情况,怎么样也不适合喜欢上一个人啊。更何况白姑娘还身负血海深仇。
要是她出了什么事,那师弟不是随时都有可能犯病?这……实在是太危险了。这种事情,要不要告诉师傅啊?
不过师弟喜欢白姑娘的事情,现在还只是猜测,如果事情不是这样,那岂不是会让师弟很难堪?
穆晨现在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脑子里完全乱成了一团。
没多久,敬仪道长回来了。凤云栖几步迎上前去,问道:“师傅,怎么样?”
敬仪道长点了点头,道:“我跟她到了天山派的山门前,只是,不知山门阵法,可能进不去。”
凤云栖皱眉,依旧不肯死心:“不若,先去看看。”
敬仪道长虽然已经查探过一遍,但也知道若不让他去看上一看,是不可能放弃地,只道:“好吧,随为师前去一探。”
穆晨心里纠结,不知道刚才凌靖涵和他说的那些事情能不能跟师傅说,只能暂时闷在心里。
一路上总是时不时地往凤云栖身上瞧,且不自知,惹得凌靖涵一路上不知道翻了多少白眼。
一行人来到一处空旷雪地,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与其他地方无异常。
敬仪道长指着那空旷处道:“天山派山门便在此处,只是,为师已经查探过一番,并未找到线索。”
凤云栖握紧了手中的剑,四下里看了一圈,道:“此地定有阵法,若是能破其阵……”
敬仪道长却摇了摇头,道:“若为师所料不差,此处山门大阵定然不是天山派所设,而是当年玄天门所设。当年玄天门的阵法,与昆仑阵法各有千秋,只凭我们几人,怕是轻易破不了这阵。”
凤云栖依旧不死心,四下细细查探,直到天色将暗,才在敬仪道长等人的劝说下下了山。
晚上,其他人都睡下了,唯有凤云栖,抱着剑望着雪山方向发呆。
半夜醒来的穆晨见了,心下一忒。一个冲动,就要上前去劝他几句。
刚迈开脚步,想走上前去,却冷不妨被人扯了袖子。回头一看,却见凌靖涵正冲他摇头。
“你干嘛拦着我?”穆晨被扯到僻静处后甩开凌靖涵的手,便出声质问。
凌靖涵瞪了他一眼,骂道:“我不拦着你,难道看你去跟凤云栖胡说八道?”
第四百九十章
穆晨瞪大了双眼,十分不满地反驳:“什么叫胡说八道?我那是去劝他。他如今身体虽然好些了,可是还是不宜情绪太过波动,我这也是担心他。”
“所以说你笨。”凌靖涵道:“你那个云栖师弟这样子,自己知不知道自己的心思还不一定呢。说不定他自己没察觉,被你这么一说,反而察觉了。到时候真有个三长两短,那你说怎么办?”
“这……我……”穆晨显然没想到这些。他有些烦躁地抓了抓头发:“那我该怎么办啊?难道就这样放任不管?”
“说你傻你就是傻。这种事情你要怎么管?小心越管越糟。”凌靖涵对穆晨的智商实在是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了。就没见过这么迟钝的。就连白茯苓都比他要好。
“我跟你说,你最好不自以为聪明的做什么傻事啊。到时候出了什么事,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凌靖涵警告完,打了个哈欠,拢了拢外衣,一边转身一边嘀咕:“要不是你师弟那种体质,我才懒得管呢。早知道就不把这事跟你说了。”
然后,穆晨回房后就再也睡不着了,在床上翻来覆去一直到天亮。第二天一大早,顶着个黑眼圈跟凤云栖上了山。
今天一大早,敬仪道长就御剑回蜀山了。既然知道了天山派山门所在,与其在这里抓瞎,还不如回去找昆仑的道友问问看有没有办法。
穆晨和凌靖涵被留了下来,就算知道进山找没什么希望,穆晨也不得不跟着去。让凤云栖一个人进山,以他的性子,说不定就不死呆在上面,没找到人就不下来了。
却说,白茯苓在塑月那天去了趟崖上,蒙着面小心翼翼地在天山派摸了一圈,发现天山派中竟然没多少人在。甚至没遇到什么巡查的人。以为天山派出了什么事故,心下大喜,本想第二天再上去寻自己那柄被收走的吟风剑,却又发现人突然多了起来。
躲在阴影里听了派中弟子的谈话,才知道前一阵子是派人去了外围寻她,而今天,绫绡护法从外面回来了,外围的弟子自然也都回来复命了。
白茯苓心中无限惋惜,真叹错过了大好机会,却也只得回了崖底,继续在那里窝着。
既然绫绡回了天山派,那她再上去,可就是危险万分了。
坐在树上,星星点点的星光从叶缝中洒下,依稀能看得见周围的情形。
白茯苓在崖底呆了一个多月,早对这里的情形烂熟于心了。想到绫绡今天回了天山派,不知道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上去,白茯苓就是一阵叹息。
翻身的时候,手碰到了腰间的腰绦。白茯苓心下一动,坐起了身来,解下手中的腰绦拿在手里对着月光细看。
这条腰绦,真的是九天玄绫吗?白茯苓拿着腰绦对着细微的光线仔细地瞧,可除了温润的反光之外,什么也没看出来。
白茯苓早就发现了这条腰绦很特殊,不但从来都是一尘不染,而且还刀枪不入,甚至连血滴在上面也会不见。
第四百九十一章
白茯苓也曾经用意念试探着进入这条腰绦里,却什么也没有感应出来。可是,这条腰绦的出处,怎么想都很可能就是九天玄绫。
如果它只是一件普通的灵器,那绫绡为什么要费这么多的心思找它呢?
白茯苓百思不得其解。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白茯苓又往腰绦中探入了一丝意念,可这一次,却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
仿佛进入了一片鸿蒙空间,周围的一切都不见了踪影,四周白雾朦胧,不知身在何处。
白茯苓以前从青玉碟中学习过呤风九月剑,现在遇到这种相似的情况,至少还不至于手足无措,便却依然十分诧异。
“这里……是九天玄绫里?”白茯苓有些茫然。
当初意念进入青玉碟的时候,白茯苓感觉自己是一个旁观者,玉碟中的景像,就像是脑海中放映的一部电影,自己只是一个看电影的局外人。
可是,当意念进入这九天玄绫里时,白茯苓却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置身于另一个空间里,感觉十分真实。(。pnxs。 ;平南文学网)
像是感觉到了白茯苓心中的疑问,眼前的雾气逐渐散了开来,空白的地方有金光大字正逐个浮现出来。
“九天玄字诀,天地阴阳,谓之道者,玄而又玄。玄阴之极,月中晦也,玄阳之极,日中明也。玄字一诀,得道于九天,出始于王母,传之至今。问天地,辩阴阳,极天边之日月,得闻者,能通晓其身,纳天地灵气,与万物长生。玄之一道,不可说,不可道,不宣之于口,不录之于书,唯通之于神念,引灵力启之于九天玄绫。修行缘法,皆有定数,勿贪勿失,切记。”
这段金光字迹闪过之后,四周又陷入了一片迷雾之中,只是此时,白茯苓的脑海里已经闪过一道神念。
“九天玄字诀,第一字,分。分,即是分阴阳。”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当白茯苓神识归位,从迷雾出来之时,天已大亮。而此时此刻,她眼里的一切,仿佛都有了阴阳之分。
白茯苓走出树林,置身天地间,感受着天地之气。身体受阳光照射,生出一阵阵暖意,微风徐来,又带来一阵清凉。
天轻而上,谓之阳,地浊而重,谓之阴。火炽而盛,谓之阳,水润而下,谓之阴……
天地万物皆分阴阳,相依而生,相交而存。
再睁眼时,白茯苓觉得天地间的一切,仿佛都清晰了一般。这天地,仿佛就是一个巨大而无形的太极阴阳图,上阳下阴,而阴中有阳,阳中又有阴。
细心感悟,自身之中,亦有一太极阴阳图,血为阴,气为阳。在身体之中相依相生,相互转换,生生不息。
若气血运行不止,则生命不止,集天地之气而生长,蕴灵于体,转换阴阳,则盛而不衰,则长生。
感受着经络中的灵气运转,气血运行。一股强大的生命之力在体内流淌,四肢百骸通体舒畅,仿佛连呼吸都与流水树木同调,神识与清风大地相交融。
冥冥之中,白茯苓觉得自己与天,与地,是如此地接近,仿佛与山峦流水融为了一体